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隔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电力站环保隔墙。
背景技术:
2.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用电,而为了满足人们正常的用电、配电和变电等需求,电力站的建设就必不可少,但是在电力站进行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噪音污染,从而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因此会在电力站设置隔墙,从而减少噪音的污染和周围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目前电力站所使用的环保隔墙结构比较简单,基本都是砖砌围墙,对噪音的隔绝效果比较差,而且缺少加固结构,墙体的安全性比较差,在长时间使用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电力站环保隔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环保墙结构比较简单导致的隔音效果和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电力站环保隔墙,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后侧连接有绝缘板,所述绝缘板的后侧连接有降噪板,所述降噪板的后侧四个拐角处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贯穿绝缘板与降噪板,所述墙体的前侧连接有隔音板,所述隔音板的前侧连接有钢板,所述钢板的前侧四个拐角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贯穿隔音板与钢板,所述隔音板的后侧安装有多个第一加强筋,多个第一加强筋之间连接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均处在墙体内部,所述墙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柱,两个所述连接柱顶端连接有保护板,所述墙体、绝缘板、降噪板、隔音板和钢板的内部贯穿有两个进气管,两个所述进气管的前端均连接有护罩,两个所述进气管的内部均设置有散热结构在使用时,噪音会被降噪板与隔音板进行处理,从而减少噪音的产生,避免噪音污染周围的环境。
6.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结构包括两个连接座,两个所述连接座安装在进气管的内部,两个所述连接座的外端连接有多个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进气管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座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多个滚珠,所述进气管的内部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贯穿两个连接座,所述传动杆的一端连接与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外端连接与多个风车叶,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外端设置有多个扇叶,在空气经过进气管时,会带动进气管内部的多个风车叶转动,从而使传动杆转动,传动杆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板连接有多个扇叶,扇叶会随着转动,从而对电力站进行降温,避免电力站温度过高。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筋的截面加工成u型,在第一加强筋处在墙体的内部时,会增大墙体与第一加强筋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固墙体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墙体与隔音
板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8.进一步地,所述隔音板与钢板的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尺寸与第二螺栓相适配,使隔音板与钢板通过第二螺栓和墙体螺纹连接,使隔音板与钢板和墙体连接的更加稳固。
9.进一步地,所述保护板的截面加工成弧型,在遇到一些阴雨天气保护板会对雨水进行遮挡,避免雨水进过连接缝进入墙体、绝缘板、降噪板、隔音板和钢板的内部,从而对其腐蚀,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性。
10.进一步地,所述护罩的外端开设有过滤孔,护罩会对空气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避免杂质进入进气管内部,造成进气管内部堵塞。
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的内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尺寸与滚珠相适配,使滚珠可以在连接座内部滚动,因此在传动杆转在两个连接座之间时,传动杆可以在连接座内部转动。
12.进一步地,所述扇叶的数量设置为3个,3个扇叶转动时会带动电力站内部空气流通的速度,从而降低电力站内部的温度。
13.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墙体、绝缘板、降噪板、第一螺栓、隔音板和钢板,在使用时,把降噪板与墙体的一侧连接在一起,同时降噪板的前侧设置有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把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埋在墙体的内部,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会对墙体进行加固,然后再经过第一螺栓把降噪板与绝缘板螺纹连接在一起,同时把隔音板与钢板通过第二螺栓和墙体螺纹连接在一起,墙体的顶部通过连接柱连接有保护板,保护板会在一些恶劣天气对墙体进行保护,避免雨水顺着连接缝进入到墙体内部而减少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座、支撑杆、滚珠和传动杆,在气体经过进气管时,气体的流动会带动进气管内部的风车叶转动,风车叶与第一连接板连接,第一连接板的一侧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处在两个连接座之间,连接座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在进气管内部,连接座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滚珠,滚珠与传动杆接触,因此可以使传动杆在进气管内部转动,传动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板连接有多个扇叶,因此在风车叶带动传动杆转动时,传动杆一端的扇叶也会转动,扇叶会对降低电力站内部的温度。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7.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墙体与第一加强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音板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气管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座与滚珠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墙体、2绝缘板、3降噪板、4第一螺栓、5隔音板、6钢板、7第二螺栓、8第一加强筋、9第二加强筋、10连接柱、11保护板、12进气管、13护罩、14连接座、15支撑杆、16滚珠、17传动杆、18第一连接板、19风车叶、20第二连接板、21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参照说明书附图1-4,该实施例的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电力站环保隔墙,包括墙体1,所述墙体1的后侧连接有绝缘板2,所述绝缘板2的后侧连接有降噪板3,所述降噪板3的后侧四个拐角处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4,所述第一螺栓4贯穿绝缘板2与降噪板3,所述墙体1的前侧连接有隔音板5,所述隔音板5的前侧连接有钢板6,所述钢板6的前侧四个拐角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7,所述第二螺栓7贯穿隔音板5与钢板6,所述隔音板5与钢板6的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尺寸与第二螺栓7相适配,隔音板5与钢板6通过第二螺栓7螺纹连接在墙体1的一侧,提高了墙体1与第二螺栓7之间连接的稳固性,所述隔音板5的后侧安装有多个第一加强筋8,所述第一加强筋8的截面加工成u型,多个第一加强筋8之间连接有第二加强筋9,所述第一加强筋8与第二加强筋9均处在墙体1内部,在使用时,第一加强筋8会处在墙体1的内部,从而加强了隔音板5与墙体1的连接,也加固墙体1的强度,所述墙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柱10,两个所述连接柱10顶端连接有保护板11,所述保护板11的截面加工成弧型,在遇到一些阴雨天气保护板11会对雨水进行遮挡,避免雨水进过连接缝进入墙体1、绝缘板2、降噪板3、隔音板5和钢板6的内部,从而对其腐蚀,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性,所述墙体1、绝缘板2、降噪板3、隔音板5和钢板6的内部贯穿有两个进气管12,两个所述进气管12的前端均连接有护罩13,所述护罩13的外端开设有过滤孔,在使用时,噪音会被降噪板3与隔音板5进行处理,从而减少噪音的产生,避免噪音污染周围的环境。
27.实施场景具体为:在使用时,把降噪板3与墙体1的一侧连接在一起,同时降噪板3的前侧设置有第一加强筋8与第二加强筋9,把第一加强筋8与第二加强筋9埋在墙体1的内部,第一加强筋8与第二加强筋9会对墙体1进行加固,然后在经过第一螺栓4把降噪板3与绝缘板2螺纹连接在一起,同时把隔音板5与钢板6通过第二螺栓7和墙体1螺纹连接在一起,当有噪音产生时,会经过墙体1两侧的绝缘板2与隔音板5进行处理,从而避免噪音污染周围的环境,使周围居民生活不便。
28.参照说明书附图1-3和5-6,该实施例的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电力站环保隔墙,还包括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两个连接座14,两个所述连接座14安装在进气管12的内部,两个所述连接座14的外端连接有多个支撑杆15,多个所述支撑杆15的一端与进气管12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座14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多个滚珠16,所述进气管12的内部设置有传动杆17,所述传动杆17贯穿两个连接座14,所述连接座14的内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尺寸与滚珠16相适配,使滚珠16可以在连接座14内部滚动,因此在传动杆17转在两个连接座14之间时,传动杆17可以在连接座14内部转动,所述传动杆17的一端连接与第一连接板18,所述第一连接板18的外端连接与多个风车叶19,所述传动杆17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板20,所述第二连接板20的外端设置有多个扇叶21,所述扇叶21的数量设置为3个,在空气经过进气管12时,会带动进气管12内部的多个风车叶19转动,从而使传动杆17转动,传动杆17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板20连接有多个扇叶21,扇叶21会随着转动,从而对电力站进行降温,避免电力站温度过高。
29.实施场景具体为:在气体经过进气管12时,气体的流动会带动进气管12内部的风车叶19转动,风车叶19与第一连接板18连接,第一连接板18的一侧连接有传动杆17,传动杆17处在两个连接座14之间,连接座14通过支撑杆15固定安装在进气管12内部,连接座14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滚珠16,滚珠16与传动杆17接触,因此可以使传动杆17在进气管12内部转动,传动杆17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板20连接有多个扇叶21,因此在风车叶19带动传动杆17转动时,传动杆17一端的扇叶21也会转动,扇叶21转动过程中会带动电力站内部空气流通的速度,从而降低电力站内部的温度。
30.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