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夜间护理用照明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便于佩戴的医学护理用夜间护理用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2.夜间护理是护理人员在晚间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所从事的一项护理工作。
3.而其在夜间护理时由于病房内存在多人,因此若将室内的灯光进行打开会影响其与病人的正常休息,而现有的夜间护理灯具多为手持式或头带式进行佩戴,但头戴式照明装置不便于使用者对患者进行充分有效的观察,容易因使用者头部的晃动而产生晃眼的问题,手持式照明装置则会影响使用者的手部操作。
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便于佩戴的医学护理用夜间护理用照明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佩戴的医学护理用夜间护理用照明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头戴式照明装置不便于使用者对患者进行充分有效的观察,容易因使用者头部的晃动而产生晃眼的问题,手持式照明装置则会影响使用者的手部操作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佩戴的医学护理用夜间护理用照明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7.一种便于佩戴的医学护理用夜间护理用照明装置,包括导轨;
8.所述导轨的主体为弧形结构,在导轨的两端均铰接有连接块,在两处连接块的一侧还铰接有绑带,在绑带的两端均安装有双向弹簧柱,绑带通过其外侧所安装的两处双向弹簧柱分别与两处连接块相铰接。
9.进一步的,所述供电块中位于上侧的导块的顶端还固定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内部开设有螺纹,且当供电块为导轨的内部时,连接柱凸出通槽,在连接柱的外侧还拧接有螺母。
10.进一步的,所述供电块的前端面上侧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磁吸板,在供电块的前侧还安装有伸缩结构的万向管,万向管的内部设置有线束,在两处磁吸板的内侧还吸附有灯架。
11.进一步的,所述导轨的前端开槽的内部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导槽,导槽用于滑动导块,在导轨的顶端面还开设有弧形的通槽,通槽用于滑动连接柱。
12.进一步的,所述灯架的前端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呈直线阵列安装有灯珠,在灯架的后侧通过万向管与供电块相连接,在灯架的前端还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的左右两侧均为贯通结构,在支架的前端还铰接有挡板。
13.进一步的,所述导轨前端开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供电块,导轨的内部设有蓄电池,
并设有无线线圈,在供电块的内部也设置有无线线圈,并且供电块的上下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导块。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1、由于导轨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并设置有无线线圈,使得导轨可在拜托线束的前提下进行移动供电照明操作,并且导轨与绑带为分体式结构,使得绑带在使用完毕后可以通过手动按压双向弹簧柱使其与连接块快速脱离后进行单独的杀菌消毒,进而达到更加实用的目的。
16.2、由于供电块与灯架之间为分体式结构,并通过折叠结构的万向管进行可调式供电操作,可以选择将载有灯珠的灯架进行手持式和非手持式照明之间的切换,并通过挡板的设置避免了炫光的出现,进而达到更加实用的目的。
17.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状态下的前侧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导轨至双向弹簧柱展示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供电块至磁吸板展示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万向管至挡板展示结构示意图。
22.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23.1、导轨;2、连接块;3、绑带;4、双向弹簧柱;5、导槽;6、供电块;7、导块;8、连接柱;9、磁吸板;10、万向管;11、灯架;12、灯珠;13、支架;14、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实施例:
28.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2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佩戴的医学护理用夜间护理用照明装置,包括导轨1,导轨1的主体为弧形结构,在导轨1的两端均铰接有连接块2,在两处连接块2的一侧还铰接有
绑带3,在绑带3的两端均安装有双向弹簧柱4,绑带3通过其外侧所安装的两处双向弹簧柱4分别与两处连接块2相铰接,灯架11的前端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呈直线阵列安装有灯珠12,在灯架11的后侧通过万向管10与供电块6相连接,在灯架11的前端还固定连接有支架13,支架13的左右两侧均为贯通结构,在支架13的前端还铰接有挡板14。
30.参考图1-2,导轨1的前端开槽的内部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导槽5,导槽5用于滑动导块7,在导轨1的顶端面还开设有弧形的通槽,通槽用于滑动连接柱8,导轨1前端开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供电块6,导轨1的内部设有蓄电池,并设有无线线圈,在供电块6的内部也设置有无线线圈,并且供电块6的上下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导块7。
31.参考图3-4,供电块6中位于上侧的导块7的顶端还固定连接有连接柱8,连接柱8的内部开设有螺纹,且当供电块6为导轨1的内部时,连接柱8凸出通槽,在连接柱8的外侧还拧接有螺母,供电块6的前端面上侧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磁吸板9,在供电块6的前侧还安装有伸缩结构的万向管10,万向管10的内部设置有线束,在两处磁吸板9的内侧还吸附有灯架11。
32.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33.在使用本装置的时候,首先将绑带3通过其外侧所安装的双向弹簧柱4插入到连接块2的内部后,通过双向弹簧柱4的展开使得绑带3与连接块2进行铰接,此时即可完成绑带3与导轨1的连接操作;
34.此时通过将本装置斜跨在使用者的身上,并使得导轨1位于使用者的胸前进行斜跨佩戴使用,而导轨1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并且在导轨1的内部还设置有无线线圈,因此可以拜托线束的束缚来对蓄电池进行供电及移动使用;
35.在使用时,通过松动连接柱8上所拧接的螺母对供电块6解除限位后,通过手动调节供电块6沿着导轨1内部所开设的导槽5进行滑动操作,在当供电块6滑动到合适位置后,再通过手动拧接螺母与连接柱8进行装配即可;
36.此时可根据实际使用环境来决定安装在支架13前侧的挡板14是否开启,在当挡板14处于关闭状态时,灯架11内侧所安装的灯珠12可以从支架13的两侧向外散光进行照射,而在当需要进行正面照射时,则可以将挡板14打开利用灯珠12进行照射操作;
37.而在当需要进行精确照射时,可以通过手动将灯架11从磁吸板9的内侧取出,并通过万向管10的连接来使得灯珠12可以在灯架11作为载体的前提下进行万向的精确照明。
3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