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麦克风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麦克风测试电路。
背景技术:
2.目前麦克风设备中必定涉及到音频测试,目前的音频测试设备涉及到的项目较少,无法同时分析多项音频参数,且易受外部异常条件影响,故测试结果有时不够严谨,且各项结果无法融合贯通,以至于无法对音频质量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解决音频问题,提高音频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麦克风测试电路,应用于麦克风测试中,所述电路包括主控芯片、电源转换电路、电磁阀驱动电路,
4.所述电源转换电路与外部输入电源连接,且所述电源转换电路分别与主控电路、电磁阀驱动电路连接;
5.所述主控芯片设置有与spi接口连接的串口端、与电磁阀驱动电路连接的控制端、与电源转换电路连接的第一电源端;所述主控芯片通过串口端与外部设备连接获取控制信号,且主控芯片通过电磁阀驱动电路与电磁阀连接。
6.可选地,所述主控芯片还设置有复位端,所述复位端通过spi接口与复位电路连接,所述复位电路包括与复位端连接的第一电阻、第一二极管、复位开关,所述第一电阻、第一二极管另一端与电源转换电路连接,所述复位开关另一端接地。
7.可选地,所述电源转换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电路、第二输入电路、降压电路,所述第一输入电路、第二输入电源分别与外部输入电源、降压电路连接,通过所述降压电路为主控电路、电磁阀驱动电路供电。
8.可选地,所述第一输入电路包括第一电源芯片、第一接口、第一稳压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所述第一接口与第一输入电源连接,且第一接口通过第一稳压管与第一电源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芯片的输入端还连接有第一电容、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源芯片与第三电容连接,且输出第一电源。
9.可选地,所述降压电路包括第二电源芯片、第四电容、第五电容、保险丝,所述第二电源芯片的输入端通过保险丝与第一电源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芯片的输入端还与第四电容连接且输出第二电源,所述第二电源芯片的输出端与第五电容连接且输出第三电源。
10.可选地,所述第二输入电路包括第二接口、比较器、第一mos管,所述第二接口与第二输入电源连接,且第二接口连接在所述第一mos管的漏级;所述比较器的第一端与mos管的栅极连接,第三端与第一输入电源连接,第四端与第三电源连接,第五端与第二电源连接,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mos管的源级输出第一电源。
11.可选地,还包括调试电路,所述调试电路包括调试芯片、静电释放元件,所述调试芯片的数据输入端分别与第二接口、静电释放元件连接,所述调试芯片的数据输出端与主
控芯片的数据端连接。
12.可选地,所述电磁阀驱动电路包括光耦芯片、开关电路,
13.所述光耦芯片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电源连接,第二输入端与主控芯片的控制端连接,第一输出端与第三输入电源连接,第二输出端与开关电路连接,所述开关电路与电磁阀连接用于控制电磁阀通断。
14.可选地,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二mos管、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二极管,
15.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分别与第二电阻、第三电阻连接,漏级与电磁阀的使能端、第一发光二极管连接,源级接地;所述第二电阻另一端与光耦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三电阻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分别通过第四电阻、第二二极管与第三输入电源连接。
16.可选地,所述主控芯片的控制端设置有12个,12个所述控制端通过3个所述光耦芯片、12个开关电路,分别对12个电磁阀进行控制。
17.其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对电磁阀的控制,进而实现对麦克风的测试,全面地分析了mic的各项音频参数,提高了音频分析的质量,通过极简的操作对mic进行全覆盖的指标分析。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控电路原理图。
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复位电路原理图。
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输入电路原理图。
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降压电路原理图。
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输入电路、复位电路原理图。
2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磁阀控制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更易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的界定。
25.在如图1-6所示的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麦克风测试电路,应用于麦克风测试中,本电路包括主控芯片u1、电源转换电路、电磁阀驱动电路,电源转换电路与外部输入电源连接,且电源转换电路分别与主控电路、电磁阀驱动电路连接;主控芯片u1设置有与spi接口连接的串口端端d11~d13、与电磁阀驱动电路连接的控制端d2~d10、与电源转换电路连接的第一电源端;主控芯片u1通过串口端d11~d13与外部设备连接获取控制信号,且主控芯片u1通过电磁阀驱动电路与电磁阀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本电路应用于麦克风测试仪中,用过控制电磁阀的通断,进而完成对麦克风的控制。主控芯片u1可以是型号为atmega328p用于获取外部终端的串口数据,并将串口数据转换控制信号,输出到电磁阀驱动电路上。此外,主控芯片u1还设置有滤波电路、晶振电路等外围电路,以供主控芯片u1的正常运行。主控芯片u1还通过电源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二电源进行供电。
26.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控芯片u1还设置有复位端reset,复位端reset通过spi接口与复位电路连接,复位电路包括与复位端reset连接的第一电阻r1、第一二极管d1、复位开关
s1,第一电阻、第一二极管另一端与电源转换电路连接,复位开关另一端接地。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通过按压复位开关,可实现对主控芯片u1的复位。第一电阻、第一二极管另一端与电源转换芯片的第二电源连接,且向主控芯片u1输出信号。
27.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转换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电路、第二输入电路、降压电路,第一输入电路、第二输入电源分别与外部输入电源、降压电路连接,通过降压电路为主控电路、电磁阀驱动电路供电。第一输入电路包括第一电源芯片u2、第一接口j1、第一稳压管dz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一接口与第一输入电源power1连接,且第一接口通过第一稳压管与第一电源芯片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源芯片u2的输入端还连接有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源芯片u2与第三电容连接,且输出第一电源vcc1。降压电路包括第二电源芯片u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保险丝f1,第二电源芯片u3的输入端通过保险丝f1与第一电源vcc1连接,第二电源芯片的输入端还与第四电容连接且输出第二电源vcc2,第二电源芯片的输出端与第五电容连接且输出第三电源vcc3。第二输入电路包括第二接口usb、比较器u6、第一mos管q1,第二接口usb与第二输入电源连接,且第二接口连接在第一mos管的漏级;比较器的第一端与mos管的栅极连接,第三端与第一输入电源power1连接,第四端与第三电源连接,第五端与第二电源连接,第二端接地;第一mos管的源级输出第一电源vcc1。在本实施例中,本电路设置有两个输入接口,分别为与第一输入电源power1连接的第一接口、与第二输入电源连接的第二接口。其中第一输入电源power1、第二输入电源可以是电池电源或者usb电源。本技术可以第二输入电路的比较器,将第一输入电源power1与第二输入电源进行比较,进而确定选择第一输入电源power1或第二输入电源作为外部输入电源。降压电源用于将第一输入电路或第二输入电路输出的第一电源降压输出第二电源、第三电源。在本实例中,可以将5v电源转换3.3v电压进行输出。其中,第一电源芯片u2可以是型号为l7805cdt-tr的芯片,第二电源芯片可以是ams1117的芯片,比较器可以是型号为mcp601的芯片。
28.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调试电路,调试电路包括调试芯片u4、静电释放元件u5,调试芯片的数据输入端分别与第二接口、静电释放元件连接,调试芯片的数据输出端与主控芯片u1的数据端dtr、数据端d0 rx、数据端d1 tx连接。在本实施例,调试电路用于主控芯片u1的烧录及调试。其中,调试芯片可以是型号为cp214的芯片,静电释放单元可以是型号为sp0503baht的静电释放元件。
29.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磁阀驱动电路包括光耦芯片u7、开关电路,光耦芯片u3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电源vcc2连接,第二输入端与主控芯片u1的控制端d2~d10连接,第一输出端与第三输入电源power3连接,第二输出端与开关电路连接,开关电路与电磁阀连接用于控制电磁阀通断。开关电路包括第二mos管q2、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发光二极管d3、第二二极管d2,第二mos管q2的栅极分别与第二电阻、第三电阻连接,漏级与电磁阀的使能端out1~out4、第一发光二极管d3连接,源级接地;第二电阻r2另一端与光耦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三电阻r3另一端接地,第一发光二极管d3分别通过第四电阻、第二二极管与第三输入电源power3连接。主控芯片u1的控制端d2~d10设置有12个,12个控制端d2~d10通过3个光耦芯片、12个开关电路,分别对12个电磁阀进行控制。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通过光耦芯片对开关电路进行控制,起隔离作用避免外部高电压对主控芯片u1的损坏。开关电路的各mos管作为开关使用,当主控芯片u1的控制端d2~d10输出为低电平是导通。本
申请主控芯片u1通过串口接收pc软件端的指令来控制外部电磁阀的吸合。进而实现对麦克风的测试,全面地分析了mic的各项音频参数,提高了音频分析的质量,通过极简的操作对mic进行全覆盖的指标分析。其中,第三输入电源power3可以是市电,用于电磁阀供电。光耦芯片可以是型号为is2801-4的芯片。
30.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