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筑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房屋建筑的抗震组合梁。
背景技术:
2.地震时,地震波引起地面震动产生的地震力作用于建筑物,如果房屋经受不住地震力的作用,轻者损坏,重者就会倒塌;地震越强,房屋所受到的地震力越大,破坏就越严重。
3.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s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面波又称l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其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传播,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
4.现有技术中的房屋横梁与立柱大多都是焊接固定结构,这样便使得地震时无法实现缓冲,容易造成断裂,从而使得房屋倒塌。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震效果优异的抗震组合梁。
6.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房屋建筑的抗震组合梁,包括立柱以及横梁,所述立柱上靠近顶端固定连接有偶数数量的若干横向三角块,所述立柱上相临近的两组所述横向三角块之间设置有插入口,所述立柱上位于每组所述插入口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竖向三角块,贯穿临近的上下两组所述竖向三角块设置有第一安装口,贯穿临近的两组所述横向三角块设置有第二安装口;
7.所述横向三角块以及竖向三角块对应所述插入口的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一组u形弹片;
8.所述横梁上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口设置有第三安装口,所述横梁上对应所述第二安装口设置有第四安装口,所述横梁插入所述插入口内,所述u形弹片与所述横梁的表面紧密接触,且所述第三安装口与所述第一安装口对应,所述第四安装口与所述第二安装口对应,设置有第一安装块穿插所述第一安装口、第三安装口,设置有第二安装块穿插第二安装口、第四安装口。
9.所述u形弹片的封闭端朝向外界。
10.所述横梁插入所述插入口的长度不低于100mm。
11.所述立柱、横向三角块、竖向三角块之间呈一体结构。
12.所述第一安装块、第二安装块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抗震组合梁,其通过横向三角块、竖向三角块可对横梁的横向位移、竖向位移进行限位,同时通过弹片可使得横梁进行横向
位移、竖向位移时,可对其进行缓冲,避免产生断裂,并且立柱与横梁的连接方式,使得地震时可产生相对转动甚至相对滑动。这种节点形式既可以降低结构刚度、减小地震作用。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立柱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立柱、2横梁、3横向三角块、4插入口、5竖向三角块、6第一安装口、7第二安装口、8u形弹片、9第三安装口、10第四安装口、11第一安装块、12第二安装块。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3,一种房屋建筑的抗震组合梁,包括立柱1以及横梁2,立柱1上靠近顶端固定连接有偶数数量的若干横向三角块3,立柱1上相临近的两组横向三角块3之间设置有插入口4,立柱1上位于每组插入口4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竖向三角块5,贯穿临近的上下两组竖向三角块5设置有第一安装口6,贯穿临近的两组横向三角块3设置有第二安装口7;
20.横向三角块3以及竖向三角块5对应插入口4的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一组u形弹片8,且为保证横梁2插入顺利,u形弹片8的封闭端朝向外界;
21.横梁2上对应第一安装口6设置有第三安装口9,横梁2上对应第二安装口7设置有第四安装口10,横梁2插入插入口4内,且为保证连接稳固,插入长度不低于100mm,而u形弹片8与横梁2的表面紧密接触,且第三安装口9与第一安装口6对应,第四安装口10与第二安装口7对应,设置有第一安装块11穿插第一安装口6、第三安装口9,设置有第二安装块12穿插第二安装口7、第四安装口10,这样便可将横梁2与立柱1之间进行固定,且这种固定方式,使得在平时是相对稳定的,但地震来了,因强大的震荡,会使得横梁2与立柱1之间发生相对转动甚至相对滑动,以此实现缓冲,减少地震作用力,且横梁2产生震荡时,通过u形弹片8也可对其进行缓冲,从而进一步减弱地震力。
22.本实用新型中,立柱1、横向三角块3、竖向三角块5之间呈一体结构,使得保证整体结构更加稳固。
23.第一安装块11、第二安装块12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这样通过加大摩檫力可使得第一安装块11、第二安装块12的安装更加稳固。
24.本实用新型通过横向三角块3、竖向三角块5可对横梁2的横向位移、竖向位移进行限位,同时通过弹片可使得横梁2进行横向位移、竖向位移时,可对其进行缓冲,避免产生断裂,并且立柱1与横梁2的连接方式,使得地震时可产生相对转动甚至相对滑动。这种节点形式既可以降低结构刚度、减小地震作用。
2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
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6.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房屋建筑的抗震组合梁,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以及横梁(2),所述立柱(1)上靠近顶端固定连接有偶数数量的若干横向三角块(3),所述立柱(1)上相临近的两组所述横向三角块(3)之间设置有插入口(4),所述立柱(1)上位于每组所述插入口(4)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竖向三角块(5),贯穿临近的上下两组所述竖向三角块(5)设置有第一安装口(6),贯穿临近的两组所述横向三角块(3)设置有第二安装口(7);所述横向三角块(3)以及竖向三角块(5)对应所述插入口(4)的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一组u形弹片(8);所述横梁(2)上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口(6)设置有第三安装口(9),所述横梁(2)上对应所述第二安装口(7)设置有第四安装口(10),所述横梁(2)插入所述插入口(4)内,所述u形弹片(8)与所述横梁(2)的表面紧密接触,且所述第三安装口(9)与所述第一安装口(6)对应,所述第四安装口(10)与所述第二安装口(7)对应,设置有第一安装块(11)穿插所述第一安装口(6)、第三安装口(9),设置有第二安装块(12)穿插第二安装口(7)、第四安装口(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的抗震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弹片(8)的封闭端朝向外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的抗震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插入所述插入口(4)的长度不低于1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的抗震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横向三角块(3)、竖向三角块(5)之间呈一体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的抗震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块(11)、第二安装块(12)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房屋建筑的抗震组合梁,包括立柱以及横梁,立柱上靠近顶端固定连接有偶数数量的若干横向三角块,两组横向三角块之间设置有插入口,立柱上位于每组插入口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竖向三角块,横向三角块以及竖向三角块对应插入口的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一组U形弹片,横梁上对应第一安装口设置有第三安装口,横梁上对应第二安装口设置有第四安装口,第三安装口与第一安装口对应,第四安装口与第二安装口对应,设置有第一安装块穿插第一安装口、第三安装口,设置有第二安装块穿插第二安装口、第四安装口。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筑技术领域,其具有抗震效果优异的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涛 陆邦亮 苗希荣 陈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宝诚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5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