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市政道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道路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2.市政道路一般按照地位和交通功能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以及支路。市政道路内不可避免的需要铺设各种地下管道以及安装各种地下水管。地下水管会对市政道路的强度具有一定的影响,所以需要通过加固措施对水管进行加固,否则会导致路基从内部发生破损,从而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
3.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411670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绿色管道加固结构,包括第一管道、第一沟槽、第二管道、第二沟槽以及隔墙,第一沟槽内安装有与隔墙相贴合的第一加固板,第二沟槽内安装有与隔墙贴合的第二加固板,第一沟槽远离第一加固板的一侧安装有与第一沟槽内侧壁相贴合的支撑板,第二加固板上安装有夹持第二管道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加固板与支撑件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第一沟槽的支撑组件,第一加固板、第二加固板与支撑件均通过安装组件设置于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内。
4.针对上述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通常下水管道内会受到积水水流的冲击,管道会产生剧烈的晃动;该绿色管道加固结构,通过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夹持第二管道,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仅只为管道提供夹持作用,并不能减缓晃动,则会导致路基从内部发生破损,从而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管道晃动导致路基从内部发生破损,从而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市政道路加固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市政道路加固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市政道路加固结构,包括第一卡箍板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卡箍板端部的第二卡箍板,所述第一卡箍板与所述第二卡箍板内周面均固定有若干个套筒,所述套筒内滑移设置有直杆以及固定于所述直杆端部的抵压板,所述套筒内周面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直杆滑移距离的限位机构。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市政管道受水流影响发生震动时,抵接于市政管道周侧的抵压板随之震动,固定于抵压板侧面的直杆沿套筒长度方向进行滑移,套筒与直杆之间活动安装,使得套筒不受震动影响,包覆于市政管道周侧的第一卡箍板与第二卡箍板不受震动影响,改善了市政管道的晃动导致路基从内部发生破损,从而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9.可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直杆端部的限位圆板固定于所述套筒内周面的限定圆环,所述限定圆环套设于所述直杆周侧,所述套筒内底面设置有用于减缓所述套筒与所述直杆撞击的减缓机构。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杆沿套筒长度方向滑移时,直杆容易与套筒完全脱离,
即直杆容易从套筒内滑出,通过限定圆环限定住限位圆板的位置,使得直杆不易滑出套筒内侧。
11.可选的,所述减缓机构包括抵接于所述套筒内底面的弹簧,所述弹簧端部抵接于所述限位圆板侧面。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簧的设置,减缓了直杆在滑移过程中直接撞击套筒的内底面使得套筒损坏的问题。
13.可选的,所述第一卡箍板与所述第二卡箍板端面均固定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外周面设置有用于连接相邻的市政道路加固结构的弹性机构。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板的设置能够为弹性机构的安装提供导向作用,使得弹性机构更加便捷地安装于第一卡箍板与第二卡箍板的侧面。
15.可选的,所述弹性机构包括抵接于弧形板外周面的橡胶筒。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筒能够连接相邻的两个市政道路加固结构,橡胶筒本身具有弹性即橡胶筒能够变形,使得该市政道路加固结构适用于拐弯的道路上。
17.可选的,所述弧形板外周面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橡胶筒的加固机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螺纹连接于所述弧形板外周面的导向螺栓,所述导向螺栓螺纹连接于所述橡胶筒周侧。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螺栓将橡胶筒固定于第一卡箍板与第二卡箍板周侧,使得橡胶筒与第一卡箍板以及第二卡箍板不易分离。
19.可选的,所述第一卡箍板与所述第二卡箍板周侧均开设有排污通槽。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道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水管破损的情况,通过设置排污通槽能够观察到第一卡箍板与第二卡箍板之间管道破损的情况。
21.可选的,所述抵压板侧面设置有减缓管道磨损的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抵压板侧面的防护胶垫。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胶垫改善了抵压板磨损水管的问题,增加了水管的使用寿命。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当市政管道受水流影响发生震动时,抵接于市政管道周侧的抵压板随之震动,固定于抵压板侧面的直杆沿套筒长度方向进行滑移,套筒与直杆之间活动安装,使得套筒不受震动影响,包覆于市政管道周侧的第一卡箍板与第二卡箍板不受震动影响,改善了市政管道的晃动导致路基从内部发生破损,从而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25.2.管道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水管破损的情况,通过设置排污通槽能够观察到第一卡箍板与第二卡箍板之间管道破损的情况。
26.3.防护胶垫改善了抵压板磨损水管的问题,增加了水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7.图1是相邻市政道路加固结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部分爆炸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1、第一卡箍板;12、第二卡箍板;13、第一固定块;14、第二固定块;15、直通孔;16、紧固螺栓;17、螺帽;18、排污通槽;21、套筒;22、弹簧;23、限位圆板;24、限定
圆环;25、直杆;26、抵压板;27、防护胶垫;31、弧形板;32、橡胶筒;33、螺纹通孔一;34、螺纹通孔二;35、导向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市政道路加固结构。参照图1和图2,市政道路加固结构包括包覆于市政管道周侧的弧形的第一卡箍板11以及铰接于第一卡箍板11端部的弧形的第二卡箍板12,第一卡箍板11端部固定有第一固定块13,第二卡箍板12远离铰接处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固定块14,第一固定块13与第二固定块14的顶面均开设有直通孔15,第一固定块13通过直通孔15穿设有紧固螺栓16,紧固螺栓16底端通过直通孔15穿设过第二固定块14,并螺纹连接有螺帽17。通过旋拧锁紧螺帽17以及紧固螺栓16,使得市政管道被第一卡箍板11与第二卡箍板12固定锁紧。
32.参照图2,第一卡箍板11与第二卡箍板12外周面均开设有排污通槽18,市政管道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水管破损的情况,通过设置排污通槽18能够观察到第一卡箍板11与第二卡箍板12之间管道破损的情况。第一卡箍板11与第二卡箍板12内周面均固定连接有四个套筒21,套筒21内底面抵接有弹簧22,弹簧22远离套筒21内底面的一端抵接有限位圆板23,限位圆板23沿套筒21长度方向滑移设置于套筒21内,套筒21内周面固定有限定圆环24,限位圆板23远离弹簧2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直杆25,直杆25远离限位圆板23的一端穿设过限定圆环24并固定连接有抵压板26,抵压板26抵接于管道周侧。当管道受水流影响发生震动时,抵接于管道周侧的抵压板26通过弹簧22减缓水管的震动。改善了管道的晃动导致路基从内部发生破损,从而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的问题。抵压板26远离限定圆环24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防护胶垫27,防护胶垫27改善了抵压板26磨损水管的问题,增加了水管的使用寿命。
33.参照图2,第一卡箍板11与第二卡箍板12的端面均安装有弧形板31,弧形板31外周面抵接有橡胶筒32,橡胶筒32外周面两端均开设有螺纹通孔一33,弧形板31外周面开设有螺纹通孔二34,橡胶筒32通过螺纹通孔一33螺纹连接有导向螺栓35,导向螺栓35通过螺纹通孔二34与弧形板31内底面螺纹连接。橡胶筒32能够连接相邻的市政道路加固结构,橡胶筒32本身具有弹性即橡胶筒32能够变形,使得该市政道路加固结构适用于拐弯的道路上。
3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市政道路加固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将管道放置于第一卡箍板11与第二卡箍板12之间,然后旋拧螺帽17和紧固螺栓16,使得管道能够被第一卡箍板11与第二卡箍板12固定锁紧。抵压板26抵接于管道周侧,当管道受水流影响发生震动时,弹簧22能够减缓水管的震动,改善了管道晃动导致路基从内部发生破损,从而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3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