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风扇降温导流罩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0  174



1.本实用新型涉及隔热降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风扇降温导流罩。


背景技术:

2.电机是实现电能转换的一种装置,在机泵中属于核心的部件,电机工作时由于电磁损耗及轴承滚动会产生一定的热量,电机是利用尾部风扇端产生的气流对电机表面散热筋冷却,但气流通过电机表面导流槽时大部分风量消散,不能对电机进行有效降温尤其驱动端部轴承部分,导致电机和驱动端轴承长时间处于高温,缩短电机的使用寿命,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情况下,热量难以有效散发,存在电机损坏的危害,对生产运行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3.综上所述,目前亟需一种电机风扇降温导流罩能够利于电机尾部风扇端有效散发电机产生的热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电机风扇端不能对电机驱动端轴承有效散热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机风扇降温导流罩。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电机风扇降温导流罩,包括导流罩本体,所述导流罩本体的两端设有开口,且所述导流罩本体的开口口径由中间部位朝向两端逐渐扩大,电机的机头端能够沿所述开口置于所述导流罩本体内。
7.导流罩本体的两端设有开口,将电机的机头端沿导流罩本体的开口置于导流罩本体内,风扇端形成的风流进入导流罩本体内,导流罩本体的开口口径由中间部位朝向两端逐渐扩大,风经过导流罩本体的内侧壁阻挡,在阻挡的背风面上方端口附近形成相对较低的气压,产生吸附作用导致空气流动,形成文丘里式效应,能够将电机风扇端产生的风进行有效收集,从而保证足够的风量沿机头端流动,提高对电机的降温效果,使电机表面的热量快速散发,达到使电机驱动端轴承有效散热的目的。
8.优选的,所述导流罩本体包括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所述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一体成型。
9.优选的,所述第一罩体为外凸的球面形结构,所述第二罩体为锥面形结构。电机装置的风扇端产生的风流通过外凸球面的较窄部位沿锥面溢出过程中产生文丘里效应,把气流由粗变细,以加快气体流速,使气体在锥面里形成一个低压区,低压区产生的吸附作用能够快速带走电机的热量,从而达到电机快速降温的目的。
10.优选的,所述第二罩体的锥面轴向夹角α的范围为30
°
~45
°
11.优选的,所述第二罩体的尾部设有导流折边。
12.优选的,所述导流折边为外凸的弧面结构。具有导流的作用,能够将风流引导作用于机头表面,有助于机头散热。
13.优选的,所述第二罩体上设有提手。
14.优选的,所述导流罩本体为不锈钢材质结构件。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机风扇降温导流罩,导流罩本体的两端设有开口,将电机的机头端沿导流罩本体的开口置于导流罩本体内,风扇端形成的风流进入导流罩本体内,导流罩本体的开口口径由中间部位朝向两端逐渐扩大,风经过导流罩本体的内侧壁阻挡,在阻挡的背风面上方端口附近气压相对较低,从而产生吸附作用并导致空气的流动,形成文丘里式效应,能够将电机风扇端产生的风进行有效收集,从而保证足够的风量沿机头端流动,提高对电机的降温效果,使电机表面的热量快速散发,达到使电机驱动端轴承有效散热的目的。
16.本申请其他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
17.1:电机装置的风扇端产生的风流通过外凸球面的较窄部位沿锥面溢出过程中产生文丘里效应,把气流由粗变细,以加快气体流速,使气体在锥面里形成一个低压区,低压区产生的吸附作用能够快速带走电机的热量,从而达到电机快速降温的目的。
18.2:导流折边为外凸的弧面结构,具有导流的作用,能够将风流引导作用于机头表面,有助于机头散热。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机风扇降温导流罩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机风扇降温导流罩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电机的机头端置于导流罩本体内的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
23.1-导流罩本体、1a-第一罩体、1b-第二罩体、1c-导流折边、1d-提手、2
‑ꢀ
电机、2a-机头端、2b-风扇端。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5.实施例1
26.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一种电机风扇降温导流罩,导流罩本体1为不锈钢材质结构件,具有质量轻,方便移动和抗腐蚀能力强的特点,将电机2的机头端2a置于导流罩本体1内,可避免光直晒,具有隔热的作用,导流罩本体1包括第一罩体1a和第二罩体1b,导流罩本体1的两端设有开口,将电机2的机头端2a沿导流罩本体1的开口置于导流罩本体1内,风扇端2b 形成的风流进入导流罩本体1内,导流罩本体1的开口口径由中间部位朝向两端逐渐扩大,风经过导流罩本体1的内侧壁阻挡,在阻挡的背风面上方端口附近气压相对较低,从而产生吸附作用并导致空气的流动,形成文丘里式效应,能够将电机1的风扇端2b产生的风进行有效收集,从而保证足够的风量沿机头端2a流动,提高对电机的降温效果,使风流能够充分作用于机头端2a表面,从而使机头端2a表面的热量快速散发,达到使电机机头端2a有效散热的目的。
27.导流罩本体1包括第一罩体1a和第二罩体1b,第一罩体1a与第二罩体 1b一体成型,第一罩体1a为外凸的球面形结构,第二罩体1b为锥面形结构,第二罩体1b的锥面轴向夹角α的范围为30
°
~45
°
,电机2的风扇端2b产生的风流通过外凸球面的较窄部位沿锥面溢出过程中产生文丘里效应,把气流由粗变细,以加快气体流速,使气体在第二罩体1b的锥面里形成一个低压区,低压区产生的吸附作用能够快速带走电机的热量,第二罩体1b的尾部设有导流折边1c,导流折边1c为外凸的弧面结构。具有导流的作用,能够将风流引导作用于机头端2a的表面,有助于机头端2a散热从而达到电机快速降温的目的。
28.第二罩体1b上设有提手1d,方便导流罩本体1的转移。
29.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因此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机风扇降温导流罩,包括导流罩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本体的两端设有开口,且所述导流罩本体的开口口径由中间部位朝向两端逐渐扩大,电机(2)的机头端(2a)能够沿所述开口置于所述导流罩本体(1)内,所述导流罩本体(1)包括第一罩体(1a)和第二罩体(1b),所述第一罩体(1a)与第二罩体(1b)一体成型,所述第二罩体(1b)的尾部设有导流折边(1c)。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风扇降温导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1a)为外凸的球面形结构,所述第二罩体(1b)为锥面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风扇降温导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罩体(1b)的锥面轴向夹角α的范围为30
°
~45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风扇降温导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折边(1c)为外凸的弧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风扇降温导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罩体(1b)上设有提手。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机风扇降温导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本体(1)为不锈钢材质结构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降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风扇降温导流罩,包括导流罩本体,所述导流罩本体的两端设有开口,且所述导流罩本体的开口口径由中间部位朝向两端逐渐扩大,电机的机头端能够沿所述开口置于导流罩本体内,导流罩本体的两端设有开口,将电机的机头端沿导流罩本体的开口置于导流罩本体内,风扇端形成的风流进入导流罩本体内,导流罩本体的开口口径由中间部位朝向两端逐渐扩大,风经过导流罩本体的内侧壁阻挡,在阻挡的背风面上方端口附近气压相对较低,从而产生吸附作用并导致空气的流动,形成文丘里式效应,能够将电机风扇端产生的风进行有效收集,从而保证足够的风量沿机头端流动,提高对电机的降温效果。果。果。


技术研发人员:曹振涛 卢克超 张永涛 毕泉云 张文 朱亚军 杨幸儒 叶世贵 宋伟 卢宏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30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