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积灰的危废余热回收锅炉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0  178



1.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积灰的危废余热回收锅炉结构。


背景技术:

2.危废即危险废物,通常,危险废物产生量为固体废物的3%左右,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制造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危废的产生量也在不断增加;危险废物具有毒害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化学反应性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危险特性,并以危害的长期性和潜伏性,对人体和环境构成重大威胁,因此国家对危险废物的处理非常重视。
3.目前危险废物的处理通常包括分类回收、预处理和最终处置三步,其中分类回收是将一些金属、溶剂等可回收组分进行资源化回收利用;然后进行预处理,包括吸附、压实、萃取等物理法,氧化还原、絮凝沉降等化学法等对危废进行预处理;最后进行最终处理,最终处理一般包括填埋和焚烧处理,由于填埋受土地资源限制较大,而且填埋后的危废容易对地下水环境产生潜在的污染危险,因此我国对危废的最终处理更多的倾向于焚烧处理。焚烧处理是一种危废的无害化处理方式,同时危废焚烧后产生的大量热能可以通过余热回收锅炉回收利用,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回报。
4.由于危废焚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中通常含有较多的烟尘杂质,随着高温烟气在密闭的余热回收烟道中以一定的烟速流动,在此过程中烟气温度急剧下降,烟气中的烟尘容易贴附于烟管内壁,即便是纵向设置的余热回收烟道,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内壁也会大量积灰。而积灰的存在将会大大降低锅炉的余热回收效率。
5.目前,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危废余热回收锅炉余热回收烟道清灰方式是停炉后从烟道人孔处进行人工清灰,或者采用不停炉吹灰的方式清灰。人工清灰方式通常清灰较为彻底,但是须要停炉待炉内温度降至室温后操作,锅炉的降温耗时较长,同时人工清灰难度大、耗时长,因此人工清灰的方式并不是一种高效清灰方式;采用吹灰的方式可实现不停炉清灰,但是危废烟气的初温通常大于800℃,处于熔融状的物质通常会粘附在烟道内壁,吹灰的方式清理效果并不显著。同时,现有技术中的危废余热回收锅炉余热回收结构的设置较为简单,导致危废焚烧余热回收效率难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积灰的危废余热回收锅炉结构,实现危废焚烧余热的高效回收。
7.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8.一种防积灰的危废余热回收锅炉结构,其包括由膜式水冷壁组成的依次连通的第一换热通道、第二换热通道和第三换热通道,其中第一换热通道为独立通道,第二换热通道和第三换热通道为相邻通道,之间由一隔墙水冷壁相隔,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下部设置烟气进口、第三换热通道上部设置烟气出口,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的上部通过连接烟
道连通,隔墙水冷壁的下部设置通口使第二换热通道和第三换热烟道连通,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上部设置有远传温度测试装置,第一换热通道、第二换热通道和第三换热通道的外壁均设置有振打装置。
9.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换热通道的上部设置远传温度接口,通过该远传温度接口安装所述远传温度测试装置,所述远传温度测试装置即具有远传输出电阻信号的远传温度计,其与远传温度接口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安装螺纹由不锈钢材料制造以保持高温烟气冲刷下的稳定性。
10.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换热通道的前后左右四壁的外侧均设置振打装置,且第一换热通道上的振打装置可接收远传温度测试装置测得的温度信号,用以实时调整振打装置的振打频率。
11.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换热通道和第三换热通道整体的前后左右四壁的外侧均设置振打装置。
12.进一步地,所述的隔墙水冷壁为与第一换热通道、第二换热通道和第三换热通道侧壁结构相同的膜式水冷壁。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的优点为:
14.本实用新型的危废余热回收锅炉结构通过三回程膜式水冷壁结构的换热通道设计,具有较高的余热回收效率,可满足危险废物焚烧处理要求,同时可以高效回收利用余热以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纵向设置的换热通道可自然沉降烟气中的灰尘,可减少受热面积灰;第一换热通道的单独设置可以有效将高温烟气温度降至800℃以下,而粘附于换热通道内壁的杂质较易获得清理;经降温后的烟气通过第二换热通道和第三换热通道时,换热通道可自然沉降烟气中的灰尘,又可减少受热面积灰,沾附在膜式水冷壁上的少部分杂质也可通过振打装置较易获得清理,以保持锅炉余热回收的高效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振打装置后的侧视结构图。
17.图中,1-第一换热通道,2-第二换热通道,3-第三换热通道,4-膜式水冷壁,5-隔墙水冷壁,6-烟气进口,7-烟气出口,8-连接烟道,9-通口,10-远传温度测试装置,11-振打装置,12-上集箱结构,13-下集箱结构,14-锅筒,15-灰斗,16-固定安装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
19.如图1、2所示,一种由固定安装结构16固定的立式防积灰的危废余热回收锅炉结构,其包括由膜式水冷壁组成的依次连通的第一换热通道、第二换热通道和第三换热通道,其中第一换热通道为独立通道,第二换热通道和第三换热通道为相邻通道,之间由一隔墙水冷壁相隔,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下部设置烟气进口、第三换热通道上部设置烟气出口,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的上部通过连接烟道连通,隔墙水冷壁的下部设置通口使第二换热通道和第三换热烟道连通,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上部设置有远传温度测试装置,第一换热通道、第二换热通道和第三换热通道的外壁均设置有振打装置。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危
废余热回收锅炉结构除膜式水冷壁以外的材质都采用了耐低温的q355d,这样保证了该锅炉结构在遇到极端气温运行时的安全性。
20.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换热通道的上部设置远传温度接口,通过该远传温度接口安装所述远传温度测试装置,所述远传温度测试装置即具有远传输出电阻信号的远传温度计,其与远传温度接口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安装螺纹由不锈钢材料制造以保持高温烟气冲刷下的稳定性。
21.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换热通道的前后左右四壁的外侧均设置振打装置,且第一换热通道上的振打装置可接收远传温度测试装置测得的温度信号,用以实时调整振打装置的振打频率。优选地,第一换热通道上的振打装置上设置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用以接收远传温度测试装置测得的温度信号,根据该温度信号实时调整 振打装置的振打频率,如在温度值高于800℃时调整振打装置的振打频率为高频率,减少第一换热通道内壁的杂质粘附量,同时增加膜式水冷壁内部水汽的扰动,提高换热效率/效果,从而降低第一换热通道出烟温度;在温度不高于800℃时调整振打装置的振打频率为低频率,降低振打装置能耗。
22.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换热通道和第三换热通道整体的前后左右四壁的外侧均设置振打装置。高温烟气主要成份为sio2,烟气温度在大于800℃时,烟气中的物质为熔融状,会吸附在膜式水冷壁的四周,为减少这种现状对换热效果的影响,第一换热通道外壁四周均布置了振打装置,在第一通道出口设有远传温度接口,第一换热通道上的振打装置的振打频率可根据远传温度计来进行调整;第二、三换热通道温度低于800℃时,烟气中的物质为颗粒状,这种会受重力影响,直接掉到灰斗里,少部分会沾附在水冷壁上,为保证换热效果,该危废余热回收锅炉结构在第二、三换热通道外壁也布置了多台振打装置,以减少第二、三换热通道内壁的积灰,提高换热效率。
23.进一步地,所述的隔墙水冷壁为与第一换热通道、第二换热通道和第三换热通道侧壁结构相同的膜式水冷壁。如图1、2所示,该危废余热回收锅炉结构还包括膜式水冷壁上部的上集箱结构,膜式水冷壁下部的下集箱结构,余热回收锅炉结构顶部的锅筒、底部的灰斗等余热锅炉常规结构。
24.应当指出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的前提下所做出的任何修饰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