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换气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消毒除菌功能的室内换气装置。
背景技术:
2.换气机是根据在密闭的室内一侧送风另一侧引风,则在室内会形成“新风流动场”的原理进行设计研制的,它依靠机械送风、引风,强迫在系统内形成新风流动场,使室内空气洁净清新的新型环保电器。
3.因空气中尘埃吸入人体肺中会引起疾病,对人健康危害甚大,而换气机可将室外的新风先经过滤、杀菌、等多项处理后输送到室内,改善室内空气被广泛使用,由于目前的换气机种类繁多,而大多换气机的使用都需要被固定在某一高处,这样给后期维护检修带来不便,且换气机的管道大只连接一个房间,因此其只能对一个房间内的空气进行置换,不便对其它房间进行消毒除菌换气,适用性较差。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具有消毒除菌功能的室内换气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后期维护检修、方便依次对房屋室内消毒除菌换气适用性较强的具有消毒除菌功能的室内换气装置。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7.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具有消毒除菌功能的室内换气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安装腔、消毒除菌腔、第一收纳腔和第二收纳腔,所述消毒除菌腔位于所述安装腔的一侧,所述第一收纳腔和第二收纳腔均位于所述除菌消毒腔的下方;抽风机,所述抽风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抽风机的出风端延伸入所述消毒除菌腔内;两个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消毒除菌腔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消毒除菌机构,所述消毒除菌机构设置在所述消毒除菌腔内;排气机构,所述排气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收纳腔和第二收纳腔内。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消毒除菌腔机构包括无纺布过滤组件、活性炭过滤组件、空气过滤棉组件、安装架和多个紫外线杀菌灯,所述无纺布过滤组件、活性炭过滤组件、空气过滤棉组件和所述安装架均设置在所述消毒除菌腔内,所述无纺布过滤组件、活性炭过滤组件、空气过滤棉组件和所述安装架的顶端与低端均分别与两个所述安装板滑动连接,多个所述紫外线杀菌灯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架的底部和两侧内壁上。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气机构包括配安装箱、排气扇、收卷辊和排气管,所述安装箱设置在所述第一收纳腔内,所述排气扇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箱内,所述收卷辊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收纳腔内,所述收卷辊转轴的一端延伸出所述第二收纳腔外,所述排气管缠绕在所述收卷辊上,所述排气管的进风端延伸入所述第一收纳腔内并与所述安
装箱相连通,所述排气管的出风端延伸出所述第二收纳腔外。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消毒除菌腔的一侧开设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外设置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腔和所述安装箱的一侧均开设有两个滑槽,四个所述滑槽内均滑动安装有滑块,对应的四个所述滑块的一端上均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板。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箱的顶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外设置有遮挡框,所述遮挡框与所述安装箱的顶部固定连接。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消功能的室内换气装置,有益效果在于:
14.1、通过抽风机方便输送空气,通过安装板方便安装无纺布过滤组件、活性炭过滤组件、空气过滤棉组件和安装架,滑动安装的无纺布过滤组件、活性炭过滤组件、空气过滤棉组件和安装架方便随时抽离维护保养,通过安装架方便安装紫外线杀菌灯,通过紫外线杀菌灯配合无纺布过滤组件、活性炭过滤组件、空气过滤棉组件可对输送进来的空气进行消毒除菌,通过安装箱方便安装排气扇,排气扇配合排气管可将室内空气排除,方便对室内空气进行置换;
15.2、通过收卷辊方便收纳排气管,通过伸缩管方便将净化消毒除菌后的空气输送入室内,通过过滤网板可遮挡一些较大漂浮物,避免抽风排气时漂浮物进入到设备内损坏设备。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消毒除菌功能的室内换气装置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所示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
19.图3为图1所示的b部分放大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1.图中标号:1、箱体;2、安装腔;3、消毒除菌腔;4、第一收纳腔;5、第二收纳腔;6、抽风机;7、安装板;8、无纺布过滤组件;9、活性炭过滤组件;10、空气过滤棉组件;11、安装架;12、紫外线杀菌灯;13、安装箱;14、排气扇;15、收卷辊;16、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23.参见图1-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消毒除菌功能的室内换气装置
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安装腔2、消毒除菌腔3、第一收纳腔4和第二收纳腔5,所述消毒除菌腔3位于所述安装腔2的一侧,所述第一收纳腔4和第二收纳腔5均位于所述除菌消毒腔3的下方;抽风机6,所述抽风机6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腔2内,所述抽风机6的出风端延伸入所述消毒除菌腔3内;两个安装板7,两个所述安装板7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消毒除菌腔3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消毒除菌机构,所述消毒除菌机构设置在所述消毒除菌腔3内;排气机构,所述排气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收纳腔4和第二收纳腔5内,通过抽风机6方便输送空气,通过安装板7方便安装无纺布过滤组件8、活性炭过滤组件9、空气过滤棉组件10和安装架11。
24.所述消毒除菌腔机构包括无纺布过滤组件8、活性炭过滤组件9、空气过滤棉组件10、安装架11和多个紫外线杀菌灯12,所述无纺布过滤组件8、活性炭过滤组件9、空气过滤棉组件10和所述安装架11均设置在所述消毒除菌腔3内,所述无纺布过滤组件8、活性炭过滤组件9、空气过滤棉组件10和所述安装架11的顶端与低端均分别与两个所述安装板7滑动连接,多个所述紫外线杀菌灯12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架11的底部和两侧内壁上,滑动安装的无纺布过滤组件8、活性炭过滤组件9、空气过滤棉组件10和安装架11方便随时抽离维护保养,通过安装架11方便安装紫外线杀菌灯12,通过紫外线杀菌灯12配合无纺布过滤组件8、活性炭过滤组件9、空气过滤棉组件10可对输送进来的空气进行消毒除菌。
25.所述排气机构包括配安装箱13、排气扇14、收卷辊15和排气管16,所述安装箱13设置在所述第一收纳腔4内,所述排气扇14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箱13内,所述收卷辊15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收纳腔5内,所述收卷辊15转轴的一端延伸出所述第二收纳腔5外,所述排气管16缠绕在所述收卷辊15上,所述排气管16的进风端延伸入所述第一收纳腔4内并与所述安装箱13相连通,所述排气管16的出风端延伸出所述第二收纳腔5外,通过安装箱13方便安装排气扇14,排气扇14配合排气管16可将室内空气排除,方便对室内空气进行置换,通过收卷辊15方便收纳排气管16。
26.所述消毒除菌腔3的一侧开设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外设置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与所述箱体1固定连接,通过伸缩管方便将净化消毒除菌后的空气输送入室内。
27.所述安装腔2和所述安装箱13的一侧均开设有两个滑槽,四个所述滑槽内均滑动安装有滑块,对应的四个所述滑块的一端上均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板,通过过滤网板可遮挡一些较大漂浮物,避免抽风排气时漂浮物进入到设备内损坏设备。
28.所述安装箱13的顶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外设置有遮挡框,所述遮挡框与所述安装箱13的顶部固定连接。
2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消毒除菌功能的室内换气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30.使用时,将此设置推至室外并为其通电,之后拉扯伸缩管进入室内,然后再打开第一收纳腔4的盖板,之后将排气扇14取出也放入房间内,要将其与伸缩管的出风端远离,之后再拉扯排气管16的出风端,将其与抽风机6的进风端远离,之后依次启动排气扇14和抽风机6,排气扇14运行时会将室内的空气抽离,之后经排气管16排出室外,抽风机6运行时可将室外的空气输送入消毒除菌腔3,之后室外空气会被无纺布过滤组件8、活性炭过滤组件9和空气过滤棉组件10层层过滤净化,之后被净化过滤的空气会经紫外线杀菌灯12消毒杀菌,被净化消毒杀菌后的空气从出风口进入伸缩管,之后进入到房间内,依此便可对房间内的空气进行置换,待将房间消毒除菌换气完毕后,还可以将排气扇14和伸缩管放入到其它房
间,之后开启设备便可对房间进行消毒除菌换气。
3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消毒除菌功能的室内换气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消毒除菌功能的室内换气装置,通过抽风机6方便输送空气,通过安装板7方便安装无纺布过滤组件8、活性炭过滤组件9、空气过滤棉组件10和安装架11,滑动安装的无纺布过滤组件8、活性炭过滤组件9、空气过滤棉组件10和安装架11方便随时抽离维护保养,通过安装架11方便安装紫外线杀菌灯12,通过紫外线杀菌灯12配合无纺布过滤组件8、活性炭过滤组件9、空气过滤棉组件10可对输送进来的空气进行消毒除菌,通过安装箱13方便安装排气扇14,排气扇14配合排气管16可将室内空气排除,方便对室内空气进行置换,通过收卷辊15方便收纳排气管16,通过伸缩管方便将净化消毒除菌后的空气输送入室内,通过过滤网板可遮挡一些较大漂浮物,避免抽风排气时漂浮物进入到设备内损坏设备。
33.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