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枢盘平面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电枢盘平面度检测领域内,传统的检测方法需要检测仪器与被测电枢盘表面直接接触,会对工件表面产生划痕之类的破坏。同时接触力可使工件产生微小变形,影响检测精度。传统方法检测过程均由操作者手工操作完成,检测效率低,对操作人员的要求比较高,且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检测误差。另一方面,接触式检测方式会对检测仪器造成磨损,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枢盘平面度检测装置。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枢盘平面度检测装置,包括
6.机架,所述机架由底座和安装架构成,在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电枢盘放置架,所述安装架位于所述电枢盘放置架上方;
7.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伺服电机的电机轴延伸至安装架下方;
8.旋转臂,所述旋转臂一端与所述电机轴底部连接,电机轴用于带动旋转臂水平转动;
9.至少一个激光传感器,所述激光传感器设置在旋转臂上。
10.优选的,在所述旋转臂内设置有电滑环,所述电滑环与所述激光传感器连接,用于将激光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信息传输至上位机。
11.优选的,还包括左定位部和右定位部,所述左定位部和右定位部结构相同,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两侧,所述左定位部/右定位部的结构为
12.定位顶起气缸,所述定位顶起气缸的活塞杆顶部设置有安装板,在所述安装板上间隔设置有两个定位销。
13.优选的,还包括电枢盘顶起单元,所述电枢盘顶起单元用于顶起所述电枢盘放置架至检测高度。
14.优选的,所述电枢盘顶起单元包括
15.电枢盘顶起气缸,所述电枢盘顶起气缸的活塞杆顶部与所述电枢盘放置架底部连接。
16.优选的,所述激光传感器滑动设置在所述旋转臂上。
17.优选的,在所述旋转臂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激光传感器,每个所述激光传感器均通过所述电滑环与上位机通讯连接。
18.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采用非接触测量方法对工件表面进行测量,避免了原有接触
式检测对工件表面产生破坏和微小的变形,避免对检测仪器造成磨损,提高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可以调整激光传感器安装的位置,满足不同直径、不同需求的平面度的检测;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检测精度高。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枢盘平面度检测装置,包括
22.机架,由底座11和安装架12构成,在底座11内设置有电枢盘放置架111,安装架12位于电枢盘放置架111上方;
23.伺服电机2,设置在安装架12上,伺服电机2的电机轴延伸至安装架12下方;
24.旋转臂3,旋转臂3一端与电机轴底部连接,电机轴用于带动旋转臂3水平转动;
25.激光传感器31,激光传感器31的数量可根据需求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图例中为两个),间隔设置在旋转臂3上;在旋转臂3内设置有电滑环,每个激光传感器31均通过电滑环与上位机通讯连接,用于将激光传感器31采集的数据信息传输至上位机,上位机接收激光传感器31采集的数据信息用于后续的平面度检测评判;激光传感器31滑动设置在旋转臂3上,使激光传感器31的位置可调整,从而满足不同直径、不同检测需求的平面度检测;
26.左定位部和右定位部,左定位部和右定位部结构相同,分别设置在机架两侧,左定位部/右定位部的结构为
27.定位顶起气缸112,定位顶起气缸112的活塞杆顶部设置有安装板115,在安装板115上间隔设置有两个定位销113,两侧的四个定位销113共同作用,用于对电枢盘4进行定位;
28.电枢盘顶起单元,电枢盘顶起单元用于顶起电枢盘放置架111至检测高度,电枢盘
顶起单元包括
29.电枢盘顶起气缸114,电枢盘顶起气缸114的活塞杆顶部与电枢盘放置架111底部连接。
30.其工作原理为:电枢盘4通过辊道输送线输到电枢盘放置架111上,左定位部和右定位部的定位顶起气缸112同步提升,用4个定位销113对电枢盘4进行定位,然后电枢盘顶起气缸114将电枢盘4顶起至检测高度;伺服电机2以恒定的转速通过旋转臂3带动激光传感器31沿着电枢盘4转动一周;在转动的过程中,激光传感器31通过采集大量的点到激光探头的距离,并将数据信号实时传输至上位机;上位机接收数据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计算,进而综合测出整个电枢盘4表面的平面度参数。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枢盘平面度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由底座和安装架构成,在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电枢盘放置架,所述安装架位于所述电枢盘放置架上方;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伺服电机的电机轴延伸至安装架下方;旋转臂,所述旋转臂一端与所述电机轴底部连接,电机轴用于带动旋转臂水平转动;至少一个激光传感器,所述激光传感器设置在旋转臂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枢盘平面度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旋转臂内设置有电滑环,所述电滑环与所述激光传感器连接,用于将激光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信息传输至上位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枢盘平面度检测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左定位部和右定位部,所述左定位部和右定位部结构相同,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两侧,所述左定位部/右定位部的结构为定位顶起气缸,所述定位顶起气缸的活塞杆顶部设置有安装板,在所述安装板上间隔设置有两个定位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枢盘平面度检测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电枢盘顶起单元,所述电枢盘顶起单元用于顶起所述电枢盘放置架至检测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枢盘平面度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枢盘顶起单元包括电枢盘顶起气缸,所述电枢盘顶起气缸的活塞杆顶部与所述电枢盘放置架底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枢盘平面度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激光传感器滑动设置在所述旋转臂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枢盘平面度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旋转臂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激光传感器,每个所述激光传感器均通过所述电滑环与上位机通讯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枢盘平面度检测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由底座和安装架构成,在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电枢盘放置架,安装架位于所述电枢盘放置架上方;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伺服电机的电机轴延伸至安装架下方;旋转臂,所述旋转臂一端与所述电机轴底部连接,电机轴用于带动旋转臂水平转动;至少一个激光传感器,激光传感器设置在旋转臂上。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采用非接触测量方法对工件表面进行测量,避免了原有接触式检测对工件表面产生破坏和微小的变形,避免对检测仪器造成磨损,提高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可以调整激光传感器安装的位置,满足不同直径、不同需求的平面度的检测;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检测精度高。度高。度高。
技术研发人员:卢家鑫 刘波 王洪猛 陈刚 陈珂乐 赵玉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08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