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功能集装箱运输骨架半挂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0  206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集装箱运输骨架半挂车。


背景技术:

2.在现在的日常生活中,物流运输行业越来越发达了,集装箱运输半挂车也就有了很大的应用,对于运输的货物量不同,采用的集装箱规格型号就不同,货物多时,采用大号的集装箱,货物少时,采用小号的集装箱。
3.现有的半挂车的车身长度较长,无论是在行驶过程中,还是驻车过程中,都会占据很大的空间,在对小号的集装箱进行运输时,车身仍然和运输大号集装箱的长度相同,在空间上造成了浪费,且车身过长,增加了驾驶员的操作难度,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半挂车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半挂车的车身长度较长,无论是在行驶过程中,还是驻车过程中,都会占据很大的空间,在对小号的集装箱进行运输时,车身仍然和运输大号集装想的长度相同,在空间上造成了浪费,且车身过长,增加了驾驶员的操作难度,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半挂车的实用性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多功能集装箱运输骨架半挂车。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新型多功能集装箱运输骨架半挂车,包括:
7.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用于支撑其它部件的安装和承载集装箱;
8.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用于与第一板体配合支撑集装箱,所述第二板体下表面转动安装有多个轮子;
9.锁紧部件,所述锁紧部件为两组,所述锁紧部件用于对集装箱进行固定,所述锁紧部件分别对称固定安装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上表面;
10.滑动部件,所述滑动部件用于调节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的距离,所述滑动部件包括滑板、多根转轴和多个滚轮,所述第一板体上表面开设有安置槽,所述安置槽左右侧壁水平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板左右侧面均开设有多个凹槽,多根所述转轴分别径向固定安装载多个凹槽内,多个所述滚轮分别滚动套设在多根转轴上,所述滑板通过多个滚轮滑动安装在两条滑槽内,所述滑板远离第一板体的一端与第二板体固定连接;
11.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滑板的移动。
12.优选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两个液压缸,两个所述液压缸两端分别与安置槽侧壁和滑板远离第二板体的一端固定连接。
13.优选的,两个所述液压缸上侧均低于第一板体上表面。
14.优选的,所述安置槽内对称安装有两个折叠盖,两个所述折叠盖的两端分别与安
置槽侧壁和滑板远离第二板体的一端固定连接。
15.优选的,所述第一板体底面对称垂直固定安装有两根液压支腿,两个所述液压支腿的底端均铰接有支脚。
16.优选的,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板体和滑板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17.优选的,两组所述锁紧部件内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防护层。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通过驱动部件带动滑板移动,滑板带动第二板体移动,可改变整个半挂车身的长度,在对小号的集装箱进行运输时,缩短了车身,使得半挂车减少了空间的占用,提高了半挂车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多功能集装箱运输骨架半挂车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多功能集装箱运输骨架半挂车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多功能集装箱运输骨架半挂车的正面立体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
24.图中:1第一板体、2第二板体、3锁紧部件、4滑板、5转轴、6滚轮、7安置槽、8滑槽、9液压缸、10折叠盖、11液压支腿、12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6.本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2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参照图1-4,一种新型多功能集装箱运输骨架半挂车,包括:
29.第一板体1,第一板体1用于支撑其它部件的安装和承载集装箱;
30.第二板体2,第二板体2用于与第一板体1配合支撑集装箱,第二板体2下表面转动安装有多个轮子;
31.锁紧部件3,锁紧部件3为两组,锁紧部件3用于对集装箱进行固定,锁紧部件3分别
对称固定安装在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上表面;
32.滑动部件,滑动部件用于调节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之间的距离,滑动部件包括滑板4、多根转轴5和多个滚轮6,第一板体1上表面开设有安置槽7,安置槽7左右侧壁水平开设有滑槽8,滑板4左右侧面均开设有多个凹槽,多根转轴5分别径向固定安装载多个凹槽内,多个滚轮6分别滚动套设在多根转轴5上,滑板4通过多个滚轮6滑动安装在两条滑槽8内,滑板4远离第一板体1的一端与第二板体2固定连接;
33.驱动部件,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滑板4的移动。
34.应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例中,操作人员在对集装箱运输时,可根据集装箱的尺寸对车身进行调整,首先将第一板体1与车头连接好,然后启动驱动部件,驱动部件会驱使滑板4在安置槽7内滑动,当对较大的集装箱运输时,使用驱动部件推动滑板4,使滑板4相对于第一板体1向外滑出,滑板4向外滑出,推动第二板体2远离第一板体1,使得两组锁紧部件3相互远离,可对较大的集装箱进行固定运输,当需要对较小的集装箱进行运输时,操纵驱动部件,使得驱动部件带动滑板4收缩进第一板体1,滑板4带动第二板体2靠近第一板体1,使得两组锁紧部件3对小号的集装箱进行固定运输,通过滑板4在第一板体1内滑动,可实现对车身长度的调整,可减少车身对空间的占据,同时,在车身不运输集装箱时,可使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之间的距离达到最短,既减少空间的占用,又给驾驶员降低了操纵难度,提升了半挂车的实用性。
35.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技术方案,驱动部件包括两个液压缸9,两个液压缸9两端分别与安置槽7侧壁和滑板4远离第二板体2的一端固定连接,此设计中液压缸9推动滑板4,滑板4带动第二板体2,从而改变车身的长度,结构简单,实用可靠。
3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技术方案,两个液压缸9上侧均低于第一板体1上表面,此设计是为了防止集装箱底面与液压缸9碰撞,对液压缸9具有保护作用。
37.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安置槽7内对称安装有两个折叠盖10,两个折叠盖10的两端分别与安置槽7侧壁和滑板4远离第二板体2的一端固定连接,此设计是为了防止异物进入滑槽8,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38.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板体1底面对称垂直固定安装有两根液压支腿11,两个液压支腿11的底端均铰接有支脚12,此设计是为了方便车身与车头分离,支脚12与液压支腿11之间铰接,可使得支脚12根据地形倾斜,增大了其与底面的街车面积,使得支撑更稳定。
39.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第二板体2和滑板4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此设计是为了使得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及滑板4在同一平面,使车身受力更均匀。
40.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技术方案,两组锁紧部件3内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防护层,此设计是为了减少锁紧部件3与集装箱之间的磨损,对锁紧部件3和集装箱均具有保护作用。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