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翻书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0  20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翻书辅助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翻书器。


背景技术:

2.目前的自动翻书器的装置有存在体积大、噪音大、操作不便、适应性不强。对于残障人士及乐器弹奏人员具有局限性,现有技术上的翻书器必须手动操控启动,导致翻书器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的翻书器存在需要手动操控启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智能翻书器,通过视觉启动翻书器,操作方便。
4.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智能翻书器,包括:
6.底板,所述底板上用于放置书本;
7.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底板上;
8.视觉传感器,所述视觉传感器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视觉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9.伺服马达,所述伺服马达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伺服马达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10.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伺服马达传动连接,所述连杆组件用于带动所述书本的书页翻转。
11.上述的智能翻书器,其中,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一拨杆,所述拨杆的一端与所述伺服马达转动连接,所述拨杆上设有至少一有机高分子胶。
12.上述的智能翻书器,其中,所述连杆组件还包括: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伺服马达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13.上述的智能翻书器,其中,所述拨杆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凸起,每一所述凸起上均设有所述有机高分子胶。
14.上述的智能翻书器,其中,还包括:压书组件,所述压书组件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压书组件包括:
15.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16.第一伞形齿轮,所述第一伞形齿轮与所述第一电机传动连接;
17.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转动设于所述底板上;
18.第二伞形齿轮,所述第二伞形齿轮设于所述传动杆上,所述第一伞形齿轮与所述第二伞形齿轮啮合;
19.两压杆,两所述压杆分别设于所述传动杆的两端,两所述压杆分别用于压住所述书本的两侧的所述书页上。
20.上述的智能翻书器,其中,所述压书组件还包括:两支撑板,两所述支撑板均设于
所述底板上,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
21.上述的智能翻书器,其中,还包括: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和转动杆,所述第二电机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传动连接,所述视觉传感器设于所述转动杆上。
22.上述的智能翻书器,其中,所述第二伞形齿轮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传动杆的中心轴线重合。
23.上述的智能翻书器,其中,所述拨杆的长度沿所述书本的旋转轴的方向设置。
24.上述的智能翻书器,其中,所述视觉传感器、所述压书组件均位于所述书本的顶部位置。
25.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26.本实用新型的视觉传感器主要用于实时检测看书人士的眼神,并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在接收到信号后开始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将其与预设值进行对比来判断是否需要伺服马达,如果检测到使用人抬头看了一眼视觉传感器,就会立即发信息给伺服马达,伺服马达驱动拨杆进行书页翻转。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翻书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附图中:1、底板;2、控制器;3、视觉传感器;4、伺服马达;5、连杆组件;6、书本;7、拨杆;8、驱动杆;9、压书组件;10、第一电机;11、第一伞形齿轮;12、第二伞形齿轮;13、压杆;14、传动杆;15、支撑板;16、转动组件;17、第二电机;18、转动杆;19、电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3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翻书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智能翻书器,包括:底板1、控制器2、视觉传感器3、伺服马达4和连杆组件5,底板1上用于放置书本6,控制器2设于底板1上,视觉传感器3设于底板1上,视觉传感器3与控制器2信号连接,伺服马达4设于底板1上,伺服马达4与控制器2信号连接,连杆组件5与伺服马达4传动连接,连杆组件5用于带动书本6的书页翻转。
31.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连杆组件5包括:一拨杆7,拨杆7的一端与伺服马达4转动连接,拨杆7上设有至少一有机高分子胶。
32.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连杆组件5还包括:驱动杆8,驱动杆8的一端与伺服马达4转动连接,驱动杆8的另一端与拨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
33.优选的,底板1上还设有电源模块19,电源模块19与控制器2电连接。
3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35.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3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所示,拨杆7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凸起,每一凸起上均设有有机高分子胶。
3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智能翻书器还包括:压书组件9,压书组件9设于底板1上,压书组件9包括:第一电机10、第一伞形齿轮11、传动杆14、第二伞形齿轮12和两压杆13,第一电机10设于底板1上,第一电机10与控制器2信号连接,第一伞形齿轮11与第一电机10传动连接,传动杆14转动设于底板1上,第二伞形齿轮12设于传动杆14上,第一伞形齿轮11与第二伞形齿轮12啮合,两压杆13分别设于传动杆14的两端,两压杆13分别用于压住书本6的两侧的书页上。
3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压书组件9还包括:两支撑板15,两支撑板15均设于底板1上,传动杆14的两端分别与两支撑板15转动连接。
3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智能翻书器还包括:转动组件16,转动组件16包括:第二电机17和转动杆18,第二电机17设于底板1上,第二电机17与控制器2信号连接,转动杆18的一端与第二电机17传动连接,视觉传感器3设于转动杆18上。优选的,设置转动组件16能够使该翻书器适配不同高度的使用人群。
4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二伞形齿轮12的中心轴线与传动杆14的中心轴线重合。
4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拨杆7的长度沿书本6的旋转轴的方向设置。
4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视觉传感器3、压书组件9均位于书本6的顶部位置。
43.本实用新型的视觉传感器3主要用于实时检测看书人士的眼神,并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2,控制器2在接收到信号后开始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将其与预设值进行对比来判断是否需要伺服马达4,如果检测到使用人抬头看了一眼视觉传感器3,就会立即发信息给伺服马达4,伺服马达4驱动拨杆7进行书页翻转。
44.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视觉传感器3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2,先控制压书组件9上转,再控制连杆组件5进行翻书,最后再一次控制压书组件9下压,完成整个翻书步骤,通过视觉传感器3即可进行翻书,不需要用手操作,操作方便。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