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申请涉及输送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激振式复合型输送机。
背景技术:
2.运输是实现人和物空间位置变化的活动,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可以说运输的历史和人类的历史同样悠久,运输是把产品从生产地运往消费或者生产的活动;
3.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皮带运输进行物料的运输,这种运输高效简单,但是也存在一系列问题,皮带磨损较快,维修成本高;并且由于皮带属于裸露运输,存在扬尘、漏料、漏灰、漏风等安全环保隐患,不满足国家关于节能环保生产要求,鉴于此,发明人提出激振式复合型输送机。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了传统的皮带运输方式存在严重漏料或者漏灰的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基础方案:
6.激振式复合型输送机,包括输送槽体,所述输送槽体的两端分别连通有进料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与出料机构反向设置,输送槽体的一侧固接有振动架,所述振动架的内部设有用于使得振动架振动的激振源,所述输送槽体的下方对称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与输送槽体之间设有减震弹簧。
7.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在于:
8.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结构简单,构思巧妙,满足国家关于工业生产的安全节能环保要求,实现:全密封、消除“跑冒滴漏”、免维护、寿命长、安全隐患低。
9.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使用输送槽体代替传统的皮带运输,利用振动力实现物料的运输,相比于传统的皮带运输,利用输送槽体的包裹性解决了传统的皮带运输方式存在严重漏料、漏灰和漏风的问题。
10.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还可以输送槽体的内部进行动态修改,通过运输的物料的形状或者,调整输送槽体的的内部结构,整体操作性强,适用性高。
1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还设置有减震弹簧,利用减震弹簧减少本装置对地面的冲击和输送槽体底部磨损,进而提高了输送槽体的使用寿命,保证输送槽体的安全,最终可以保证人的安全。
12.进一步,所述进料机构包括两根互相连通的进料管和位于两根进料管的内部连接处设有若干缓冲板,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出料管和设在出料管内部的缓冲板。通过缓冲板实现物料缓冲。
13.进一步,靠近进料机构的外侧设有用于观察输送槽体内部的观察门。通过观察门观察输送槽体内部情况。
14.进一步,所述激振源为振动电机。相比于气动和液动而言,振动电机作为激振源技
术更加成熟,可靠性更好。
15.进一步,所述激振源的外部设有保护套,所述振动架位于支座之间。保护激振源,确保输送槽体能够运输物料。
16.进一步,所述输送槽体为单通道槽体或者双通道槽体或者多通道槽体。可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
17.进一步,所述进料管的口径小于出料管的口径。方便快速出料。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激振式复合型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激振式复合型输送机的另一安装结构示意图;
21.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激振式复合型输送机中输送槽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23.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激振源1、振动架2、输送槽体3、进料管4、出料管5、缓冲板6、观察门7、减震弹簧9、支座10。
24.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
25.激振式复合型输送机,包括输送槽体3,输送槽体3的两端分别连通有进料机构和出料机构,具体的:进料机构包括两根互相连通的进料管4和位于两根进料管4的内部连接处设有若干缓冲板6,出料机构包括出料管5和设在出料管5内部的缓冲板6。通过缓冲板6实现物料缓冲,进料管4的口径小于出料管5的口径,方便快速出料,当物料从进料管4进入,两根进料口的设置增加下落的高度,进而增加了下落时间,使得物料不会堆积,使得输送槽体3具备运输时间,并且,利用设置在进料管4和出料管5内的缓冲板6,减少物料冲击力,如图1所示,靠近进料机构的外侧设有用于观察输送槽体3内部的观察门7,通过观察门7观察输送槽体3内部情况。
26.进料机构与出料机构反向设置,实现物料的快速投入和快速输送,输送槽体3的一侧固接有振动架2,如图1和图2所示,振动架2不仅可以设置在输送槽体3的上方,还可以设置在输送槽体3的下方,如此设计,可以提高本装置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场地实际组装,不会受到场地的局限。
27.振动架2的内部设有用于使得振动架2振动的激振源1,激振源1可根据输送物料或或产品的不同,选择振动电机或气动、液动、电磁等振动装置,激振源1的外部设有保护套,保护激振源1,确保输送槽体3能够运输物料。
28.输送槽体3的下方对称设置有支座10,支座10与输送槽体3之间设有减震弹簧9,振
动架2位于支座10之间,确保振动效果。
29.激振源1布置位置、角度、结构形式等还可以根据需要输送物料或介质(产品)的不同分别进行选型设计,并且,输送槽体3为采用复合结构,如图3所示,可根据用户需要实现单通道、双通道或三通道分别完成不同规格物料或产品的输送;槽体内壁采取模块化抗磨设计,不仅延长使用寿命,而且方便维护更换。
30.具体实现过程:启动激振复合型输送机后,物料经由进料管4进入输送槽体3后,依靠激振源1产生动力,物料在激振源1作用下瞬时间完成抛起、落下、再抛起、再落下等一系列循环重复动作,从而实现物料从出料管5输出,整个过程中,由于输送槽体3的包裹性设计,不会产生掉落或者漏灰的现象。
31.本装置解决了传统的皮带运输方式存在严重漏料或者漏灰的问题。
3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激振式复合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槽体,所述输送槽体的两端分别连通有进料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与出料机构反向设置,输送槽体的一侧固接有振动架,所述振动架的内部设有用于使得振动架振动的激振源,所述输送槽体的下方对称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与输送槽体之间设有减震弹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振式复合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包括两根互相连通的进料管和位于两根进料管的内部连接处设有若干缓冲板,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出料管和设在出料管内部的缓冲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振式复合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靠近进料机构的外侧设有用于观察输送槽体内部的观察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振式复合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振源为振动电机。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激振式复合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振源的外部设有保护套,所述振动架位于支座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振式复合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槽体为单通道槽体或者双通道槽体或者多通道槽体。7.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激振式复合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的口径小于出料管的口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激振式复合型输送机,包括输送槽体,输送槽体的两端分别连通有进料机构和出料机构,进料机构与出料机构反向设置,输送槽体的一侧固接有振动架,振动架的内部设有用于使得振动架振动的激振源,输送槽体的下方对称设置有支座,支座与输送槽体之间设有减震弹簧,本装置解决了传统的皮带运输方式存在严重漏料、漏灰和漏风的环保和能耗问题。的环保和能耗问题。的环保和能耗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杨世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赛勐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7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