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粗纱管尾纱清洁带。
背景技术:
2.粗纱机,纺纱过程中把半制品粗纱或条子经牵伸、加拈、卷绕成粗纱管纱的纺纱机器(见彩图熟条在粗纱机上牵伸加拈制成粗纱、粗纱经粗纱机牵伸加拈制成粗纱、条子在粗纱机上牵伸加拈制成粗纱、精梳机将纤维梳理制成精梳条子、针梳机将条子并合,针排牵伸改善条子结构、粗纱在环锭粗纱机上进一步加拈纺成粗纱)粗纱机是纺纱的主要机器,粗纱的产量、质量是纺纱工艺各道工序优劣的综合反映,而粗纱机尾纱去除装置却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急需一种新型粗纱机尾纱去除装置。
3.现有的粗纱机尾纱去除装置使用性不强,且不易拆卸,结构单一,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了一定的工作效率,其次,粗纱机尾纱去除装置噪音过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实用性不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粗纱管尾纱清洁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粗纱管尾纱清洁带,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粗纱管尾纱清洁带,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收集去除机构,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隔音机构,所述隔音机构包括内壳、吸音板与隔音棉,所述内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吸音板与隔音棉。
7.优选的,所述内壳与吸音板和隔音棉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内壳的内部通过固定组件与吸音板和隔音棉的四周外表面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收集去除机构包括电机、转动杆、固定盘、螺栓、栓帽、长杆与卡齿杆,所述转动杆位于电机的一端外表面,所述固定盘位于转动杆的一端外表面,所述螺栓位于固定盘的一端外表面,所述栓帽位于螺栓的外壁,所述长杆位于转动杆的另一端外表面,所述卡齿杆位于长杆的外壁。
9.优选的,所述电机与转动杆可拆卸连接,所述转动杆与固定盘之间设置有卡槽和安装组件,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外表面通过卡槽和安装组件与固定盘的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盘与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螺栓与栓帽可拆卸连接,所述转动杆与长杆固定连接,所述长杆与卡齿杆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长杆的外壁通过连接件与卡齿杆的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
10.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与收集去除机构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外表面通过连接组件与收集去除机构的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11.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与隔音机构可拆卸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整体结构使用性强,易拆卸,结
构多样,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一定的工作效率;整体结构噪音小,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实用性强,整个一种粗纱管尾纱清洁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粗纱管尾纱清洁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粗纱管尾纱清洁带图1中收集去除机构2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粗纱管尾纱清洁带图1中隔音机构3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粗纱管尾纱清洁带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装置主体;2、收集去除机构;3、隔音机构;201、电机;202、转动杆;203、固定盘;204、螺栓;205、栓帽;206、长杆;207、卡齿杆;301、内壳;302、吸音板;303、隔音棉。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例一:
23.如图1-4所示,一种粗纱管尾纱清洁带,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收集去除机构2,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隔音机构3,隔音机构3包括内壳301、吸音板302与隔音棉303,内壳3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吸音板302与隔音棉303。
24.实施例二:
25.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之上,如图2所示,电机201与转动杆202可拆卸连接,转动杆202与固定盘203之间设置有卡槽和安装组件,转动杆202的一端外表面通过卡槽和安装组件与固定盘203的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固定盘203与螺栓204可拆卸连接,螺栓204与栓帽205可拆卸连接,转动杆202与长杆206固定连接,长杆206与卡齿杆207之间设置有连接件,长杆206的外壁通过连接件与卡齿杆207的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将电机201安装在装置主体1
上,开启电机201,电机201带动转动杆202转动,同时,转动杆202带动长杆206与卡齿杆207转动,卡齿杆207上的卡齿将尾纱收卷,从而便于人们收集,并且固定盘203与电机201可以随意拆卸,螺栓204与栓帽205方便固定固定盘203,整体结构使用性强,易拆卸,结构多样,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一定的工作效率。
26.实施例三:
27.在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的基础之上,如图3所示,内壳301与吸音板302和隔音棉303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内壳301的内部通过固定组件与吸音板302和隔音棉303的四周外表面固定连接,将内壳301安装在装置主体1的内部,吸音板302是根据声学原理精致加工而成,由饰面、芯材和吸音薄毡组成,并且材料内部有大量微小的连通的孔隙,声波沿着这些孔隙可以深入材料内部,与材料发生摩擦作用将声能转化为热能,而隔音棉303是通过物体震动产生声音,声波在空气中传递,隔音棉303具有多纤维结构,声波通过隔音棉303时经过无数纤维的反射、相互叠加、碰撞,声波能量转化为热能,声波强度减弱,声音消失,整体结构噪音小,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实用性强。
28.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粗纱管尾纱清洁带,将电机201安装在装置主体1上,开启电机201,电机201带动转动杆202转动,同时,转动杆202带动长杆206与卡齿杆207转动,卡齿杆207上的卡齿将尾纱收卷,从而便于人们收集,并且固定盘203与电机201可以随意拆卸,螺栓204与栓帽205方便固定固定盘203,整体结构使用性强,易拆卸,结构多样,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一定的工作效率,将内壳301安装在装置主体1的内部,吸音板302是根据声学原理精致加工而成,由饰面、芯材和吸音薄毡组成,并且材料内部有大量微小的连通的孔隙,声波沿着这些孔隙可以深入材料内部,与材料发生摩擦作用将声能转化为热能,而隔音棉303是通过物体震动产生声音,声波在空气中传递,隔音棉303具有多纤维结构,声波通过隔音棉303时经过无数纤维的反射、相互叠加、碰撞,声波能量转化为热能,声波强度减弱,声音消失,整体结构噪音小,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实用性强,较为实用。
2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