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正畸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方牵引口内装置。
背景技术:
2.反颌患者一般使用前方牵引装置来矫治上颌骨发育不足的问题。前方牵引装置与面弓配套使用,在面弓与前方牵引装置之间建立拉力,前方牵引装置固定在上齿,拉力经前方牵引装置及上齿传递至上颌骨,使发育不足的上颌骨被向前牵引,从而矫治上颌骨发育不足的问题。现有的前方牵引装置主要由能够套在或箍在牙齿上的试戴环及连接各试戴环的连接杆组成,制备前、佩戴时需要分牙(使牙齿之间留出足以套入试戴环的缝隙),制备前还需要试戴不同的试戴环以便找出最适合该牙齿的,佩戴时由于人体不自觉的咬合牙齿,无法做到垂直向高度的精准补偿,使得下齿给上齿一个向后的力,抵消面弓与前方牵引装置之间的拉力,还需要别的技术操作打开咬合,增加了临床操作,亟需一种新型的不需分牙、不需试戴、可补偿垂直向高度的前面牵引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方牵引口内装置,以解决现有前方牵引装置需分牙、需试戴、无法垂直向高度补偿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前方牵引口内装置,其包括:
6.横腭杆;
7.跟佩戴牙齿精密贴合且跟对合牙齿有咬合关系的背板,所述横腭杆的两端均设有所述背板;
8.用于挂设皮筋以与面弓建立拉力的牵引钩,所述牵引钩设置于所述背板的朝向面弓的一侧。
9.进一步地,所述横腭杆的两端各设有两个端头,每个端头均连接有一个所述背板。
10.进一步地,所述背板的下部设有溢胶口。
11.进一步地,所述背板的内侧设有凹凸状的网格。
12.进一步地,所述横腭杆的一侧设有凸字或凹字结构的医生品牌标识。
13.进一步地,所述横腭杆的一侧设有凸字或凹字结构的患者名字标识。
14.进一步地,所述横腭杆对应左牙的一侧设有凸字或凹字结构的左字标识,所述横腭杆对应右牙的一侧设有凸字或凹字结构的右字标识。
15.进一步地,所述前方牵引口内装置为金属3d打印一体成型。
16.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7.背板与佩戴的牙齿精密贴合,从而避免了分牙和试戴的环节,操作更为简单;背板与对合牙齿具有咬合关系,提供垂直向的高度补偿,从而舒适的打开咬合。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9.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前方牵引口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中的前方牵引口内装置的另一视向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横腭杆,2-背板,3-牵引钩,4-溢胶口,5-医生品牌标识,6-网格,7-患者名字标识,8-左字标识,9-右字标识。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25.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前方牵引口内装置,为金属3d打印一体成型,其包括横腭杆1、背板2和牵引钩3。
26.横腭杆1呈类似扁x形,距离鄂顶软组织一般在0.8mm左右,也可以根据医生要求定制,可以在制备装置时精准控制。
27.背板2为空腔冠状结构,上端设有敞口以便套设于牙齿。背板2内侧壁与佩戴的牙齿严丝合缝、精密贴合,从而避免了分牙和试戴的环节,操作更为简单。背板2的下部具有一定实体厚度,跟对合牙齿有咬合关系,提供垂直向的高度补偿,从而舒适的打开咬合。背板2的内侧设有凹凸状的网格6,粘合前将胶涂抹在网格6上,有效提高胶容量,从而提高粘合效果(稳定性)。背板2的下部设有溢胶口4,粘合时,多余的胶通过溢胶口4溢出,方便去除挤压后溢出的胶。背板2设有四个,分别与横腭杆1的四个端头相连接;两个一组,两组分别佩戴在左右两侧的两颗相邻的牙齿上。
28.牵引钩3采用现有的,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左右侧的靠近面弓的背板2上,且设置于背板2的朝向面弓的一侧。皮筋一端挂在牵引钩3上,另一端与面弓连接,从而在面弓和前方牵引口内装置之间建立拉力。
29.在本实施例中,横腭杆1的一侧设有凸字或凹字结构的医生品牌标识5,帮助医生
打造自己的品牌,例如医生品牌标识5设置在横腭杆1的中段上侧;横腭杆1的一侧设有凸字或凹字结构的患者名字标识7,防止混淆,并彰显定制,例如患者名字标识7设置在横腭杆1的中段下侧;横腭杆1对应左牙的一侧设有凸字或凹字结构的左字标识8,例如左字标识8设置在横腭杆1的左段下侧,横腭杆1对应右牙的一侧设有凸字或凹字结构的右字标识9,例如右字标识9设置在横腭杆1的右段下侧,方便临床椅旁操作。
30.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备前方牵引口内装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1.步骤s1,临床口扫获得牙齿模型数据,取得医生想要的咬合位置;
32.步骤s2,3shape软件制备牙齿模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33.步骤s21,选择目标区域;
34.步骤s22,增加底座;
35.步骤s23,修正模型;
36.步骤s3,zbrush软件绘制背板和横腭杆部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37.步骤s31,模型导入zbrush软件,注意不用改变上下颌牙齿位移;
38.步骤s32,雕刻牙齿,去倒凹;
39.步骤s33,绘画背板选取;
40.步骤s34,提取选取,生成背板;
41.步骤s35,调整背板垂直向,使得跟下颌发生咬合关系;
42.步骤s36,雕刻背板,使其圆滑;
43.步骤s4,3ds max软件操作,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44.步骤s41,原牙/背板/连杆导入3ds max软件;
45.步骤s42,连杆变成实体;
46.步骤s43,添加牵引钩;
47.步骤s44,背板颌面添加圆柱体;
48.步骤s5,背板、牵引钩、圆柱体、横腭杆、原牙导入materialise mgaics中进行布尔运算,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49.步骤s51,背板粘接面制作网格;
50.步骤s52,背板和圆柱体做布尔运算,生成溢胶口;
51.步骤s53,横腭杆/牵引钩/背板做合体运算,得到前方牵引口内装置的建模;
52.步骤s6,金属3d打印,得到实体前方牵引口内装置。
53.采用此方法制备的前方牵引口内装置,背板与牙齿更加严丝合缝、精密贴合,避免了分牙、试戴的程序,临床操作更为简单;横腭杆距离鄂顶软组织的距离也可以精准控制;还可以精准制作垂直向的高度补偿,避免不自觉咬合。
54.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