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z-zq1在线取样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rz-zq1在线取样系统。
背景技术:
2.取样是指从总体中抽取个体或样品的过程,也即对总体进行试验或观测的过程。分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两种类型。前者指遵照随机化原则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抽样方法,它不带任何主观性,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后者是一种凭研究者的观点、经验或者有关知识来抽取样本的方法,带有明显主观色彩。参见“随机抽样”、“非随机抽样”。取样阀是用于获取管路或设备中介质样品的阀门,在很多需要经常对介质样品进行化学分析的场合,多会使用专门的取样阀。
3.现有的取样工作系统较为零散,使用较为不规范,大大降低了取样的效率和取样效果,为了提升取样工作的效率和使用规范,我们提出rz-zq1在线取样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取样工作系统较为零散,使用较为不规范,大大降低了取样的效率和取样效果的问题,而提出的rz-zq1在线取样系统。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rz-zq1在线取样系统,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固定连接有反应釜,所述支撑柱外表面靠近顶部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管,所述支撑柱任意一侧的第一支撑管固定连接有泵抽料阀,所述支撑柱另一侧的第一支撑管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端面与反应釜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反应釜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支撑柱外表面靠近底部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管,所述支撑柱外表面靠近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管;
6.所述支撑柱任意一侧的第二支撑管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端面固定连接有取样阀,所述支撑柱另一侧的第二支撑管固定连接有氮气阀。
7.优选的,所述泵抽料阀与第一支撑管、第一连接管、反应釜和第二连接管连通氮气阀。
8.优选的,所述取样阀与第二连接管的端面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底部固定连接有泵出口阀。
10.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位于第二支撑管和第三支撑管之间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11.优选的,所述第三支撑管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端面固定连接有卸料管,且卸料管的另一端面与取样阀连接。
12.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管与取样阀、第一控制阀、第二支撑管和泵出口阀连通;所述氮气阀与支撑柱和第三控制阀连通。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4.本实用新型提出rz-zq1在线取样系统,其通过在泵抽料阀位置设置有抽料管,并将抽料管插入样品或物料中,随后开启泵抽料阀、泵出口阀和第一控制阀,开始抽料任务,
样品抽入反应釜,完成反应后,通过第二连接管进入取样阀中进行取样任务,随后沿着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支撑管进入支撑柱中,并通过泵出口阀排出完成工作,提升装置的工作效率;同时本装置还设置有清理设备,通过氮气阀接通氮气,随后氮气沿着支撑柱、第一控制阀、第二连接管、反应釜、第一连接管、第一支撑管,并从泵抽料阀处排出,将管道内的残余料排出,同时通过关闭第一控制阀,开启第二控制阀,使得氮气沿着支撑柱、第三连接管、第三控制阀、卸料管进行排料任务,提升装置使用的便捷性,从而规范取样系统的使用。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rz-zq1在线取样系统的正视立体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rz-zq1在线取样系统的右视立体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rz-zq1在线取样系统的背视立体图。
18.图例说明:1、反应釜;11、支撑柱;2、泵抽料阀;21、第一支撑管;22、第一连接管;23、第二连接管;24、取样阀;25、第一控制阀;26、第二支撑管;27、泵出口阀;28、氮气阀;29、第二控制阀;3、第三控制阀;31、卸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1.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rz-zq1在线取样系统,包括支撑柱11,支撑柱11顶部固定连接有反应釜1,支撑柱11外表面靠近顶部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管21,支撑柱11任意一侧的第一支撑管21固定连接有泵抽料阀2,支撑柱11另一侧的第一支撑管21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22,第一连接管22端面与反应釜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反应釜1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23,支撑柱11外表面靠近底部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管26,支撑柱11外表面靠近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管;支撑柱11任意一侧的第二支撑管26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阀25,第一控制阀25端面固定连接有取样阀24,支撑柱11另一侧的第二支撑管26固定连接有氮气阀28,泵抽料阀2与第一支撑管21、第一连接管22、反应釜1和第二连接管23连通氮气阀28,取样阀24与第二连接管23的端面固定连接,支撑柱11底部固定连接有泵出口阀 27,支撑柱11位于第二支撑管26和第三支撑管之间设置有第二控制阀29,第三支撑管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控制阀3,第三控制阀3端面固定连接有卸料管 31,且卸料管31的另一端面与取样阀24连接,第二连接管23与取样阀24、第一控制阀25、第二支撑管26和泵出口阀27连通,在泵出口阀27底部设置有阀门和泵体,控制出料,和为装置提供抽取的动力;氮气阀28与支撑柱11和第三控制阀3连通。
22.其整个实施例1达到的效果为,其通过在泵抽料阀2位置设置有抽料管,并将抽料管插入样品或物料中,随后开启泵抽料阀2、泵出口阀27和第一控制阀25,开始抽料任务,样品抽入反应釜1,完成反应后,通过第二连接管23进入取样阀 24中进行取样任务,随后沿着
第一控制阀25和第二支撑管26进入支撑柱11中,并通过泵出口阀27排出完成工作,提升装置的工作效率;同时本装置还设置有清理设备,通过氮气阀28接通氮气,随后氮气沿着支撑柱11、第一控制阀25、第二连接管23、反应釜1、第一连接管22、第一支撑管21,并从泵抽料阀2处排出,将管道内的残余料排出,同时通过关闭第一控制阀25,开启第二控制阀29,使得氮气沿着支撑柱11、第三连接管、第三控制阀3、卸料管31进行排料任务,提升装置使用的便捷性,从而规范取样系统的使用。
2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rz-zq1在线取样系统,包括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顶部固定连接有反应釜,所述支撑柱外表面靠近顶部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管,所述支撑柱任意一侧的第一支撑管固定连接有泵抽料阀,所述支撑柱另一侧的第一支撑管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端面与反应釜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反应釜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支撑柱外表面靠近底部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管,所述支撑柱外表面靠近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管;所述支撑柱任意一侧的第二支撑管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端面固定连接有取样阀,所述支撑柱另一侧的第二支撑管固定连接有氮气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z-zq1在线取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抽料阀与第一支撑管、第一连接管、反应釜和第二连接管连通氮气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z-zq1在线取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阀与第二连接管的端面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z-zq1在线取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底部固定连接有泵出口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z-zq1在线取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位于第二支撑管和第三支撑管之间设置有第二控制阀。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z-zq1在线取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管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端面固定连接有卸料管,且卸料管的另一端面与取样阀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z-zq1在线取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与取样阀、第一控制阀、第二支撑管和泵出口阀连通;所述氮气阀与支撑柱和第三控制阀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RZ-ZQ1在线取样系统,涉及取样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固定连接有反应釜,所述支撑柱外表面靠近顶部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管,所述支撑柱任意一侧的第一支撑管固定连接有泵抽料阀,所述支撑柱另一侧的第一支撑管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端面与反应釜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泵抽料阀位置设置有抽料管,并将抽料管插入样品或物料中,随后开启泵抽料阀、泵出口阀和第一控制阀,开始抽料任务,样品抽入反应釜,完成反应后,通过第二连接管进入取样阀中进行取样任务,随后沿着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支撑管进入支撑柱中,并通过泵出口阀排出完成工作,提升装置的工作效率。提升装置的工作效率。提升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汤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睿智天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7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