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绿色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绿色建筑智能化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而绿色建筑的设计需要用到监控装置。
3.监控装置又称为电脑相机、电脑眼、电子眼等,是一种视频输入设备,被广泛的运用于视频会议、远程医疗及实时监控等方面,普通的人也可以彼此通过摄像头在网络进行有影像、有声音的交谈和沟通,另外,人们还可以将其用于当前各种流行的数码影像、影音处理等。
4.但是目前使用的绿色建筑智能化监控装置大多数自动调节的效果不佳,在使用时,无法根据使用者自身所需要的监视角度来进行有效的调节,从而造成使用范围受到了局限,影响使用效果,降低了实用性,故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绿色建筑智能化监控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了自动调节的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绿色建筑智能化监控装置。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智能化监控装置,包括外壳、调节机构、第二合页、密封垫和防护遮板,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监控头,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外壳的上方,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电动转盘,所述第一电动转盘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一端连接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的上方连接有第二电动转盘,所述第二电动转盘的上方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方连接有电动升降套杆。
7.所述电动升降套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连接底座,所述连接底座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合页,所述第一合页的另一侧连接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上均开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第二合页设置在外壳的一侧,所述第二合页的另一侧连接有玻璃防护罩,所述密封垫设置在外壳的内侧,所述防护遮板设置在外壳的上方,所述防护遮板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螺栓。
8.优选的,所述监控头、第一电动转盘与连接架构成旋转结构,且连接架以外壳的垂直中轴线对称轴设置。
9.优选的,所述旋转板、第二电动转盘与挡板构成旋转结构,且旋转板与挡板为平行分布。
10.优选的,所述挡板、电动升降套杆与连接底座构成升降结构,且电动升降套杆与连接底座为垂直分布。
11.优选的,所述固定片通过第一合页与连接底座活动连接,且螺纹孔在固定片上呈等间距分布。
12.优选的,所述玻璃防护罩通过第二合页与外壳活动连接,且第二合页在玻璃防护罩上呈等间距分布。
13.优选的,所述密封垫与外壳紧密贴合,且密封垫的尺寸与外壳的尺寸相吻合。
14.优选的,所述防护遮板通过固定螺栓与连接架螺纹连接,且固定螺栓以防护遮板的垂直中轴线对称轴设置。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电动转盘、连接架、旋转板、第二电动转盘、挡板和电动升降套杆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多功能自动调节的功能,解决了在使用时,无法根据使用者自身所需要的监视角度来进行有效的调节,从而造成使用范围受到了局限,影响使用效果,降低了实用性的问题,在调节时,可发动第一电动转盘来调节监控头的监控角度,还可以发动第二电动转盘通过旋转板带动监控头进行全方位无死角进行旋转监控,同时可发动电动升降套杆来对该监控装置进行升降调节,从而为该监控装置的自动调节性提供了更好的保障,加强了监控效率;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底座、第一合页、固定片和螺纹孔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对该监控装置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安装固定的功能,解决了安装环境受到局限时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多角度安装,从而影响了该监控装置使用范围的问题,在安装时,可通过第一合页来控制固定片来对其多种环境进行安装固定,安装时,将固定螺丝通过固定片贯穿拧入螺纹孔来进行安装固定,从而为该监控装置的安装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9.图1为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实施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实施例的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实施例的安装机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24.图中:1、外壳;2、监控头;3、调节机构;301、第一电动转盘;302、连接架;303、旋转板;304、第二电动转盘;305、挡板;306、电动升降套杆;4、安装机构;401、连接底座;402、第一合页;403、固定片;404、螺纹孔;5、第二合页;6、玻璃防护罩;7、密封垫;8、防护遮板;9、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
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绿色建筑智能化监控装置,包括外壳1、调节机构3、第二合页5、密封垫7和防护遮板8,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监控头2,调节机构3设置在外壳1的上方,调节机构3包括第一电动转盘301,第一电动转盘301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架302,连接架302的一端连接有旋转板303,旋转板303的上方连接有第二电动转盘304,第二电动转盘304的上方连接有挡板305,挡板305的上方连接有电动升降套杆306。
27.电动升降套杆306的另一端设置有安装机构4,安装机构4包括连接底座401,连接底座40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合页402,第一合页402的另一侧连接有固定片403,固定片403上均开设有多个螺纹孔404,第二合页5设置在外壳1的一侧,第二合页5的另一侧连接有玻璃防护罩6,密封垫7设置在外壳1的内侧,防护遮板8设置在外壳1的上方,防护遮板8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螺栓9。
28.本实施例,监控头2、第一电动转盘301与连接架302构成旋转结构,且连接架302以外壳1的垂直中轴线对称轴设置,通过第一电动转盘301的设置,可以为监控头2提供一个角度调节的作用。
29.本实施例,旋转板303、第二电动转盘304与挡板305构成旋转结构,且旋转板303与挡板305为平行分布,通过第二电动转盘304的设置,可以为该监控装置提供一个全方位无死角监控的作用。
30.本实施例,挡板305、电动升降套杆306与连接底座401构成升降结构,且电动升降套杆306与连接底座401为垂直分布,通过电动升降套杆306的设置,可以为该监控装置进行一个升降调节的目的。
31.本实施例,固定片403通过第一合页402与连接底座401活动连接,且螺纹孔404在固定片403上呈等间距分布,通过第一合页402的设置,可以对固定片403提供一个角度调节的目的,提升了安装范围。
32.本实施例,玻璃防护罩6通过第二合页5与外壳1活动连接,且第二合页5在玻璃防护罩6上呈等间距分布,通过玻璃防护罩6的设置,可以为监控头2提供一个隔离防护的作用。
33.本实施例,密封垫7与外壳1紧密贴合,且密封垫7的尺寸与外壳1的尺寸相吻合,通过密封垫7的设置,可以为该监控装置提供一个密封的功能。
34.本实施例,防护遮板8通过固定螺栓9与连接架302螺纹连接,且固定螺栓9以防护遮板8的垂直中轴线对称轴设置,通过防护遮板8的设置,可以为该监控装置提供一个遮阳遮雨的作用。
35.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36.在工作时,首先连接外部电源,在将该监控装置移动到合适位置进行安装固定,安装前,可通过第一合页402来控制固定片403来对其多种角度进行安装固定,安装时,将固定螺丝通过固定片403贯穿拧入螺纹孔404来进行安装固定,需要调节监控范围时,可发动第一电动转盘301来调节监控头2的监控角度,还可以发动第二电动转盘304通过旋转板303带动监控头2进行全方位无死角进行旋转监控,同时可发动电动升降套杆306来对该监控装置
进行升降调节,其中,第一电动转盘301的型号为nd-p160,第二电动转盘304的型号为g1tqjh,电动升降套杆306的型号为ys-nz100-12a,这就是该绿色建筑智能化监控装置工作原理。
37.综上所述,绿色建筑智能化监控装置通过第一电动转盘301、连接架302、旋转板303、第二电动转盘304、挡板305和电动升降套杆306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多功能自动调节的功能,解决了在使用时,无法根据使用者自身所需要的监视角度来进行有效的调节,从而造成使用范围受到了局限,影响使用效果,降低了实用性的问题,在调节时,可发动第一电动转盘301来调节监控头2的监控角度,还可以发动第二电动转盘304通过旋转板303带动监控头2进行全方位无死角进行旋转监控,同时可发动电动升降套杆306来对该监控装置进行升降调节,从而为该监控装置的自动调节性提供了更好的保障,加强了监控效率,通过连接底座401、第一合页402、固定片403和螺纹孔404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对该监控装置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安装固定的功能,解决了安装环境受到局限时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多角度安装,从而影响了该监控装置使用范围的问题,在安装时,可通过第一合页402来控制固定片403来对其多种环境进行安装固定,安装时,将固定螺丝通过固定片403贯穿拧入螺纹孔404来进行安装固定,从而为该监控装置的安装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3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