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卷纵剪收卷线用纠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0  189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材加工设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卷纵剪收卷线用纠偏装置。


背景技术:

2.炼钢厂出来的钢材一般都是具有一定宽度的卷材,卷材在正式加工成各种型材前,要根据型材的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切割加工,这种加工生产线叫做开卷纵剪收卷线(或类似名称),主要包括开卷、齐头剪、纠偏、纵剪、收卷等过程,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线较长,钢板在运行过程中容易走偏,这时如果要纠偏的话需要通过拆卸机器等方式,很麻烦,纠偏过程很复杂,效果也达不到最佳,对此,申请人针对生产线进行了改进,利用设备进行纠偏,但由于钢板的刚性所在,纠偏时无法左右移动,因此需要一种缓冲装置对钢板进行缓冲,便于纠偏时左右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纠偏容易的开卷纵剪收卷线用纠偏装置。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开卷纵剪收卷线用纠偏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后摆桥和夹持装置,其中,
6.所述后摆桥包括第一过渡坑,所述第一过渡坑的两端分别设有前过渡架和后过渡架,所述前过渡架和后过渡架呈镜像布置,都包括两块弧形侧板,两块弧形侧板之间设有呈弧形分布的若干滚轴,所述第一过渡坑内设有竖立的轨道架,所述轨道架上设有升降小车,所述升降小车上设有第一过渡板;
7.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持架,所述前过渡架安装在夹持架上,所述夹持架上分别设有由后向前排列的导向装置和夹送装置,所述导向装置能左右移动,它包括两根导向丝杠,每根所述导向丝杠上滑动连接导向丝套,两个导向丝套分列左右两侧,每个导向丝套上固设有若干纵向导向辊,每侧的导向丝套上设有位移传感器,还设有导向托辊,所述导向托辊与导向丝杠间隔设置并且导向托辊的上表面高于导向丝杠的上表面;所述夹送装置包括表面包覆聚氨酯面膜的固定夹送辊和升降夹送辊。
8.所述第一过渡坑的长度在4-5米之间。
9.所述第一过渡板上设有若干滚动轮。
10.所述升降夹送辊的邵氏硬度小于固定夹送辊的邵氏硬度;所述升降夹送辊为中间粗两头细的锥形结构,其锥度为:0.35-0.45%。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一过渡坑,钢板在第一过渡坑内处于松弛状态,这样在后续纠偏过程中可以很方便的调整钢板的左右位置。前后过渡架设置成圆弧过渡,避免钢板在下沉至坑内时发生直角折弯,损坏钢板。经过第一过渡坑的过渡后,在夹持装置进行纠偏时,钢卷就很容易随着夹持装置的动作进行纠偏了。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后摆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后摆桥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轨道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轨道架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滚动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夹持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1.图8为夹持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2.图9为其中一根导向丝杠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导向丝套在右);
23.图10为其中另一根导向丝杠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导向丝套在左)。
24.图中,4后摆桥,401第一过渡坑,4021前过渡架,4022后过渡架,405升降小车,406第一过渡板,407滚动轮,408弧形侧板,409滚轴,410轨道架,411升降电机;
25.5夹持装置,500夹持架,501导向装置,5011导向丝杠,5012导向丝套,5013导向电机,5014纵向导向辊,5015导向托辊,502夹送装置,5021固定夹送辊,5022升降夹送辊。
具体实施方式
26.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10所示,该种开卷纵剪收卷线用纠偏装置,包括后摆桥4和夹持装置5,其中:
27.后摆桥4包括第一过渡坑404,就是在地面上挖一个坑,坑长4-5米左右,深也在4-5米,然后在第一过渡坑401的前后分别安装前过渡架4021和后过渡架4022,前过渡架4021和后过渡架4022结构相同方向相反,成镜像布置,都包括:两块弧形侧板408,两块弧形侧板408之间安装若干呈弧形分布的滚轴409;在第一过渡坑401内安装竖立的轨道架410,在轨道架410顶端安装升降电机411,升降电机411输出轴端固定连接上轴,轨道架410下端安装下轴,上轴和下轴上分别安装两个齿轮,然后在齿轮上缠绕两根链条,两根链条上固定一个升降小车405,也就是说,一方面升降小车405固定在链条上,随着两条链条上下移动,一方面在轨道架410的轨道上上下滑动;升降小车405上安装第一过渡板406,第一过渡板406上安装若干滚动轮407。
28.钢板经过后摆桥4后,再经过夹持装置5,夹持装置5包括一个夹持500架,前过渡架4021可以安装在夹持架500上,也就是夹持架500的后侧面上;在夹持架500上首先安装导向装置51,然后再安装夹送装置502。导向装置501也能够左右移动,其移动方式可以参照开卷机1的移动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29.导向装置501包括并排的两个导向丝杠5011,两根导向丝杠5011通过轴承安装在夹持架500上,并且只能轴转,不能沿长度方向移动,每根导向丝杠5011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一个导向丝套5012,但这两个导向丝套5012分列于本实用新型的左右两侧,每根导向丝杠5011由一个导向电机5013带动转动;在每个导向丝套5012上安装几个纵向导向辊5014,比如3个,这几个纵向导向辊5014前后排列,为了导向丝套5012左右移动平稳,可以将导向丝套5012放到一个导向槽里,而导向槽是固定位置的;两个导向丝套5012上都安装位移传
感器;在夹持架500上还安装3个导向托辊5015,用于支撑钢板,这3个导向托辊5015跟导向丝杠5011间隔设置,并且导向托辊5015的上表面比导向丝杠5011的上表面高。
30.夹送装置502包括上下排列的固定夹送辊5021和升降夹送辊5022,固定夹送辊5021在下,升降夹送辊5022在上,升降夹送辊5022的升降方式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在固定夹送辊5021和升降夹送辊5022表面都包覆一层聚氨酯面膜,升降夹送辊5022的聚氨酯面膜邵氏硬度小于固定夹送辊5021的聚氨酯面膜的邵氏硬度,一般来说,升降夹送辊5022的聚氨酯面膜的邵氏硬度为65-70度,固定夹送辊5021的聚氨酯面膜的邵氏硬度在90-95度;另外,为了克服升降夹送辊5022的挠度变形问题,将升降夹送辊5022设计为中间粗两头细的锥形结构,其锥度(中间部分直径与两端部分直径之差与中间部分直径的比值)为:1/30-1/40,也就是说,如果升降夹送辊中间的直径为180毫米,那么两端的直径则在174-175.5之间。
31.工作过程如下:
32.钢卷的端部经过齐头剪裁剪整齐后,进入本实用新型部分,此时第一过渡板406处于升起状态,钢板经过第一过渡板406后进入夹持装置5,钢板的端部被夹住,这时第一过渡坑401内的升降电机411启动,带动第一过渡板406降至坑底,钢板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经由后过渡架4022落入第一过渡坑401内,再经由前过渡架4021升回来,进入夹持装置5,经过导向装置501导向进入夹送装置502,这时的位于第一过渡坑401内的钢材处于松弛状态,后面工序的导向装置进行纠偏时,很容易就做到将钢材左右推动。经过导向装置501时通过位移传感器判断钢板是否位于中心位置,然后导向电机5013根据指令进行自动调整,通过夹送装置502输送入纵剪主机。
33.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