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采集移动平台柜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0  168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产线数据收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自动化产线上自动收集机器的采集数据的平台柜。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的生产线数据采集装置,通常是采用数据采集器、电脑与生产线的数据端口进行连接,需要在现场进行布线,而且,生产现场会有加工的废物产生的污染,容易对数据采集器、电脑等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对生产线的数据进行采集,并且给数据采集的设备有隔绝外部环境中废弃物污染,能够提供工作平台,还能够适应多种数据采集,并且不需要到生产现场布线。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采集移动平台,能够在生产线上多个数据采集点之间移动,而且,在移动和数据采集过程中,对数据采集的设备提供防护。
5.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据采集移动平台柜,包含:
6.柜体,柜体呈长方体形;在柜体的第一立面上设有第一门框和第一柜门,第一柜门的门轴边转动连接于第一门框处,第一柜门和第一门框靠抵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件;在柜体的第二立面上设有接线面板;柜体中具有腔体,所述腔体用以容置数据采集设备;
7.车轮,所述车轮与所述柜体连接、且设置于所述柜体的底面处;
8.第一立面垂直于第二立面,第一立面垂直于底面,第二立面垂直于底面。
9.优选地,所述柜体为金属材质钣金制成,所述柜体接地。
10.优选地,所述车轮数量为四个,所述车轮为万向轮,所述车轮的材质为防静电材料,所述车轮接地。
11.优选地,在第一立面上还设有:开口和键盘托,键盘托抽拉连接于柜体的开口处,键盘托和开口靠抵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件;
12.在柜体的顶面和第一立面处设有第二门框和顶翻板,顶翻板转动连接于顶面的第二门框的门轴边处、能够向上翻起0~130
°
,顶翻板用以安装显示器,第二门框和顶翻板靠抵连接处设有第三密封件;
13.在第一立面上,第一柜门外廓呈长方形、占第一立面面积的72~78%;键盘托外廓呈长方形、占第一立面面积的5~7%;顶翻板外廓呈长方形、占第一立面面积的10~14%;
14.在顶面处,顶翻板外廓呈长方形、占顶面面积的72~78%;
15.在第一立面处,在键盘托、顶翻板的投影的中部、分别设有凹于第一立面的扣槽;
16.在第一柜门和第一门框靠抵、键盘托和开口靠抵、第二门框和顶翻板靠抵时,第一柜门、键盘托、顶翻板的主平面与第一立面或顶面齐平。
17.优选地,从上向下依次的布置:顶翻板、键盘托、第一柜门;顶翻板和键盘托之间设有第一隔层板,第一隔层板上设有接线孔用以将顶翻板与第一柜门处的腔体相连通;键盘托和第一柜门之间设有框架式导轨,键盘托在导轨上滑动,键盘托的后部敞口用以键盘托和第一柜门处的腔体相连通。
18.优选地,在第二立面上还设有开关、风扇;第二立面上设有安装孔,接线面板、开关、风扇嵌合安装于安装孔内。
19.优选地,在腔体中平行于第一立面设有竖直隔板,竖直隔板设置在顶面投影的1:3的分割处;竖直隔板距离第一立面的距离是腔体内总长度的3/4;
20.在竖直隔板上设有通风孔,在第二立面上、竖直隔板和第一立面之间设有风扇。
21.优选地,在腔体的竖直隔板和第一立面、对应第一柜门处的第一空间中设有层隔板,层隔板架设在导轨上、抽拉式连接于导轨处,层隔板用以放置电脑主机、控制器或数据分析仪。
22.优选地,在柜体的平行于第一立面的第三立面处设置有第三门框和第三柜门,第三柜门的门轴边转动连接于第三门框处,第三柜门和第三门框靠抵连接处设有第四密封件;第三柜门和第三门框合起来面积占第三立面的全部。
23.优选地,在第三立面和竖直隔板之间的腔体处的第二空间中,在竖直隔板上设有电气盘导轨,在电气盘导轨上安装有电气元器件,在竖直隔板上设有连通孔,电气元器件与电脑主机、控制器或数据分析仪电连接或信号连接。
2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据采集移动平台柜,包含:柜体,柜体呈长方体形;在柜体的第一立面上设有第一门框和第一柜门,第一柜门的门轴边转动连接于第一门框处,第一柜门和第一门框靠抵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件;在柜体的第二立面上设有接线面板;柜体中具有腔体,所述腔体用以容置数据采集设备;车轮,所述车轮与所述柜体连接、且设置于所述柜体的底面处;第一立面垂直于第二立面,第一立面垂直于底面,第二立面垂直于底面。据此,柜体提供了一个相对封闭的腔体,用来放置数据采集设备,能够对数据采集设备进行一定的防尘等防护措施,并且通过接线面板提供的接线端口与生产线上的数据以及外部电源等进行连接。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据采集移动平台柜的一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布置示意图,主要展示了第一立面、第二立面、顶面的布置情况。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据采集移动平台柜的一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布置示意图,主要展示了第三立面、第四立面、顶面的布置情况。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据采集移动平台柜的一实施例的第三视角立体结构布置示意图,主要展示了第二立面、第三立面、顶面的布置情况。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据采集移动平台柜的一实施例的第一柜门、键盘托、顶翻板打开、层隔板抽出的状态示意图。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据采集移动平台柜的一实施例的第一柜门、顶翻板打开,键盘托、层隔板微小地抽出的另一视角的状态示意图。
30.图6主要展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据采集移动平台柜的一实施例的第三柜门打
开后的状态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1ꢀꢀꢀꢀꢀ
柜体
[0033]
11
ꢀꢀꢀꢀ
第一立面
[0034]
12
ꢀꢀꢀꢀ
第二立面
[0035]
13
ꢀꢀꢀꢀ
腔体
[0036]
14
ꢀꢀꢀꢀ
底面
[0037]
15
ꢀꢀꢀꢀ
顶面
[0038]
16
ꢀꢀꢀꢀ
第四立面
[0039]
17
ꢀꢀꢀꢀ
第三立面
[0040]
21
ꢀꢀꢀꢀ
第一门框
[0041]
22
ꢀꢀꢀꢀ
第一柜门
[0042]
23
ꢀꢀꢀꢀ
门轴边
[0043]
24
ꢀꢀꢀꢀ
第一密封件
[0044]
25
ꢀꢀꢀꢀ
接线面板
[0045]
26
ꢀꢀꢀꢀ
开口
[0046]
27
ꢀꢀꢀꢀ
键盘托
[0047]
28
ꢀꢀꢀꢀ
第二密封件
[0048]4ꢀꢀꢀꢀꢀ
数据采集设备
[0049]
41
ꢀꢀꢀꢀ
显示器
[0050]5ꢀꢀꢀꢀꢀ
车轮
[0051]
61
ꢀꢀꢀꢀ
第二门框
[0052]
62
ꢀꢀꢀꢀ
顶翻板
[0053]
63
ꢀꢀꢀꢀ
门轴边
[0054]
64
ꢀꢀꢀꢀ
第三密封件
[0055]
65
ꢀꢀꢀꢀ
扣槽
[0056]
66
ꢀꢀꢀꢀ
扣槽
[0057]
67
ꢀꢀꢀꢀ
第一隔层板
[0058]
68
ꢀꢀꢀꢀ
接线孔
[0059]
69
ꢀꢀꢀꢀ
进风口
[0060]
71
ꢀꢀꢀꢀ
导轨
[0061]
72
ꢀꢀꢀꢀ
开关
[0062]
73
ꢀꢀꢀꢀ
风扇
[0063]
74
ꢀꢀꢀꢀ
竖直隔板
[0064]
75
ꢀꢀꢀꢀ
通风孔
[0065]
76
ꢀꢀꢀꢀ
第一空间
[0066]
77
ꢀꢀꢀꢀ
第二空间
[0067]
78
ꢀꢀꢀꢀ
层隔板
[0068]
79
ꢀꢀꢀꢀ
导轨
[0069]
81
ꢀꢀꢀꢀ
第三门框
[0070]
82
ꢀꢀꢀꢀ
第三柜门
[0071]
83
ꢀꢀꢀꢀ
门轴边
[0072]
84
ꢀꢀꢀꢀ
第四密封件
[0073]
85
ꢀꢀꢀꢀ
电气盘导轨
[0074]
86
ꢀꢀꢀꢀ
连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75]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76]
参阅图1、2、3、4、5、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据采集移动平台柜,包含:柜体1,柜体1呈长方体形。在柜体1的第一立面11上设有第一门框21和第一柜门22,第一柜门的门轴边23转动连接于第一门框21处,第一柜门21和第一门框22靠抵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件24。在柜体1的第二立面12上设有接线面板25;柜体1中具有腔体13,腔体13用以容置数据采集设备4。车轮5,车轮5与柜体1连接、且设置于柜体1的底面14处。第一立面11垂直于第二立面12,第一立面11垂直于底面14,第二立面12垂直于底面14。
[0077]
柜体1为金属材质钣金制成,柜体1接地。柜体1接地能够很好的防护静电对数据采集设备4产生影响。
[0078]
车轮5数量为四个,车轮5为万向轮,车轮5的材质为防静电材料,车轮5接地。车轮5也能防止静电对数据采集设备4产生影响。
[0079]
参阅图1、图5所示,在第一立面11上还设有:开口26和键盘托27,键盘托27抽拉连接于柜体1的开口26处,键盘托27和开口26靠抵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件28。在柜体的顶面15和第一立面11处设有第二门框61和顶翻板62,顶翻板62转动连接于顶面的第二门框的门轴边63处、能够向上翻起0~130
°
,顶翻板62用以安装显示器41,第二门框61和顶翻板62靠抵连接处设有第三密封件64。
[0080]
参阅图1所示,在第一立面11上,第一柜门22外廓呈长方形、占第一立面11面积的72~78%;键盘托27外廓呈长方形、占第一立面11面积的5~7%;顶翻板62外廓呈长方形、占第一立面11面积的10~14%。在顶面15处,顶翻板62外廓呈长方形、占顶面15面积的72~78%。在第一立面11处,在键盘托27、顶翻板62的投影的中部、分别设有凹于第一立面11的扣槽65、66。在第一柜门22和第一门框21靠抵、键盘托27和开口26靠抵、第二门框61和顶翻板62靠抵时,第一柜门22、键盘托27、顶翻板62的主平面与第一立面11或顶面15齐平。顶翻板62设置在第一立面11和顶面15的交界处,其靠抵(关上)时,顶翻板62的主平面(去除掉扣槽66部分)分别与第一立面11和顶面15齐平。而,第一柜门22、键盘托27设置在第一立面11处,其靠抵(关上)时,去除掉扣槽65、门锁等部分的主平面与第一立面11齐平。
[0081]
参阅图1、图5所示,从上向下依次的布置:顶翻板62、键盘托27、第一柜门22;顶翻板62和键盘托27之间设有第一隔层板67,第一隔层板67上设有接线孔68用以将顶翻板62与第一柜门22处的腔体13相连通;键盘托27和第一柜门22之间设有框架式导轨71,键盘托27在导轨71上滑动,键盘托27的后部敞口用以键盘托27和第一柜门22处的腔体13相连通。
[0082]
参阅图1、图3、图4、图5所示,在第二立面12上还设有开关72、风扇73;第二立面12上设有安装孔,接线面板25、开关72、风扇73嵌合安装于安装孔内。此处,保证了在安装孔处
的相对密封、又与外部环境交流。风扇73能够将柜体内部的热量带出腔体以外。参阅图2所示,在第四立面16(与第二里面12平行的相对面)上也设有风扇或者被动进风口69,进风口69可以设置过滤网,能够保证空气流通,风扇可以设置为将外部空气吹入腔体内部。而,接线面板25则用来进行柜体内部和外部的连接端口。
[0083]
参阅图5和图6所示,在腔体13中平行于第一立面11设有竖直隔板74,竖直隔板74设置在顶面15投影的1:3的分割处;竖直隔板74距离第一立面11的距离是腔体内之间总长度的3/4(此处,部分长度竖直隔板74距离第一立面11的距离所对应的总长度即为相互平行的第一立面11和第三立面17之间的距离)。
[0084]
参阅图5和图6所示,在竖直隔板74上设有通风孔75,在第二立面12上、竖直隔板74和第一立面11之间设有风扇73。风扇73主要是对竖直隔板74和第一立面11之间的第一空间76进行空气对流降温。而,通风孔75设置,主要是竖直隔板74和第三立面17之间的第二空间77与第一空间76之间进行空气流动,从而对第二空间77进行降温。
[0085]
参阅图5所示,在腔体13的、竖直隔板74和第一立面11、对应第一柜门22处的第一空间76中设有层隔板78,层隔板78架设在导轨79上、抽拉式连接于导轨79处,层隔板78用以放置电脑主机、控制器或数据分析仪。
[0086]
参阅图6所示,在柜体1的平行于第一立面11的第三立面17处设置有第三门框81和第三柜门82,第三柜门的门轴边83转动连接于第三门框81处,第三柜门82和第三门框81靠抵连接处设有第四密封件84;第三柜门81和第三门框81合起来面积占第三立面17的全部。
[0087]
参阅图6所示,在第三立面17和竖直隔板74之间的腔体13处的第二空间77中,在竖直隔板74上设有电气盘导轨85,在电气盘导轨85上安装有电气元器件,在竖直隔板74上设有连通孔86,电气元器件与电脑主机、控制器或数据分析仪电连接或信号连接。连通孔86用以布置连接线缆,或者信号传输窗口。
[0088]
以上所述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据采集移动平台柜的具体实施方式。据此,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在于,能够在生产线上采用本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工作,而且,能够避免生产线上的废弃物对数据采集设备的污染,还能够方便在各个数据采集点之间移动,并且能够对数据采集设备进行防静电保护、降温保护。
[0089]
上述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说明仅为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效果,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于此项技术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及精神的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或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