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角磨机刀轴表面处理的冷却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0  156


一种用于角磨机刀轴表面处理的冷却输送机构
1.技术领域:
2.本实用新型属于角磨机刀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角磨机刀轴表面处理的冷却输送机构。
3.

背景技术:

4.角磨机是一种利用玻璃钢切削和打磨的手提式电动工具,主要用于切割、研磨及刷磨金属与石材等,角磨机刀轴属于角磨机中较为重要的结构,其结构强度关系着整个角磨机的切削打磨精度,因此在对角磨机刀轴批量性生产过程中,必须对角磨机刀轴进行淬火的表面处理,淬火表面处理是将角磨机刀轴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进行冷却,从而获得以马氏体为主的不平衡组织,大幅度提高角磨机刀轴的刚性、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从而提高角磨机刀轴的结构强度。
5.目前对角磨机刀轴进行加热升温后,一般随着自身重力掉入冷却箱内,进行快速冷却,从而实现表面处理,现有的冷却箱仅仅为单一的箱体结构,当冷却箱内掉入过多的角磨机刀轴后,角磨机刀轴之间相互发生碰撞,同时还需要工作人员对冷却箱内的角磨机刀轴进行打捞出料,大大增加了工作强度。
6.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角磨机刀轴表面处理的冷却输送机构,避免角磨机刀轴之间发生相互碰撞磨损,同时实现快速有序出料。
8.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角磨机刀轴表面处理的冷却输送机构,包括冷却液箱以及输送组件,角磨机刀轴竖向落入冷却液箱的输送组件内进行冷却,并随着输送组件的移动向外输送出料;
9.输送组件包括两侧的链条输送组以及置于链条输送组之间的多个输送网,多个输送网沿着链条输送组的输送方向延伸分布,输送网上沿着其输送方向分布有多个隔板,冷却液箱内壁入口端与出口端均具有第一滚轮组,冷却液箱内底部两侧具有第二滚轮组,链条输送组的外侧端与第一滚轮组、第二滚轮组配合式滑动。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链条输送组包括多个链节,相邻两所述链节之间的外侧端活动连接有u型限位架,u型限位架的开口朝外设置,相邻两链节之间的内侧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架,输送网的径向两侧端与对应的连接架固定连接。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一滚轮组与第二滚轮组均包括置于冷却液箱径向两侧内壁上的固定轴,固定轴远离冷却液箱内壁的一端具有可转动设置的滚轮,滚轮嵌设在对应u型限位架内。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固定轴贯穿滚轮的外圆周上具有轴承。
1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u型限位架的内侧上下端具有与对应的滚轮限位配合的槽体。
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5.1、本实用新型在冷却液箱内设置输送组件,角磨机刀轴掉入冷却液箱后直接落入输送组件的输送网上,并随着链条输送组的输送从冷却液箱内向外排出下料,输送网对角
磨机刀轴具有一定的缓冲性,同时也避免了角磨机刀轴相互之间发生磨损碰撞,实现快速有序出料。
16.2、本实用新型中的链条输送组的u型限位架与第一滚轮组、第二滚轮组的滚轮相互嵌合滑动,既实现了输送网的正常输送功能,同时又能使输送网沉浸至冷却液箱的底部,保证角磨机刀轴与冷却液的接触时间以及接触面积,提高冷却性能,其次滚轮限位在对应的u型限位架的槽体内,避免输送网在输送过程中发生侧移。
17.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角磨机刀轴表面处理的冷却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角磨机刀轴表面处理的冷却输送机构的俯视图。
20.图3为图2的a-a向结构剖视图。
21.图中标号:
22.1-角磨机刀轴、2-入料输送带、3-淬火组件、4-冷却箱、5-冷却液、6-散热翅片;
23.31-淬火支架、32-连接架、33-电箱、34-加热铜管、35-连接杆、36-圆弧导向板、37-下料通孔、38-驱动组、381-驱动缸、382-挡板。
24.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如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
ꢀ“
连接”“设有”“具有”等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以是拆卸式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说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直接相连,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基本含义。
28.如图1、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角磨机刀轴表面处理的冷却输送机构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冷却液箱1以及输送组件2,角磨机刀轴竖向落入冷却液箱1的输送组件2内进行冷却,并随着输送组件2的移动向外输送出料;
29.输送组件2包括两侧的链条输送组21以及置于链条输送组21之间的多个输送网22,多个输送网22沿着链条输送组21的输送方向延伸分布,输送网22上沿着其输送方向分布有多个隔板23,冷却液箱1内壁入口端与出口端均具有第一滚轮组24,冷却液箱1内底部两侧具有第二滚轮组25,链条输送组21的外侧端与第一滚轮组24、第二滚轮组25配合式滑动。
30.本实用新型在冷却液箱1内设置输送组件2,角磨机刀轴掉入冷却液箱1后直接落入输送组件2的输送网22上,并随着链条输送组21的输送从冷却液箱1内向外排出下料,输送网22对角磨机刀轴具有一定的缓冲性,同时也避免了角磨机刀轴相互之间发生磨损碰撞,实现快速有序出料。
31.进一步的,链条输送组21包括多个链节211,相邻两链节211之间的外侧端活动连接有u型限位架212,u型限位架212的开口朝外设置,相邻两链节211之间的内侧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架213,输送网22的径向两侧端与对应的连接架213固定连接。
32.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第一滚轮组24与第二滚轮组25均包括置于冷却液箱1径向两侧内壁上的固定轴241,固定轴241远离冷却液箱1内壁的一端具有可转动设置的滚轮242,滚轮242嵌设在对应u型限位架212内。
33.进一步的,固定轴241贯穿滚轮242的外圆周上具有轴承243。
34.进一步的,u型限位架212的内侧上下端具有与对应的滚轮242限位配合的槽体244。
35.本实用新型中的链条输送组21的u型限位架212与第一滚轮组24、第二滚轮组25的滚轮242相互嵌合滑动,既实现了输送网22的正常输送功能,同时又能使输送网22沉浸至冷却液箱1的底部,保证角磨机刀轴与冷却液的接触时间以及接触面积,提高冷却性能,其次滚轮242限位在对应的u型限位架212的槽体244内,避免输送网22在输送过程中发生侧移。
36.本实用新型中未全部公开的内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常识,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