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井字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字梁节点钢管支撑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2.井字梁,又称交叉梁或格形梁,在建筑工程中,一般使用横向钢管和纵向钢管交叉设置,然后用连接装置对连接处进行固定,为防止连接处松动,一般需要对连接处进行加固。
3.但是现有的井字梁节点钢管支撑加固装置还存在着对节点处的固定效果较差、不能对节点处的螺栓位置进行锁紧和对钢管的加固效果较差的问题。
4.因此,发明一种井字梁节点钢管支撑加固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井字梁节点钢管支撑加固装置,以解决现有的井字梁节点钢管支撑加固装置对节点处的固定效果较差、不能对节点处的螺栓位置进行锁紧和对钢管的加固效果较差的问题。一种井字梁节点钢管支撑加固装置,包括底部横向钢管,顶部横向钢管,右侧垂直钢管,左侧垂直钢管,节点角度调节架结构,固定弧形板,可调弧形板,位置加固架结构,弧形连接板,固定螺栓,三角防滑块,底部套管,地面接触板和三角板,所述的顶部横向钢管设置在底部横向钢管的上部;所述的右侧垂直钢管分别垂直放置在底部横向钢管的前端左侧以及顶部横向钢管的前端左侧;所述的左侧垂直钢管放置在底部横向钢管的前端右侧以及顶部横向钢管的前端右侧;所述的节点角度调节架结构分别安装在底部横向钢管、顶部横向钢管和右侧垂直钢管以及左侧垂直钢管的连接处;所述的固定弧形板放置在左侧垂直钢管的右侧;所述的可调弧形板放置在底部横向钢管的上部;所述的位置加固架结构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固定弧形板的右侧和可调弧形板的上部连接;所述的弧形连接板分别设置在固定弧形板的左侧以及可调弧形板的下部;所述的固定螺栓贯穿弧形连接板分别与固定弧形板的前后两端以及可调弧形板的前后两端螺纹连接;所述的三角防滑块分别焊接在固定弧形板的内侧和可调弧形板的内侧以及弧形连接板的内侧;所述的底部套管分别套接在右侧垂直钢管的下部和左侧垂直钢管的下部;所述的地面接触板焊接在底部套管的下部;所述的三角板分别焊接在底部套管和地面接触板的连接处。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7.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弧形板、可调弧形板、弧形连接板、固定螺栓、销轴孔和l型定位销的设置,有利于对底部横向钢管和左侧垂直钢管的连接处进行加固,再与节点角度调节架结构整体配合,防止该装置使用时底部横向钢管、顶部横向钢管、右侧垂直钢管和左侧垂直钢管之间的连接处出现移动。
8.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后端圆形板、前端旋转板和调节螺栓的设置,有利于通过后端圆形板和前端旋转板之间的挤压,对底部横向钢管、顶部横向钢管、右侧垂直钢管和左
侧垂直钢管之间的连接处进行加固。
9.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横向固定槽、半圆形定位管和弧形滑槽的设置,有利于分别对底部横向钢管、顶部横向钢管、右侧垂直钢管和左侧垂直钢管之间的相互位置进行固定,同时调节螺栓可以在弧形滑槽的内侧滑动,对底部横向钢管、顶部横向钢管、右侧垂直钢管和左侧垂直钢管之间的相对位置旋转,对该装置的角度进行调节。
10.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耳板、翻转卡板、防护凹槽和六角型限位柱的设置,有利于对半圆形定位管和调节螺栓的连接处进行锁紧,当底部横向钢管和左侧垂直钢管的连接处夹角为四十五度时,防止后端圆形板和前端旋转板的连接处出现旋转。
11.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护凹槽和锁紧螺栓的设置,有利于通过锁紧螺栓对前端旋转板和翻转卡板的连接处进行固定,同时调节螺栓的上部位于防护凹槽的内侧,对调节螺栓起到防护效果。
12.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底部套管、地面接触板和三角板的设置,有利于分别对右侧垂直钢管和左侧垂直钢管的下部进行支撑,防止右侧垂直钢管和左侧垂直钢管受力后,导致右侧垂直钢管和左侧垂直钢管的下部陷入地面内侧。
13.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限位挡板的设置,有利于对连接套管和l型定位销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l型定位销从销轴孔的内侧滑出,同时与角度固定杆和角度调节杆相互配合,调节固定弧形板和可调弧形板之间的位置,增加该装置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节点角度调节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锁紧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位置加固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
19.1、底部横向钢管;2、顶部横向钢管;3、右侧垂直钢管;4、左侧垂直钢管;5、节点角度调节架结构;51、后端圆形板;52、横向固定槽;53、前端旋转板;54、连接锁紧架结构;541、半圆形定位管;542、固定耳板;543、翻转卡板;544、防护凹槽;545、六角型限位柱;546、锁紧螺栓;55、弧形滑槽;56、调节螺栓;6、固定弧形板;7、可调弧形板;8、位置加固架结构;81、连接套管;82、角度固定杆;83、角度调节杆;84、销轴孔;85、l型定位销;86、限位挡板;9、弧形连接板;10、固定螺栓;11、三角防滑块;12、底部套管;13、地面接触板;14、三角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21.实施例:
22.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井字梁节点钢管支撑加固装置,包括底部横向钢管1,顶部横向钢管2,右侧垂直钢管3,左侧垂直钢管4,节点角度调节架结构5,固定弧形板6,可调弧形板7,位置加固架结构8,弧形连接板9,固定螺栓10,三角防滑块11,底部套管12,地面接触板13和三角板14,所述的顶部横向钢管2设置在底部横向钢管1的上部;所述的右侧垂直钢管3分别垂直放置在底部横向钢管1的前端左侧以及顶部横向钢管2的前端左侧;所述
的左侧垂直钢管4放置在底部横向钢管1的前端右侧以及顶部横向钢管2的前端右侧;所述的节点角度调节架结构5分别安装在底部横向钢管1、顶部横向钢管2和右侧垂直钢管3以及左侧垂直钢管4的连接处;所述的固定弧形板6放置在左侧垂直钢管4的右侧;所述的可调弧形板7放置在底部横向钢管1的上部;所述的位置加固架结构8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固定弧形板6的右侧和可调弧形板7的上部连接;所述的弧形连接板9分别设置在固定弧形板6的左侧以及可调弧形板7的下部;所述的固定螺栓10贯穿弧形连接板9分别与固定弧形板6的前后两端以及可调弧形板7的前后两端螺纹连接;所述的三角防滑块11分别焊接在固定弧形板6的内侧和可调弧形板7的内侧以及弧形连接板9的内侧;所述的底部套管12分别套接在右侧垂直钢管3的下部和左侧垂直钢管4的下部;所述的地面接触板13焊接在底部套管12的下部;所述的三角板14分别焊接在底部套管12和地面接触板13的连接处;所述的节点角度调节架结构5包括后端圆形板51,横向固定槽52,前端旋转板53,连接锁紧架结构54,弧形滑槽55和调节螺栓56,所述的横向固定槽52横向开设在后端圆形板51的前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前端旋转板53放置在后端圆形板51的前端;所述的连接锁紧架结构54安装在前端旋转板53的内侧前端;所述的弧形滑槽55分别开设在前端旋转板53的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调节螺栓56贯穿弧形滑槽55的内侧并且分别与后端圆形板51的前端左右两侧螺栓连接;调节螺栓56对后端圆形板51和前端旋转板53进行连接,调节底部横向钢管1、顶部横向钢管2、右侧垂直钢管3和左侧垂直钢管4之间的角度,当连接处的角度设置为四十五度时,拧紧调节螺栓56,通过后端圆形板51和前端旋转板53之间的挤压,对连接处进行锁紧。
23.如附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连接锁紧架结构54包括半圆形定位管541,固定耳板542,翻转卡板543,防护凹槽544,六角型限位柱545和锁紧螺栓546,所述的固定耳板542设置有多个,分别两个为一组焊接在半圆形定位管541中间位置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翻转卡板543靠近半圆形定位管541的一侧与固定耳板542的内侧轴接;所述的防护凹槽544开设在翻转卡板543远离半圆形定位管541一侧的内侧后端;所述的六角型限位柱545设置在防护凹槽544的内侧中间位置,并且前端与翻转卡板543的内侧焊接;所述的锁紧螺栓546插接在翻转卡板543的前端;向后翻转翻转卡板543,使锁紧螺栓546的前端放置在防护凹槽544的内侧,并且六角型限位柱545的后端插接在调节螺栓56前端的六角凹槽内,并通过锁紧螺栓546,对翻转卡板543的位置进行固定。
24.如附图4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位置加固架结构8包括连接套管81,角度固定杆82,角度调节杆83,销轴孔84,l型定位销85和限位挡板86,所述的角度固定杆82插接在连接套管81的内侧左上部;所述的角度调节杆83插接在连接套管81的内侧右下部;所述的销轴孔84分别开设在角度固定杆82的内侧前端和角度调节杆83的内侧前端;所述的l型定位销85分别贯穿连接套管81的左上部和连接套管81的右下部插接在销轴孔84的内侧;所述的限位挡板86焊接在l型定位销85的上部后端;然后通过固定弧形板6和弧形连接板9对左侧垂直钢管4进行固定,可调弧形板7和弧形连接板9对底部横向钢管1进行固定,然后将销轴孔84贯穿连接套管81插接在合适位置的销轴孔84内侧,通过位置加固架结构8对底部横向钢管1和左侧垂直钢管4的连接处进行加固。
25.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后端圆形板51和前端旋转板53分别放置在底部横向钢管1、顶部横向钢管2和右侧垂直钢管3以及左侧垂直钢管4连接处的前后两端。
26.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底部横向钢管1和顶部横向钢管2分别放置在横向
固定槽52的内侧前端,分别固定底部横向钢管1和顶部横向钢管2与后端圆形板51之间的相互位置。
27.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右侧垂直钢管3和左侧垂直钢管4分别放置在半圆形定位管541的内侧后端,固定右侧垂直钢管3和左侧垂直钢管4与前端旋转板53之间的相对位置。
28.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半圆形定位管541嵌入在前端旋转板53的内侧中间位置,并且后端与前端旋转板53的后端平齐。
29.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翻转卡板543设置在前端旋转板53的前端中间,对调节螺栓56的位置进行固定和锁紧。
30.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锁紧螺栓546的后端贯穿翻转卡板543与前端旋转板53的前端螺纹连接,对翻转卡板543的位置进行固定。
31.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角度固定杆82的左侧与固定弧形板6的右侧上部焊接。
32.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三角防滑块11分别贴合在左侧垂直钢管4的外侧以及底部横向钢管1的外侧,增加与底部横向钢管1和左侧垂直钢管4外侧的摩擦力。
33.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角度调节杆83的右下部与可调弧形板7相互轴接。
34.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弧形板6和弧形连接板9分别套接在左侧垂直钢管4的外侧。
35.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调弧形板7和弧形连接板9分别套接在底部横向钢管1的外侧。
36.工作原理
37.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先将底部横向钢管1和顶部横向钢管2与右侧垂直钢管3和左侧垂直钢管4分别相互交叉设置,然后将后端圆形板51分别放置在底部横向钢管1、顶部横向钢管2、右侧垂直钢管3和左侧垂直钢管4连接处的后端,并使底部横向钢管1和顶部横向钢管2分别放置在横向固定槽52的内侧,然后将半圆形定位管541分别放置在右侧垂直钢管3和左侧垂直钢管4的前端,再用调节螺栓56对后端圆形板51和前端旋转板53进行连接,拧松锁紧螺栓546,向前翻转翻转卡板543,调节底部横向钢管1、顶部横向钢管2、右侧垂直钢管3和左侧垂直钢管4之间的角度,当连接处的角度设置为四十五度时,拧紧调节螺栓56,通过后端圆形板51和前端旋转板53之间的挤压,对连接处进行锁紧,然后向后翻转翻转卡板543,使锁紧螺栓546的前端放置在防护凹槽544的内侧,并且六角型限位柱545的后端插接在调节螺栓56前端的六角凹槽内,并通过锁紧螺栓546,对翻转卡板543的位置进行固定,然后通过固定弧形板6和弧形连接板9对左侧垂直钢管4进行固定,可调弧形板7和弧形连接板9对底部横向钢管1进行固定,然后将销轴孔84贯穿连接套管81插接在合适位置的销轴孔84内侧,通过位置加固架结构8对底部横向钢管1和左侧垂直钢管4的连接处进行加固,配合节点角度调节架结构5,对多出连接处进行加固。
38.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