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的净化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微动力生物滤床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地表水体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为了有效的应对地表水体污染的问题,提升地表水体的综合功能,吸附法被广泛的用于进行污水处理,且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利用吸附作用进行物质分离具有悠久的历史,能有效去除污水中多种污染物质,包括各种溶解性的有机物和有色物质,尤其能够有效去除有毒物质、重金属和难降解的污染物。
3.吸附法采用的吸附剂通常是多种物料分层吸附,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2040291b的一种粘土岩-活性炭纤维净水过滤系统,包括有输水装置、排水主管,还带有粘土岩-活性炭纤维过滤装置;输水装置与粘土岩-活性炭纤维过滤装置连通;粘土岩-活性炭纤维过滤装置与排水主管连通;粘土岩-活性炭纤维过滤装置分设粘土岩-活性炭纤维介质层及布气结构层;粘土岩-活性炭纤维介质层包括三个滤层:改性膨润土滤层、活性炭纤维滤层、沸石滤层,自上而下依次布置,改性膨润土滤层、沸石滤层上方留有一定空间。布气结构层位于粘土岩-活性炭纤维介质层下部,布气结构层与粘土岩-活性炭纤维介质层连通。运用本发明系统对养殖有机污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氨氮去除率42%~48%,脱色率64%~68%,获得良好水净化效果。随着净化水量的积累,吸附剂的净化性能会有所衰弱,到最后需要更换新的吸附剂,但是该系统的过滤装置中各层吸附剂直接铺设于装置中,更换时不能一次性将所有滤层取出更换,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4.另外,目前用于装吸附剂的装置大多采用混凝土材料堆砌而成,不方便移动,对于一些人烟稀少、人群分散的地区或者农户、农家乐等场所而言,特别是单户家庭的生活用水净化处理,现有的净化装置占地面积大,投入成本高,不便于普及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微动力生物滤床净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结合吸附剂使用的净水过滤系统在更换吸附剂时不能一次性整体更换的问题。
6.本方案中的微动力生物滤床净化装置,包括净化槽,净化槽连通有输水管和排水管;所述净化槽内设有用于装入吸附剂的方框结构且顶部开口的净化床,净化槽的内壁设有支撑座,所述净化床支撑于支撑座上,净化床的顶部四周连接有吊装孔;净化槽的顶部设有供净化床进出的槽口,槽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盖体。
7.本方案的工作原理是:相比于常规技术,本方案增加了方框形的净化床,将吸附剂原材料逐层铺放在净化床内,而且在净化床的顶部四周设置了吊装孔,当更换吸附剂原材料时打开净化槽顶部的盖体,使用吊车可将净化床从净化槽中吊起取出,若设计成小型的可直接将净化床提出,然后翻转净化槽即可将其内部老化的吸附剂原材料倾倒出来,然后再装入新的吸附剂原材料,吊起放回净化槽内。净化床支撑于支撑座上,使得净化床底部与
净化槽底部之间留有一端间隙,有助于水的渗透和流动。
8.本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常规技术中是将吸附剂原材料逐层铺放在净化槽内,而没有与净化槽独立而设的净化床,更换吸附剂原材料时能够直接将净化床吊起取出更换。而且采用本技术在优化的方案中,可将净化槽采用高密度的聚乙烯符合材料制作,吸附剂采用活性炭、沸石、粘土陶粒等生物填料装入净化床内,得到小型的净化过滤装置,制作简单,投入成本低,可用于家庭生活用水的净化。
9.进一步,所述净化床包括方形的底板,底板的其中两相对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挡板,底板的另外两侧铰接有活动挡板,活动挡板与固定挡板销接。若设计的净化床体积较大,直接倾倒不易操作,本方案则可避免直接倾倒,而是将活动挡板和固定挡板之间的销接件松掉,转动活动挡板使净化床的两端敞开,然后使用钉耙等工具将使用过的吸附剂原材料掏出即可,装入新的吸附剂原材料时则先将活动挡板与固定挡板销接固定,然后再装入新的吸附剂原材料。
10.进一步,两块所述固定挡板之间层叠间隔连接有多块水平设置的隔板,隔板将净化床分隔成多层用于放置吸附材料的腔室,隔板上均布有若干渗漏孔。隔板将净化床分隔成多个独立的腔室,每层腔室可放入一种吸附剂原材料,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更换任意层的吸附剂原材料,使得不必更换的吸附剂原材料可继续使用,提高使用效率降低浪费。
11.进一步,每层所述腔室内均设有与隔板垂直的推板,推板的两端与两块所述固定挡板滑动连接。装吸附剂原材料前将推板靠近其中一侧的活动挡板,更换吸附剂原材料时,打开活动挡板,然后通过推动推板将吸附剂原材料推出,操作简单、快速、高效。
12.进一步,所述固定挡板上设有滑轨,滑轨垂直于其延长线方向的截面为半椭圆形,推板的两端开设有与滑轨外形匹配的滑槽。将滑轨设计在固定挡板上,且其截面外形为半椭圆形,有助于推动推板,避免吸附剂原材料卡入滑槽和滑轨的接触面而影响推板的滑动。
13.进一步,所述推板的其中一侧均布有若干尖刺。尖刺面向吸附剂原材料,在推动推板的过程中,尖刺扎入吸附剂原材料中,时净化过程中逐渐板结凝固的吸附剂原材料被刺破裂开、松动,有助于推板的滑动并将吸附剂原材料推出。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微动力生物滤床净化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微动力生物滤床净化装置实施例1中净化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17.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盖体1、吊装孔2、净化槽3、锁片4、插销5、固定挡板6、活动挡板7、底板8、支撑座9、隔板10、滑轨11、推板12、锁扣13。
18.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1所示:微动力生物滤床净化装置,包括净化槽3,净化槽3连通有输水管和排水管,输水管位于净化槽3的上端,排水管位于净化槽3的下端且位于输水管的对侧;净化槽3内设有用于装入吸附剂的方框结构且顶部开口的净化床,净化槽3的内壁设有支撑座9,净化床支撑于支撑座9上;净化槽3的顶部设有供净化床进出的槽口,槽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盖体1。
19.如图2所示,净化床包括方形的底板8,底板8的其中两相对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挡板6,底板8的另外两侧铰接有活动挡板7,固定挡板6和活动挡板7的顶部四周连接有吊装孔2,活动挡板7与固定挡板6通过销结构连接,销结构包括锁片4、锁扣13和插销5,锁片4上设有可插入锁扣13的锁孔,锁扣13上设有可插入插销5的销孔。固定挡板6之间层叠间隔连接有多块水平设置的隔板10,隔板10将净化床分隔成多层用于放置吸附材料的腔室,隔板10上均布有若干渗漏孔。
20.每层腔室内均设有与隔板10垂直的推板12,推板12的两端与两块固定挡板6滑动连接,滑动连接处的机构是:固定挡板6上设有滑轨11,滑轨11垂直于其延长线方向的截面为方形,推板12的两端开设有与滑轨11外形匹配的滑槽。
21.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是滑轨11垂直于其延长线方向的截面为半椭圆形。
22.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是推板12面向吸附剂的一侧均布有若干尖刺。
23.以实施例3为例,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将吸附剂原材料逐层铺放在净化床内的隔板10上,而且在净化床的顶部四周设置了吊装孔2,当更换吸附剂原材料时打开净化槽3顶部的盖体1,使用吊车可将净化床从净化槽3中吊起取出,若设计成小型的可直接将净化床提出,然后推动推板12,尖刺扎入吸附剂原材料中,时净化过程中逐渐板结凝固的吸附剂原材料被刺破裂开、松动,有助于推板12的滑动并将吸附剂原材料推出。然后再装入新的吸附剂原材料,吊起放回净化槽3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