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家具的领域,具体是一种桌面翻盖线盒。
背景技术:
2.为保持桌面的整洁、美观,并减少安全隐患,桌面线盒被大量应用,各种线缆从线盒上开设的线槽中通过,起到了集成和隐藏线路的作用。但当需要对较大数量的线缆进行收纳时,不同种类的线缆与线缆之间很容易缠绕在一起,难以对线缆进行分类整理。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桌面出线盒”,其公告号为cn210468686u,包括盒体,盒体包括呈横向设置的面板框、设置在面板框底面的两个竖板,在面板框中部设有呈矩形的出线口,两个竖板呈相对设置在出线口的前后两侧,在两个竖板左右两端之间均设有侧板,侧板的内侧面与两个竖板的端面连接,在出线口内设有与出线口形状大小匹配的翻盖板,翻盖板底面的后部设有呈左右延伸设置的转动槽,转动槽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两个侧板转动连接,在翻盖板的前部设有出线缺口,处于出线口前侧的竖板的内侧壁设有左右延伸的安装槽,在安装槽上安装有毛刷条,毛刷条设置在出线缺口的下侧,提高出线盒的整体结构强度大,便于组装。但该实用新型并没有解决线盒内部线缆缠绕,难以整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线盒内线缆缠绕、难以整理的问题,提供一种帮助线缆整齐收纳的桌面翻盖线盒。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桌面翻盖线盒,包括盒体和线盖,所述盒体和线盖通过转轴连接,盒体与线盖之间形成可供线缆穿过的空隙,且所述盒体沿长度方向的前端与线盖组成线槽,所述盒体沿宽度方向两侧分别设有开口,开口内设有usb接口,所述盒体与线盖之间设有阻尼转动组件,所述阻尼转动组件包括阻尼轴、密封环和阻尼帽。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可以用手指通过盒体沿宽度方向两侧的开口或盒体沿长度方向的线槽,将线盖向上翻转,打开本实用新型中的桌面翻盖线盒。在阻尼转动组件的作用下,本实用新型中的桌面翻盖线盒不会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闭合情况。将需要收纳在桌面线盒内的线缆进行分类,直径较大的线缆可沿盒体前端沿长度方向的线槽出线,实现纵向出线;而直径较小的线缆可以通过盒体两侧的开口出线,实现横向出线。
6.作为优选,所述usb接口内设有若干个usb孔,包括一个输入口和至少两个输出口。usb孔可通过一个输入口为多个用电设备供电,增加了线盒的实用性。
7.作为优选,所述usb接口上表面与盒体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线盖所在平面与盒体底面之间的距离。若usb接口上表面与盒体底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线盖所在平面与盒体底面之间的距离,与usb接口相连的usb线需要经过扭转才能塞入线盒中,很容易对usb线造成损伤。
8.作为优选,所述线槽具有向外的倾斜面。有些用电设备的线缆,其硬度较大,在出
线时很难轻易发生角度的转变,斜面的设置可缓解线缆在改变方向时受到的损伤。
9.作为优选,所述线盖的下方同轴设有副线盖,所述盒体沿长度方向两端的内侧分别设有防止线盖下坠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设有防止副线盖下坠的凸块。副线盖的使用,可将桌面翻盖线盒内用于走线的空隙隔成两个空间,用于不同类型线缆的走线且互不干扰。副线盖与桌面翻盖线盒底面形成的空间可用于纵向出线,而线盖与副线盖之间的空间可用于横向出线。
10.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块的底面与盒体底面之间的距离为盒体整体高度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线盖的翻转角度受到固定块的限制,副线盖的翻转角度受到固定块底部凸块的限制,而固定块高度的设置有助于合理划分线盖与盒体底面之间用于走线的空隙,避免副线盖与线盖组成的空间或副线盖与盒体底面形成的空间过大。
11.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块顶部所在平面与盒体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盒体上表面与盒体底面之间的距离,所述固定块顶部设有缓冲盖。缓冲盖可在线盖与盒体闭合时提供缓冲作用,避免线盖与固定块直接碰撞时造成损伤。
12.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盒体前部线槽和盒体两侧开口的设置,同时满足了线盒的纵向出线和横向出线;(2)usb接口的设置,可用电设备进行充电,增加了桌面翻盖线盒的实用性;(3)阻尼转动组件的设置避免了线盒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闭合,增加了安全性;(4)线盖和副线盖的设置,可将桌面走线盒内用于走线的空隙分隔成两个空间,可用于不同类型线缆的走线,避免两种出线的线缆发生缠绕,实现了对线缆分类收纳。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阻尼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线盖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盒体,11、固定块,111、凸块,2、线盖,21、副线盖,3、线槽,4、开口,5、usb接口,51、usb孔,6、阻尼转动组件,61、阻尼轴,62、密封环,63、阻尼帽。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20.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桌面翻盖线盒,包括盒体1和线盖2,所述盒体1和线盖2通过转轴连接,盒体1与线盖2之间形成可供线缆穿过的空隙,且所述盒体1沿长度方向的前端与线盖2组成线槽3,所述盒体1沿宽度方向两侧分别设有开口4,开口4内设有usb接口5,所述盒体1与线盖2之间设有阻尼转动组件6,所述阻尼转动组件6包括阻尼轴61、密封环62和阻尼帽63。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可以用手指通过盒体1沿宽度方向两侧的开口4或盒体1沿长度方向的线槽3,将线盖2向上翻转旋转,打开本实用新型中的桌面翻盖线盒。在阻尼转动组件6的作用下,本实用新型中的桌面翻盖线盒不会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闭合情况。将需要收纳在桌面线盒内的线缆进行分类,直径较大的线缆可沿盒体1前端沿长度方向的线槽3出线,实现纵向出线;而直径较小的线缆可以通过盒体1两侧的开口4出线,实现横向出线。
21.作为优选,所述usb接口5内设有若干个usb孔51,包括一个输入口和至少两个输出口。usb孔可通过一个输入口为多个用电设备供电,增加了线盒的实用性。
22.作为优选,所述usb接口5上表面与盒体1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线盖2所在平面与盒体1底面之间的距离。若usb接口上表面与盒体底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线盖所在平面与盒体底面之间的距离,与usb接口相连的usb线需要经过扭转才能塞入线盒中,很容易对usb线造成损伤。
23.作为优选,所述线槽3具有向外的倾斜面。有些用电设备的线缆,其硬度较大,在出线时很难轻易发生角度的转变,斜面的设置可缓解线缆在改变方向时受到的损伤。
24.作为优选,所述线盖2的下方同轴设有副线盖21,所述盒体1沿长度方向两端的内侧分别设有防止线盖2下坠的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的底部设有防止副线盖21下坠的凸块111。副线盖的使用,可将桌面翻盖线盒内用于走线的空隙隔成两个空间,用于不同类型线缆的走线,且互不干扰。副线盖与桌面翻盖线盒底面形成的空间可用于纵向出线,而线盖与副线盖之间的空间可用于横向出线。
25.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块11的底面与盒体1底面之间的距离为盒体1整体高度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线盖的翻转角度受到固定块的限制,副线盖的翻转角度受到固定块底部凸块的限制,而固定块高度的设置有助于合理划分线盖与盒体底面之间用于走线的空隙,避免副线盖与线盖组成的空间或副线盖与盒体底面形成的空间过大。
26.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块11顶部所在平面与盒体1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盒体1上表面与盒体1底面之间的距离,所述固定块11顶部设有缓冲盖。缓冲盖可在线盖与盒体闭合时提供缓冲作用,避免线盖与固定块直接碰撞时造成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