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齿轮联轴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0  176



1.本实用新型涉及联轴器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简易齿轮联轴器。


背景技术:

2.联轴器是指联接两轴或轴与回转件,在传递运动和动力过程中一同回转,在正常情况下不脱开的一种装置。有时也作为一种安全装置用来防止被联接机件承受过大的载荷,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主要用来将不同机构中的主动轴和从动轴牢固地联接起来一同旋转,并传递运动和扭矩的机械部件。
3.有时联接轴也需要与如齿轮和带轮等零件联用,用于补偿两轴之间由于制造安装不精确、工作时的变形等原因所发生的偏移。但现有的联轴器多采用如公开号为cn211202656u的中国专利“一种安装于齿轮箱和滚筒之间的鼓式联轴器”中的结构较为微小精密、内部小零件较多的结构,这种结构在发生损坏后不便检修,且结构较小,起到的轴向、径向缓冲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易齿轮联轴器,解决现有的齿轮联轴器精密结构不便检修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简易齿轮联轴器,包括依次相连的内齿轮连接端、缓冲连接部和外齿轮连接端;所述缓冲连接部包括中空的固定连接部和滑动插设在所述固定连接部内的滑动连接部,所述固定连接部外周开设有若干连接腰型槽,所述滑动连接部端部设有若干能够插入所述连接腰型槽内的连接凸块,所述固定连接部端部与滑动连接部底部之间通过固定缓冲弹簧相连接,所述滑动连接部端部与固定连接部内底部之间通过滑动缓冲弹簧相连接。
7.优选的,所述内齿轮连接端为中空的轴棒内开设内圈齿条的结构。
8.优选的,所述外齿轮连接端为轴棒外开设外圈齿条的结构。
9.优选的,所述连接腰型槽有两个,分别开设在固定连接部相对的两侧,所述连接凸块有两个,分别滑动插设在连接腰型槽内。
10.优选的,所述内齿轮连接端与滑动连接部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固定连接部与外齿轮连接端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通过能够在固定连接部内滑移的滑动连接部能够为内齿轮连接端和外齿轮连接端提供有效的轴向缓冲空间,且由于滑动连接部与固定连接部之间为滑动连接,为了保证滑移顺畅,从而存在一定的径向缓冲空间;通过两端的固定缓冲弹簧和滑动缓冲弹簧能够保证滑动连接部在固定连接部内滑移过程中的缓冲效果,防止滑动连接部与固定连接部之间较大的冲击力,从而保证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且通过固定缓冲弹簧和滑动缓冲弹簧的弹性力带动,即使滑动连接部在固定连接部内发生一定的径向偏移,也不容易产生卡顿等情况,在固定缓冲弹簧和滑动缓冲弹簧的
弹力带动下,很容易就能复原,因此,保证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的顺畅可靠性。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内齿轮连接端,2-外齿轮连接端,3-滑动连接部,4-固定连接部,5-连接腰型槽,6-连接凸块,7-固定缓冲弹簧,8-滑动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16.如图1和2所示,一种简易齿轮联轴器,包括依次相连的内齿轮连接端1、缓冲连接部和外齿轮连接端2,通过将内齿轮连接端1输入的传送力通过缓冲连接部送至外齿轮连接端2能够实现采用普通小齿轮就能带动内啮合较大的齿轮转动,且缓冲连接部能够提供有效的轴向和径向缓冲;
17.继续如图1和2所示,缓冲连接部包括中空的固定连接部4和滑动插设在固定连接部4内的滑动连接部3,固定连接部4外周开设有若干连接腰型槽5,滑动连接部3端部设有若干能够插入连接腰型槽5内的连接凸块6,固定连接部4端部与滑动连接部3底部之间通过固定缓冲弹簧7相连接,滑动连接部3端部与固定连接部4内底部之间通过滑动缓冲弹簧8相连接,从而在发生较大的轴向偏移时,通过滑动连接部3在固定连接部4内的滑动,在两端固定缓冲弹簧7和滑动缓冲弹簧8的缓冲弹性带动下,能够提供有效的轴向缓冲力和缓冲空间,且由于滑动连接部3与固定连接部4之间为滑动连接,因此,存在一定的径向缓冲空间,由于固定缓冲弹簧7和滑动缓冲弹簧8的弹力带动下,不会发生滑动连接部3与固定连接部4之间卡顿等情况。
18.使用时,将外接的动力输入端齿轮与内齿轮连接端1齿轮啮合连接,将外齿轮连接端2与外接的动力输出端内啮合齿轮啮合连接,在外接的动力输入端齿轮的旋转带动下,通过缓冲连接部的滑动连接部3在固定连接部4内的滑动,且两端的固定缓冲弹簧7和滑动缓冲弹簧8能够提供弹性缓冲支撑,即使在动力输入端齿轮发生较大的轴向偏移的情况下,仍能将旋转力传递至外齿轮连接端2,通过外齿轮连接端2与动力输出端内啮合齿轮的啮合作用,带动动力输出端内啮合齿轮的转动。
19.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通过能够在固定连接部4内滑移的滑动连接部3能够为内齿轮连接端1和外齿轮连接端2提供有效的轴向缓冲空间,且由于滑动连接部3与固定连接部4之间为滑动连接,为了保证滑移顺畅,从而存在一定的径向缓冲空间;通过两端的固定缓冲弹簧7和滑动缓冲弹簧8能够保证滑动连接部3在固定连接部4内滑移过程中的缓冲效果,防止滑动连接部3与固定连接部4之间较大的冲击力,从而保证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且通过固定缓冲弹簧7和滑动缓冲弹簧8的弹性力带动,即使滑动连接部3在固定连接部4内发生一定的径向偏移,也不容易产生卡顿等情况,在固定缓冲弹簧7和滑动缓冲弹簧8的
弹力带动下,很容易就能复原,因此,保证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的顺畅可靠性。
20.为了提升动力输入端齿轮的轴向缓冲空间,保证输入端齿轮在发生较大偏移时仍能将输入旋转力传递至外齿轮连接端2,内齿轮连接端1为中空的轴棒内开设内圈齿条的结构,通过这种较长的轴棒状结构相较于传统的内齿轮结构,能够有效提升动力输入端齿轮与内齿轮连接端1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动力输入端齿轮与内齿轮连接端1有足够的轴向缓冲空间。
21.为了提升外齿轮连接端2与动力输出端内啮合齿轮的轴向缓冲空间,保证输初端发生较大偏移时人能将输出旋转力传递至动力输出端内啮合齿轮,外齿轮连接端2为轴棒外开设外圈齿条的结构,通过这种较长的轴棒状结构相较于传统的外齿轮结构,能够有效提升外齿轮连接端2与动力输出端内啮合齿轮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外齿轮连接端2与动力输出端内啮合齿轮有足够的轴向缓冲空间。
22.为了保证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缓冲效果和整体结构的精简性,连接腰型槽5有两个,分别开设在固定连接部4相对的两侧,连接凸块6有两个,分别滑动插设在连接腰型槽5内,能够在保证缓冲可靠性的同时,保证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简便性,便于工人检修。
23.为了保证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稳定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内齿轮连接端1与滑动连接部3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固定连接部4与外齿轮连接端2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相较于传统的焊接结构,不会存在焊缝开裂等情况,保证整体的连接可靠性,从而能够延长本实用新型整体使用过程中的寿命。
24.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