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静电扶手带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0  186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扶手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抗静电扶手带。


背景技术:

2.电梯是分为垂直升降机式和自动扶梯式,其中自动扶梯式是以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是带有循环运行阶梯的一类扶梯,是用于向上或向下倾斜运送乘客的固定电力驱动设备。
3.自动扶梯由梯路和两旁的扶手组成,其主要部件有梯级、牵引链条及链轮、导轨系统、主传动系统(包括电动机、减速装置、制动器及中间传动环节等)驱动主轴、梯路张紧装置、扶手系统、梳板、扶梯骨架和电气系统等,梯级在乘客入口处作水平运动(方便乘客登梯)以后逐渐形成阶梯,接近入口处阶梯逐渐消失,梯级再度作水平运动,这些运动都是由梯级主轮、辅轮分别沿不同的梯级导轨行走来实现的而在台阶式电梯运行。
4.但是目前现有自动扶梯扶手带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缺点,传统的扶手带在使用过程中,不具有防静电功能,极易在干燥季节出现乘客手掌触电的情况,且在使用过程中,其带面昼夜温差温度较大,长久使用下极易造成老化的同时,又不利于乘客的扶手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具有抗静电扶手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静电扶手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抗静电扶手带,包括橡胶外层,所述橡胶外层的内侧连接有耐磨擦层,且橡胶外层的外侧连接有防静电层,所述橡胶外层的内壁面位于中部位置处嵌入卡合有钢带层,且橡胶外层的外壁面位于中部位置处从下至上依次嵌入卡合有蓄能层、绝缘导热层。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橡胶外层的内侧位于中部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卡槽,且橡胶外层通过第一卡槽与钢带层卡合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橡胶外层的上方位于中部位置处从下至上依次开设有第二卡槽、第三卡槽,且橡胶外层通过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分别与蓄能层和绝缘导热层卡合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静电层为玻璃层,且防静电层的厚度不低于3mm。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绝缘导热层采用硅胶材质构件,所述蓄能层采用相变材料材质构件。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钢带层包括钢带面,所述钢带面的内侧对称设置有钢丝,所述钢丝之间对称设置有辅助钢条。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辅助钢条之间等间距对称排列,且辅助钢条之间的间隔距离不高于10cm。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橡胶外层加设防静电层,在绝缘导热层的绝缘隔绝下,能够对外界的静电分子进行隔绝,使乘客能够舒适的手扶自动扶梯扶手带,避免乘客手掌出现干燥触电的情况,且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在绝缘导热层的良好绝缘导热性,在蓄能层的蓄能、散能下,当外界温度高时,能够对扶手带面的集热高温进行导热蓄热,当外界温度低时,能够对扶手带面进行导热保温,确保乘客手扶舒适性的同时,又能够避免温差频繁变化较大,长时间下出现老化、脆化的情况。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一种具有抗静电扶手带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一种具有抗静电扶手带的平面示意图;
17.图3为一种具有抗静电扶手带中橡胶外层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一种具有抗静电扶手带中钢带层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橡胶外层;2、防静电层;3、耐磨擦层;4、钢带层;41、钢带面;42、钢丝;43、辅助钢条;5、蓄能层;6、绝缘导热层;7、第一卡槽;8、第二卡槽;9、第三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20.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抗静电扶手带,包括橡胶外层1,橡胶外层1的内侧连接有耐磨擦层3,且橡胶外层1的外侧连接有防静电层2,防静电层2为玻璃层,且防静电层2的厚度不低于3mm,在自动扶梯扶手带使用过程中,玻璃层的形式的防静电层2具有不导电特点,能够对外界游离的静电分子进行隔绝,避免静电分子传导至扶手带上,导致乘客接触时出现触电的情况,且通过硅胶材质绝缘导热层6的绝缘衬垫下,其不仅能够对静电分子进行再次的隔绝,同时能够提高扶手带的扶手舒适性。
21.橡胶外层1的内壁面位于中部位置处嵌入卡合有钢带层4,钢带层4包括钢带面41,钢带面41的内侧对称设置有钢丝42,钢丝42之间对称设置有辅助钢条43,辅助钢条43之间等间距对称排列,且辅助钢条43之间的间隔距离不高于10cm,在自动扶梯扶手带使用过程中,通过在钢丝42之间架设等间距对称排列的辅助钢条43,能够提高钢丝4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使钢丝42构成一体式装配形式,加强钢带层4的稳定性能,避免扶手带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出现形变的情况。
22.橡胶外层1的外壁面位于中部位置处从下至上依次嵌入卡合有蓄能层5、绝缘导热层6,橡胶外层1的内侧位于中部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卡槽7,且橡胶外层1通过第一卡槽7与钢带层4卡合连接,橡胶外层1的上方位于中部位置处从下至上依次开设有第二卡槽8、第三卡槽9,且橡胶外层1通过第二卡槽8和第三卡槽9分别与蓄能层5和绝缘导热层6卡合连接,绝缘导热层6采用硅胶材质构件,蓄能层5采用相变材料材质构件,在自动扶梯扶手带使用过程中,通过在绝缘导热层6的良好绝缘导热性,在蓄能层5的蓄能、散能下,当白天外界温度高时,绝缘导热层6能够对扶手带面受到的集热高温进行热传导,将热量传递至蓄能层5内蓄热,当夜晚外界温度低时,蓄能层5内的蓄热势能能够向外传递,通过绝缘导热层6反馈至
扶手带的带面,对扶手带面进行导热保温,确保乘客手扶舒适性的同时,又能够避免温差频繁变化较大,长时间下出现老化、脆化的情况。
2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自动扶梯扶手带使用过程中,玻璃层的形式的防静电层2具有不导电特点,能够对外界游离的静电分子进行隔绝,避免静电分子传导至扶手带上,导致乘客接触时出现触电的情况,且通过硅胶材质绝缘导热层6的绝缘衬垫下,其不仅能够对静电分子进行再次的隔绝,同时能够提高扶手带的扶手舒适性,且通过在绝缘导热层6的良好绝缘导热性,在蓄能层5的蓄能、散能下,当白天外界温度高时,绝缘导热层6能够对扶手带面受到的集热高温进行热传导,将热量传递至蓄能层5内蓄热,当夜晚外界温度低时,蓄能层5内的蓄热势能能够向外传递,通过绝缘导热层6反馈至扶手带的带面,对扶手带面进行导热保温,确保乘客手扶舒适性的同时,又能够避免温差频繁变化较大,长时间下出现老化、脆化的情况,进一步的通过在钢丝42之间架设等间距对称排列的辅助钢条43,能够提高钢丝4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使钢丝42构成一体式装配形式,加强钢带层4的稳定性能,避免扶手带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出现形变的情况。
24.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抗静电扶手带,包括橡胶外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外层(1)的内侧连接有耐磨擦层(3),且橡胶外层(1)的外侧连接有防静电层(2),所述橡胶外层(1)的内壁面位于中部位置处嵌入卡合有钢带层(4),且橡胶外层(1)的外壁面位于中部位置处从下至上依次嵌入卡合有蓄能层(5)、绝缘导热层(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静电扶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外层(1)的内侧位于中部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卡槽(7),且橡胶外层(1)通过第一卡槽(7)与钢带层(4)卡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静电扶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外层(1)的上方位于中部位置处从下至上依次开设有第二卡槽(8)、第三卡槽(9),且橡胶外层(1)通过第二卡槽(8)和第三卡槽(9)分别与蓄能层(5)和绝缘导热层(6)卡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静电扶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层(2)为玻璃层,且防静电层(2)的厚度不低于3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静电扶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导热层(6)采用硅胶材质构件,所述蓄能层(5)采用相变材料材质构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静电扶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带层(4)包括钢带面(41),所述钢带面(41)的内侧对称设置有钢丝(42),所述钢丝(42)之间对称设置有辅助钢条(4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静电扶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钢条(43)之间等间距对称排列,且辅助钢条(43)之间的间隔距离不高于10c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扶手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抗静电扶手带,所述橡胶外层的内侧连接有耐磨擦层,且橡胶外层的外侧连接有防静电层,所述橡胶外层的内壁面位于中部位置处嵌入卡合有钢带层,且橡胶外层的外壁面位于中部位置处从下至上依次嵌入卡合有蓄能层、绝缘导热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橡胶外层加设防静电层,在绝缘导热层的绝缘隔绝下,能够对外界的静电分子进行隔绝,使乘客能够舒适的手扶自动扶梯扶手带,避免乘客手掌出现干燥触电的情况,且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在绝缘导热层的良好绝缘导热性,在蓄能层的蓄能、散能下,能够确保乘客手扶舒适性的同时,又能够避免温差频繁变化较大,长时间下出现老化、脆化的情况。脆化的情况。脆化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徐秀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巨龙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8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