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集袋及其支撑管和口罩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0  100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康防护产品,尤其涉及一种收集袋及其支撑管和口罩。


背景技术:

2.患有咳嗽的人,绝大多数都是病毒或细菌的携带者,咳嗽和打喷嚏是病毒或细菌向空气传播的主要途径。现今人们经常通过使用口罩对进出口腔的空气进行阻挡和过滤。使用时将口罩置于口鼻前端,有的口罩还具有一个容置腔,但容置腔的体积很小,其作用主要是容纳鼻子,使人们的呼吸和讲话更方便。
3.由于人们在咳嗽时会有大量喷沫从口腔喷出,因此,若咳嗽时仍然带上口罩,一方面由于口罩的容积很小,大量喷沫很容易从口罩中泄露出来;另一方面,大量喷沫将积聚在口罩内壁上,给继续使用带来明显的不舒适感,同时也容易污染进入口罩的空气。因此,作为连续佩带在口鼻前端的口罩,不适宜在咳嗽时使用,而当今世界上也没有公开可以收集咳嗽喷沫的产品或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收集袋,其袋口呈左、右向上伸展凸起而前、后凹陷结构,并提出与之匹配的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管口具有与所述袋口相似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还提供一种口罩,包括所述收集袋及所述支撑管,所述收集袋内置于所述支撑管内部并且所述袋口固定在所述管口周围,所述袋口打开后呈前、后凹陷而左、右伸展凸起状态,所述袋口能够罩合在人体嘴口周围并且所述前、后凹陷分别对应于人体下巴及上嘴唇而左、右凸起分别对应于人体左、右嘴角。因为患者的咳嗽通常是断断续续的,只需在咳嗽时将口罩罩合在嘴口周围,则喷沫将被收集在袋腔中;而在不咳嗽时则将口罩从嘴口的前端拿掉,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收集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具有袋口,所述袋体具有袋腔,其特征是,所述袋口还具有向上伸展凸起的左耳朵及右耳朵,通过所述左耳朵及右耳朵扯开所述袋口后所述袋口呈左、右向上伸展凸起而前、后凹陷状态。
6.优选的,所述袋口打开后所述左耳朵及右耳朵构成椭圆喇叭口结构。
7.优选的,所述袋口闭合状态下所述左耳朵及右耳朵边缘呈圆弧形或椭圆弧形结构。
8.优选的,所述左耳朵及右耳朵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套袋或套带。
9.优选的,所述左耳朵及右耳朵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粘贴片。
10.优选的,所述袋体左、右两个侧面的底部还分别设置有左、右拉带。
11.优选的,在所述袋口还环状设置定型件,将所述定型件塑造成环形结构使所述袋口处于撑开状态。
12.优选的,所述左耳朵及右耳朵上分别环状设置有耳朵定型件。
13.优选的,所述定型件及所述耳朵定型件选用制作常规口罩的定型骨。
14.优选的,制作所述袋体的材料可以为不织布、织布、薄膜或纸质的一种或多种复合。
15.优选的,所述袋体为具有左、右侧面的两面结构。
16.一种支撑管,其特征是,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具有上管口和手握部,所述管体具有容纳所述袋体的管腔,所述上管口具有与打开后的所述袋口相似的结构特征;
17.所述上管口具有左、右凸耳,所述左、右凸耳使所述上管口呈左、右两侧向上伸展凸起而前、后凹陷状态,所述管口的尺寸与所述袋口打开后的尺寸相互匹配并且所述左凸耳及右凸耳分别对应于所述左耳朵及右耳朵,所述上管口能够罩合在人体嘴口周围并且所述前、后凹陷分别对应于人体下巴及上嘴唇而所述左、右凸耳分别对应于人体左、右嘴角。
18.优选的,所述管体截面呈椭圆形结构,所述左、右凸耳使所述上管口构成椭圆喇叭口结构。
19.优选的,所述管体截面呈四边形或六边形结构,所述左、右凸耳呈倒八字结构对称地设置在所述上管口的左、右两侧。
20.优选的,所述左凸耳及右凸耳与所述左耳朵及右耳朵外侧套袋的袋腔相互匹配。
21.优选的,所述支撑管的手握部为椭圆锥管、椭圆管或圆管结构。
22.优选的,所述支撑管的管底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撑管还具有下管口。
23.优选的,所述支撑管的管底具有密封的底部。
24.一种口罩,其特征是,包括所述收集袋及所述支撑管,所述收集袋内置于所述支撑管内部并且所述袋口贴合于所述上管口的内壁周围,所述袋腔呈打开状态;
25.所述袋口的左耳朵及右耳朵分别贴合固定在所述上管口的左凸耳及右凸耳内侧面上使所述袋口呈左、右两侧向上伸展凸起而前、后凹陷的打开状态,所述袋口罩合在人体嘴口周围收集口腔喷沫。
26.优选的,所述左凸耳及右凸耳分别插入所述左耳朵及右耳朵外侧套袋的袋腔中将所述袋口撑开固定;所述管体具有下管口,在所述下管口的左、右外侧面对应地设置左、右固定件,所述左、右拉带分别固定在所述左、右固定件上将所述袋体从所述上管口向所述下管口牵拉固定并且同时将内部袋腔扯开。
27.优选的,所述支撑管的外侧还设置有防滑胶套。
28.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收集袋及其支撑管和口罩,所述袋口能够罩合在人体嘴口周围并且前、后凹陷分别对应于人体下巴及上嘴唇而左、右凸起分别对应于人体左、右嘴角。在咳嗽时将口罩罩合在人体嘴口前端,咳嗽喷出的喷沫将被收集在袋腔中,而在不咳嗽时将口罩从嘴口前端拿掉,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29.图1、图2及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袋体折叠时的主视图,图2为袋体折叠时的后视图,图3为袋口打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4、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为袋体折叠时的主视图,图5为袋口打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6、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6为袋体折叠时的主视
图,图7为袋口打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袋体折叠时的主视图)。
33.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袋体折叠时的主视图)。
34.图10、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0为袋体折叠时的主视图,图11为袋体折叠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5.图12、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2为支撑管的主视图,图13为支撑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6.图14、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4为支撑管的主视图,图15为支撑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7.图16、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6为支撑管的主视图,图17为支撑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8.图18为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例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39.图19、图20为本实用新型第十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9为支撑管的主视图,图20为支撑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0.图21、图22为本实用新型第十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1为口罩的主视图,图22为口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1.图23、图24、图25为本实用新型第十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3为口罩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4、图25为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4为管体剖视图,图25为底座示图)。
42.图中
43.1袋体,1_1左侧面,1_2右侧面,1a袋腔,1.1袋口,1.2袋底;
44.1.1a左耳朵,1.1b右耳朵,1.1c袋口前凹陷,1.1d袋口后凹陷;
45.1.1a1左套袋,1.1a1a左一套袋,1.1a1b左二套袋,1.1a11套袋边缘(袋腔入口),1.1a12耳朵压合线,1.1a13周边压合线,1.1a131前凹陷压合线,1.1a132后凹陷压合线;
46.1.3拉带;
47.1.1b右套袋;
48.1.3定型件;1.31耳朵定型件;
49.2管体,2a管腔,2.1上管口,2.1_1上管口v角,2.2管底,2.21下管口,2.2a管底底框,2.2a1上贴合面,2.2b底座,2.3手握部,2.41、2.42拉带固定件;
50.2.1a左凸耳,2.1b右凸耳,2.1a1、2.1b1凸耳中孔,2.1c管口前凹陷,2.1d管口后凹陷;
51.2.1a1左凸耳缺口,2.1b1右凸耳缺口、2.1c1前凹陷缺口、2.1d1后凹陷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52.图1、图2及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本例中,一种收集袋,包括袋体1,袋体1具有袋口1.1,袋体1具有袋腔1a。袋口1.1还具有向上伸展凸起的左耳朵1.1a及右耳朵1.1b。图3显示,通过左耳朵1.1a及右耳朵1.1b扯开袋口1.1,袋口1.1打开后,左耳朵1.1a及右耳朵1.1b使袋口的左、右两侧向上伸展凸起而前、后向下凹陷。
53.图中显示,作为优选的,本例中,左耳朵1.1a及右耳朵1.1b边缘呈圆弧形或椭圆弧形结构。同时,袋口前凹陷1.1c及袋口后凹陷1.1d也呈圆弧形或椭圆弧形结构使左耳朵
1.1a及右耳朵1.1b边缘形成平滑过渡。
54.图3显示,作为优选的,本例中,左耳朵1.1a及右耳朵1.1b使袋口1.1构成椭圆喇叭口结构。
55.本例中,袋口1.1呈左、右向上伸展凸起而前、后凹陷的结构可以使袋口1.1与人体嘴口周围的结构形状更加贴合。
56.本实用新型提示,本例中,制作袋体1的材料优选不织布、织布等既能透气又能阻挡唾沫的材料;薄膜或纸质为次优材料。还可以是上述材料的一种或多种复合。在具体实施应用中,袋体1可以采用常规的口罩制作材料及制作方法。
57.本实用新型提示,本例中,袋体1为具有左、右侧面的两面结构。应该注意的是,由于袋体1由软质材料制成,因此打开后的结构形状并不规则。作为近似的示意图,为了便于制图,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的袋体形状结构均以规则形状显示。
58.图4、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例中,在左耳朵1.1a及右耳朵1.1b的外侧还分别设置有套袋1.1a1及1.1b1。本实用新型提示,套袋作为可以扯开袋口的抓手,仅作为一种优选结构而非限定结构。除此之外,套带(或绑带)也可以作为其它实施方式。
59.图6、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第二实施例不同的是,本例中,在袋口1.1处还环状设置定型件1.3(环状是指定型件所在平面与袋口构成的平面平行),通过塑造定型件1.3使其处于环形状态可以使袋口1.1处于撑开状态。
60.本例中提示,在其它实施例中,在袋底1.2处还可以环状设置袋底定型件。通过塑造袋口和袋底处的定型件使其处于环形状态可以确保袋腔的上、下都可以处于撑开状态。
61.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袋体折叠时的主视图)。图中显示,与第三实施例中同的是,本例中,左套袋1.1a1的边缘1.1a11延伸至接近前、后凹陷的底部位置,即接近袋口1.1位置(右耳朵1.1b也如此),并且,左耳朵1.1a及右耳朵1.1b中还分别环状设置有耳朵定型件1.31。耳朵定型件1.31的作用是可以塑造左耳朵1.1a及右耳朵1.1b的形状。
62.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袋体折叠时的主视图)。图中还标示了制作袋体时的压合线的示意图(压合线即根据袋体材料,利用焊接压合的方式将上、下面料贴合固定在一起,焊接压合的痕迹即压合线或焊接线。袋体1适宜采用不织布等可以利用焊接压合固定的材料)。与第二实施例不同的是,本例中,图中显示,本例中,左套袋1.1a1的边缘1.1a11延伸至超过前、后凹陷的底部位置,即到达袋口1.1以下位置(右套袋1.1b1也如此)。并且,在左耳朵1.1a的左套袋1.1a1中间位置还设置有朵耳压合线1.1a12,朵耳压合线1.1a12使左套袋1.1a1分隔为两个套袋即左一套袋1.1a1a及左二套袋1.1a1b,相同地,右套袋1.1b1也如此被分割成两个套袋。
63.图10、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本例中,在袋体1左侧面1_1的底部还设置有左拉带1.3(右侧面1_2也如此)。
64.本例中,制作袋体的材料可以采用制作常规口罩的材料(如不织布),袋体1由左侧面1_1、右侧面1_2通过三边密封固定(见周边压合线1.1a13)构成袋状结构,在袋口处,左侧面1_1、右侧面1_2上分别具有向上伸展凸起的左耳朵1.1a及右耳朵1.1b,使袋口1.1边缘呈圆弧形或椭圆弧形结构。通过扯开左耳朵1.1a及右耳朵1.1b可以打开袋口1.1。
65.图中显示,本例中,在左耳朵1.1a及右耳朵1.1b上还分别设置有左套袋1.1a1及右套袋1.1b1。左套袋1.1a1通过三边密封构成袋状结构(即具有袋腔)并且套袋边缘(即袋腔入口)1.1a11朝下(右套袋1.1b1也如此)。通过左套袋1.1a1及右套袋1.1b1可以分别扯开左耳朵1.1a及右耳朵1.1b使袋口1.1张开。图12、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本例中,一种支撑管,包括管体2,管体2具有上管口2.1和手握部2.3;管体2具有容纳袋体的管腔2a,上管口2.1具有与打开后的袋口1.1相似的结构特征,上管口2.1能够罩合在人体嘴口周围。
66.图中显示,上管口2.1的左、右两侧具有左凸耳2.1a及右凸耳2.1b,左凸耳2.1a及右凸耳2.1b使上管口2.1呈左、右两侧向上伸展凸起而前、后凹陷状态,上管口2.1的尺寸与袋口1.1打开后的尺寸相互匹配并且左凸耳2.1a及右凸耳2.1b分别对应于左耳朵1.1a及右耳朵1.1b,上管口2.1能够罩合在人体嘴口周围并且所述前、后凹陷分别对应于人体下巴及上嘴唇而所述左、右凸耳分别对应于人体左、右嘴角。
67.图13显示,上管口2.1的结构特征与袋口1.1打开后的结构特征相似,作为优选的,左凸耳2.1a及右凸耳2.1b边缘呈圆弧形或椭圆弧形结构。同时,上管口2.1的管口前凹陷2.1c及管口后凹陷2.1d也呈圆弧形或椭圆弧形结构并使左耳朵1.1a与右耳朵1.1b的边缘形成平滑过渡连接(需要注意的是,平滑过渡只是优选而非限定)。左凸耳2.1a及右凸耳2.1b使上管口2.1构成椭圆喇叭口结构。
68.图13中显示,本例中,支撑管2的手握部2.3呈椭圆锥管形结构(即截面为椭圆形并且上管口截面大于管底截面)。本实用新型提示,在其它实施例中,支撑管2的手握部2.3也可以呈圆锥管或圆管形结构。
69.需要提示的是,本例中,管底2.2优选露空结构,即支撑管的管体2还具有下管口。本实用新型提示,在其它实施例中,管底2.2也可以采用密封结构。而具有密封管底的支撑管也可以单独作为咳嗽喷沫收集装置。
70.应当注意的是,本例中,左凸耳2.1a及右凸耳2.1b应分别与左耳朵1.1a及右耳朵1.1b外侧套袋1.1a1及1.1b1的袋腔相互匹配。
71.在实际的实施应用中,支撑管可以采用注塑制成。
72.图14、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第七实施例不同的是,图中显示,本例中,管体2从上到下为一根椭圆锥管,即管体2(椭圆锥管)下部为手握部2.3而管体2上部为左凸耳2.1a及右凸耳2.1b构成的管口2.1。图中显示,本例中,在管口2.1的边缘还设置有圆角或卷边。
73.图16、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第七实施例不同的是,图中显示,本例中,左凸耳2.1a及右凸耳2.1b为中空结构。在左凸耳2.1a及右凸耳2.1b中还分别具有凸耳中孔2.1a1及2.1b1,设置凸耳中孔2.1a1及2.1b1的目的是提高左凸耳2.1a及右凸耳2.1b的柔软性。
74.图18为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例的结构放大示意图。与第七实施例不同的是,图中显示,本例中,在左凸耳2.1a中还设置有左凸耳缺口2.1a1;在右凸耳2.1b中还设置有右凸耳缺口2.1b1;在前凹陷2.1c处还设置前凹陷缺口2.1c1;在后凹陷2.1d处还设置后凹陷缺口2.1d1。图中显示,以上各缺口将上管口2.1分割成4个部份。
75.图19、图20为本实用新型第十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与第七实施例不
同的是,本例中,管体2截面呈六边形结构,图中显示,左凸耳2.1a及右凸耳2.1b呈倒八字结构对称地设置在上管口2.1的左、右两侧上(即在六边面的对边上)。本例中,将支撑管的上管口罩合在人体口腔前端时,左凸耳2.1a及右凸耳2.1b分别贴合于人体脸部。倒八字结构可以使贴合更舒适。本例中,在上管口2.1上设置v角2.1_1只是优选方案而非限定方案。本例中,管体具有下管口2.21,在下管口2.21的左、右外侧面对应地设置左、右固定件,图中显示,下管口的右固定件包括拉带固定件2.41及2.42,拉带固定件2.41与2.42为凸起的柱状结构并且两者之间呈分开状态(下管口的左固定件也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提示,在其它实施例中,支撑管也可以采用管底密封结构,具有密封管底的支撑管可以独立作为收集口鼻飞沫的收集装置。
76.图21、图22为本实用新型第十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本例中,一种口罩,包括所述收集袋(袋体1)及所述支撑管(管体2),所述收集袋内置于所述支撑管内部并且所述袋口1.1贴合于所述上管口2.1的内壁周围,所述袋腔1a呈打开状态。本例中,支撑管可以采用实施例七至十一的结构。
77.图22显示,本例中收集袋采用实施例二的结构。袋口1.1的左耳朵1.1a及右耳朵1.1b分别贴合固定在上管口2.1的左凸耳2.1a及右凸耳2.1b内侧面上使袋口1.1呈左、右两侧向上伸展凸起而前、后凹陷的打开状态(图中,左凸耳2.1a及右凸耳2.1b分别被包裹在左耳朵1.1a及右耳朵1.1b当中,因此未能显示出来)。袋口1.1可以罩合在人体嘴口周围收集口腔飞沫。
78.图中显示,本例中,作为袋口1.1固定在上管口2.1的优选方式,左凸耳2.1a及右凸耳2.1b分别插入左耳朵1.1a及右耳朵1.1b外侧套袋1.1a1及1.1b1的袋腔中构成固定,此时袋口1.1固定在上管口2.1上并处于撑开状态。
79.本实用新型提示,套袋的功能是使左耳朵1.1a及右耳朵1.1b分别与左凸耳2.1a及右凸耳2.1b构成套接固定。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套带(或绑带)替代套袋使左耳朵1.1a及右耳朵1.1b分别与左凸耳2.1a及右凸耳2.1b构成固定。
80.本实用新型提示,本例中,管底2.2采用露空结构,即管体2还具有下管口,使用时,手指可以从下管口中伸入将袋体捏紧并向下拉,这样可以使左凸耳2.1a及右凸耳2.1b的插入更加深入紧贴,进一步确保袋口1.1更好地固定在上管口2.1周围。
81.本实用新型提示,在其它实施例中,当收集袋采用实施例一的结构时,可以在左耳朵1.1a及右耳朵1.1b的外侧分别设置粘贴片,通过粘贴片使左耳朵1.1a及右耳朵1.1b分别贴合固定在左凸耳2.1a及右凸耳2.1b的内侧面上。
82.本实用新型提示,当收集袋采用实施例三的结构时,通过塑造所述定型件1.3使其处于环形状态可以使袋口1.1贴合于上管口2.1的内壁周围并使袋口1.1呈打开状态。
83.本实用新型提示,当收集袋采用实施例四的结构时,通过塑造耳朵定型件1.31可以使左耳朵1.1a及右耳朵1.1b分别与左凸耳2.1a及右凸耳2.1b内侧面充分贴合。
84.本实用新型提示,当收集袋采用实施例五的结构时,支撑管应采用实施例十的结构。实施时,支撑管上管口2.1的4个部份分别对应插入收集袋左、右耳朵外侧的4个套袋中构成固定。
85.本实用新型提示,当收集袋采用实施例六的结构时,与之对应地,支撑管应采用实施例十一的结构。实施时,在收集袋的袋口1.1处,支撑管上管口2.1的左凸耳2.1a及右凸耳
2.1b分别对应地插入左耳朵1.1a及右耳朵1.1b外侧的左套袋1.1a1及右套袋1.1b1的袋腔中构成固定,而在收集袋的袋底1.2处,位于袋体1左侧面1_1及右侧面1_2的拉带1.3分别由支撑管内部从下管口2.21的两侧伸出后套挂在左、右外侧面的拉带固定件2.41、2.42上,从而将袋体1由上管口2.1向下管口2.21牵拉固定并同时将内部袋腔扯开。
86.本例中,为了实现最优效果,支撑管管腔的尺寸应与袋体袋腔打开后的尺寸形成相互匹配。图20显示,拉带固定件2.41与2.42之间的距离应匹配于支撑管内部管腔的侧面宽度,使内部袋腔被拉扯成长方形或四方形结构(确保袋底1.2处的袋腔也能够处于张开状态)。
87.本实用新型提示,在其它实施例中,在下管口2.21的左、右外侧面可以不设置凸起的拉带固定件2.41与2.42,而改为在下管口2.21的左、右两侧对齐于拉带固定件2.41与2.42的位置上分别设置缺口,使袋体1左侧面1_1及右侧面1_2的拉带1.3分别由支撑管内部从下管口2.21的两侧伸出后套挂在两个缺口上构成牵拉固定,如此也可以实现将袋体1由上管口2.1向下管口2.21牵拉固定并同时将内部袋腔扯开。
88.在使用以上各例提出的口罩之前,先将收集袋的袋体1内置于支撑管的管体2中并将袋口1.1固定在上管口2.1周围。咳嗽时,使用者用手握住手握部2.3将口罩罩合在嘴口前端;不咳嗽时,将口罩从嘴口的前端拿掉。在使用口罩的过程中,收集袋作为一次性用品而支撑管作为重复使用的工具。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将旧收集袋丢弃而换上新的收集袋以确保卫生清洁。
89.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中,支撑管的左凸耳2.1a及右凸耳2.1b分别被包裹在收集袋的左耳朵1.1a及右耳朵1.1b当中,并且在支撑管的管腔2a中还内衬有收集袋。因此,支撑管的上管口及整个管腔内壁在使用过程中与唾液喷沫是相互隔离的。由于不受飞沫污染,进一步确保支撑管重复使用时的卫生清洁。
90.本实用新型提出了采用一次性收集袋收集患者咳嗽飞沫的技术方案。针对收集袋采用软质材料制成,袋口不容易保持张开、也不适合被人手抓握等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管(支撑管可以采用注塑成型),将收集袋内置于支撑管内部并且将袋口贴合固定在管口的内壁周围,确保袋口可以保持张开状态。并且由于注塑件具有稳定的形状,支撑管可供人手抓握。而且,收集袋的袋口和支撑管的管口都具有左、右两侧向上伸展凸起而前、后凹陷的结构特征,与人体嘴口周围的形状更加吻合,使口罩的袋口对人体嘴口的包合更加密闭。可以防止喷沫从口罩与嘴口的贴合处泄露到外部空气中,更加有效地收集咳嗽时从口腔喷出的飞沫。
91.本实用新型提示,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管体2的手握部2.3外侧设置防滑胶套。设置防滑胶套的目的是提高人手抓握时的舒适感。
92.本实用新型提示,在其它实施例中,为了携带的方便,支撑管的管体2可以采用多节伸缩结构。而且,在管体2上还可以设置悬吊孔,使用者可以利用吊带将口罩悬挂于胸前。
93.本实用新型提示,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与管口2.1相匹配的管帽,在不需要使用时,用管帽将口罩的袋口关闭以确保清洁和雅观。
94.图23、图24、图25为本实用新型第十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本例中,口罩由支撑管(管体2)和底座2.2b组成。支撑管的底部为中空结构,在下管口2.21处设置有管底底框2.2a,管底底框2.2a具有上贴合面2.2a1。底座2.2b优选可以遮挡飞沫又能够透气的
材料(如不织布)。底座2.2b贴合固定在管底底框2.2a上。本例中,整个口罩可以作为一次性用品。本例中,由于支撑管的管体具有一定的锥度,可以上下叠放,有利于大量集中存放,适合于大型活动或会议上派发使用。
95.以上仅仅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些优选例子。本实用新型提示,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收集袋左耳朵、右耳朵,以及对支撑管左、右凸耳等进行改进及调整,包括改变其凸起的高度等,以及对支撑管拉带固定件的结构作出改进等等,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中的其它实施。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