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下载】【专利代理】【商标和版权申请】Tel:18215660330

一种中心导体组件及含有其的环行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0  87

【专利下载】【专利代理】【商标和版权申请】Tel:1821566033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元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心导体组件及含有其的环行器。


背景技术:

2.环行器是微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证了微波电路的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之间的隔离;进一步的,环行器内的中心导体组件属于环行器的核心部分之一,现有的中心导体组件主要由内导体、铁氧体和绝缘膜组成,内导体上设有三条电感线,且通过三条电感线将铁氧体与内导体贴合,但是,由于现有的铁氧体呈圆柱状结构,铁氧体与电感线的紧密贴合度不足,导致铁氧体与内导体本体的贴紧度不足,从而降低环行器的性能指标。由此,亟需一种能够提高铁氧体与内导体的贴紧程度的中心导体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铁氧体与内导体的贴紧程度的中心导体组件;另外,还提供一种环行器。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中心导体组件,包括:
5.内导体结构,所述内导体结构包括内导体本体和三条电感线,三条所述电感线周向等距间隔设置在所述内导体本体的周侧,所述电感线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内导体本体上形成绕线始端,另一端分别向外侧延伸形成自由端,且所述电感线的自由端的末端设有用于与电路板连接的连接末端;
6.铁氧体;
7.绝缘限位结构,所述绝缘限位结构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铁氧体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上下两端均敞口,所述铁氧体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三条所述电感线依次绕过所述绝缘限位结构的上侧交叉编织将所述绝缘限位结构包裹,所述绝缘限位结构被限定在所述内导体本体和三条所述电感线之间,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的所述铁氧体的顶面与位于最下方的所述电感线接触连接,且所述铁氧体的底面贴合在所述内导体本体的上侧面;
8.片状绝缘结构,用于设置在所述电感线之间对在竖直方向相邻的所述电感线进行绝缘隔离,在竖直方向相邻的所述电感线之间分别通过所述片状绝缘结构进行绝缘隔离,所述片状绝缘结构与三条所述电感线构成导体—片状绝缘结构—导体—片状绝缘结构—导体的叠层网状电感结构。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施例中通过设有绝缘限位结构,绝缘限位结构上设有用于安装铁氧体的安装槽,从而可以将铁氧体安装在安装槽内;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内导体本体的周侧周向等距间隔设有三条电感线,从而可以通过三条电感线依次绕过绝缘限位结构的上侧交叉编织将绝缘限位结构包裹,绝缘限位结构被限定在内导体本体和三条电感线之间,安装在安装槽内的铁氧体受到三条电感线的挤压作用,使得铁氧体的底面贴合在内导体本体的上侧面,有利于在将电感线的连接末端连接在电路板后,提高铁氧体与内
导体本体的贴紧程度,避免铁氧体与内导体本体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松动而导致铁氧体与内导体本体接触不良;在将本实施例中的中心导体组件用于构成环行器时,有利于确保环行器的性能指标,同时也提高环行器生产的合格率,避免铁氧体与内导体本体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松动而影响环行器的正常使用。
10.另外,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绝缘限位结构的周侧周向等距间隔设有三个贴合平面一,三个所述贴合平面一一一正对所述三条电感线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贴合平面一之间分别设有弧形面或贴合平面二,所述弧形面或贴合平面二与所述贴合平面一交替间隔设置,所述电感线的绕线始端分别贴靠在所述贴合平面一上。
12.本实施例中的绝缘限位结构的周侧一一正对三条电感线设有三个贴合平面一,三条电感线绕过绝缘限位结构的上侧交叉编织,有利于电感线的绕线始端与绝缘限位结构上的贴合平面一紧密贴合,使得中心导体组件紧凑、平整且不空鼓;在将本实施例中的中心导体组件用于构成环行器时,有利于确保环行器的性能指标,同时也提高环行器生产的合格率。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绝缘限位结构的周向外侧壁上设有限位卡接结构一,所述电感线上对应所述限位卡接结构一设有用于与所述限位卡接结构一适配卡接的限位卡接结构二,所述限位卡接结构二与所述限位卡接结构一卡接。本实施例中的绝缘限位结构上设有限位卡接结构一,电感线上设有限位卡接结构二,在将电感线绕在绝缘限位结构上时,将限位卡接结构二与限位卡接结构一卡接,使得电感线与绝缘限位结构卡接,电感线的位置限定,避免电感线在没有与电路板进行焊接连接之前出现松动,而影响电感线与绝缘限位结构的贴紧程度;进一步的,限位卡接结构一设置在绝缘限位结构,而铁氧体安装在安装槽内,便于根据铁氧体的形状适当的设置安装槽的形状,便于对铁氧体进行可靠的限位。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限位卡接结构一为卡接槽,所述限位卡接结构二为卡接凸起。本实施例中的限位卡接结构二为卡接凸起,便于在电感线上加工形成,有利于降低电感线的加工难度。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卡接凸起卡接在所述卡接槽内,且所述卡接凸起通过粘结剂粘结固定在所述卡接槽内。本实施例中可以预先将铁氧体安装在安装槽内,并在电感线之间放置有片状绝缘结构,通过三条电感线依次绕过绝缘限位结构的上侧交叉编织将绝缘限位结构包裹且限定在内导体本体和三条电感线之间,并将卡接凸起卡接在卡接槽内,卡接凸起还通过粘结剂粘结固定在卡接槽内,使得电感线的位置限定,形成的中心导体组件只有电感线的连接末端没有限位,有利于要将电感线的连接末端与电路板焊接时,确保铁氧体的底面可靠的贴合在内导体本体的上侧面,也便于将电感线的连接末端与电路板焊接,避免在将电感线的连接末端与电路板焊接的过程中电感线产生松动或位移,从而提高三条电感线的对称性,提高中心导体组件上由三条电感线的连接末端构成的三个端口的性能的一致性;另外,在将本实施例中的中心导体组件用于构成环行器时,有利于进一步的确保环行器的性能指标,也进一步的提高环行器生产的合格率。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限位卡接结构一间隔设有多个,所述限位卡
接结构二沿所述电感线的延伸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限位卡接结构二一一对应所述限位卡接结构一设置且能够分别与对应设置的所述限位卡接结构一卡接。
17.本实施例中的限位卡接结构一间隔设有多个,限位卡接结构二设有多个,便于将多个限位卡接结构二分别与限位卡接结构一卡接,从而进一步的提高电感线与绝缘限位结构卡接的效果,确保电感线绕在绝缘限位结构上后,电感线的位置限定,从而确保电感线对铁氧体限位的可靠性,提高铁氧体与内导体本体的贴紧程度,避免铁氧体与内导体本体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松动而导致铁氧体与内导体本体接触不良。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心导体组件还包括:
19.预紧卡接结构一,连接在所述电感线的连接末端上,用于与电路板上设有的用于与所述预紧卡接结构一预紧卡接的预紧卡接结构二卡接,所述电感线绕过所述绝缘限位结构的上侧,且所述预紧卡接结构一与所述预紧卡接结构二卡接并将所述电感线拉紧。
20.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电感线的连接末端上连接有预紧卡接结构一,通过将预紧卡接结构一预紧卡接在电路板上的预紧卡接结构二,可以对待进行焊接的电感线的连接末端进行预紧卡接,从而便于在对电感线的连接末端进行焊接之前,对三条电感线的连接末端的位置进行调节,确保三条电感线的连接末端的对称性,从而有利于提高中心导体组件上由三条电感线的连接末端构成的三个端口的性能的一致性;另外,也便于将中心导体组件焊接在电路板上。
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位于最上侧的所述电感线的上侧也设置有所述片状绝缘结构。本实施例中位于最上侧的电感线的上侧也设置有片状绝缘结构,便于确保位于最上侧的电感线与设置在其上侧的其它部件绝缘,从而保证片状绝缘结构与三条电感线构成导体—片状绝缘结构—导体—片状绝缘结构—导体的叠层网状电感结构不受到在位于最上侧的电感线的上侧的其它部件的影响。
2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感线的连接末端朝向所述内导体结构折弯且向下延伸超出所述绝缘限位结构,所述电感线的连接末端为引脚,所述引脚用于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本实施例中的电感线的连接末端朝向内导体结构折弯且延伸超出绝缘限位结构,便于将电感线的连接末端与电路板连接。
23.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行器,包括:
24.上述的中心导体组件;
25.电路板,所述内导体本体的底面正对所述电路板设置,所述电感线的连接末端分别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26.本实施例中的环行器包括上述的中心导体组件,中心导体组件包括绝缘限位结构,绝缘限位结构上设有用于安装铁氧体的安装槽,从而可以将铁氧体安装在安装槽内;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内导体本体的周侧周向等距间隔设有三条电感线,从而可以通过三条电感线依次绕过绝缘限位结构的上侧交叉编织将绝缘限位结构包裹且限定在内导体本体和三条电感线之间,安装在安装槽内的铁氧体受到三条电感线的挤压作用,使得铁氧体的底面贴合在内导体本体的上侧面,有利于在将电感线的连接末端连接在电路板后,提高铁氧体与内导体本体的贴紧程度,避免铁氧体与内导体本体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松动而导致铁氧体与内导体本体接触不良;有利于确保环行器的性能指标,同时也提高环行器生产的合格率,避免铁氧体与内导体本体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松动而影响环行器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心导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图1中的中心导体组件的拆装示意图;
30.图3为图1中的中心导体组件的摆正后的正视图;
31.图4为图3中的中心导体组件的俯视图;
32.图5为图3中的中心导体组件的右视图;
3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限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4.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35.1、内导体结构,2、绝缘限位结构,3、铁氧体,4、片状绝缘结构,10、内导体本体,11、第一电感线,12、第二电感线,13、第三电感线,20、贴合平面一,21、弧形面,22、安装槽,111、第一卡接凸起,112、第二卡接凸起,113、第一连接末端,114、第一预紧卡接槽,121、第三卡接凸起,122、第四卡接凸起,123、第二连接末端,124、第二预紧卡接槽,131、第五卡接凸起,132、第六卡接凸起,133、第三连接末端,134、第三预紧卡接槽,201、第一卡接槽,211、第二卡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37.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8.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3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中心导体组件,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
40.内导体结构1,内导体结构1包括内导体本体10和三条电感线,三条电感线周向等距间隔设置在内导体本体10的周侧,电感线的一端分别连接在内导体本体10上形成绕线始端,另一端分别向外侧延伸形成自由端,且电感线的自由端的末端设有用于与电路板连接的连接末端;
41.铁氧体3;
42.绝缘限位结构2,绝缘限位结构2上设有用于安装铁氧体3的安装槽22,安装槽22的上下两端均敞口,铁氧体3安装在安装槽22内,三条电感线依次绕过绝缘限位结构2的上侧交叉编织将绝缘限位结构2包裹,绝缘限位结构2被限定在内导体本体10和三条电感线之间,安装在安装槽22内的铁氧体3的顶面与位于最下方的电感线接触连接,且铁氧体3的底面贴合在内导体本体10的上侧面;
43.片状绝缘结构4,用于设置在电感线之间对在竖直方向相邻的电感线进行绝缘隔离,在竖直方向相邻的电感线之间分别通过片状绝缘结构4进行绝缘隔离,片状绝缘结构4与三条电感线构成导体—片状绝缘结构4—导体—片状绝缘结构4—导体的叠层网状电感结构。
4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通过设有绝缘限位结构2,绝缘限位结构2上设有用于安装铁氧体3的安装槽22,从而可以将铁氧体3安装在安装槽22内;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内导体本体10的周侧周向等距间隔设有三条电感线,从而可以通过三条电感线依次绕过绝缘限位结构2的上侧交叉编织将绝缘限位结构2包裹,绝缘限位结构2被限定在内导体本体10和三条电感线之间,安装在安装槽22内的铁氧体3受到三条电感线的挤压作用,使得铁氧体3的底面贴合在内导体本体10的上侧面,有利于在将电感线的连接末端连接在电路板后,提高铁氧体3与内导体本体10的贴紧程度,避免铁氧体3与内导体本体10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松动而导致铁氧体3与内导体本体10接触不良;在将本实施例中的中心导体组件用于构成环行器时,有利于确保环行器的性能指标,同时也提高环行器生产的合格率,避免铁氧体3与内导体本体10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松动而影响环行器的正常使用。
4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内导体本体10呈薄片状结构,三条电感线分别为周向等距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感线11、第二电感线12和第三电感线13,第一电感线11、第二电感线12和第三电感线13的一端分别连接在内导体本体10的外侧;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第一电感线11、第二电感线12和第三电感线13的结构相近,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图示的第一电感线11先绕在绝缘限位结构2上,第二电感线12是在第一电感线11之后绕在绝缘限位结构2上,第三电感线13是在第二电感线12之后绕在绝缘限位结构2上,且在第一电感线11、第二电感线12的上侧分别放置有片状绝缘结构4,由此,本实施例图示的第二电感线12的长度略大于第一电感线11的长度,第三电感线13的长度略大于第二电感线12的长度。当然,也可以将第一电感线11、第二电感线12和第三电感线13设置成结构且长度均相同的结构,而在将第一电感线11、第二电感线12和第三电感线13分别焊接在电路板上时,分别调节第一电感线11、第二电感线12和第三电感线13的连接末端与电路板焊接的长度,使得第一电感线11、第二电感线12和第三电感线13拉紧便可。
46.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将第一电感线11、第二电感线12和第三电感线13绕在绝缘限位结构2上之前,第一电感线11、第二电感线12和第三电感线13均呈带状展开结构;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第一电感线11、第二电感线12和第三电感线13的中部均开口,第一电感线11、第二电感线12和第三电感线13还可以设置成其它结构。
47.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铁氧体3呈圆柱状结构,安装槽22呈圆形状结构,铁氧体3适配安装在安装槽22内。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铁氧体3与内导体本体10的贴紧程度,将本实施例中的铁氧体3设置成厚度略大于安装槽22的高度;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为了更好的对铁氧体3进行限位,本实施例中的铁氧体3过盈配合安装在安装槽22内。另外,本实施例中的铁氧体3还可以设置成其它形状结构,对应的,安装槽22对应铁氧体3的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以便于安装铁氧体3。
48.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片状绝缘结构4为圆形状结构,片状绝缘结构4的直径略大于铁氧体3的直径,以便于对三条电感线进行绝缘隔离;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片状绝缘结构4为具体为绝缘膜,片状绝缘结构4还可以设置成其它结构。
49.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图4和图6所示,绝缘限位结构2的周侧周向等距间隔设有三个贴合平面一20,三个贴合平面一20一一正对三条电感线设置,相邻的两个贴合平面一20之间分别设有弧形面21或贴合平面二,弧形面21或贴合平面二与贴合平面一20交替间隔设置,电感线的绕线始端分别贴靠在贴合平面一20上。
50.进一步的,也可以在相邻的两个贴合平面一20之间分别设有贴合平面二,贴合平面二与贴合平面一20交替间隔设置,电感线的绕线始端分别贴靠在贴合平面一20上;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未对在相邻的两个贴合平面一20之间分别设有贴合平面二的结构进行图示,贴合平面二的具体结构可以设置成与贴合平面一20的结构相同,贴合平面二也可以设置成其它结构,便于在与三条电感线贴合便可。
5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4和图6所示,绝缘限位结构2的周侧一一正对三条电感线设有三个贴合平面一20,三条电感线绕过绝缘限位结构2的上侧交叉编织,有利于电感线的绕线始端与绝缘限位结构2上的贴合平面一20紧密贴合,使得中心导体组件紧凑、平整且不空鼓;在将本实施例中的中心导体组件用于构成环行器时,有利于确保环行器的性能指标,同时也提高环行器生产的合格率。
5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4所示,绝缘限位结构2的周向外侧壁上设有限位卡接结构一,电感线上对应限位卡接结构一设有用于与限位卡接结构一适配卡接的限位卡接结构二,限位卡接结构二与限位卡接结构一卡接。
5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绝缘限位结构2上设有限位卡接结构一,电感线上设有限位卡接结构二,在将电感线绕在绝缘限位结构2上时,将限位卡接结构二与限位卡接结构一卡接,使得电感线与绝缘限位结构2卡接,电感线的位置限定,避免电感线在没有与电路板进行焊接连接之前出现松动,而影响电感线与绝缘限位结构2的贴紧程度;进一步的,限位卡接结构一设置在绝缘限位结构2,而铁氧体3安装在安装槽22内,便于根据铁氧体3的形状适当的设置安装槽22的形状,便于对铁氧体3进行可靠的限位。
5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限位卡接结构一为卡接槽,限位卡接结构二为卡接凸起。本实施例中的限位卡接结构二为卡接凸起,便于在电感线上加工形成,有利于降低电感线的加工难度。
5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卡接凸起卡接在卡接槽内,且卡接凸起通过粘结剂粘结固定在卡接槽内。
56.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可以预先将铁氧体3安装在安装槽22内,并在电感线之间放置有片状绝缘结构4,通过三条电感线依次绕过绝缘限位结构2的上侧交叉编织将绝缘限位结构2包裹且限定在内导体本体10和三条电感线之间,并将卡接凸起卡接在卡接槽内,卡接凸起还通过粘结剂粘结固定在卡接槽内,使得电感线的位置限定,形成的中心导体组件只有电感线的连接末端没有限位,有利于要将电感线的连接末端与电路板焊接时,确保铁氧体3的底面可靠的贴合在内导体本体10的上侧面,也便于将电感线的连接末端与电路板焊接,避免在将电感线的连接末端与电路板焊接的过程中电感线产生松动或位移,从而提高三条电感线的对称性,提高中心导体组件上由三条电感线的连接末端构成的三个端口的性能的一致性;另外,在将本实施例中的中心导体组件用于构成环行器时,有利于进一步的确保环行器的性能指标,也进一步的提高环行器生产的合格率。
57.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限位卡接结构一间隔设有多个,限位
卡接结构二沿电感线的延伸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多个限位卡接结构二一一对应限位卡接结构一设置且能够分别与对应设置的限位卡接结构一卡接。
58.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限位卡接结构一间隔设有多个,限位卡接结构二设有多个,便于将多个限位卡接结构二分别与限位卡接结构一卡接,从而进一步的提高电感线与绝缘限位结构2卡接的效果,确保电感线绕在绝缘限位结构2上后,电感线的位置限定,从而确保电感线对铁氧体3限位的可靠性,提高铁氧体3与内导体本体10的贴紧程度,避免铁氧体3与内导体本体10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松动而导致铁氧体3与内导体本体10接触不良。
59.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三条电感线分别为周向等距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感线11、第二电感线12和第三电感线13,限位卡接结构一为卡接槽,限位卡接结构二为卡接凸起,设置在第一电感线11上的多个限位卡接结构二包括第一卡接凸起111和第二卡接凸起112,第一卡接凸起111连接在第一电感线11靠近内导体本体10的一端上,第二卡接凸起112连接在第一电感线11的连接末端连接在第一电感线11上,第一卡接凸起111和第二卡接凸起112同侧设置,且第一电感线11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第一卡接凸起111和第二卡接凸起112;本实施例中用于与第一卡接凸起111卡接的卡接槽为第一卡接槽201,用于与第二卡接凸起112卡接的卡接槽为第二卡接槽211;进一步的,本实施例图示的第一卡接凸起111和第二卡接凸起112分别设有四个,第一卡接凸起111和第二卡接凸起112也可以设有五个或其它数量。
60.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设置在第二电感线12上的多个限位卡接结构二包括第三卡接凸起121和第四卡接凸起122,第三卡接凸起121连接在第二电感线12靠近内导体本体10的一端上,第三卡接凸起121连接在第二电感线12的连接末端连接在第二电感线12上,第三卡接凸起121和第四卡接凸起122同侧设置,且第二电感线12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第三卡接凸起121和第四卡接凸起122;本实施例中用于与第三卡接凸起121卡接的卡接槽为第一卡接槽201,用于与第四卡接凸起122卡接的卡接槽为第二卡接槽211;进一步的,本实施例图示的第三卡接凸起121和第四卡接凸起122分别设有四个,第三卡接凸起121和第四卡接凸起122也可以设有五个或其它数量。
61.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设置在第三电感线13上的多个限位卡接结构二包括第五卡接凸起131和第六卡接凸起132,第五卡接凸起131连接在第三电感线13靠近内导体本体10的一端上,第五卡接凸起131连接在第三电感线13的连接末端连接在第三电感线13上,第五卡接凸起131和第六卡接凸起132同侧设置,且第三电感线13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第五卡接凸起131和第六卡接凸起132;本实施例中用于与第五卡接凸起131卡接的卡接槽为第一卡接槽201,用于与第六卡接凸起132卡接的卡接槽为第二卡接槽211;进一步的,本实施例图示的第五卡接凸起131和第六卡接凸起132分别设有四个,第五卡接凸起131和第六卡接凸起132也可以设有五个或其它数量。
62.需要说明是的,本实施例中的分别设在第一电感线11、第二电感线12和第三电感线13上的限位卡接结构二的结构相同,限位卡接结构二在与限位卡接结构一卡接之前呈展开状结构,限位卡接结构二卡接在限位卡接结构一内后呈折弯状结构,另外,本实施例中的也可以将分别设在第一电感线11、第二电感线12和第三电感线13上的限位卡接结构二的设置成不同的结构;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限位卡接结构一和限位卡接结构二的结构可以
具有多种,限位卡接结构一和限位卡接结构二的设置方式也可以具有多种,便于分别对第一电感线11、第二电感线12和第三电感线13进行限位固定便可。
6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和图5所示,中心导体组件还包括:预紧卡接结构一,连接在电感线的连接末端上,用于与电路板上设有的用于与预紧卡接结构一预紧卡接的预紧卡接结构二卡接,电感线绕过绝缘限位结构2的上侧,且预紧卡接结构一与预紧卡接结构二卡接并将电感线拉紧。
6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通过在电感线的连接末端上连接有预紧卡接结构一,通过将预紧卡接结构一预紧卡接在电路板上的预紧卡接结构二,可以对待进行焊接的电感线的连接末端进行预紧卡接,从而便于在对电感线的连接末端进行焊接之前,对三条电感线的连接末端的位置进行调节,确保三条电感线的连接末端的对称性,从而有利于提高中心导体组件上由三条电感线的连接末端构成的三个端口的性能的一致性;另外,也便于将中心导体组件焊接在电路板上。
6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三条电感线分别为周向等距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感线11、第二电感线12和第三电感线13,连接在第一电感线11上的连接末端为第一连接末端113,第一连接末端113上设有的预紧卡接结构一具体为第一预紧卡接槽114,第一预紧卡接槽114设有多个,第一预紧卡接槽114呈圆形状结构,对应的,本实施例的电路板上设有的预紧卡接结构二为卡接凸柱,卡接凸柱与第一预紧卡接槽114卡接,从而对第一电感线11进行预紧。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在第二电感线12上的连接末端为第二连接末端123,第二连接末端123上设有的预紧卡接结构一具体为第二预紧卡接槽124,第二预紧卡接槽124设有多个;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在第三电感线13上的连接末端为第三连接末端133,第三连接末端133上设有的预紧卡接结构一具体为第三预紧卡接槽134,第三预紧卡接槽134设有多个;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预紧卡接槽124和第三预紧卡接槽134的结构均与第一预紧卡接槽114的结构相同,对应的,电路板上分别对应第二预紧卡接槽124和第三预紧卡接槽134设有卡接凸柱。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末端113、第二连接末端123和第三连接末端133上设有的预紧卡接结构一的结构相同,也可以将预紧卡接结构一设置成不同的结构,另外,预紧卡接结构一也可以设置成向外侧凸出的凸起卡接结构,便于将电感线的连接末端与电路板预紧连接便可;本实施例中未对电路板进行图示,电路板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66.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至图3和图5所示,位于最上侧的电感线的上侧也设置有片状绝缘结构4。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最上侧的电感线的上侧也设置有片状绝缘结构4,便于确保位于最上侧的电感线与设置在其上侧的其它部件绝缘,从而保证片状绝缘结构4与三条电感线构成导体—片状绝缘结构4—导体—片状绝缘结构4—导体的叠层网状电感结构不受到在位于最上侧的电感线的上侧的其它部件的影响。
67.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电感线的连接末端朝向内导体结构1折弯且向下延伸超出绝缘限位结构2,电感线的连接末端为引脚,引脚用于与电路板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电感线的连接末端朝向内导体结构1折弯且延伸超出绝缘限位结构2,便于将电感线的连接末端与电路板连接。
68.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行器,包括:上述的中心导体组件;电路板,内导体本体10的底面正对电路板设置,电感线的连接末端分别与电路板连接。
69.在本实施例中,环行器包括上述的中心导体组件,中心导体组件包括绝缘限位结构2,绝缘限位结构2上设有用于安装铁氧体3的安装槽22,从而可以将铁氧体3安装在安装槽22内;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内导体本体10的周侧周向等距间隔设有三条电感线,从而可以通过三条电感线依次绕过绝缘限位结构2的上侧交叉编织将绝缘限位结构2包裹且限定在内导体本体10和三条电感线之间,安装在安装槽22内的铁氧体3受到三条电感线的挤压作用,使得铁氧体3的底面贴合在内导体本体10的上侧面,有利于在将电感线的连接末端连接在电路板后,提高铁氧体3与内导体本体10的贴紧程度,避免铁氧体3与内导体本体10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松动而导致铁氧体3与内导体本体10接触不良;有利于确保环行器的性能指标,同时也提高环行器生产的合格率,避免铁氧体3与内导体本体10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松动而影响环行器的正常使用。
70.在本实施例中,环行器还包括其它组件,中心导体组件是环行器的一个核心组件,中心导体组件通过钎焊焊接在电路板上,环行器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另外,中心导体组件与电路板的具体连接也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赘述。需要说明是的,本实施例中未对环行器进行图示,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环行器具体为集总参数环行器。
71.另外,除本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以外,对于本实用新型中的铁氧体3、电路板、环行器的其它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等可参考本技术领域的常规技术方案,而这些常规技术方案也并非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本实用新型在此不进行详细陈述。
72.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73.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7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75.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