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形玩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0  127



1.本技术涉及玩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形玩具。


背景技术:

2.现有的主流变形玩具有三种类型:一是电动变形玩具,由电机提供驱动力,由于电机能够提供强大的动力驱动,故可以实现较大角度和范围的变形;二是手动变形玩具,不需设置驱动结构,由玩家自主操作,可以根据玩家喜好进行变形;三是机械触发变形玩具,变形过程需要发生动作的动作件由解锁件进行机械锁定,在玩耍时通过触发解锁件使动作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动作,从而实现变形。
3.其中,机械触发变形玩具采用机械锁定,由扭簧、弹簧等弹性件提供动力,所能提供的驱动力较小,只能提供小角度、小范围的变形,无法实现玩具整体从横卧到竖立的大幅度状态变化。现有能够实现竖立状态的变形玩具,只能实现玩具的前半部分相对于后半部分转动至竖立状态,而后半部分的位置和角度仍与变形前相同,这种玩具变形前后的形态差别较小,趣味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机械触发变形玩具变形前后形态差别较小的不足,提供一种变形前后形态差别大,有较强趣味性的变形玩具。
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变形玩具,包括主体部和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主体部前端的变形部,所述主体部中设置有行程触发的动作件;
6.所述变形玩具包括行驶状态和直立状态:
7.所述行驶状态时,所述动作件与所述变形部配合并将所述变形部锁定在展开状态;
8.所述变形玩具趴在操作面上行走设定行程后触发所述动作件,所述动作件动作解除对所述变形部的锁定,所述变形部向下转动击打操作面推动所述变形玩具以后端为支点整体向上抬起至所述直立状态,同时所述变形部转动至贴合在所述主体部上的收回状态。
9.进一步地,所述变形部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主体部的前端中间位置。
10.进一步地,所述变形部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主体部的前端两侧。
11.进一步地,所述变形玩具处于所述行驶状态时呈飞机形态,所述主体部为机身,所述变形部连接在所述主体部前端形成机头;
12.所述变形玩具处于所述直立状态时呈机器人形态,所述主体部为机器人主体,所述变形部贴合在所述主体部上形成机器人胸甲。
13.进一步地,所述变形部包括主件和活动件,所述主件与所述主体部可转动连接,所述活动件活动安装在所述主件上;
14.所述变形部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动作件与所述活动件配合将所述活动件锁
定在第一状态;
15.所述动作件被触发时,所述动作件解除对所述活动件的锁定,所述活动件切换至第二状态。
16.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的后端设置有滚动轮和支撑部,所述行驶状态时,所述滚动轮位于所述支撑部的下方;
17.所述行驶状态时,所述变形部推动所述变形玩具绕所述滚动轮的轮轴转动,直至所述支撑部与操作面接触后所述变形玩具保持在所述直立状态。
18.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中还设置有行驶轮和触发组件,所述触发组件与所述行驶轮和所述动作件联动配合,所述行驶轮转动设定圈数后,触发所述触发组件带动所述动作件动作。
19.进一步地,所述动作件可前后伸缩地安装在所述主体部中,所述触发组件包括蜗杆和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一侧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的外周面抵触在所述触发组件上;
20.所述蜗杆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蜗杆转动带动所述传动齿轮转动,所述传动齿轮上的凸轮推动所述动作件伸缩。
21.进一步地,所述变形部包括主件和第一扭簧,所述主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主体部上,所述第一扭簧连接在所述主件和所述主体部之间;
22.所述主件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台,所述变形部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动作件部分抵触在所述第一限位台上,所述第一扭簧被压缩蓄能;
23.所述动作件被触发时,所述动作件脱离所述第一限位台,所述第一扭簧释能推动所述主件转动至收回状态。
24.进一步地,所述变形部还包括转动杆、支撑轮和第二扭簧,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主件上,所述支撑轮安装在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扭簧连接在所述主件和所述转动杆之间,所述支撑轮支撑于操作面上;
25.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台,所述变形部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动作件部分抵触在所述第二限位台上,所述第二扭簧被压缩蓄能;
26.所述动作件被触发时,所述动作件脱离所述第二限位台,所述第二扭簧释能推动所述转动杆转动至与所述主件贴合。
2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8.本技术中变形部从展开状态转动到收回状态的过程中,通过向下转动击打操作面,推动变形玩具整体向上抬起至直立状态,利用机械动作提供反推力,实现变形玩具整体状态的变化,配合变形部的状态变化,使得变形玩具变形前后的形态有较大变化,提高变形玩具的趣味性;
29.变形玩具整体由纯机械构成,利用蓄能件提供动力,不需安装电源,成本较低,并且不易损坏、使用寿命较长。
附图说明
30.参见附图,本技术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31.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变形玩具处于行驶状态的示意图;
32.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变形玩具处于直立状态的示意图;
33.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变形玩具处于行驶状态的分解示意图;
34.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变形玩具处于行驶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5.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变形玩具中行驶轮、触发组件和动作件的分解示意图;
36.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变形玩具中蜗杆和传动齿轮的配合示意图;
37.图7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变形玩具中动作件和变形部的配合示意图;
38.图8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变形玩具中动作件和变形部配合的分解示意图;
39.图9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变形玩具处于直立状态的分解示意图。
40.附图标记对照表:
41.主体部001:
42.动作件01:第一滑块11、抵触台111、第一压块112、第二滑块12、第二压块121、凸台122、第一弹簧13、第二弹簧14;
43.壳体02、上壳体21、支撑部211、下壳体22、身体部221、手臂部222、螺栓23;
44.行驶轮03;
45.触发组件04:蜗杆41、传动齿轮42、凸轮421、转轴43、第三扭簧44;
46.避让槽08;
47.变形部002:
48.主件05、第一限位台51;
49.第一扭簧06;
50.活动件07:转动杆71、第二限位台711、支撑轮72、第二扭簧73。
具体实施方式
51.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52.容易理解,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技术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技术的全部或视为对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53.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5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属于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55.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变形玩具,如图1-3所示,包括主体部001和可转动地连接在主
体部001前端的变形部002,主体部001中设置有行程触发的动作件01;
56.变形玩具包括如图1所示的行驶状态和如图2所示的直立状态:
57.行驶状态时,动作件01与变形部002配合并将变形部002锁定在展开状态;
58.变形玩具趴在操作面上行走设定行程后触发动作件01,动作件01动作解除对变形部002的锁定,变形部002向下转动击打操作面推动变形玩具以后端为支点整体向上抬起至直立状态,同时变形部002转动至贴合在主体部001上的收回状态。
59.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行驶状态时,变形玩具趴在操作面上,变形部002处于展开状态,安装在主体部001的前端并朝向前方延伸。锁定变形部002的动作件01通过机械联动结构实现行程触发,操作处于行驶状态的变形玩具在操作面上行走设定行程能够触发动作件01动作,从而解除对变形部002的锁定,变形部002向下转动击打操作面时对变形玩具的前端提供反推力,使得变形玩具的前端向上抬起,带动变形玩具整体以自身后端为支点翻转90
°
至直立状态,同时变形部002转动至收回状态,贴合在主体部001上,实现变形玩具从行驶状态到直立状态的变形。
60.需要说明的是,为保证变形部002的转动能够提供足够的推动力,变形部002需要设置一定的长度,同时降低主体部001前端的重量,使主体部001的前端和后端形成一定的重量差,使变形玩具能够顺利抬起。
61.本技术实施例的变形玩具利用变形部002的机械转动提供反推力,在变形前后整体发生了翻转,结合变形部的位置变化,使得变形玩具在变形前后的整体形态发生较大变化,更具趣味性,更加能够吸引小朋友的喜爱。
62.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变形玩具处于行驶状态时呈飞机形态,主体部001为机身,变形部002连接在主体部001前端形成机头;
63.如图2所示,变形玩具处于直立状态时呈机器人形态,主体部001为机器人主体,变形部002贴合在主体部001上形成机器人胸甲。
64.具体来说,主体部001的形态取决于壳体02的形态,如图1-3所示,壳体02包括通过螺栓23连接的上壳体21和下壳体22,上壳体21为设置有机翼的飞机机身形态,下壳体22为机器人形态,其在行驶状态时作为飞机的底面,不易被观察到。动作件01等结构安装在上壳体21和下壳体22之间。
65.如图3所示,下壳体22包括身体部221和两个手臂部222,两个手臂部222可转动地安装在身体部221上,在直立状态时能够掰动手臂部222活动,更具可玩性。
66.主体部001可转动地连接在主体部001的前端中间位置。如图1所示,行驶状态时,变形部002衔接在上壳体21的前端,形成飞机机头;如图2所示,直立状态时,变形部002转动至贴合在下壳体22上,形成机器人胸甲。
67.可选地,变形部002可以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和第二部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主体部001的前端两侧。例如,第一部和第二部在行驶状态时衔接形成机头形状,变形部002转动变形至直立状态时,第一部和第二部分离,分别贴合在主体部001的两侧,形成机器人手臂。动作件01可以同时解除对第一部和第二部的锁定,则第一部和第二部同步动作;动作件01也可以先后解除对第一部和第二部的锁定,则第一部和第二部先后动作。
68.本实施例中的变形玩具从行驶状态的飞机形态转变为直立状态的机器人形态,形态变化的区别较大,具有较强趣味性。
69.进一步地,变形部002包括主件05和活动件07,主件05与主体部001可转动连接,活动件07活动安装在主件05上;
70.变形部002处于展开状态时,动作件01与活动件07配合将活动件07锁定在第一状态;
71.动作件01被触发时,动作件01解除对活动件的锁定,活动件07切换至第二状态。
72.具体来说,主件05为变形部002的主体结构,其与主体部001可转动连接,活动件07则可活动地安装在主件05上,变形部002处于展开状态时,动作件01同时锁定主件05和活动件07;动作件01被触发时,同时解锁主件05和活动件07,主件05相对于主体部001转动,同时活动件07相对于主件05活动,使得变形部002在变形前后,不仅整体位置改变,同时自身形态也发生改变。
73.可选地,活动件07相对于主件05的活动,可以是转动也可以是伸缩,通过转动或伸缩实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切换。
74.本技术实施例中活动件07在第一状态时作为飞机的前轮架,第二状态时被收容在在动作件01和主体部001之间。当变形部002在直立状态时作为机器人手臂时,活动件07则可以设置为机器人手中的武器等手持件。当然,活动件07还可以是其他的可相对主件05活动的部件,在动作件01解锁时,活动件07和主件05可以同时进行活动,且活动方向可以相同或不同,从而达到更炫酷的动态变化效果。
75.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主体部001的后端设置有滚动轮和支撑部211,行驶状态时,滚动轮位于支撑部211的下方;
76.行驶状态时,变形部002推动变形玩具绕滚动轮的轮轴转动,直至支撑部211与操作面接触后变形玩具保持在直立状态。
77.具体来说,本技术实施例的方向以图1所示的方向坐标为准,滚动轮在行驶状态时作为飞机后轮与操作面接触,当变形部002转动击打操作面时推动变形玩具前端时,变形玩具后端的滚动轮保持与操作面接触,变形玩具整体绕滚动轮的轮轴转动,滚动轮的设置减少了变形玩具从行驶状态翻转至直立状态过程中摩擦力,确保变形玩具能够顺畅完成变形。
78.本实施例中上壳体21后端的机尾和机翼部分作为支撑部211,变形玩具在直立状态时,由支撑部211和滚动轮作为支撑,使变形玩具能够稳定站立。
79.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主体部001中还设置有行驶轮03和触发组件04,触发组件04与行驶轮03和动作件01联动配合,行驶轮03转动设定圈数后,触发触发组件04带动动作件01动作。
80.本技术实施例中,行驶轮03为安装在主体部001后端下方的后轮,即为前述支撑变形玩具翻转的滚动轮。
81.行驶状态时手动推动变形玩具行驶设定行程,推动行驶轮03转动设定圈数,通过触发组件04与行驶轮03和动作件01的联动配合,行驶轮03的转动通过触发组件04传动至动作件01,触发动作件01动作。
82.具体来说,如图5所示,动作件01可前后伸缩地安装在主体部001中,触发组件04包括蜗杆41和传动齿轮42,传动齿轮42的一侧设置有凸轮421,凸轮421的外周面抵触在触发组件04上;
83.蜗杆41与传动齿轮42啮合,蜗杆41转动带动传动齿轮42转动,传动齿轮42上的凸轮421推动动作件01伸缩。
84.动作件01上设置有抵触台111,凸轮421的外周面抵触在抵触台111上。蜗杆41的两端固定安装有两个行驶轮03,蜗杆41作为行驶轮03的轮轴,当推动变形玩具行驶时,行驶轮03带动蜗杆41转动。如图6所示,蜗杆41和传动齿轮42啮合,蜗杆41转动时带动传动齿轮42沿箭头方向转动,使凸轮421挤压抵触台111推动动作件01动作。
85.传动齿轮42的转轴43固定在壳体02上,传动齿轮42中还设置有第三扭簧44,第三扭簧44的一端连接壳体02,另一端连接传动齿轮42。蜗杆41带动传动齿轮42转动时压缩第三扭簧44蓄能,当凸轮421推动动作件01解除对变形部002的锁定时,第三扭簧44释能,拉动传动齿轮42转动复位。
86.如图4、7所示,动作件01包括联动配合第一滑块11和第二滑块12,第一滑块11与触发组件04配合,第二滑块12与变形部002配合。
87.具体来说,第一滑块11通过第一弹簧13可前后伸缩地安装在主体部001中,第二滑块12通过第二弹簧14可前后伸缩地安装在主体部001中。抵触台111设置在第一滑块11的后端,第一滑块11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压块112,第二滑块12的后端设置有与第一压块112配合的第二压块121,第二滑块12的前端与变形部002配合。
88.触发组件04推动第一滑块11压缩第一弹簧13向后运动时,第一滑块11同步带动第二滑块12压缩第二弹簧14向后运动,直至第二滑块12的前端与变形部002脱离,第一滑块11和第二滑块12分别在第一弹簧13和第二弹簧14的作用下向前运动复位。
89.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变形部002包括主件05和第一扭簧06,主件05可转动地安装在主体部001上,第一扭簧06连接在主件05和主体部001之间;
90.主件05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台51,变形部002处于展开状态时,动作件01部分抵触在第一限位台51上,第一扭簧06被压缩蓄能;
91.动作件01被触发时,动作件01脱离第一限位台51,第一扭簧06释能推动主件05转动。
92.具体来说,第一限位台51设置在主件05的转动轴外表面,第二滑块12上设置有凸台122,凸台122与主件05上的第一限位台51抵触时,主件05的转动被限制。当第二滑块12向后运动,带动凸台122脱离第一限位台51时,解除对主件05的转动限制。第一扭簧06为主件05和主体部001之间提供驱动力。
93.进一步地,如图7、8所示,变形部002还包括转动杆71、支撑轮72和第二扭簧73,转动杆71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主件05上,支撑轮72安装在转动杆71的另一端,第二扭簧73连接在主件05和转动杆71之间;
94.转动杆71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台711,变形部002处于展开状态时,动作件01部分抵触在第二限位台711上,第二扭簧73被压缩蓄能,支撑轮72支撑于操作面上;
95.动作件01被触发时,动作件01脱离第二限位台711,第二扭簧73释能推动转动杆71转动至与主件05贴合。
96.具体来说,如图8所示,第二限位台711设置在转动杆71的转轴上,第二限位台711沿转轴的周向延伸出。第二滑块12的前端抵触在第二限位台711上,限制了转动杆71的转动;当第二滑块12向后运动,其前端与第二限位台711脱离时,解除对转动杆71的限制,转动
杆71在第二扭簧73的作用下转动至收回状态。
97.转动杆71、支撑轮72和第二扭簧73构成前述活动件07,如图1所示,行驶状态时,转动杆71朝向下方延伸,支撑在操作面上和主件05之间,支撑轮72作为飞机的前轮支撑在操作面,此时活动件07即为前述第一状态。当动作件01解除对转动杆71的锁定时,转动杆71在第二扭簧73提供的扭转力的作用下朝向前端转动并贴合在主件05的下表面,并随主件05转动至与主体部001贴合(见图9),此时活动件07即为前述第二状态。
98.如图3所示,主体部001上设置有避让槽08,直立状态时转动杆71和支撑轮72位于主件05和主体部001之间,并且支撑轮72进入到避让槽08中,使直立状态机器人的形态更加逼真。
99.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变形玩具,在图1所示飞机形态的行驶状态下,两个行驶轮03和支撑轮72与操作面接触,手动推动变形玩具行驶时,行驶轮03通过蜗杆41带动传动齿轮42转动,传动齿轮42上的凸轮421转动挤压第一滑块11的抵触台11向后端运动,第一滑块11进一步带动第二滑块12向后端运动。当变形玩具的行驶距离达到设定行程时,第二滑块12同时解除对主件05和转动杆71的锁定,转动杆71在第二扭簧73的作用下向前运动至与主件05贴合,主件05向后转动至与主体部001贴合,主件05向后转动的同时向下击打操作面,为变形玩具的前端提供反推力,变形玩具整体绕行驶轮03的转轴向上翻转90
°
,直至支撑部211与操作面接触,变形玩具切换至机器人形态的直立状态。
100.本身请实施例中的变形玩具,从展开状态转动到收回状态的过程中,通过向下转动击打操作面,推动变形玩具整体向上抬起至直立状态,利用机械动作提供反推力,实现变形玩具整体状态的变化,配合变形部转动带来的位置变化,和转动杆转动带来的形态变化,使得变形玩具变形前后的形态有较大变化,提高变形玩具的趣味性。
101.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分别公开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适当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在本技术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