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下载】【专利代理】【商标和版权申请】Tel:18215660330

一种适用于控制柜生产用智能有轨物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0  88

【专利下载】【专利代理】【商标和版权申请】Tel:1821566033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控制柜生产用智能有轨物流装置。


背景技术:

2.控制柜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其布置应满足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便于检修,不危及人身及周围设备的安全。
3.控制柜生产流程中,需要对配件进行加工和转移,传统手段采用人工转移,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相互干扰和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控制柜生产用智能有轨物流装置,解决了控制柜生产线上的传统转移模式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相互干扰和严重影响生产效率等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适用于控制柜生产用智能有轨物流装置,包括主体框架、物流部分、轨道部分和智能控制部分。
7.所述主体框架包括物流基座和轨道基座。
8.所述物流基座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一和长方体中空容器二。
9.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一下底板上设置条形通孔一和条形通孔二。
10.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一上底板上等距设置若干个圆形通孔一。
11.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二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上底板上。
12.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二上底板上设置两个圆形通孔二。
13.所述轨道基座包括装料区和卸料区。
14.所述装料区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三、长方体中空容器四、长方体中空容器五和长方体一。
15.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四、长方体中空容器五和长方体一均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三的上底板上。
16.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四、长方体中空容器五和长方体一构成一“c”形环。
17.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四的前侧板上设置一个条形通孔三。
18.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五的后侧板上设置一个条形通孔四。
19.所述卸料区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六和长方体二。
20.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六上底板上设置圆形通孔三。
21.所述长方体二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六上底板上。
22.所述物流部分包括动力机构、固定机构和微调机构。
23.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一、链轮一、链轮二和带轮缘的滚轮。
24.所述伺服电机一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下底板内壁上;两个带轮缘的滚轮设置于从动轴上,所述从动轴通过连接杆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下底板上。
25.两个带轮缘的滚轮设置于主动轴上;所述主动轴通过连接杆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下底板上。
26.所述链轮二设置于主动轴上。
27.所述链轮一通过一减速齿轮箱一设置于伺服电机一转轴上。
28.所述链轮一穿过条形通孔一后和链轮二之间传动连接。
29.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垫条、“n”形架和电磁铁一。
30.所述“n”形架等距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上底板上。
31.所述电磁铁一设置于“n”形架的横梁内。
32.所述垫条为“凹”形条板。
33.所述垫条等距设置于“n”形架之间。
34.所述垫条和“n”形架上均设置缓冲棉。
35.所述微调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二、齿轮和齿条。
36.所述伺服电机二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上底板上。
37.所述齿条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三上底板上。
38.所述齿轮通过减速齿轮箱二设置于伺服电机二的转轴上。
39.所述减速齿轮箱二设置于条形通孔二内,齿轮下端位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下底板下方;且齿轮与齿条啮合。
40.所述轨道部分包括“工”字形轨、限速缓冲机构和信号连接机构。
41.所述“工”字形轨的两端分别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三和长方体中空容器六的上底板上。
42.所述限速缓冲机构包括双动子线性电机、缓冲条、缓冲柱和电磁铁二。
43.所述双动子线性电机通过安装架分别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四和长方体中空容器五内。
44.所述缓冲条两端分别穿过条形通孔三和条形通孔四后设置于双动子线性电机的动子上。
45.所述电磁铁二设置两个,通过弹性伸缩柱设置于缓冲条上。
46.所述缓冲柱分别设置于长方体一和长方体二上。
47.所述缓冲柱位于缓冲条上方。
48.所述信号连接机构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
49.所述发射器包括微处理器一和无线模块一。
50.所述微处理器一和无线模块一均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三内。
51.所述接收器包括无线模块二;无线模块二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七内;长方体中空容器七前侧板上设置圆形安装孔,无线模块二的连接端子设置于圆形安装孔内。
52.所述智能控制部分包括物流调节机构、智能转移机构和提醒机构。
53.所述物流调节机构包括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一、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二、可充电装置、微处理器二和无线模块三。
54.所述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一设置于圆形通孔一内。
55.所述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二设置于圆形通孔三内。
56.所述可充电装置、微处理器二和无线模块三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内。
57.所述智能转移机构包括重启按钮、紧急暂停按钮、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模块和距离传感器模块一。
58.所述重启按钮和紧急暂停按钮分别设置于不同的圆形通孔二内。
59.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模块和距离传感器模块一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左侧板上。
60.所述提醒机构包括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一、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二、蜂鸣器一、蜂鸣器二、启动按钮、暂停按钮一和暂停按钮二。
61.所述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一、蜂鸣器一、启动按钮和暂停按钮一均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四上底板上。
62.所述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二、蜂鸣器二和暂停按钮二设置于长方体二后侧壁上。
63.所述伺服电机一、电磁铁一、伺服电机二、双动子线性电机、电磁铁二、微处理器一、无线模块一、无线模块二、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一、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二、可充电装置、微处理器二、无线模块三、重启按钮、紧急暂停按钮、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模块、距离传感器模块一、变色发光二极管一、蜂鸣器一、启动按钮和暂停按钮一之间电性连接。
64.作为优选,用四个伺服电机和滚轮的组合替换动力机构。
65.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66.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主体框架、物流部分、轨道部分和智能控制部分的整体设计,实现了控制柜生产流程中,配件和半成品的快速转移,无需人工搬运,显著降低劳动强度;可做到智能避让,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升,生产效率得到同步提高。
附图说明
67.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68.图2为本实用新型物流基座在轨道基座的装料区时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69.图中:101. 长方体中空容器一、102. 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3. 条形通孔二、104. 圆形通孔一、105. 圆形通孔二、201. 长方体中空容器三、202. 长方体中空容器四、203. 长方体中空容器五、204. 长方体一、205. 条形通孔三、301. 长方体中空容器六、302. 长方体二、303. 圆形通孔三、401. 伺服电机一、402. 垫条、403.
ꢀ“
n”形架、404. 电磁铁一、405. 伺服电机二、406. 齿轮、407. 齿条、501.
ꢀ“
工”字形轨、502. 双动子线性电机、503. 缓冲条、504. 电磁铁二、505. 缓冲柱。
具体实施方式
70.实施例1,参照附图1-2,一种适用于控制柜生产用智能有轨物流装置,包括主体框架、物流部分、轨道部分和智能控制部分。
71.所述主体框架包括物流基座和轨道基座。
72.所述物流基座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一101和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2。
73.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一101下底板上设置条形通孔一和条形通孔二103。
74.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一101上底板上等距设置若干个圆形通孔一104。
75.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2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101上底板上。
76.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2上底板上设置两个圆形通孔二105。
77.所述轨道基座包括装料区和卸料区。
78.所述装料区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三201、长方体中空容器四202、长方体中空容器五203和长方体一204。
79.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四202、长方体中空容器五203和长方体一204均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三201的上底板上。
80.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四202、长方体中空容器五203和长方体一204构成一“c”形环。
81.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四202的前侧板上设置一个条形通孔三205。
82.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五203的后侧板上设置一个条形通孔四。
83.所述卸料区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六301和长方体二302。
84.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六301上底板上设置圆形通孔三303。
85.所述长方体二302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六301上底板上。
86.所述物流部分包括动力机构、固定机构和微调机构。
87.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一401、链轮一、链轮二和带轮缘的滚轮。
88.所述伺服电机一401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101下底板内壁上;两个带轮缘的滚轮设置于从动轴上,所述从动轴通过连接杆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101下底板上。
89.两个带轮缘的滚轮设置于主动轴上;所述主动轴通过连接杆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101下底板上。
90.所述链轮二设置于主动轴上。
91.所述链轮一通过一减速齿轮箱一设置于伺服电机一401转轴上。
92.所述链轮一穿过条形通孔一后和链轮二之间传动连接。
93.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垫条402、“n”形架403和电磁铁一404。
94.所述“n”形架403等距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101上底板上。
95.所述电磁铁一404设置于“n”形架403的横梁内。
96.所述垫条402为“凹”形条板。
97.所述垫条402等距设置于“n”形架403之间。
98.所述垫条402和“n”形架403上均设置缓冲棉。
99.所述微调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二405、齿轮406和齿条407。
100.所述伺服电机二405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101上底板上。
101.所述齿条407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三201上底板上。
102.所述齿轮406通过减速齿轮箱二设置于伺服电机二405的转轴上。
103.所述减速齿轮箱二设置于条形通孔二103内,齿轮406下端位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101下底板下方;且齿轮406与齿条407啮合。
104.所述轨道部分包括“工”字形轨501、限速缓冲机构和信号连接机构。
105.所述“工”字形轨501的两端分别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三201和长方体中空容器六301的上底板上。
106.所述限速缓冲机构包括双动子线性电机502、缓冲条503、缓冲柱505和电磁铁二504。
107.所述双动子线性电机502通过安装架分别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四202和长方体中空容器五203内。
108.所述缓冲条503两端分别穿过条形通孔三205和条形通孔四后设置于双动子线性电机502的动子上。
109.所述电磁铁二504设置两个,通过弹性伸缩柱设置于缓冲条503上。
110.所述缓冲柱505分别设置于长方体一204和长方体二302上。
111.所述缓冲柱505位于缓冲条503上方。
112.所述信号连接机构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
113.所述发射器包括微处理器一和无线模块一。
114.所述微处理器一和无线模块一均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三201内。
115.所述接收器包括无线模块二;无线模块二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七内;长方体中空容器七前侧板上设置圆形安装孔,无线模块二的连接端子设置于圆形安装孔内。
116.所述智能控制部分包括物流调节机构、智能转移机构和提醒机构。
117.所述物流调节机构包括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一、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二、可充电装置、微处理器二和无线模块三。
118.所述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一设置于圆形通孔一104内。
119.所述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二设置于圆形通孔三303内。
120.所述可充电装置、微处理器二和无线模块三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101内。
121.所述智能转移机构包括重启按钮、紧急暂停按钮、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模块和距离传感器模块一。
122.所述重启按钮和紧急暂停按钮分别设置于不同的圆形通孔二105内。
123.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模块和距离传感器模块一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左侧板上。
124.所述提醒机构包括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一、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二、蜂鸣器一、蜂鸣器二、启动按钮、暂停按钮一和暂停按钮二。
125.所述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一、蜂鸣器一、启动按钮和暂停按钮一均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四202上底板上。
126.所述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二、蜂鸣器二和暂停按钮二设置于长方体二302后侧壁上。
127.所述伺服电机一401、电磁铁一404、伺服电机二405、双动子线性电机502、电磁铁二504、微处理器一、无线模块一、无线模块二、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一、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二、可充电装置、微处理器二、无线模块三、重启按钮、紧急暂停按钮、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模块、距离传感器模块一、变色发光二极管一、蜂鸣器一、启动按钮和暂停按钮一之间电性连接。
128.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129.第一步,预设置:
130.将本装置安装至控制柜加工流程一的卸料区(如打磨区)和加工流程二的上料区(如喷漆区、组装区等)之间。
131.可根据加工流程一设备的智能化程度,考虑将无线模块二接入其plc控制中枢,以获得更佳的智能性和协调性。
132.对装置进行供电并调试。
133.第二步,装载流程:
134.操作人员点按启动钮,微处理器一输出信号给伺服电机一401和伺服电机二405;伺服电机一401和伺服电机二405带动物流基座运行至最右端。
135.之后,加工流程一的卸料区每对物流基座加载一次物料(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输出信号给微处理器一),伺服电机二405带动物流基座运行一个单位距离,方便下一次加载。
136.加载完成后,微处理器一通过无线模块一输出信号给加工流程一,设备暂停加载(若人工加载可跳过该流程)。
137.最后,伺服电机二405带动物流基座运行至长方体中空容器六301上。方便卸料人员进行卸料。
138.第三步,智能性:
139.物流基座运行途中,遇到其他工作人员时会暂停,等待其他工作人员远离后再继续运行。其中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模块,判定是否有人员靠近,距离传感器模块一判定运行具体位置。
140.预警:
141.当物流基座到达加工流程一的卸料区时,微处理器通过无线模块一和无线模块三以及微处理器二输出信号给可变二发光二极管一和蜂鸣器一。蜂鸣器一短鸣一声,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一显示红色并闪烁。提醒操作人员。
142.当物流基座到加工流程二的上料区时,微处理器一通过无线模块一和无线模块三,传输信号给微处理器二。之后微处理器二输出信号给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二和蜂鸣器二。蜂鸣器二短鸣一声,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二显示红色,并闪烁。提醒操作人员。
143.当物流基座未在预设时间内到达加工流程二的上料区时,微处理器输出信号给可变二发光二极管一、可变二发光二极管二、蜂鸣器一和蜂鸣器二;可变二发光二极管一和可变二发光二极管二显示红色,并闪烁。蜂鸣器一和蜂鸣器二长鸣,提醒操作人员进行检修。
144.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用四个伺服电机和滚轮的组合替换动力机构。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