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下载】【专利代理】【商标和版权申请】Tel:18215660330

型材组装框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0  91

【专利下载】【专利代理】【商标和版权申请】Tel:1821566033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型材组装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型材组装框架。


背景技术:

2.铝合金框架具有结实耐用、防水防潮、容易打理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商业等场所用来放置一些物品,或者用于承载柜体等。
3.传统技术中,铝合金框架搭建时,铝型材之间的连接固定方式一般直接采用螺丝、卡接、传统角码来锁紧固定。
4.然而,目前的铝合金框架搭建方式,需要大量使用螺丝进行型材之间的固定,组装麻烦,框架稳定性不高。卡接组装的方式虽然操作比较方便,但结构稳定性不高,承重能力小,甚至受外力较大时容易散架;采用角码来实现连接的,但传统角码在产品组装好后,角码直接露出在外面,这不仅导致产品不美观,同时角码也会造成位置干涉,对其它零件的安装产生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型材组装框架,结构稳定,能够有效提高框架安装的便利性,同时保证型材框架的美观。
6.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型材组装框架,包括:第一型材与第二型材,所述第一型材的宽度w1小于第二型材的宽度w2,所述第一型材与所述第二型材均为两个以上;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第一插接段与第二插接段,所述第一插接段用于与第一型材插接配合,所述第二插接段用于与所述第二型材插接配合;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第三插接段与第四插接段,所述第三插接段与所述第四插接段均用于与所述第一型材插接配合;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设有第五插接段,所述第五插接段用于与第一型材插接配合。
7.上述型材组装框架,在组装过程中,首先,第一插接段与第一型材插接,第二插接段与第二型材插接,如此,能够在平面内,连接第一型材与第二型材;然后,第二连接件上的第三插接段与第四插接段分别插接两个第一型材,因此,通过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的组合,能够在平面内组成不同形状的平面框架。接着,将第三连接件的底部与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螺接,然后,将第一型材与第三连接件上的第三插接段插接,从而能够实现空间内三个第一型材或第二型材的连接,如此,通过多个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的组合,能够按照组装需求,组装完成型材组装框架。不同尺寸的型材有利于保证承载能力,插接的组装方式安装方便快捷,同时插接的方式能够隐藏插接段部分,有利于减少螺丝的使用,同时保证型材组合装框架的外形美观。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型材组装框架还包括滑动连接件,所述滑动连接件设有滑动部与固定部,所述滑动部用于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型材或所述第二型材。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固定部上均设有通孔。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螺接。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孔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外轮廓为方形。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还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间隔设置。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第三连接孔螺接。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孔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三连接孔的外轮廓为方形。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段与所述第二插接段上均设有通孔。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插接段与所述第五插接段上均设有通孔。
附图说明
17.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三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滑动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型材组装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图5中圈a处的局部视图;
25.图7为图5中圈b处的局部视图。
26.附图标记说明:
27.100、型材组装框架;110、第一型材;120、第二型材;130、第一连接件;131、第一插接段;132、第二插接段;133、第一连接孔;134、第二连接孔;140、第二连接件;141、第三插接段;142、第四插接段;143、第三连接孔;150、第三连接件;151、第五插接段;160、滑动连接件;161、滑动部;162、固定部;163、固定孔;17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34.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7,图5提供了一种型材组装框架100的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的一种型材组装框架100,包括:第一型材110与第二型材120,第一型材110的宽度w1小于第二型材120的宽度w2,第一型材110与第二型材120均为两个以上;第一连接件130,第一连接件130设有第一插接段131与第二插接段132,第一插接段131用于与第一型材110插接配合,第二插接段132用于与第二型材120插接配合;第二连接件140,第二连接件140设有第三插接段141与第四插接段142,第三插接段141与第四插接段142均用于与第一型材110插接配合;第三连接件150,第三连接件150设有第五插接段151,第五插接段151用于与第一型材110插接配合。
35.上述型材组装框架100,在组装过程中,首先,第一插接段131与第一型材110插接,第二插接段132与第二型材120插接,如此,能够在平面内,连接第一型材110与第二型材120;然后,第二连接件140上的第三插接段141与第四插接段142分别插接两个第一型材110,因此,通过第一连接件130、第二连接件140、第一型材110、第二型材120的组合,能够在平面内组成不同形状的平面框架。接着,将第三连接件150的底部与第一连接件130或第二连接件140螺接,然后,将第一型材110与第三连接件150上的第三插接段141插接,从而能够
实现空间内三个第一型材110或第二型材120的连接,如此,通过多个第一型材110、第二型材120、第一连接件130、第二连接件140、第三连接件150的组合,能够按照组装需求,组装完成型材组装框架100。不同尺寸的型材有利于保证承载能力,插接的组装方式安装方便快捷,同时插接的方式能够隐藏插接段部分,有利于减少螺丝的使用,同时保证型材组合装框架的外形美观。
36.其中,第一型材110与第二型材120的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不同第一型材110与不同第二型材120的长度不同。
37.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与图5,型材组装框架100还包括滑动连接件160,滑动连接件160设有滑动部161与固定部162,滑动部161用于滑动连接于第一型材110或第二型材120。如此,通过滑动部161的滑动作用,能够在第一型材110或第二型材120的任意位置上调节另一第一型材110的连接位置,进而丰富型材组装框架100的组装形式,按照实际需要去调整框架中间的第一型材110的位置,提高型材组装框架100的使用便利性。
38.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图5、图6与图7,滑动部161与固定部162上均设有通孔170。如此,能够通过螺丝、螺栓等紧固件对滑动连接件160的滑动部161与固定部162与第一型材110和第二型材120之间连接,滑动连接件160与第一型材110和第二型材12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提高型材组装框架100的承重能力。
39.更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固定部162上还设有固定孔163。如此,在固定部162安装在型材内部时,通过固定孔163与型材上加工的穿孔连通,两个相对设置的滑动连接件160形成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孔163,能够用于固定连接杆等配件,进而丰富滑动连接件160的使用功能,提高滑动连接件160的使用品质。
40.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第一连接件130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33,第三连接件150与第一连接孔133螺接。如此,螺接的方式有利于提高第一连接件130与第三连接件150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型材组装框架100的承重能力。
41.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第一连接孔133为四个,四个第一连接孔133的外轮廓为方形。如此,第一型材110通过第三连接件150与第一连接件130连接时,第三连接件150对应两个第一连接孔133,方形轮廓的四个第三连接孔143能够调整第三连接件150在第一连接件130上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向,进而增加第一连接件130对于第一型材110的连接方式,提高第一连接件130的适用性。
42.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第一连接件130上还设有第二连接孔134,第二连接孔134与第一连接孔133间隔设置。如此,能够调整第三连接件150在第一连接件130上的连接位置,进而进一步增加第一连接件130对于第一型材110的连接方式,提高第一连接件130的适用性。
43.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第二连接件140设有第三连接孔143,第三连接件150与第三连接孔143螺接。如此,螺接的方式有利于提高第二连接件140与第三连接件150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型材组装框架100的承重能力。
44.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第三连接孔143为四个,四个第三连接孔143的外轮廓为方形。如此,第一型材110通过第三连接件150与第二连接件140连接时,第三连接件150对应两个第三连接孔143,方形轮廓的四个第三连接孔143能够调整第三连接件150在第二连接件140上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向,进而增加第二连接件140对于第一型材110的连接方
式,提高第二连接件140的适用性。
45.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第一插接段131与第二插接段132上均设有通孔170。如此,在插接的同时,第一插接段131能够通过通孔170与第一型材110螺接,进而提高第一插接段131与第一型材110的连接稳定性。第二插接段132能够通过通孔170与第二型材120螺接,提高第二插接段132与第二型材120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型材组装框架100的整体强度和承重效果。
46.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第四插接段142与第五插接段151上均设有通孔170。如此,在插接的同时,第四插接段142与第五段能够通过通孔170与第一型材110螺接,进而提高第五插接段151、第六插接段与第一型材110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型材组装框架100的整体强度和承重效果。
47.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