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刮型的包覆杆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0  139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覆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刮型的包覆杆。


背景技术:

2.目前油田生产井大部分采用有杆采油,随着注水井、斜井、定向井、水平井等所占比重日益增多,井液中矿化度及腐蚀性介质含量越来越多,传统抽油杆的杆体为金属材质,外表缺少必要的保护层,因此抽油杆表面极易受到刮擦,而抽油杆在不断的往复移动过程中与油管产生摩擦导致偏磨,尤其是在斜井和水平井的采油作业中管杆偏磨、刮擦、腐蚀损伤更加严重;
3.而目前现有的包覆抽油杆一般通过在杆身外侧增加保护层来提高抽油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防刮耐磨性,但是保护层的使用寿命有限,并且当保护层在受到严重磨损时更换不便,另外,通过保护层来提高杆身的防刮耐磨能力,而保护层子无法承受刮擦和摩擦时,则保护层毁坏,而杆身也会直接受到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刮型的包覆杆,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包覆抽油杆一般通过在杆身外侧增加保护层来提高抽油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防刮耐磨性,但是保护层的使用寿命有限,并且当保护层在受到严重磨损时更换不便,另外,通过保护层来提高杆身的防刮耐磨能力,而保护层子无法承受刮擦和摩擦时,则保护层毁坏,而杆身也会直接受到损伤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刮型的包覆杆,包括包覆杆杆体,所述包覆杆杆体外侧上方位置处螺旋缠绕有上螺旋环,所述包覆杆杆体外侧下方位置处螺旋缠绕有下螺旋环,上螺旋环和下螺旋环外侧表面均为光滑倒角设置,且上螺旋环和下螺旋环螺旋方向相同,所述包覆杆杆体两端分别固连有用以拼接连接的连接座,连接座外侧边部圆周方向均匀等距焊接有导流凸块,导流凸块外表面中部开设置有光滑凸块;
6.所述连接座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外侧螺纹旋接有连接箍座,所述连接座端部位于连接杆外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卡接紧密凸块,所述连接箍座内侧边部与卡接紧密凸块对应处均开设有契合卡接槽,连接箍座内侧边部与卡接紧密凸块顶部的连接处嵌入连接有挤压橡胶垫环。
7.优选的,所述导流凸块外表面中部开设有紧密嵌合槽,光滑凸块紧密嵌于紧密嵌合槽内。
8.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连接箍座之间螺纹连接后,卡接紧密凸块紧密嵌于契合卡接槽内,契合卡接槽内侧靠近卡接紧密凸块处设置有弧形面。
9.优选的,所述连接箍座内侧边部与卡接紧密凸块顶部的连接处嵌入连接有挤压橡胶垫环,挤压橡胶垫环固定粘结于契合卡接槽内侧壁,且连接杆与连接箍座连接时,挤压橡
胶垫环与卡接紧密凸块顶部紧密接触。
10.优选的,所述包覆杆杆体外侧位于上螺旋环和下螺旋环之间位置处套接有防护套,防护套外侧表面均匀设置有耐磨凸环,所述防护套内侧边部连接有显色层,显色层内侧位于包覆杆杆体外表面边部位置处粘连有保护层。
11.优选的,所述耐磨凸环为耐磨橡胶,所述显色层为颜色设置为红色的橡胶层,保护层为防腐蚀层。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3.1、通过在包覆杆杆体外侧均匀设置上螺旋环和下螺旋环,以此通过上螺旋环和下螺旋环来代替包覆杆杆体与油井井壁接触,以此来防止包覆杆杆体本身产生刮擦和磨损,同时通过上螺旋环和下螺旋环的螺旋设计,使得包覆杆杆体在下井过程中能够滑动的更加顺畅,进而提高包覆杆杆体在下井过程中的流畅度,以便其更好的进行下井工作,而通过连接座、导流凸块和光滑凸块能够在包覆杆杆体的两侧提供支撑的作用,使得包覆杆杆体在下井时更加稳定,同时导流凸块和光滑凸块与井壁接触,进而进一步提高包覆杆杆体的防磨和耐刮能力。
14.2、通过卡接紧密凸块、契合卡接槽和挤压橡胶垫环能够使连接杆和连接箍座之间在进行组合拼接时具备更高的连接紧密性,同时配合连接杆和连接箍座之间的螺纹连接,使得连接杆和连接箍座在连接时不仅更加方便,进一步提升了其间连接的牢固性和密封性。
15.3、通过防护套、耐磨凸环、显色层和保护层能够在包覆杆杆体外侧提供一层防护,同时通过耐磨凸环来降低防护套受到的磨损,同时通过显色层方便在防护套受到磨损后及时的进行警醒提示,以此方便工作人员快速对包覆杆杆体的受损情况进行了解,以防磨损程度加重对包覆杆杆体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7.在附图中: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卡接紧密凸块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显色层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标号:1、包覆杆杆体;2、上螺旋环;3、下螺旋环;4、连接座;5、导流凸块;6、光滑凸块;7、连接杆;8、连接箍座;9、卡接紧密凸块;10、契合卡接槽;11、挤压橡胶垫环;12、防护套;13、耐磨凸环;14、显色层;15、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3.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刮型的包覆杆,包括
包覆杆杆体1,包覆杆杆体1外侧上方位置处螺旋缠绕有上螺旋环2,包覆杆杆体1外侧下方位置处螺旋缠绕有下螺旋环3,上螺旋环2和下螺旋环3外侧表面均为光滑倒角设置,且上螺旋环2和下螺旋环3螺旋方向相同,包覆杆杆体1两端分别固连有用以拼接连接的连接座4,连接座4外侧边部圆周方向均匀等距焊接有导流凸块5,导流凸块5外表面中部开设置有光滑凸块6,导流凸块5外表面中部开设有紧密嵌合槽,光滑凸块6紧密嵌于紧密嵌合槽内,方便降低导流凸块5中部在滑动时的磨损,同时提高包覆杆杆体1下落时的滑动速度;
24.连接座4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连接杆7外侧螺纹旋接有连接箍座8,连接座4端部位于连接杆7外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卡接紧密凸块9,连接箍座8内侧边部与卡接紧密凸块9对应处均开设有契合卡接槽10,连接杆7与连接箍座8之间螺纹连接后,卡接紧密凸块9紧密嵌于契合卡接槽10内,契合卡接槽10内侧靠近卡接紧密凸块9处设置有弧形面,方便连接杆7与连接箍座8之间的卡紧连接,保证连接杆7与连接箍座8之间连接后的紧密性,连接箍座8内侧边部与卡接紧密凸块9顶部的连接处嵌入连接有挤压橡胶垫环11,连接箍座8内侧边部与卡接紧密凸块9顶部的连接处嵌入连接有挤压橡胶垫环11,挤压橡胶垫环11固定粘结于契合卡接槽10内侧壁,且连接杆7与连接箍座8连接时,挤压橡胶垫环11与卡接紧密凸块9顶部紧密接触,使连接箍座8和连接杆7之间在连接后具备更高的连接紧固性和密封性。
25.包覆杆杆体1外侧位于上螺旋环2和下螺旋环3之间位置处套接有防护套12,防护套12外侧表面均匀设置有耐磨凸环13,防护套12内侧边部连接有显色层14,显色层14内侧位于包覆杆杆体1外表面边部位置处粘连有保护层15,耐磨凸环13为耐磨橡胶,使耐磨凸环13具备更高的耐磨效果,显色层14为颜色设置为红色的橡胶层,使显色层14具有更加醒目的提示,保护层15为防腐蚀层,防腐蚀层为聚乙烯,使保护层15对包覆杆杆体1起到更好的保护。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包覆杆杆体1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其需要与接箍等连接管件进行连接时,首先将包覆杆杆体1通过其端部的连接座4和连接杆7与需要连接的连接箍座8之间进行连接,在连接过程中,通过连接杆7与连接箍座8之间的螺纹连接,使得连接杆7不断的旋入到连接箍座8内,而当连接座4端部的卡接紧密凸块9抵到契合卡接槽10内时,通过连接杆7的不断旋入,使得卡接紧密凸块9能够通过挤压逐渐的进入到契合卡接槽10,以此使得卡接紧密凸块9和契合卡接槽10之间紧密契合,进而使得连接杆7和连接箍座8之间在连接后具备更高的连接紧密性,同时在连接杆7和连接箍座8之间连接后,通过挤压橡胶垫环11的挤压形变能够进一步提高连接杆7和连接箍座8之间在连接后的密封性;
27.在工作下井时,通过包覆杆杆体1外侧螺旋设置的上螺旋环2和下螺旋环3来代替包覆杆杆体1与井壁接触,以此来降低包覆杆杆体1受到的磨损,同时通过上螺旋环2和下螺旋环3的螺旋设置,能够降低包覆杆杆体1外侧与井壁之间的摩擦,进而使得包覆杆杆体1在下井时更加流畅,同时结合包覆杆杆体1外侧设置的导流凸块5和光滑凸块6能够进一步提高包覆杆杆体1的防磨耐刮能力,使得包覆杆杆体1能够稳定的进行下井工作;
28.并且,通过包覆杆杆体1外侧的防护套12和耐磨凸环13也能够有效的对包覆杆杆体1进行保护,而当防护套12在受到磨损后,其内侧的显色层14便会显露出红色,以此方便提醒工作人员及时注意,同时方便工作人员快速对包覆杆杆体1的受损情况进行了解,以防
止包覆杆杆体1受到的磨损加重,而使其产生损坏。
2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