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下载】【专利代理】【商标和版权申请】Tel:18215660330

一种抗返流的输液器装置

专利查询2022-5-20  81

【专利下载】【专利代理】【商标和版权申请】Tel:18215660330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器领域,具体是一种抗返流的输液器装置。


背景技术:

2.输液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耗材,经过无菌处理,建立静脉与药液之间通道,用于静脉输液。一般由静脉针或注射针、针头护帽、输液软管、药液过滤器、流速调节器、滴壶、瓶塞穿刺器、空气过滤器等八个部分连接组成,部分输液器还有注射件,加药口等。
3.但是,现有的输液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病人或者医护人员频繁对输液器进行观察,避免药液输完导致血液回流的问题,虽然市面上出现防止血液回流的输液器,但抗反流的效果较差,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针对这一问题,现在提供一种抗返流的输液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返流的输液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抗返流的输液器装置,包括输液瓶,所述输液瓶的底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有针头,且所述连接管的表面设有用于调节药液流速的调节器,还包括第一抗反流组件以及第二抗反流组件;
7.所述第一抗反流组件,用于防止药液倒流,所述第一抗反流组件位于所述输液瓶与调节器之间;
8.所述第二抗反流组件,用于防止血液倒流,所述第二抗反流组件位于所述调节器与针头之间,且所述第二抗反流组件靠近针头设置。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液瓶、连接管、第一抗反流组件、第二抗反流组件、针头之间均通过连接管相互连通。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抗反流组件包括上下端均与连接管连通的储液腔,所述储液腔的中间位置设有输液通道,所述储液腔的内部位于输液通道的上方设有浮球,所述浮球的底端设有与输液通道相匹配的堵头,且所述堵头的底端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穿过输液通道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储液腔的内壁滑动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抗反流组件包括上下端均与连接管连通的连接腔,所述连接腔的内部顶端位于连接管的两侧固定有用于防止倒流的膜瓣,且两组所述膜瓣的两侧均设有用于带动两组膜瓣的底端相互抵压的抵压机构。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抵压机构包括位于连接腔内壁两侧的套筒,所述套筒靠近膜瓣的一端均插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与所述套筒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杆的一端与膜瓣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移动杆的内壁固定连接。
1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膜瓣的形状均为向内凹陷的圆弧形。
1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液通道的内壁设有用于增加输液通道与堵头之间密封性的密封圈。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第一抗反流组件,通过设置的堵头与输液通道,在输液完毕后,堵头会将输液通道堵住,从而避免空气的进入,起到了抗反流的效果。
1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第二抗反流组件,当药液进入连接腔的内部之后,会挤压两组膜瓣使得两组膜瓣呈开状态,此时弹簧压缩,药液可以流通,而当没有药液进入时,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得两组膜瓣呈关闭状态,从而达到防止血液倒流的目的,进一步提高了抗反流的效果。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抗反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抗反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滑块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2.其中:1、输液瓶;2、连接管;3、第一抗反流组件;4、调节器;5、针头;6、第二抗反流组件;7、连接腔;8、膜瓣;9、套筒;10、移动杆;11、弹簧;12、储液腔;13、输液通道;14、浮球;15、堵头;16、滑块;17、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实施例1
25.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抗返流的输液器装置,包括输液瓶1,所述输液瓶1的底端通过连接管2连接有针头5,且所述连接管2的表面设有用于调节药液流速的调节器4,还包括第一抗反流组件3以及第二抗反流组件6;
26.所述第一抗反流组件3,用于防止药液倒流,所述第一抗反流组件3位于所述输液瓶1与调节器4之间;
27.所述第二抗反流组件6,用于防止血液倒流,进一步提高了抗反流的效果,所述第二抗反流组件6位于所述调节器4与针头5之间,且所述第二抗反流组件6靠近针头5设置,当血液倒流时,由于第二抗反流组件6靠近针头5设置,血液倒流距离短,倒流量少,降低血流污染污染概率。
28.所述输液瓶1、连接管2、第一抗反流组件3、第二抗反流组件6、针头5之间均通过连接管2相互连通,使得药液能够流通。
29.所述第一抗反流组件3包括上下端均与连接管2连通的储液腔12,所述储液腔12的中间位置设有输液通道13,所述储液腔12的内部位于输液通道13的上方设有浮球14,所述浮球14的底端设有与输液通道13相匹配的堵头15,且所述堵头15的底端固定有连接杆,所
述连接杆的下端穿过输液通道13固定有滑块16,所述滑块16与所述储液腔12的内壁滑动连接,连接杆与滑块16的设置,使得堵头15能够与输液通道13始终处于同一直线上,使用时,药液通过连接管2进入储液腔12的内部,在浮力的作用下,浮球14能够带动堵头15上升,使得药液能够通过输液通道13流出,当储液腔12的内部药液较少时,浮力不足以带动浮球14浮起,此时堵头15在重力的作用下会下降并将输液通道13堵住,避免空气的进入,起到了抗反流的效果。
30.所述第二抗反流组件6包括上下端均与连接管2连通的连接腔7,所述连接腔7的内部顶端位于连接管2的两侧固定有用于防止倒流的膜瓣8,且两组所述膜瓣8的两侧均设有用于带动两组膜瓣8的底端相互抵压的抵压机构,使用时,在药液通过连接管2进入连接腔7内部时,在压力的作用下,会使得两组膜瓣8分离,使得两组膜瓣8呈开状态,药液可以流通,而当没有药液进入时,通过抵压机构使得两组膜瓣8呈关闭状态,从而达到防止血液倒流的目的。
31.所述抵压机构包括位于连接腔7内壁两侧的套筒9,所述套筒9靠近膜瓣8的一端均插接有移动杆10,所述移动杆10与所述套筒9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杆10的一端与膜瓣8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10的另一端固定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的另一端与移动杆10的内壁固定连接,使用时,当两组膜瓣8呈开状态时,此时弹簧11被压缩,而当没有药液进入时,在弹簧11的作用下使得两组膜瓣8呈关闭状态,从而达到防止血液倒流的目的。
32.所述膜瓣8的形状均为向内凹陷的圆弧形,圆弧形的设置,当回血时两个膜瓣8的弧面受到血液的挤压后能够进一步提高两组膜瓣8的关闭效果。
33.实施例2
34.请参阅图1-4,与实施例1相区别的是:所述输液通道13的内壁设有用于增加输液通道13与堵头15之间密封性的密封圈17,能够增加输液通道13与堵头15之间密封性,从而进一步避免空气的进入,避免血液回流的事故发生,提高了安全性。
3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36.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药液通过连接管2进入储液腔12的内部,在浮力的作用下,浮球14能够带动堵头15上升,使得药液能够通过输液通道13流出,当储液腔12的内部药液较少时,浮力不足以带动浮球14浮起,此时在重力的作用下堵头15会下降并将输液通道13堵住,避免空气的进入,起到了抗反流的效果,在药液通过连接管2进入连接腔7内部时,在压力的作用下,会使得两组膜瓣8分离,使得两组膜瓣8呈开状态,此时弹簧11压缩,药液可以流通,而当没有药液进入时,在弹簧11的作用下使得两组膜瓣8呈关闭状态,从而达到防止血液倒流的目的。
3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