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聚氨酯浇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聚氨酯浇注机机头。
背景技术:
2.聚氨酯浇注机是把两种原料从各自的料罐中,按一定比例,送至浇注头的混合室内,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借助于混合头主轴的高速旋转和混合头特殊螺旋结构所产生的推力,将两种原料在注料嘴装置的混合室内进行快速搅拌,并发生化学反应,然后,通过注料嘴,浇注入聚氨酯制品的模腔而熟化成型;现有技术的浇注机机头只有一个入料口,需要将两种原料依次送入料罐内,延长了进料的时间,两种原料上下分层加大了搅拌的难度,容易导致原料搅拌不均匀,且现有技术的浇注机机头还存在冷却效果不佳,当原料搅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无法快速冷却,容易导致原料堵塞在通道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氨酯浇注机机头,可快速冷却物料、物料搅拌均匀且作业时间减短。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聚氨酯浇注机机头,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混料腔,所述混料腔内中心位置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过转环与所述中轴固定连接,所述中轴上固定设有连接头结构,所述混料腔外侧设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一端上侧设有装液口,所述冷却液一端下侧设有出液口,所述冷却腔内部设有若干搅拌装置,所述机体上端一侧设有第一入料口,所述第一入料口与第一入料通道相通,所述机体上端相对所述第一入料口的位置设有第二入料口,所述第二入料口与第二入料通道相通,所述机体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内设有密封台,所述密封台内设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上端固定设有固定台,所述排料管下端外侧设有弹簧台,所述机体下端与所述弹簧台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排料管与密封台接触的位置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排料管内设有防漏柱,所述防漏柱下端设有拉台。
6.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7.本实用新型所述混料腔内中心位置设有转轴,转轴的设置实现了对混料腔内的原理进行搅拌的作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混料腔外侧设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一端上侧设有装液口,所述冷却液一端下侧设有出液口,所述冷却腔内部设有若干搅拌装置,冷却腔的设置用于装冷却液,可对搅拌中的原料进行快速冷却,防止原料堵塞出料口,搅拌装置的设置使得冷却液在冷却腔内进行环形旋转,实现对原料的均匀冷却;本实用新型所述机体上端一侧设有第一入料口,所述第一入料口与第一入料通道相通,所述机体上端相对所述第一入料口的位置设有第二入料口,所述第二入料口与第二入料通道相通,第一入料口和第二入料口的设置,实现了两种不同原料可同时装入混料腔内,使得两种不同原料进入混料腔内时,不会出现上下分层的情况,实现了初步混合,再经过转轴的二次混合,原料混合更加均
匀;本实用新型所述密封台内设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上端固定设有固定台,所述排料管下端外侧设有弹簧台,所述机体下端与所述弹簧台之间设有弹簧,弹簧的设置,所述排料管与密封台接触的位置设有若干通孔,实现了当弹簧台受到向上的压力时,排料管向上移动,物料将通过通孔流出,当弹簧台没有受到压力时,密封台堵塞通孔,物料无法流出;本实用新型所述排料管内设有防漏柱,所述防漏柱下端设有拉台,防漏柱的设置,防止当弹簧台意外受到向上的压力时,而导致物料漏出,当需要使用时,通过拉台将防漏柱取出,即可实现正常的物料排出。
8.进一步的,所述转轴外侧设有转齿,所述转齿螺旋排布方向与转轴旋转方向一致,所述转轴下端设有旋尖,所述旋尖外设有旋转台,所述旋转台上设有若干斜凹槽。
9.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0.本实用新型所述转轴外侧设有转齿,所述转齿螺旋排布方向与转轴旋转方向一致,使得转轴的搅拌力度加大,物料混合更加均匀,所述转轴下端设有旋尖,所述旋尖外设有旋转台,所述旋转台上设有若干斜凹槽,旋转台实现对下方物料的二次搅拌,进一步使得物料的混合均匀。
11.进一步的,所述中轴外从上至下依次套设有滚动轴承和密封圈。
12.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3.本实用新型所述中轴外从上至下依次套设有滚动轴承和密封圈,密封圈的设置,防止机体外的杂物进入混合腔内,提高了物料的质量。
1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结构包括皮带轮,所述皮带轮下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下设有转动轴承,所述盖板和所述转动轴承之前设有进油通道。
15.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装置由定位台、搅拌棍和螺旋叶片组成,所述定位台位于所述冷却腔的上端和下端,所述定位台与所述定位台之间设有搅拌棍,所述搅拌棍外表面螺旋设有螺旋叶片。
16.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7.本实用新型所述搅拌棍外表面螺旋设有螺旋叶片,螺旋设置的螺旋叶片,使得冷却液,可从上至下的围绕混料腔进行均匀冷却,提高了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轴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1、机体;2、转环;3、第一入料口;301、第一入料通道;4、冷却腔;401、装液口;402、出液口;5、搅拌棍;501、螺旋叶片;502、定位台;6、混料腔;601、出料口;7、转轴;701、转齿;702、旋尖;703、旋转台;8、排料管;801、通孔;802、固定台;9、防漏柱;901、拉台;10、密封台;101、弹簧台;11、弹簧;12、第二入料口;121、第二入料通道;13、中轴;131、滚动轴承;132、密封圈;14、皮带轮;15、盖板;16、进油通道;17、转动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22.如图1所示,在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一种聚氨酯浇注机机头,包括机体1,机体1内设
有混料腔6,混料腔6内中心位置设有转轴7,转轴7穿过转环2与中轴13固定连接,中轴13上固定设有连接头结构,混料腔6外侧设有冷却腔4,冷却腔4一端上侧设有装液口401,冷却液一端下侧设有出液口402,冷却腔4内部设有若干搅拌装置,机体1上端一侧设有第一入料口3,第一入料口3与第一入料通道301相通,机体1上端相对第一入料口3的位置设有第二入料口12,第二入料口12与第二入料通道121相通,机体1下端设有出料口601,出料口601内设有密封台10,密封台10内设有排料管8,排料管8上端固定设有固定台802,排料管8下端外侧设有弹簧台101,机体1下端与弹簧台101之间设有弹簧11,排料管8与密封台10接触的位置设有若干通孔801,排料管8内设有防漏柱9,防漏柱9下端设有拉台901;中轴13外从上至下依次套设有滚动轴承131和密封圈132;连接头结构包括皮带轮14,皮带轮14下设有盖板15,盖板15下设有转动轴承17,盖板15和转动轴承17之前设有进油通道16;搅拌装置由定位台502、搅拌棍5和螺旋叶片501组成,定位台502位于冷却腔4的上端和下端,定位台502与定位台502之间设有搅拌棍5,搅拌棍5外表面螺旋设有螺旋叶片501。
23.通过以上设置,本实用新型混料腔6内中心位置设有转轴7,转轴7的设置实现了对混料腔6内的原理进行搅拌的作用;本实用新型混料腔6外侧设有冷却腔4,冷却腔4一端上侧设有装液口401,冷却液一端下侧设有出液口402,冷却腔4内部设有若干搅拌装置,冷却腔4的设置用于装冷却液,可对搅拌中的原料进行快速冷却,防止原料堵塞出料口601,搅拌装置的设置使得冷却液在冷却腔4内进行环形旋转,实现对原料的均匀冷却;本实用新型机体1上端一侧设有第一入料口3,第一入料口3与第一入料通道301相通,机体1上端相对第一入料口3的位置设有第二入料口12,第二入料口12与第二入料通道121相通,第一入料口3和第二入料口12的设置,实现了两种不同原料可同时装入混料腔6内,使得两种不同原料进入混料腔6内时,不会出现上下分层的情况,实现了初步混合,再经过转轴7的二次混合,原料混合更加均匀;本实用新型密封台10内设有排料管8,排料管8上端固定设有固定台802,排料管8下端外侧设有弹簧台101,机体1下端与弹簧台101之间设有弹簧11,弹簧11的设置,排料管8与密封台10接触的位置设有若干通孔801,实现了当弹簧台101受到向上的压力时,排料管8向上移动,物料将通过通孔801流出,当弹簧台101没有受到压力时,密封台10堵塞通孔801,物料无法流出;本实用新型排料管8内设有防漏柱9,防漏柱9下端设有拉台901,防漏柱9的设置,防止当弹簧台101意外受到向上的压力时,而导致物料漏出,当需要使用时,通过拉台901将防漏柱9取出,即可实现正常的物料排出;本实用新型中轴13外从上至下依次套设有滚动轴承131和密封圈132,密封圈132的设置,防止机体1外的杂物进入混合腔内,提高了物料的质量;本实用新型搅拌棍5外表面螺旋设有螺旋叶片501,螺旋设置的螺旋叶片501,使得冷却液,可从上至下的围绕混料腔6进行均匀冷却,提高了冷却效果。
24.如图2所示,转轴7外侧设有转齿701,转齿701螺旋排布方向与转轴7旋转方向一致,转轴7下端设有旋尖702,旋尖702外设有旋转台703,旋转台703上设有若干斜凹槽。
25.通过以上设置,本实用新型转轴7外侧设有转齿701,转齿701螺旋排布方向与转轴7旋转方向一致,使得转轴7的搅拌力度加大,物料混合更加均匀,转轴7下端设有旋尖702,旋尖702外设有旋转台703,旋转台703上设有若干斜凹槽,旋转台703实现对下方物料的二次搅拌,进一步使得物料的混合均匀。
26.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
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