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泵技术领域,主要是一种泵用防护罩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离心泵组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防护罩16,该防护罩用于电机和泵之间的联轴器的防护,其结构的不足在于:1、安装困难,安装时耗时耗力;2、轴承体与电机距离较大是,支撑梁刚度不够,会上下左右摆动。3、安装时防护罩容易变形,由圆柱形变为多边形。
3.4、通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泵用防护罩结构。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泵用防护罩结构,主要包括上防护罩、下防护罩、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所述的上防护罩和下防护罩拼合连接形成圆筒状的防护罩,所述的上支撑架上设有腰形孔a,下支撑架上设有腰形孔b,上支撑架的一端与防护罩固定连接,上支撑架的另一端与下支撑架滑动连接,螺栓c穿过腰形孔b、腰形孔a与螺母c固定连接。
6.所述的上防护罩二侧折弯形成搭耳a,搭耳a上设置有腰形孔c,下防护罩二侧折弯形成搭耳b,搭耳b上设有与腰形孔c相对应的腰形孔d,上支撑架的上端折弯形成搭耳c;上防护罩一端的搭耳a和下防护罩一端的搭耳b通过螺栓b、螺母b固定连接;防护罩另一端的搭耳a、下防护罩一端的搭耳b和上支撑架的搭耳c通过螺栓a、螺母a、腰形孔c和腰形孔d固定连接。
7.所述的上支撑架的二侧设有折边a,上支撑架的上部内凹形成圆弧段;下支撑架的二侧设有折边b,折边a插装在折边b内形成滑轨式连接。
8.所述的下支撑架的下端折弯形成搭耳d,搭耳d上设有腰形孔e,用于通过螺钉与底座固定连接。
9.所述的上防护罩沿圆周面设有弧形的上加强筋,下防护罩沿圆周面设有弧形的下加强筋。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解决安装困难的问题;(2)增加防护罩支撑刚度。(3)防护罩在安装过程中的变形。(4)去掉焊接工序,降低成本。(5)提高通用性。
附图说明
11.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上防护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应用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说明:上防护罩1,搭耳a1-1,腰形孔c1-2,下防护罩2,搭耳b2-1,螺栓a3,螺母a4,螺栓b5,螺母b6,上加强筋7,下加强筋8,上支撑架9,腰形孔a9-1,搭耳c9-2,圆弧段9-3,折边a9-4,下支撑架10,腰形孔b10-1,搭耳d10-2,折边b10-3,螺栓c11,螺母c12,底座13,轴承端盖14,螺钉15,防护罩16。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
18.如图1-5所示,一种泵用防护罩结构,主要包括上防护罩1、下防护罩2、上支撑架9和下支撑架10,所述的上防护罩1和下防护罩2拼合连接形成圆筒状的防护罩,所述的上支撑架9上设有腰形孔a9-1,下支撑架10上设有腰形孔b10-1,上支撑架9的一端与防护罩固定连接,上支撑架9的另一端与下支撑架10滑动连接,螺栓c11穿过腰形孔b10-1、腰形孔a9-1与螺母c12固定连接。
19.所述的上防护罩1二侧折弯形成搭耳a1-1,搭耳a1-1上设置有腰形孔c1-2,下防护罩2二侧折弯形成搭耳b2-1,搭耳b2-1上设有与腰形孔c1-2相对应的腰形孔d(未标出),上支撑架9的上端折弯形成搭耳c9-2;上防护罩1一端的搭耳a1-1和下防护罩2一端的搭耳b2-1通过螺栓b5、螺母b6固定连接;防护罩1另一端的搭耳a1-1、下防护罩2一端的搭耳b2-1和上支撑架9的搭耳c9-2通过螺栓a3、螺母a4、腰形孔c1-2和腰形孔d固定连接。
20.所述的上支撑架9的二侧设有折边a9-4,上支撑架9的上部内凹形成圆弧段9-3,用于避开下防护罩2;下支撑架10的二侧设有折边b10-3,折边a9-4插装在折边b10-3内形成滑轨式连接。折边既增加刚度,又可以作为滑轨限位,使得上支撑架9与下支撑架10滑动连接。
21.所述的下支撑架10的下端折弯形成搭耳d10-2(未标出),搭耳d10-2上设有腰形孔e,用于通过螺钉15与底座13固定连接。
22.所述的上防护罩1沿圆周面设有弧形的上加强筋7,下防护罩2沿圆周面设有弧形的下加强筋8,增加防护罩支撑刚度。
23.安装顺序为:先将上防护罩1、下防护罩2用螺栓b5、螺母b6固定在悬架体轴承端盖14上;再组装上支撑架9和下支撑架10,用螺栓c11、螺母c12固定,最后将上支撑架9和防护罩用螺栓a3、螺母a4固定,将下支撑架10用螺钉15固定在底座上,上支撑架9和下支撑架10可以调节防护罩的高度,达到整个系列泵通用的目的。
24.需要说明的是:
25.1、由于防护罩的另一端,搭耳a1-1上设置有腰形孔c1-2、搭耳b2-1上设有与腰形孔c1-2相对应的腰形孔d(未标出)、下支撑架10的下端折弯形成搭耳d10-2(未标出),使得整个防护罩可以沿轴向移动调节,安装时,需要调节防护罩位置,保证防护罩距离电机前端盖间隙不大于3mm。
26.2、上防护罩1一端的搭耳a1-1和下防护罩2一端的搭耳b2-1上设有通孔,通过螺栓b5、螺母b6固定连接;在安装泵机组与电机相联接时,应先固定这一端(与轴承端盖14紧配),安装时保证两轴心线位置偏差不大于0.32mm,两轴心线成角度值不大于1度,可使用0.2mm薄钢板垫于底座。
27.术语解释:
28.离心泵:是指靠叶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来输送液体的泵。
29.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泵用防护罩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上防护罩(1)、下防护罩(2)、上支撑架(9)和下支撑架(10),所述的上防护罩(1)和下防护罩(2)拼合连接形成圆筒状的防护罩,所述的上支撑架(9)上设有腰形孔a(9-1),下支撑架(10)上设有腰形孔b(10-1),上支撑架(9)的一端与防护罩固定连接,上支撑架(9)的另一端与下支撑架(10)滑动连接,螺栓c(11)穿过腰形孔b(10-1)、腰形孔a(9-1)与螺母c(1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用防护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防护罩(1)二侧折弯形成搭耳a(1-1),搭耳a(1-1)上设置有腰形孔c(1-2),下防护罩(2)二侧折弯形成搭耳b(2-1),搭耳b(2-1)上设有与腰形孔c(1-2)相对应的腰形孔d,上支撑架(9)的上端折弯形成搭耳c(9-2);上防护罩(1)一端的搭耳a(1-1)和下防护罩(2)一端的搭耳b(2-1)通过螺栓b(5)、螺母b(6)固定连接;防护罩(1)另一端的搭耳a(1-1)、下防护罩(2)一端的搭耳b(2-1)和上支撑架(9)的搭耳c(9-2)通过螺栓a(3)、螺母a(4)、腰形孔c(1-2)和腰形孔d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泵用防护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支撑架(9)的二侧设有折边a(9-4),上支撑架(9)的上部内凹形成圆弧段(9-3);下支撑架(10)的二侧设有折边b(10-3),折边a(9-4)插装在折边b(10-3)内形成滑轨式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用防护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支撑架(10)的下端折弯形成搭耳d(10-2),搭耳d(10-2)上设有腰形孔e,用于通过螺钉(15)与底座(13)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泵用防护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防护罩(1)沿圆周面设有弧形的上加强筋(7),下防护罩(2)沿圆周面设有弧形的下加强筋(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泵用防护罩结构,主要包括上防护罩、下防护罩、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所述的上防护罩和下防护罩拼合连接形成圆筒状的防护罩,所述的上支撑架上设有腰形孔A,下支撑架上设有腰形孔B,上支撑架的一端与防护罩固定连接,上支撑架的另一端与下支撑架滑动连接,螺栓C穿过腰形孔B、腰形孔A与螺母C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解决安装困难的问题;(2)增加防护罩支撑刚度。(3)防止安装过程中变形。(4)去掉焊接工序。(5)提高通用性。用性。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廷俊 胡海涛 陈芳 李雪梅 杨飞翔 李宏杰 赵才甫 张博 王晓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方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8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