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的套管钳颚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0  179



1.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更换的套管钳颚板结构。


背景技术:

2.传统的动力钳,尤其是套管钳,套管钳在夹紧套管过程中,大都采用爬坡式夹紧,爬坡式夹紧就须用到颚板,使颚板的外曲工作面与爬坡套管接触,实现爬坡式夹紧。目前使用的颚板大都是一体化设计的,若需要夹紧不同规格的套管就需要更换不同的颚板,然而更换颚板的过程较为繁琐,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且极易伤害到操作人员。现阶段已有将颚板与牙座拼接设置,由于拼接方式的牢固性不强,故需要通过螺钉将其固定,但是螺钉的固定方式较为复杂,会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效率。
3.经过检索,中国授权专利cn204782840u,公告日2015年11月18日,公开了一种套管钳用微压痕牙板,文中提出“包括牙板本体和颚板座,所述牙板本体的齿面上在纵横方向上均留有排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颚板座上设置有呈“工”字型的卡销,所述牙板本体上设置有与该卡销相配合的卡槽,所述颚板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键槽,所述键槽内设置有一用于固定牙板本体的卡键,所述颚板座上在键槽位置处设置有用于防止卡键脱落的大头螺钉”,此现有技术虽然通过卡销和卡槽将牙板本体与颚板座拼接设置,但是此现有技术的牙板本体的固定方式较为复杂,是通过卡键来固定的,而卡键是通过大头螺钉来防止脱落的,然而大头螺钉只能起到防止作用,并不能完全固定住卡键,也就不能固定住牙板本体,那会直接影响到套管钳的工作质量及效率。
4.中国授权专利cn2878654y,公告日2007年03月14日,公开了颚板牙板限位结构,文中提出“在颚板的燕尾槽内镶入牙板,在牙板的背面设置限位沉孔,不损伤牙齿,从颚板两外侧斜面向燕尾槽方向设置沉头螺纹孔,在沉头螺纹孔内安装定位螺钉,定位螺钉的前端设置定位销正好卡在牙板背面的限位沉孔内,起到牙板在颚板燕尾槽内的限位作用”,此现有技术虽然解决了颚板与牙板之间的固定问题,但是此现有技术的牙板是镶入在颚板的燕尾槽内,且定位螺钉是贯穿颚板与牙板固定连接的,若更换牙板就需先绕到颚板的后侧旋出定位螺钉才能进行更换,劳动强度较大,且极易伤害到操作人员。
5.综上所述,现有通过卡销和卡槽将牙板本体与颚板座拼接设置,不能完全固定住牙板本体,那会直接影响到套管钳的工作质量及效率,又有通过定位螺钉贯穿颚板与牙板固定连接,需先绕到颚板的后侧旋出定位螺钉才能更换牙板,劳动强度较大,且极易伤害到操作人员。为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更换的套管钳颚板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阶段的颚板与牙板,固定方式复杂,劳动强度大,工作质量及效率低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更换的套管钳颚板结构,包括用于用于固定牙座体的颚板体和用于夹持套管的牙座体,所述颚板体与牙座体拼
接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颚板体的下方固定设置有用于防止牙座体掉落的限位平台,所述限位平台与牙座体的底部限位接触连接,所述牙座体内部贯穿设置有用于螺钉件贯穿的沉孔,所述沉孔螺纹连接有用于固定颚板体和牙座体的螺钉件,所述螺钉件通过沉孔贯穿牙座体与颚板体螺纹连接。
8.其中,所述颚板体包括颚板,所述颚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颚板的固定扣,所述颚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拼接牙座体的凹槽,所述凹型结构的所述凹槽与凸台固定连接,所述凸台的上方接触连接有牙座体。
9.所述牙座体包括牙座,所述牙座的一侧设置有用于爬坡夹紧套管的夹扣,所述牙座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配合凹槽卡入颚板的卡口,所述卡口与凹槽卡入式连接,用于拼接牙座和颚板。
10.所述螺钉件包括螺钉,所述螺钉通过沉孔与牙座螺纹连接,所述螺钉通过螺纹孔与颚板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孔设置在颚板一侧的内部,所述螺纹孔通过卡入式连接的凹槽和卡口与沉孔对接设置,所述螺钉通过对接设置的沉孔和螺纹孔跨接设置在牙座和颚板之间,所述颚板通过螺钉与牙座固定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平台将牙座体平稳地与颚板体拼接在一起,使牙座体能够在限位平台的托举下与颚板体完成拼接,从而使颚板体与牙座体能够很轻易地合体或分离,再通过沉孔贯穿牙座体的设置,使螺钉件贯穿沉孔将牙座体与颚板体固定连接,使牙座体能够很轻易地通过旋拧螺钉件与颚板体分开,无需整体更换就能实现夹持不同规格套管的目的,避免了绕道旋拧螺钉件的繁琐过程,在降低了操作难度的同时,又降低了劳动强度,不仅提高了工作质量及效率,而且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卡入连接的卡口与凹槽,使牙座和颚板能够快速地拼接或是拆分,有效地提升了安装或拆卸的速度,从而大幅度地提升了套管钳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平面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牙座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颚板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18.其中:1、颚板;2、牙座;3、螺钉;4、固定扣;5、凹槽;6、卡口;7、夹扣;8、沉孔;9、螺纹孔;10、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0.实施例1:(以安装为例)
21.请参阅图1-图3,一种便于更换的套管钳颚板结构,包括颚板1、牙座2和螺钉3,颚板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扣4,通过固定扣4使颚板1固定在套管钳内部,颚板1的另一侧设置了凹槽5,用于拼接牙座2,且凹槽5下方固定设置了凸台10,用于防止牙座2掉落,牙座2的一侧
设置有卡口6,卡口6与凹槽5卡入式连接,用于配合牙座2卡入颚板1,牙座2的另一侧设置有夹扣7,用于爬坡夹紧套管,牙座2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沉孔8,且沉孔8通过卡口6和凹槽5与螺纹孔9对接,螺纹孔9设置颚板1的凹槽5一侧上,螺钉3贯穿沉孔8与螺纹孔9螺纹连接,用于配合卡口6与凹槽5将颚板1与牙座2固定。当需要安装时,操作人员通过固定扣4将颚板1固定在套管钳上,再将牙座2上的卡口6对准颚板1上的凹槽5进行卡入拼接,同时在凸台10的限位下平稳地拼接在一起,再将螺钉3旋入沉孔8中,利用螺纹拧动螺钉3直至螺钉3顶入螺纹孔9内,使螺钉3跨接在沉孔8和螺纹孔9之间,从而使颚板1和牙座2在螺钉3的跨接下安装固定在一起,通过夹扣7将套管夹紧,达到了快速安装的目的,有效地提升了安装的速度,从而大幅度地提升了套管钳的工作效率。
22.实施例2:(以更换为例)
23.请参阅图2-图4,一种便于更换的套管钳颚板结构,包括颚板1、牙座2和螺钉3,当夹持不同套管时,就需要及时更换带有不同规格夹扣7的牙座2来夹持不同的套管,此时操作人员只需在牙座2上将跨接的螺钉3拧出螺纹孔9,即可拆卸下牙座2,再将带有与套管同规格夹扣7的牙座2,通过卡口6和凹槽5与颚板1进行卡入拼接,再将螺钉3拧入螺纹孔9中直至拧紧,使带有与套管同规格夹扣7的牙座2在螺钉3的跨接下与颚板1安装固定在一起,通过夹扣7将同规格的套管夹紧,无需整体更换就能实现夹持不同规格套管的目的,避免了绕道旋拧螺钉件的繁琐过程,在降低了操作难度的同时,又降低了劳动强度,不仅提高了工作质量及效率,而且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