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机设备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电梯困人自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载人电梯都是微机控制的智能化、自动化设备,不需要专业人员操作,普通乘客只要遵循使用程序来乘坐和操作电梯即可;电梯困人指的是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并将乘坐人员困在电梯内部的紧急事件。
3.现在通常采用红外采集传感器和摄像机进行采集信息,容易使人体红外采集传感器会受到楼层无线和特殊电器的电磁干扰,导致采集数据出现错误。数据出错后,采集报警装置会出现电梯困人故障报警误报的情况,从而影响乘客的乘坐体验;现有装置通常只采用一种检测方法,难以适用于实际的使用情况,同时难以及时的检测到故障情况和及时停止电梯运行,容易产生后续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电梯困人自动检测装置。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电梯困人自动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固定架、机箱导轨、滑动框架、钢缆套块、主钢缆、电梯本体、电梯门、检测机构、辅助机构、备用能源、电线、电梯按钮、监控摄像头和显示板,所述固定架内侧壁设有机箱导轨,所述机箱导轨内轨与滑动框架左右两侧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框架顶中部与钢缆套块内壁螺栓连接,所述钢缆套块顶部与主钢缆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框架内侧与电梯本体螺栓连接,所述电梯本体前端面与电梯门滑动连接,所述电梯本体顶部左前侧与备用能源螺栓连接,所述电梯本体顶部与电线固定连接,所述电梯本体内前壁右侧与电梯按钮螺栓连接,所述电梯本体内壁与监控摄像头螺栓连接,所述电梯本体内前壁左侧与显示板螺栓连接,所述备用能源、电梯按钮、监控摄像头和显示板均与电线电连接,所述检测机构设于电梯本体内部,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固定框、交流电机、连接件、光感检测头、线激光发生器、热量成像仪、光感板、荷载检测板、导风机和可编程控制器,所述电梯本体内后壁与固定框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框内壁与交流电机底部螺栓连接,所述交流电机轴动端与连接件同轴转动,所述连接件前端与光感检测头后端螺栓连接,所述光感检测头顶部与线激光发生器螺栓连接,所述光感检测头底部与热量成像仪螺栓连接,所述电梯门后端面与光感板粘黏连接,所述电梯本体内底部与荷载检测板螺栓连接,所述电梯本体顶中侧通孔与导风机螺栓连接,所述电梯本体顶部右前侧与可编程控制器螺栓连接,所述交流电机、光感检测头、线激光发生器、热量成像仪、荷载检测板和导风机均与可编程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交流电机、光感检测头、线激光发生器、热量成像仪、荷载检测板、导风机和可编程控制器均与电线电连接,所述辅助机构设于电梯本体底部。
6.优选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连接板、检测轮、耐磨卡层、加速度检测器和电磁离合
器,所述电梯本体底部与连接板螺栓连接,所述连接板通孔与检测轮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检测轮与固定架内侧壁滚动连接,所述检测轮外中侧与耐磨卡层固定连接,所述耐磨卡层与机箱导轨内轨滚动连接,所述连接板前端面与加速度检测器螺栓连接,所述加速度检测器内侧转子与检测轮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后端面与电磁离合器螺栓连接,所述电磁离合器内侧转子与检测轮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加速度检测器和电磁离合器均与可编程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加速度检测器和电磁离合器均与电线电连接。
7.优选的,所述固定框与电梯本体内顶部呈平行关系,且固定框内部的交流电机轴动端设有减速器。
8.优选的,所述荷载检测板与电梯本体内底部规格大小相同,且荷载检测板的厚度10cm。
9.优选的,所述光感板的高度为1m,且电梯本体内侧与电梯门的滑槽内部设有厚度为3cm的退让槽。
10.优选的,所述光感检测头和线激光发生器的转动角度区间为90
°
到300
°
,且热量成像仪与光感检测头底部呈垂直关系。
11.优选的,所述耐磨卡层的规格大小分别与机箱导轨内轨的宽度和深度相同,且检测轮外侧面涂抹有一层树脂涂层。
12.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与固定架呈垂直关系,且连接板前后两侧的加速度检测器和电磁离合器呈同心圆分布。
13.优选的,所述光感板材质为高分子胶合板。
14.优选的,所述耐磨卡层材质为复合橡胶。
15.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电梯困人自动检测装置,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16.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梯困人自动检测装置,通过设置了检测机构在电梯本体内部,设置交流电机和连接件,有利于提高对检测组件的角度调节效果,设置光感检测头和线激光发生器,有利于提高对电梯门工作情况的监测效果,设置热量成像仪和荷载检测板,有利于提高对电梯本体内部人员检测效果,设置导风机和可编程控制器,提高对受困时气流的导向效果和控制自动化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梯困人自动检测装置,通过设置了辅助机构在电梯本体底部,设置检测轮和加速度检测器,提高对电梯本体移动时的速度进行监测效果,设置耐磨卡层和电磁离合器,有利于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增大摩擦来减缓电梯本体的移动速度。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机构后视以及电梯本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机构左视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机构左视结构示意图。
23.其中:固定架-1、机箱导轨-2、滑动框架-3、钢缆套块-4、主钢缆-5、电梯本体-6、电梯门-7、检测机构-8、辅助机构-9、备用能源-10、电线-11、电梯按钮-12、监控摄像头-13、显
示板-14、固定框-81、交流电机-82、连接件-83、光感检测头-84、线激光发生器-85、热量成像仪-86、光感板-87、荷载检测板-88、导风机-89、可编程控制器-810、连接板-91、检测轮-92、耐磨卡层-93、加速度检测器-94、电磁离合器-95。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梯困人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架1、机箱导轨2、滑动框架3、钢缆套块4、主钢缆5、电梯本体6、电梯门7、检测机构8、辅助机构9、备用能源10、电线11、电梯按钮12、监控摄像头13和显示板14,固定架1内侧壁设有机箱导轨2,机箱导轨2内轨与滑动框架3左右两侧滑动连接,滑动框架3顶中部与钢缆套块4内壁螺栓连接,钢缆套块4顶部与主钢缆5固定连接,滑动框架3内侧与电梯本体6螺栓连接,电梯本体6前端面与电梯门7滑动连接,电梯本体6顶部左前侧与备用能源10螺栓连接,电梯本体6顶部与电线11固定连接,电梯本体6内前壁右侧与电梯按钮12螺栓连接,电梯本体6内壁与监控摄像头13螺栓连接,电梯本体6内前壁左侧与显示板14螺栓连接,备用能源10、电梯按钮12、监控摄像头13和显示板14均与电线11电连接。
26.请参阅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梯困人自动检测装置,检测机构8设于电梯本体6内部,提高检测效果,检测机构8包括固定框81、交流电机82、连接件83、光感检测头84、线激光发生器85、热量成像仪86、光感板87、荷载检测板88、导风机89和可编程控制器810,电梯本体6内后壁与固定框81螺栓连接,提高固定框81的固定效果,固定框81内壁与交流电机82底部螺栓连接,提高交流电机82的固定效果,交流电机82轴动端与连接件83同轴转动,提高交流电机82的带动效果,连接件83前端与光感检测头84后端螺栓连接,提高连接件83的连接效果,光感检测头84顶部与线激光发生器85螺栓连接,提高线激光发生器85的固定效果,光感检测头84底部与热量成像仪86螺栓连接,提高热量成像仪86的固定效果,电梯门7后端面与光感板87粘黏连接,提高光感板87的固定效果,电梯本体6内底部与荷载检测板88螺栓连接,提高荷载检测板88的固定效果,电梯本体6顶中侧通孔与导风机89螺栓连接,提高导风机89的固定效果,电梯本体6顶部右前侧与可编程控制器810螺栓连接,提高可编程控制器810的固定效果,交流电机82、光感检测头84、线激光发生器85、热量成像仪86、荷载检测板88和导风机89均与可编程控制器810电连接,提高可编程控制器810的控制效果,交流电机82、光感检测头84、线激光发生器85、热量成像仪86、荷载检测板88、导风机89和可编程控制器810均与电线11电连接,辅助机构9设于电梯本体6底部,提高检测辅助效果,固定框81与电梯本体6内顶部呈平行关系,且固定框81内部的交流电机82轴动端设有减速器,提高交流电机82的带动效果,荷载检测板88与电梯本体6内底部规格大小相同,且荷载检测板88的厚度10cm,提高荷载检测板88的检测效果,光感板87的高度为1m,且电梯本体6内侧与电梯门7的滑槽内部设有厚度为3cm的退让槽,提高光感板87的放置效果,光感检测头84和线激光发生器85的转动角度区间为90
°
到300
°
,且热量成像仪86与光感检测头84底部呈垂直关系,提高光感检测头84的转动调节效果。
27.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梯困人自动检测装置,辅助机构9包括连接板91、检测轮92、耐磨卡层93、加速度检测器94和电磁离合器95,电梯本体6底部与连接板91螺栓连接,提高连接板91的固定效果,连接板91通孔与检测轮92转轴转动连接,提高检测轮92的转动效果,检测轮92与固定架1内侧壁滚动连接,提高检测轮92的滚动效果,检测轮92外中侧与耐磨卡层93固定连接,提高耐磨卡层93的固定效果,耐磨卡层93与机箱导轨2内轨滚动连接,提高耐磨卡层93的限位效果,连接板91前端面与加速度检测器94螺栓连接,提高加速度检测器94的固定效果,加速度检测器94内侧转子与检测轮92转轴转动连接,提高加速度检测器94的检测效果,连接板91后端面与电磁离合器95螺栓连接,提高电磁离合器95的固定效果,电磁离合器95内侧转子与检测轮92转轴转动连接,提高电磁离合器95的检测效果,加速度检测器94和电磁离合器95均与可编程控制器810电连接,加速度检测器94和电磁离合器95均与电线11电连接,耐磨卡层93的规格大小分别与机箱导轨2内轨的宽度和深度相同,且检测轮92外侧面涂抹有一层树脂涂层,提高检测轮92的滚动效果,连接板91与固定架1呈垂直关系,且连接板91前后两侧的加速度检测器94和电磁离合器95呈同心圆分布,提高加速度检测器94和电磁离合器95的检测和控制效果。
28.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电梯困人自动检测装置,其工作原理如下;
29.第一,使用本设备时,首先将本设备放置在工作区域中,然后将装置与外部电源相连接,即可为本设备提供工作所需的电源,工作人员先通过外部计算机对可编程控制器810进行编程工作;
30.第二,工作人员通过控制交流电机82带动连接件83和光感检测头84进行转动,从而使光感检测头84能对准电梯门7后侧的光感板87,在电梯本体6进行使用时,控制光感检测头84和线激光发生器85进行工作,线激光发生器85工作将光线投射到电梯门7内侧,通过光感板87对光线进行吸收和反射工作,从而使光感检测头84能感应到光感板87的移动和静止动作,此时还能通过光感得到电梯门7的闭合情况,从而通过感应光感板87的移动得到电梯门7的移动情况移动效果,通过先前的检测工作和程序输入工作,从而能得到电梯门7的历史关闭时门区域的深度的平均值;
31.第三,当主钢缆5带动电梯本体6上下移动深度的数值不符合时,光感检测头84能得到电梯门7打开时光线受到阻挡的图像,从而使可编程控制器810判定电梯本体6处于故障状态,可编程控制器810通过交流电机82带动光感检测头84和热量成像仪86转动对电梯本体6内部进行扫描,通过热量成像仪86采集电梯本体6内部的热成图,从而能得到人员和宠物的信息,并通过荷载检测板88工作感应重量大小,当荷载检测板88感应到重量时,即可判定电梯内部存在困人现象,并通过可编程控制器810的信号模块进行报警,有利于提高对电梯困人情况的检测效果和精准效果,避免出现电磁干扰导致检测效果较差的现象;
32.第四,当电梯本体6进行工作时,电梯本体6通过连接板91带动检测轮92进行滚动动作,从而使耐磨卡层93在机箱导轨2内轨进行滚动动作,此时通过加速度检测器94对检测轮92转轴的转动速度进行检测,当加速度检测器94检测到检测轮92滚动速度过快时,此时电梯本体6的位移动作处于异常现象,加速度检测器94通过可编程控制器810进行示警,监管人员可通过检测各项数据后决定电梯本体6是否停止作业,有利于提高对电梯本体6的监控效果,避免事故的发生,当电梯本体6向上或者向下移动过快时,加速度检测器94通过可编程控制器810控制电磁离合器95进行工作,电磁离合器95将检测轮92的转轴进行抱死动
作,从而使耐磨卡层93与机箱导轨2内轨进行摩擦动作,通过耐磨卡层93的材料性质来增大摩擦从而减缓位移速度,有利于提高对电梯本体6安全性的保障。
33.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电梯困人自动检测装置,设置交流电机82和连接件83,有利于提高对检测组件的角度调节效果,设置光感检测头84和线激光发生器85,有利于提高对电梯门工作情况的监测效果,设置热量成像仪86和荷载检测板88,有利于提高对电梯本体6内部人员检测效果,设置导风机89和可编程控制器810,提高对受困时气流的导向效果和控制自动化效果,设置检测轮92和加速度检测器94,提高对电梯本体6移动时的速度进行监测效果,设置耐磨卡层93和电磁离合器95,有利于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增大摩擦来减缓电梯本体6的移动速度。
3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35.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