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用品和加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喷雾头组件以及负压喷雾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口罩以及日常消毒用品需求不断。
3.因此,人们日常通勤和出行较为谨慎,回家时需要对交通工具,比如汽车或者摩托车进行消杀。
4.现有的电动喷雾装置一般采用正压喷雾。该正压喷雾器包括液体瓶、真空泵以及喷嘴。液体瓶密封具有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连接关系为真空泵的输出一路连接至喷嘴另一路连接至液体瓶的第一入口以对液体瓶内的液体施加正压;液体瓶的第二入口上插入出液管道,该出液管道的末端连接至喷嘴。真空泵工作时,高压气体一部分进入液体瓶将液体从出液管道压至喷嘴,另一路分高压气体在喷嘴处将液体雾化。
5.但是现有正压电动喷雾装置,真空泵雾化液体的压力在挤压液体时力量不易控制,液体雾化的颗粒较大。此外,当关机时,液体瓶需要泄压,喷嘴会持续喷雾一段时间才能完全停下来,操控体验不好。
6.因此,现有喷头以及喷雾设计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7.基于此,为解决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压出气和引流出液处尺寸可保证顺畅的引流出液和细腻的出雾的真空喷雾头组件,同时提出了一种高压出气同时负压抽吸液体的喷雾装置,高压出气带动抽吸液体使雾化水雾更细腻出雾更自然。此外关闭真空马达时水雾即刻停止,干净收雾以及负压喷雾装置。
8.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喷雾头组件,包括具有安装腔的本体以及内芯,该内芯密封安装在该本体上,并在该内芯与该本体之间围成压力腔,该内芯内设置气流通道以及液流通道,该气流通道连通该压力腔,该液流通道的出口处设置用来控制出水量并具有设定长度的导流喷嘴,该本体上设置与该压力腔连通的出雾通道,该导流喷嘴部分伸入该出雾通道进行出液和雾化。
9.其中,该出雾通道包括雾化腔以及出雾口,该导流喷嘴部分伸入该雾化腔并靠近该出雾口,该出雾口直径由内至外逐渐变大,整体呈喇叭状,该导流喷嘴与该出雾口直径最小位置的间距范围为0.1-0.35毫米。
10.此外,该内芯还包括座体以及凸伸在该座体上的引流部,该导流喷嘴设置在该引流部上,该引流部四周设置若干限位片,该导流喷嘴与该雾化腔内壁的间距范围为0.15-0.35毫米,该导流喷嘴的长度范围为1.1-1.5毫米。
11.为了密封安装,该本体还包括连接部和一对安装部,每一安装部包括导槽以及压轨,该压轨向该安装腔内倾斜,该内芯的座体四周设置一对卡榫,该本体内还设置有凸台,
该凸台上装有密封圈,每一卡榫沿着导槽进入倾斜的压轨,并压紧该密封圈,从而将该内芯密封固定在该本体中。
12.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压喷雾装置,包括电源、液体瓶以及由该电源驱动的真空马达,还包括真空喷雾头组件,该液体瓶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该真空喷雾头组件包括本体以及内芯,该内芯与该本体之间围成压力腔,该内芯内设置气流通道以及液流通道,该气流通道一端连通该压力腔另一端通过气体管道连接该真空马达的输出,该液流通道通过液体管道从该第二出口伸入该液体瓶的液体内,该第一出口用于连通大气,该内芯设置用来控制出水量并具有设定长度的导流喷嘴,该本体上设置与该压力腔连通的出雾通道,该导流喷嘴部分伸入该出雾通道并在该压力腔的高压气体带动下从该导流喷嘴抽吸出液和雾化。
13.为了优化喷雾效果,该负压喷雾装置还包括外壳,该外壳中安装该真空马达以及该电源,该电源以及该真空马达连接壳体中的主控电路板,该主控电路板连接照明电路板,该照明电路板上连接第一led灯以及第二led灯,该电源为可充电电池。
14.在电路设计上,该主控电路板上设置控制器,该控制器连接开关电路、充电管理电路、马达驱动电路以及充电接口电路,该开关电路连接控制按钮,该充电管理电路连接该可充电电池,该马达驱动电路连接该真空马达,该充电接口电路连接充电接口。
15.为了便于充电,该外壳上设置可拆卸的电池盖,该可充电电池可拆卸安装在该壳体内,该外壳下端设置至少一支座。
16.优选地,该出雾通道包括雾化腔以及出雾口,该导流喷嘴部分伸入该雾化腔并靠近该出雾口,该出雾口直径由内至外逐渐变大,整体呈喇叭状,该导流喷嘴与该出雾口直径最小位置的间距范围为0.1-0.35毫米,该导流喷嘴与该雾化腔内壁的间距范围为0.15-0.35毫米,该导流喷嘴的长度范围为1.1-1.5毫米。
17.其中,该本体还包括连接部和一对安装部,每一安装部包括导槽以及压轨,该压轨向该安装腔内倾斜,该内芯的座体四周设置一对卡榫,该本体内还设置有凸台,该凸台上装有密封圈,每一卡榫沿着导槽进入倾斜的压轨,并压紧该密封圈,从而将该内芯密封固定在该本体中。
18.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喷雾头组件,设置用来控制出水量并具有设定长度的导流喷嘴,高压出气和引流出液处尺寸,比如该导流喷嘴尺寸以及与压力腔和出雾通道之间的间距等可保证从内芯顺畅地引流出液并产生纳米级细微的水雾提供细腻的出雾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负压喷雾装置高压出气同时负压抽吸液体,高压气流带动抽吸液体使雾化水雾更细腻出雾更自然。此外,该负压喷雾装置在关闭真空马达时水雾即刻停止,液体瓶无需泄压,干净收雾。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其中: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负压喷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真空喷雾头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真空喷雾头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真空喷雾头组件的本体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真空喷雾头组件的内芯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真空喷雾头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真空喷雾头组件的喷头放大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本实用新型负压喷雾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29.图9为本实用新型负压喷雾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30.图10为本实用新型负压喷雾装置的第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31.图11为本实用新型负压喷雾装置的第二内部结构示意图;
32.图12为本实用新型负压喷雾装置的主控电路板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负压喷雾装置的原理图。图2至图7为本实用新型真空喷雾头组件的详细构造图。
35.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喷雾头组件,设置用来控制出水量并具有设定长度的导流喷嘴,该导流喷嘴部分伸入本体上的出雾通道进行出液和雾化,在高压出气和引流出液处的尺寸设置,可保证从内芯顺畅地引流出液并产生纳米级细微的水雾。使用该真空碰头组件的负压喷雾装置在高压排气的同时负压抽吸液体,高压气流同时抽吸液体使出雾更自然。该负压喷雾装置在关闭真空马达时水雾即刻停止,干净收雾。
36.以下具体介绍该真空喷雾头组件和负压喷雾装置的具体构造和实施例。
37.具体实施例
38.请参考图10和图11,本实施例的负压喷雾装置包括外壳1以及安装在该外壳1中的电源、主控电路板4、真空马达6、液体瓶3以及真空喷雾头组件7。该外壳1下方螺纹固定液体瓶3。该外壳1形成喷雾头12以及把手11。该电源和主控电路板4安装在把手12内,该真空马达6和真空喷雾头组件7安装在喷雾头12中。
39.本实施例中,该电源为可充电电池5。
40.该液体瓶3根据用途不同加装对应的液体。比如,消毒时加装消毒水,美容时加装美容溶液,也可以加装香薰液。该液体瓶由瓶塞密封,该瓶塞上设置第一出口36和第二出口34。
41.如图2和图3所示,该真空喷雾头组件7包括具有安装腔的本体71以及内芯72。
42.请参考图4,该本体71内部形成安装腔外部形成喷头712。
43.该本体71还包括连接部711和一对安装部。每一安装部包括导槽714以及压轨,该压轨向该安装腔内倾斜,比如第一安装部包括第一导槽714以及第一压轨7141。
44.请参考图5,该内芯72密封安装在该本体71上,并在该内芯72与该本体 71之间围成压力腔a。该内芯72包括座体。
45.该座体内设置气流通道725以及液流通道721。该气流通道725连通该压力腔a,该液流通道721的出口处设置用来控制出水量并具有设定长度的导流喷嘴 726,该本体71上设置与该压力腔a连通的出雾通道,该导流喷嘴726部分伸入该出雾通道进行出液和雾化。
46.请一并参考图6,该内芯72的座体四周设置一对卡榫,比如第一卡榫724,该本体71内还设置有凸台716,该凸台716上装有密封圈73。每一卡榫沿着导槽进入倾斜的压轨,比如第一卡榫724沿着第一导槽714进入倾斜的压轨7141,并压紧该密封圈73,从而将该内芯72密封固定在该本体71中。
47.该内芯72还包括凸伸在该座体上的引流部722,该导流喷嘴726设置在该引流部722上,该引流部722四周设置若干限位片723。
48.如图6和图7所示,该出雾通道包括雾化腔714以及出雾口173。该导流喷嘴726部分伸入该雾化腔714并靠近该出雾口713。该出雾口713的直径由内至外逐渐变大,整体呈喇叭状。
49.该导流喷嘴726与该出雾口713直径最小位置的间距范围为0.1-0.35毫米。该导流喷嘴726的长度d1范围为1.1-1.5毫米。
50.此外,该导流喷嘴726与该雾化腔714内壁的间距g范围为0.15-0.35毫米,该间距设置可保证从气流通道725汇集至压力腔a的高压气体从间隙中增压并在引流出液位置喷出。以上内芯72在本体71中高压排气和引流出液位置的尺寸设置,可保证气流可从内芯72顺畅地引流出液并产生纳米级细微的水雾。
51.在气道和液道的连通设置上,该真空喷雾头组件7内芯72的气流通道725 一端连通该压力腔a另一端通过气体管道61连接该真空马达6的输出。该液流通道721一端以导流喷嘴726为出口,另一端通过液体管道36连接至液体瓶3,从该第二出口34伸入该液体瓶3的液面下,该第一出口36用于伸出瓶体连通外部大气,保持瓶内的正常大气压使真空喷雾头组件7可顺畅抽吸液体。
52.如图8和图9所示,为了使喷出的雾气可见,该负压喷雾装置在出雾口713 两侧分别设置led灯,当打开开关出雾时,喷出的雾气团清晰可见,并且变换色彩的led照明优化视觉效果。本实施例中,该电源以及该真空马达连接壳体中的主控电路板,该主控电路板连接照明电路板,45。该照明电路板上电气连接第一led灯451以及第二led灯452。
53.为了便于充电,该外壳1的把手11一侧设置可拆卸的电池盖13,该可充电电池5可拆卸安装在该壳体的把手11内,更换电池时,只需打开电池盖13即可方便更换。为了稳定放置喷雾装置,该外壳下端设置至少一支座,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支座,比如支座17,该一高一低前后设置的支座使该负压喷雾装置可以稳定放置。
54.请参考图12,在电路设计上,该主控电路板4上设置控制器41,该控制器 4连接开关电路48、充电管理电路43、马达驱动电路44以及充电接口电路47,该开关电路48连接控制按钮42,该充电管理电路43连接该可充电电池5,该马达驱动电路44连接该真空马达6,该充电接口电路47连接充电接口41。
55.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喷雾头组件7,设置用来控制出水量并具有设定长度的导流喷嘴726,高压出气和引流出液处尺寸,比如该导流喷嘴726尺寸以及与压力腔a和出雾通道之
间的间距等可保证从内芯72顺畅的引流出液并产生纳米级细微的水雾提供细腻的出雾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负压喷雾装置高压出气同时负压抽吸液体,高压气流带动抽吸液体使雾化水雾更细腻出雾更自然。此外,该负压喷雾装置在关闭真空马达时水雾即刻停止,液体瓶无需泄压,干净收雾。
56.本实用新型的负压喷雾装置,设置可拆卸的电池盖,当电池用尽时可拆开电池盖更换可充电电池,使用方便延迟产品使用寿命。
57.本实用新型的负压喷雾装置,在真空喷雾头组件7两侧设置led灯,当led 灯打开或者变换颜色时,使水雾可见并且美观,提高使用体验。
58.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