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智能船装置

专利查询2022-5-20  160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船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智能船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养殖规模逐年增加,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但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的水产养殖技术及装置比起先进国家,还有很大的缺陷与不足。在我国大多数地区,现在还是使用的传统的水产养殖方式,在增氧、水质检测等方面主要依靠人的经验,这就对养殖人员的经验要求比较高,养殖人员判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鱼虾蟹死掉。浪费人力物力,也会导致养殖风险的加剧。
3.现有技术中水产养殖主要依靠人工经验,没有自动化的设备,在增氧、水质检测等方面都不方便。现有的技术在对水产养殖装置进行充电的时候,都是将电瓶拿出来充电或者采用传统的插头充电,每次都要拿出来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在养殖蟹塘中的任何地方进行水下拍照和检测的用于水产养殖的智能船装置。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智能船装置,包括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舱内设有水下摄像装置、增氧装置、控制装置和通信装置,船舱底部设有检测装置;所述水下摄像装置、检测装置、增氧装置和通信装置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
6.所述船舱前侧为透明玻璃,所述水下摄像装置用于透过透明玻璃拍摄水下影像,并传输给控制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水质和水下含氧浓度,并传输给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增氧装置为水下增氧,所述通信装置用于控制装置与岸边的操作人员进行通信连接。
7.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计为:所述水下摄像装置包括摄像机、升降杆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在船舱上,所述升降杆滑动连接在固定板上,摄像机设置于升降杆上。
8.所述船舱内设有互相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分别与增氧装置、控制装置和通信装置电连接。
9.所述船舱内设有gps模块,所述gps模块分别与控制装置和蓄电池电连接。
10.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含氧检测传感器和水质检测传感器。
11.所述船舱顶部设有指示灯和警报器,所述指示灯和警报器均与控制装置和蓄电池电连接。
12.所述船舱内设有水下照明灯,所述水下照明灯与蓄电池和控制装置电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的水产养殖的智能船装置采用太阳能板充电和有线充电接头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节省资源,降低成本。
15.2、本实用新型的水产养殖的智能船装置,采用gps模块和天线通信装置,将水下摄像机拍摄到的图像数据,通过gps模块和天线传输模块传输到地面上的养殖人员,养殖人员可以根据图像数据和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养殖人员可以更便利的观察到水下环境。gps模块也可给养殖人员提供智能船的准确定位。
16.3、本实用新型的水产养殖的智能船装置,采用升降杆型的水下摄像装置,可以通过升降摄像头支架来升高或者降低,同时采用固定板对水下拍摄装置进行固定,弹簧和紧缩按钮进行伸缩固定,摄像机上的旋转按钮可以随时调整摄像机的角度。
17.4、本实用新型的水产养殖的智能装置,采用控制模块,自动控制增氧装置,养殖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遥控,可以自动开启或关闭增氧装置。节省了人员观察,节省了人力。同时也能提高养殖的效率。
附图说明
18.图1 本实用新型水产养殖的智能船正面剖视图;
19.图2本实用新型为图1中b处放大图;
20.图3本实用新型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22.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的用于水产养殖的智能船装置的正面剖视图,包括控制箱1、gps模块2、控制模块3、传输天线4、太阳能电池板5、指示灯6、警报器7、相机杆8、升降杆9、固定相机的按钮10、固定螺栓11、增氧装置12、发动机13、螺旋桨14、检测箱15、含氧检测传感器16、水质检测传感器17、水下照明灯18、照明灯固定板19、摄像机转动旋钮20、弹簧21、插槽22、船舱玻璃23、保护罩24、船锚25、水下摄像机26和蓄电池27等装置。
23.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模块3、增氧装置12、指示灯6、警报器7、发动机13、检测箱15都和蓄电池27电连接,控制模块3和gps模块具均设置于控制箱1内,控制箱设置于船舱顶部。检测箱15设置于船舱底部,检测箱15内设有含氧检测传感器16和水质检测传感器17,分别用于检测水下含氧量和水质,水下摄像机26设置于船舱内,透明的船舱玻璃23设置于船舱前部,便于水下摄像机26透过船舱玻璃23拍摄水下影像,可防止摄像机设置于凹凸不平的船底导致拍摄的图像模糊的情况发生,同时摄像机设置于水下但不与水接触,不仅可拍摄到清楚的影像又不会被水中水草等杂物影响;检测箱15和水下摄像机26分别与控制模块3连接,用于将检测到的数据和拍摄到的水下图像数据分别传输到控制模块3,控制模块3分别与gps模块2和传输天线4连接,传输天线4为通信装置,用于与岸边养殖人员进行通信联系,gps模块2和传输天线4用于将智能船的位置数据以及检测箱15和水下摄像机26检测到的数据传输到地面上的养殖人员的显示器上,养殖人员可随时随地查看到水底的情况,也可以根据传输的数据进行分析,同时gps模块2也具有定位功能,养殖职人员可以在显示器查看到智能船的位置。
24.太阳能电池板5和蓄电池27配合使用,为智能船装置供电,蓄电池27还连接有插
头,用于智能船靠岸后进行充电。
25.发动机13设置于船舱内部,并与螺旋桨14连接,形成智能船的动力装置,发动机13外侧罩设有保护罩24。增氧装置12设置与船舱内部,并与控制模块连接,本实施例采用增氧泵作为增氧装置,当含氧检测传感器16检测到水下含氧浓度不足时,控制模块3会控制增氧装置开启,养殖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遥控开启或关闭增氧装置,本实施例还可设置自动增氧装置,当养殖人员不能及时发现蟹塘缺氧时,自动增氧装置会根据是否缺氧自动开启或关闭,可以避免因为养殖人员没有观察到缺氧情况,导致鱼虾的死亡。船锚25是智能船的停泊装置,可以停泊在一个固定水域检测水底的含氧量或者水质。指示灯6和警报器7分别设置于船舱的前部和后部,且分别与控制模3块连接,当检测到水质异常时警报器7会进行振动响铃,指示灯6可以给智能船提供指示作用,养殖人员在地面上可直接观察到智能船在何处也可以通过gps定位模块查看。船舱玻璃23是透明玻璃,安装在前部船舱上,水下摄像机可直接透过玻璃拍摄水底。水下照明灯18 通过照明灯固定板19固定在船舱内,水下照明灯18给水下摄像机提供稳定的了光源。本实施例中的所有装置都和蓄电池27电连接。
26.相机杆8、摄像装置转动旋钮20和水下摄像机26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水下摄像装置,升降杆9上设有插槽22,相机杆8插在插槽22内,水下摄像机26通过摄像装置转动旋钮20设置于相机杆8上,转动旋钮20可改变摄像机26的拍摄角度,相机杆8具有固定相机的作用。
27.图2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固定螺栓11固定在船底部,水下摄像装置设置在一固定座上,该固定座通过固定螺栓11固定在船仓内侧底部,对水下摄像装置起到固定作用。水下摄像机的升降装置是安装在固定座上的,如图3所示,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固定座上设有凹槽,升降杆9滑动连接在凹槽内,升降杆9上设有卡槽,紧缩按钮10通过弹簧21连接有限位块,自然状态下限位块与卡槽嵌合,将升降杆9锁止,按动紧缩按钮10,限位块与卡槽解锁,可对升降杆9进行升降,按住按钮10也可直接将水下摄像机装置直接拔出来。
2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上述各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方式得到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