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气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固定汽车尾气收集管的支架。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人们对于汽车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汽车产品开发研制过程中,对整车的转毂试验是一个必不可少、最重要的环节。通过转毂试验台不仅可以对汽车进行动力性检测,而且还可以测量多工况排放指标及油耗等。
3.在对汽车进行的转毂实验中,车辆会产生大量的尾气,我们一般会通过收集管收集汽车尾气,然而在收集尾气的过程中,不同车型的尾排需要不同的固定方式,不同的固定点,耗时耗力。而且在车辆高速大负荷时,排气收集系统还特别容易被吹走。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固定汽车尾气收集管的支架,该支架可以调节收集管的高度和角度以满足不同车型的尾排所需的不同固定方式。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用于固定汽车尾气收集管的支架,包括底板、用于调整收集管高度的高度调节装置以及固定收集管的固定装置,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固定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收容收集管的收容孔,且所述固定装置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高度调节装置上。
7.进一步的,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杆、调节杆和横杆,所述调节杆一端和支撑杆螺纹连接,另一端固定套接在所述横杆的一端。
8.进一步的,所述横杆上设置有螺纹端和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和螺纹端螺纹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底板设置有调节孔,所述螺纹端可相对滑动地容纳在调节孔中。
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底板上,另一端与固定装置相互可转动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相互配接并共同形成所述收容孔。
12.进一步的,所述下固定板上设置有曲型孔,所述支撑杆上还固定设置有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栓穿过曲型孔并与固定螺母连接,所述固定螺母用于将下固定板固定到支撑杆上。
13.进一步得,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可调节螺栓,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通过可调节螺栓相互连接,使得收容孔的直径大小可以调节。
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5.1、通过高度调整装置和固定装置的搭配,高度调整装置可以满足一定范围内对收集管高度的调整,而固定装置和高度调整装置可活动连接,固定装置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旋转,满足整车试验时对收集管角度的需求,满足了不同车型的尾排需要不同的固定方式。
16.2、由于整个支架本身存在一定的重量,防止在车辆高速超负荷时产生的尾气将收集管吹走。
17.3、整个装置都是固定在底板上,支架体积较小,方便搬运到任意工作地点且不占用工作空间。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装配收集管的右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横杆的结构示意图。
22.1-底板、10-调节孔;2-高度调节装置、20-支撑杆、21-调节杆、22-横杆、220-螺纹端、221-锁紧螺母;3-固定装置、30-上固定板、300-收容孔、31-下固定板、310-曲型孔、311-固定螺栓、312-固定螺母、32-可调节螺栓;4-收集管、40金属环。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固定汽车尾气收集管的支架,包括底板1、用于调整收集管4高度的高度调节装置2以及用于固定收集管4的固定装置3,高度调节装置2可活动地连接在底板1上,固定装置3可转动的连接在高度调节装置2上。高度调节装置3可相对于底板1做高低调整,固定装置3是用来固定收集管4,收集管4上设置有金属环40,可以用来将收集管4限位在固定装置3上;同时固定装置3可以相对于高度调节装置2做旋转调节,通过对高度调节装置2的高度调节搭配固定装置3的旋转调节,可以满足不同车型的尾排所需要的固定方式。
25.底板1上设置有调节孔10,高度调节装置2可沿着调节孔10作滑动运动。
26.高度调节装置2包括支撑杆20、调节杆21和横杆22,调节杆21的一端和支撑杆20通过螺栓螺母可旋转连接,另一端固定套接在横杆22的一端;支撑杆20的一端通过螺栓螺母可旋转地连接在底板1上,另一端与固定装置3相互可转动连接。其中,由于支撑杆20和底板
1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调节时,可以松开螺母,支撑杆20可以相对于底板1做旋转,支撑杆20和调节杆21同样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调节杆21也可以相对于支撑杆20做一定的角度调节,同时支撑杆20在做旋转时也会带动调节杆21远离支撑杆20一端做水平动,并且,调节杆21做水平运动的一端套接在横杆22上,并且横杆22套接调节杆21的一端容纳在调节孔10中,所以,调节杆21的水平运动会带动横杆22沿着调节孔10做水平移动。支撑杆20、调节杆21和横杆22三者之间具有联动性,且都是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可以松开调节,调节完后可以,再次拧紧螺母进行固定。
27.如图1和图4所示,横杆22两端设置螺纹端220和锁紧螺母221,锁紧螺母221和螺纹端220螺纹连接,螺纹端220容纳在调节孔10中且可在调节孔10中相对滑动。调节杆21远离支撑杆20的一端套接在螺纹端220上,调节时,支撑杆20的旋转带动调节杆21运动,调节杆21带动横杆22的螺纹端220在调节孔10中做水平移动,锁紧螺母221用于将横杆22固定到底板1上。
28.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固定装置3包括上固定板30、下固定板31和可调节螺栓32,上固定板30和下固定板31相互配接并共同形成用于收容收集管4的收容孔300,上固定板30和下固定板31通过可调节螺栓32固定连接,使得收容孔300的直径大小可以调节;支撑杆20远离底板1的一端和下固定板31螺纹连接,下固定板31可以相对于支撑杆20在一定范围内做旋转,下固定板31的旋转会带动上固定板30做同步旋转,根据收集管4的角度需要进行任意角度的选择。
29.下固定板31上设置有曲型孔310,支撑杆20上还固定设置有固定螺栓311和固定螺母312,固定螺栓311穿过曲型孔310并与固定螺母312连接,固定螺母312用于将下固定板31固定到支撑杆20上。
30.使用时,首先调整支架的高度和角度,满足不同车型需要不同的固定方式,高度调节装置2中的支撑杆20、调节杆21和横杆22具有联动性,当调节支撑杆20时,由于调节杆21一端和支撑杆20连接,支撑杆20的旋转运动会带动支撑杆20的运动,而支撑杆20的另一端还套接在横杆22的螺纹端220上,且螺纹端220容纳在底板1中的调节孔10中,所以,调节杆21的运动会带动横杆22沿着调节孔10做水平运动;同时,由于支撑杆20一端沿着底板1做旋转,另一端和高度相对于底板1的高度会发生变化,且该端和固定装置3连接,所以,间接调整了固定装置3的高度,收集管4容纳在固定装置3中,从而达到了调节收集管4高度的目的。固定装置3包括上固定板30和下固定板31,下固定板31可以绕着支撑杆20远离底板1的一端做旋转运动,由于上固底板30和下固定板31通过螺栓固定,所以上固定板30同下固定板31一起做旋转运动,从而达到调节收集管4角度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满足收集管4需要调节的高度和角度,节省人力和时间,通用性高,非常便捷由于支架本身有一定的重量,还能为收集管4增加适当配重,防止大的排气量将收集管4吹走。
3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