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肾盂镜用水流及激光纤维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1  186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肾盂镜用水流及激光纤维控制器。


背景技术:

2.肾盂镜在进行肾结石实验时,需在操作手柄上插入激光纤维击碎结石,同时还需连接水管灌注水流,手术时由医护人员根据手术进度控制激光纤维的位置及水流。不过目前在手术时,医护人员需两只手分别控制水流及激光纤维,不仅操作不便,而且操控人员只能控制水流及激光纤维,不能进行其他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肾盂镜用水流及激光纤维控制器,实现灌注水流与激光纤维的联合控制,方便医护人员操作。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肾盂镜用水流及激光纤维控制器,包括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设有用于安装水流软管的第一安装孔和用于安装激光纤维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及所述第二安装孔均贯通所述控制盒,所述控制盒上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设有用于控制水流大小的控制装置。
6.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为按压杆,所述按压杆的一端与所述控制盒铰接,所述按压杆的另一端自由,供操作,所述按压杆的中部设有压柱,所述压柱可移动地插接于所述控制盒内,并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连通。
7.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伸缩弹簧,所述控制盒上设有安装槽,所述伸缩弹簧的下部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伸缩弹簧的上端面与所述按压杆相抵接。
8.优选地,所述按压杆上还设有定位钩,所述控制盒上对应所述定位钩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钩的下部插设于所述定位槽内。
9.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调速滚轮及设置在所述控制盒上的调速孔,所述调速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连通,所述调速孔的两侧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中心线相倾斜,所述调速滚轮可转动地设有两个所述滑槽内。
10.优选地,所述滑槽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a,a的取值范围为7-12度。
11.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为弹性片,所述弹性片的一端插接于所述控制盒内,所述弹性片的另一端自由,供操作,所述弹性片的中部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可移动地插接于所述控制盒内,并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连通。
12.优选地,所述控制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盖的一侧与所述盒体的一侧相铰接,所述盒盖的另一侧与所述盒体的另一侧通过锁扣可拆卸地连接。
13.优选地,所述盒体上设有第一安装槽及第二安装槽,所述盒盖上设有第三安装槽
及第四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三安装槽合成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槽与所述第四安装槽合成所述第二安装孔。
14.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三安装槽及所述第四安装槽的横截面均为半圆形。
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肾盂镜用水流及激光纤维控制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控制盒内分别设置第一安装孔安装水流软管,设置第二安装孔安装激光纤维,同时在控制盒上对应第一安装孔设置控制装置,手术时只需一个医护人员控制该控制盒的位置即可实现激光纤维位置的控制,而需要控制水流大小时只需一个手指操控控制装置即可实现水流大小的控制,从而一只手即可实现灌注水流与激光纤维的联合控制,方便了医护人员操作。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效果好,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肾盂镜用水流及激光纤维控制器的展开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肾盂镜用水流及激光纤维控制器的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肾盂镜用水流及激光纤维控制器的应用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肾盂镜用水流及激光纤维控制器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肾盂镜用水流及激光纤维控制器的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肾盂镜用水流及激光纤维控制器的实施例三的剖视图
22.其中:1-控制盒,11-第一安装孔,12-第二安装孔,13-定位槽,14-调速孔,15-滑槽,16-盒体,161-第一安装槽,162-第二安装槽,17-盒盖,171-第三安装槽,172-第四安装槽,18-锁扣,2-按压杆,21-压柱,22-定位钩,3-伸缩弹簧,4-调速滚轮,5-弹性片,51-凸起,100-水流软管,200-激光纤维,300-肾盂镜。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4.实施例一
25.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肾盂镜用水流及激光纤维控制器,包括控制盒1,所述控制盒1内设有用于安装水流软管100的第一安装孔11和用于安装激光纤维200的第二安装孔12,所述第一安装孔11及所述第二安装孔12均贯通所述控制盒1,及所述第一安装孔11及所述第二安装孔12均为通孔,所述控制盒1上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11设有用于控制水流大小的控制装置。
26.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的肾盂镜用水流及激光纤维控制器,通过在控制盒1内分别设置第一安装孔11安装水流软管100,设置第二安装孔12安装激光纤维200,同时在控制盒1上对应第一安装孔11设置控制装置,手术时只需一个医护人员控制该控制盒1的位置即可实现激光纤维200位置的控制,而需要控制水流大小时只需一个手指操控控制装置即可实现水流大小的控制,从而一只手即可实现灌注水流与激光纤维的联合控制,方便了医护人员操作。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效果好,易于推广使用。
27.请参阅附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为按压杆2,所述按压杆2的一端与所述
控制盒1铰接,所述按压杆2的另一端自由,供操作,所述按压杆2的中部设有压柱21,所述压柱21可移动地插接于所述控制盒1内,并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1相连通。需要控制水流大小时只需按压所述按压杆2的自由端,使所述压柱21下移挤压水流软管100,实现水流软管100横截面的的改变,从而实现控制水流的大小。由于水流软管10连接水源是灌注泵的水流,其具有一定的压力,加上所述水流软管100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硬度,直接按压所述压柱21的话长时间操作会使手出现疲劳。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所述按压杆2,其采用杠杆原理,可轻松实现所述压柱21下压,不会出现手指疲劳,提高了使用效果。
28.另外,由于在实际使用时会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水流大小,所以为方便所述按压杆2在按压后能在需要加大水流时迅速回弹,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伸缩弹簧3,所述伸缩弹簧3也可以是其他的弹性件。所述控制盒1上设有安装槽,所述伸缩弹簧3的下部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伸缩弹簧3的上端面与所述按压杆2相抵接,当需要加大水流时只需慢慢释放所述按压杆2,在所述伸缩弹簧3的作用下所述压柱21慢慢抬升,水流软管100的横截面慢慢变大,当达到需要的水流量时停止释放所述按压杆2并保持即可,操作简单方便。同时,为避免不使用时所述伸缩弹簧3脱离所述安装槽或将所述按压杆2弹出,影响使用,所述按压杆2上还设有定位钩22,所述控制盒1上对应所述定位钩22设有定位槽13,所述定位钩22的下部插设于所述定位槽13内,当不使用时,所述按压杆2的自由端在所述伸缩弹簧3的作用下上移,当上移到所述定位钩22抵靠所述安装槽的侧壁时停止上移,实现稳定。
29.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盒1包括盒体16和盒盖17,所述盒盖17的一侧与所述盒体16的一侧相铰接,所述盒盖17的另一侧与所述盒体16的另一侧通过锁扣18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盒盖17上。所述盒体16上设有第一安装槽161及第二安装槽162,所述盒盖17上设有第三安装槽171及第四安装槽172,所述第一安装槽161与所述第三安装槽171合成所述第一安装孔11,所述第二安装槽162与所述第四安装槽172合成所述第二安装孔12。通过采用两个安装槽合成安装孔,方便安装水流软管100及激光纤维200。具体使用时,先打开所述锁扣18,将水流软管100及激光纤维200分别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61及所述第二安装槽162内,然后盖上所述盒盖17,锁紧所述锁扣18即可。同时,为方便安装,所述第一安装槽161、所述第二安装槽162、所述第三安装槽171及所述第四安装槽172的横截面均为半圆形。
30.实施例二
31.请参阅附图4-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控制装置的结构不同,具体地:
32.所述控制装置安装在所述盒盖17上,其包括调速滚轮4及设置在所述控制盒1上的调速孔14,所述调速孔14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1相连通,所述调速孔14的两侧设有滑槽15,所述滑槽15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1的中心线相倾斜,较佳地,所述滑槽15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1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a,a的取值范围为7-12度,如8度、10度等。所述调速滚轮4可转动地设有两个所述滑槽15内。其控制原理与输液器的流速调节器相同,需要调整水流大小时只需推动所述调速滚轮4,使所述调速滚轮4沿所述滑槽15移动,由于所述滑槽15倾斜,在其移动的过程中所述调速滚轮4的中心与水流软管100的间距会发成改变,从而实现水流大小的控制。
3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其他结构及相应效果均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34.实施例三
35.请参阅附图6,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为弹性片5,所述弹性片5的一端插接于所述控制盒1内,所述弹性片5的另一端自由,供操作,所述弹性片5的中部设有凸起51,所述凸起51可移动地插接于所述控制盒1内,并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1相连通。需要控制水流大小时只需按压所述弹性件5的自由端,使其带动所述凸起51下压,从而实现水流大小的控制。其工作原理与操作方式均与上述按压杆2相同,不过由于所述弹性片5具有弹性,当需要加大水流进行回弹时只需释放所述弹性片5即可,所述弹性片5在自身的弹性作用下自动回弹,实现水流的加大,不用额外设置伸缩弹簧3。
3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其他结构及相应效果均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3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