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键盘,尤其涉及一种发光键盘。
背景技术:
2.键盘作为常见的实体输入界面,且为笔记本电脑的标准配备。随着使用者对于操作体验的要求不断提高,遂有发光键盘被提出,以满足用户在视觉感官上的体验。一般而言,发光键盘整合有背光模块,且背光模块配置于主机的机壳内。由于机壳的侧边具有接缝、散热孔及电连接插槽,因此背光模块发出的光线容易自接缝、散热孔及电连接插槽向外射出,产生侧漏光的现象,进而影响到使用的操作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键盘,可改善侧漏光现象并提升使用的操作体验。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键盘,其包括背光模块、载架、第一胶体、第二胶体以及多个按键结构。背光模块包括反射膜、导光板、光源以及图案化遮光膜,其中导光板设置于反射膜上,且光源设置于导光板的第一破孔内。反射膜包括重叠于导光板的第一反射部与延伸超出导光板的第二反射部,其中第二反射部包括连接于第一反射部的第一倾斜段、连接于第一倾斜段的第一结合段、连接于第一结合段的第二倾斜段以及连接于第二倾斜段的第二结合段。图案化遮光膜设置于导光板上,其中图案化遮光膜包括重叠于导光板的第一遮光部与延伸超出导光板的第二遮光部,且第一结合段对位于第二遮光部。载架设置于图案化遮光膜上,其中载架包括重叠于图案化遮光膜的第一承载部与延伸超出图案化遮光膜的第二承载部,且第二结合段对位于第二承载部。第一胶体接合于第一结合段与第二遮光部之间。第二胶体接合于第二结合段与第二承载部之间。所述多个按键结构设置于载架上。
5.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结合段位于第一倾斜段与第二倾斜段之间,且第二倾斜段位于第一结合段与第二结合段之间。
6.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遮光部位于第一胶体与载架之间。
7.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结合段与载架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结合段与载架之间的距离。
8.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键盘还包括薄膜电路,设置于载架与所述多个按键结构之间。
9.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载架具有底面、连接底面的侧面以及连接侧面的顶面,且第二结合段与第二胶体自底面经过侧面延伸至顶面。
10.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导光板具有安装孔及位于第一破孔与安装孔之间的至少一个干涉孔,其中光源发出的光线沿着第一方向往安装孔传递,且干涉孔落在光线的传递路径上。
11.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干涉孔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等于安装孔的孔径。
12.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干涉孔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多个干涉孔沿着第二方向并列设置。
1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干涉孔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多个干涉孔沿着第一方向并列设置。
14.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块还包括光源电路板,其中导光板与光源电路板分别位于反射膜的相对两侧,且光源电路板覆盖第一破孔。光源电性连接于光源电路板。
15.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反射膜具有连接且重叠于第一破孔的第二破孔。光源设置于第一破孔与第二破孔内,且光源电路板覆盖第一破孔与第二破孔。
16.基于上述,在本实用新型的键盘中,反射膜具有延伸超出导光板的周边的至少二个反光区段,以使往键盘的侧边传递的光线反射回到键盘内部或经反射后往所述多个按键结构传递,故有助于改善侧漏光现象并提升使用的操作体验。
17.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键盘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键盘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导光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21.图4a至图4e是安装孔与不同实施方式的干涉孔的组合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键盘的局部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键盘100为发光键盘,且包括背光模块110、载架130、第一胶体140、第二胶体150以及多个按键结构160。载架130设置于背光模块110上,且所述多个按键结构160设置于载架130上。详细而言,背光模块110包括反射膜111、导光板112、光源113以及图案化遮光膜114,其中导光板112设置于反射膜111上,且光源113设置于导光板112的第一破孔1121内。另外,图案化遮光膜114设置于导光板112上。
23.图案化遮光膜114可为具有多个光通孔1141的聚酯薄膜。载架130设置于图案化遮光膜114上,且所述多个按键结构160设置于载架130上。相应地,载架130具有对应于所述多个光通孔1141的光通孔1301。因此,光源113发出的光线可依序经过导光板112、所述多个光通孔1141以及所述多个光通孔1301,以往所述多个按键结构160或外界传递。
24.进一步来说,反射膜111包括第一反射部111a与第二反射部111b,其中第一反射部111a重叠于导光板112,且贴合于导光板112的底面。第二反射部111b延伸超出导光板112的周边,且具有至少二个反光区段,以使往键盘的侧边传递的光线反射回到键盘100内部,或经反射后往所述多个按键结构160或外界传递,故有助于改善侧漏光现象并提升使用的操作体验。
25.进一步来说,第二反射部111b包括连接于第一反射部111a的第一倾斜段111c、连接于第一倾斜段111c的第一结合段111d、连接于第一结合段111d的第二倾斜段111e以及连
接于第二倾斜段111e的第二结合段111f,其中第一结合段111d位于第一倾斜段111c段与第二倾斜段111e之间,且第二倾斜段111e位于第一结合段111d与第二结合段111f之间。更进一步来说,第二反射部111b的大致走向为自第一反射部111a往载架130攀升,且第一结合段111d的高度低于第二结合段111f的高度。换句话说,第一结合段111d与载架130的底面1302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结合段111f与载架130的底面1302之间的距离。
26.第一倾斜段111c与第二倾斜段111e作为第二反射部111b中的二个反光区段,当光线自导光板112的周边向外射出时,部分光线会在第一倾斜段111c上产生反射,而传递经过第一结合段111d上方的另一部分光线会在第二倾斜段111e上产生反射,使得光线反射回到键盘100内部,或经反射后往所述多个按键结构160或外界传递,以防止光线自键盘100的侧边外漏。
27.举例来说,第一倾斜段111c、第一结合段111d、第二倾斜段111e以及第二结合段111f构成一个阶梯结构,其中第一倾斜段111c与第二倾斜段111e相当于阶梯结构中的踢面,且第一结合段111d相当于阶梯结构中的踏面。
28.请参考图1,图案化遮光膜114包括第一遮光部114a与第二遮光部114b。第一遮光部114a重叠于导光板112,且第一遮光部114a贴合于导光板112的顶面。第二遮光部114b延伸超出导光板112的周边,且第一结合段111d对位于第二遮光部114b。另一方面,载架130设置于图案化遮光膜114上,且包括第一承载部131与第二承载部132。第一承载部131重叠于图案化遮光膜114,且图案化遮光膜114贴合于第一承载部131的底面。第二承载部132延伸超出图案化遮光膜114的周边,且第二结合段111f对位于第二承载部132。
29.进一步来说,第一胶体140接合于第一结合段111d与第二遮光部114b之间,且第二胶体150接合于第二结合段111f与第二承载部132之间。更进一步来说,第一胶体140接触第一结合段111d的顶面与第二遮光部114b的底面,且第二遮光部114b位于第一胶体140与载架130的第一承载部131之间。另外,第二胶体150接触第二结合段111f的顶面与第二承载部132的底面,其中第二胶体150分离于第一胶体140,且第一胶体140与第二胶体150分别位于第二倾斜段111e的相对两侧。由于第一结合段111d的高度低于第二结合段111f的高度,因此第一胶体140的高度低于第二胶体150的高度。
30.在本实施例中,键盘100还包括薄膜电路170,其中所述多个按键结构160设置于载架130上,且薄膜电路170设置于载架130与所述多个按键结构160之间。另外,薄膜电路170具有对应于所述多个光通孔1301的多个光通孔1701。因此,光源113发出的光线可依序经过导光板112、所述多个光通孔1141、所述多个光通孔1301以及所述多个光通孔1701,以往所述多个按键结构160或外界传递。
31.另外,背光模块110还包括光源电路板115,其中导光板112与光源电路板115分别位于反射膜111的相对两侧,且反射膜111具有连接且重叠于第一破孔1121的第二破孔1111,用于容纳光源110。也就是说,光源110设置于第一破孔1121与第二破孔1111内,其中光源电路板115覆盖第一破孔1121及第二破孔1111,且光源113电性连接于光源电路板115。
32.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键盘的局部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2,本实施例的键盘100a与前一实施例的键盘100的结构设计大致相同,差异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结合段111f与第二胶体150自载架130的底面1302向外延伸并转向载架130的侧面1303,最后,第二结合段111f与第二胶体150向上延伸并转向载架130的顶面1304。详细而言,底面1302、
侧面1303以及顶面1304依序相连,且底面1302的一部分、顶面1304的一部分以及侧面1303被第二结合段111f与第二胶体150覆盖。
33.进一步来说,第二结合段111f在载架130的侧面1303构成第一倾斜段111c段与第二倾斜段111e以外的另一个反光区段,一旦光线经由第二胶体150往外传递,光线会在第二结合段111f上产生反射,以防止光线自键盘100的侧边外漏。
34.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导光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请参考图3,导光板112具有位于第一破孔1121的周围的安装孔1122及位于第一破孔1121与安装孔1122之间的至少一个干涉孔1123(示意地示出出二个干涉孔1123),其中安装孔1122供螺丝锁附,且光源113发出的光线l沿着第一方向d1往安装孔1122传递。进一步来说,所述二个干涉孔1123沿着第一方向d1并列设置,且落在光线l往安装孔1122传递的路径上。在光线l传递抵达安装孔1122之前,传递经过所述二个干涉孔1123的光线l产生光损耗,故有助于改善安装孔1122的漏光现象。
35.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干涉孔1123在垂直于第一方向d1的第二方向d2上的长度大于等于安装孔1122的孔径。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二个干涉孔的其一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等于安装孔的孔径,而所述二个干涉孔的另一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小于安装孔的孔径。另外,干涉孔的数量及排列方式可依据实际设计需求增减。
36.图4a至图4e是安装孔与不同实施方式的干涉孔的组合的俯视示意图。请参考图4a,安装孔1122对应设有一个干涉孔1123,且干涉孔1123在第二方向d2上的长度大于等于安装孔1122的孔径。
37.请参考图4b,安装孔1122对应设有二个干涉孔1123a,且所述二个干涉孔1123a沿着第二方向d2并列设置。另外,每一个干涉孔1123a在第二方向d2上的长度小于安装孔1122的孔径。
38.请参考图4c,安装孔1122对应设有一个干涉孔1123及二个干涉孔1123a,其中干涉孔1123与任一个干涉孔1123a沿着第一方向d1并列设置,且所述二个干涉孔1123a沿着第二方向d2并列设置。另外,所述二个干涉孔1123a位于干涉孔1123与安装孔1122之间。
39.请参考图4d,安装孔1122对应设有一个干涉孔1123及二个干涉孔1123a,其中干涉孔1123与任一个干涉孔1123a沿着第一方向d1并列设置,且所述二个干涉孔1123a沿着第二方向d2并列设置。另外,干涉孔1123位于所述二个干涉孔1123a与安装孔1122之间。
40.请参考图4e,安装孔1122对应设有四个干涉孔1123a,其中任二个干涉孔1123沿着第一方向d1并列设,且任二个干涉孔1123a沿着第二方向d2并列设置。
41.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键盘中,反射膜具有延伸超出导光板的周边的至少二个反光区段,以使往键盘的侧边传递的光线反射回到键盘内部或经反射后往所述多个按键结构传递,故有助于改善侧漏光现象并提升使用的操作体验。另一方面,导光板具有安装孔与干涉孔,其中安装孔供螺丝锁附,且干涉孔落在光线往安装孔传递的路径上。在光线传递抵达安装孔之前,传递经过干涉孔的光线产生光损耗,故有助于改善安装孔的漏光现象。
4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
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