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航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船舶的便携式通导设备终端。
背景技术:
2.st-aisxx5x1系列是针对船舶便携式通导设备需求而自主研制的第二代智能化自动识别系统,为船舶驾驶人员提供重要且有效的助航和通信手段,模块能够根据其他船舶的航行轨迹,预测其将来位置,从而对可能出现的碰撞提前发出预警,使船舶驾驶人员能够提前采取措施,避免碰撞,提升船舶的安全性。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通导设备终端装置的安装位置并不相同,需要根据实际应用来调节装置的位置,由于船舶上比较颠簸,而且装置上没有相应的便于使用者携带的结构,装置容易受到船只的颠簸而发生坠落损坏。
4.因此,发明一种用于船舶的便携式通导设备终端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船舶的便携式通导设备终端,通过第一螺纹杆与活动杆之间的螺纹连接能有效的带动把手的升降,从而方便使用者对本实用新型的携带,以解决船舶上比较颠簸,装置上没有相应的便于使用者携带的结构,装置容易受到船只的颠簸而发生坠落损坏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船舶的便携式通导设备终端,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顶部两端均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设备本体顶部设有升降机构;
7.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把手,所述设备本体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两端与第一滑动槽相连通,所述把手设于限位槽内部且与设备本体活动套接,所述把手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于第一滑动槽内部且与设备本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槽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贯穿活动杆且与活动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
8.优选的,所述设备本体内部开设有内部槽,所述内部槽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
9.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一端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于内部槽内部且输出端与转动杆一端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设备本体顶部固定连接有开关按钮,所述设备本体顶部固定连接有可编程plc,所述开关按钮通过a/d转换器与可编程plc电性连接,所述可编程plc通过d/a转换器与第一电机电性连接。
11.优选的,所述设备本体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设备本体底部设有底座,所述连接块顶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延伸至底座内部且与底座螺纹连接。
12.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杆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设于限位孔内部且与限位块活动套接。
13.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杆顶部边缘处开设有圆弧槽,所述活动块底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设于圆弧槽内部且与第二螺纹杆滑动连接。
14.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开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内部两端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板。
15.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动槽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外侧两端螺纹相反,所述第三螺纹杆贯穿滑动板且与滑动板螺纹连接。
16.优选的,所述底座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与第三螺纹杆一端固定连接。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之间的啮合连接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通过第一螺纹杆与活动杆之间的螺纹连接能有效的带动把手的升降,从而方便使用者对本实用新型的携带,以解决船舶上比较颠簸,装置上没有相应的便于使用者携带的结构,装置容易受到船只的颠簸而发生坠落损坏的问题。
19.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三螺纹杆外侧两端螺纹相反的设置能有效的带动两个卡板做相向运动,从而将底座固定在相应的工作台顶部,避免设备本体的坠落。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设备本体结构剖视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活动块结构爆炸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座结构剖视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示意图;
25.图中:1设备本体、2第一滑动槽、3把手、4活动杆、5限位块、6第一螺纹杆、7第一锥齿轮、8转动杆、9第二锥齿轮、10第一电机、11开关按钮、12可编程plc、13连接块、14底座、15第二螺纹杆、16活动块、17滑动块、18滑动板、19第二滑动槽、20卡板、21第三螺纹杆、22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7.参照附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船舶的便携式通导设备终端,包括设备本体1,所述设备本体1顶部两端均开设有第一滑动槽2,所述设备本体1顶部设有升降机构;
28.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把手3,所述设备本体1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两端与第一滑动槽2相连通,所述把手3设于限位槽内部且与设备本体1活动套接,所述把手3底部
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杆4,所述活动杆4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所述限位块5设于第一滑动槽2内部且与设备本体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槽2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6,所述第一螺纹杆6贯穿活动杆4且与活动杆4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6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7,通过第一螺纹杆6与活动杆4之间的螺纹连接能有效的带动把手3的升降,从而方便使用者对本实用新型的携带;
29.进一步地,所述设备本体1内部开设有内部槽,所述内部槽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8,所述转动杆8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9,所述第二锥齿轮9与第一锥齿轮7啮合连接,通过第二锥齿轮9与第一锥齿轮7之间的啮合连接能有效的带动第一螺纹杆6的转动,从而带动把手3的升降;
30.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8一端设有第一电机10,所述第一电机10设于内部槽内部且输出端与转动杆8一端固定连接;
31.进一步地,所述设备本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开关按钮11,所述设备本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可编程plc12,所述开关按钮11通过a/d转换器与可编程plc12电性连接,所述可编程plc12通过d/a转换器与第一电机10电性连接,开关的词语解释为开启和关闭,它还是指一个可以使电路开路、使电流中断或使其流到其他电路的电子元件,最常见的开关是让人操作的机电设备,其中有一个或数个电子接点,接点的闭合表示电子接点导通,允许电流流过,开关的开路表示电子接点不导通形成开路,不允许电流流过,开关按钮11的型号为zdb-250a;
32.进一步地,所述设备本体1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3,所述设备本体1底部设有底座14,所述连接块13顶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二螺纹杆15,所述第二螺纹杆15延伸至底座14内部且与底座14螺纹连接,通过第二螺纹杆15与连接块13之间的活动套接,以及与底座14之间的螺纹连接能有效的将设备本体1固定在底座14顶部;
3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纹杆15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活动块16,所述活动块16设于限位孔内部且与限位块5活动套接,活动块16与限位孔大小形状相同,均为圆形一侧设有半椭圆形;
3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纹杆15顶部边缘处开设有圆弧槽,所述活动块16底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滑动块17,所述滑动块17设于圆弧槽内部且与第二螺纹杆15滑动连接,通过滑动块17与圆弧槽之间的滑动连接能有效的使得在不转动第二螺纹杆15的前提下使得底座14与设备本体1之间的拆卸与安装;
35.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4底部开设有第二滑动槽19,所述第二滑动槽19内部两端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板18,所述滑动板18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板20,通过卡板20的设置能有效的将底座14固定在相应的工作台上;
3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动槽19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三螺纹杆21,所述第三螺纹杆21外侧两端螺纹相反,所述第三螺纹杆21贯穿滑动板18且与滑动板18螺纹连接,通过第三螺纹杆21外侧两端螺纹相反的设置能有效的带动两个卡板20做相向运动,从而将底座14固定在相应的工作台顶部,避免设备本体1的坠落;
37.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4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2,所述第二电机22输出端与第三螺纹杆21一端固定连接。
38.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使用者将底座14放置在工作台顶部,然后通过第二电机22带动第三螺纹杆21转动,通过第三螺纹杆21外侧两端螺纹相反的设置带动两个卡板20做相向运动,从而将底座14固定在工作台顶部,避免设备本体1的坠落,固定好工作台后,使用者通过第二螺纹杆15与底座14之间的螺纹连接将设备本体1放置在底座14顶部,然后通过转动活动块16,活动块16带动滑动块17转动到圆弧槽一端,从而带动第二螺纹杆15转动,通过第二螺纹杆15与底座14之间的螺纹连接使得底座14与设备本体1之间相贴合,当使用者需要拆卸设备本体1时,只需要转动活动块16,使得活动块16与限位孔之间相重合,从而将设备本体1机芯拆卸,避免第二螺纹杆15长期的转动导致螺牙的磨损。
39.当需要携带设备本体1时,使用者开启开关按钮11,开关按钮11将信息通过a/d转换器传输到可编程plc12,可编程plc12通过d/a转换器控制第一第一电机10发生运转,第一第一电机10转动带动第一螺纹杆6转动,通过第一螺纹杆6与活动杆4之间的螺纹连接带动活动杆4香山移动,通过限位块5的设置避免第一螺纹杆6带动活动杆4转动时活动杆4发生自转的现象,活动杆4上升使得把手3脱离限位槽,从而方便使用者的携带。
4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