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轴与差速器连接的卡簧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1  165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传动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驱动轴与差速器连接的卡簧。


背景技术:

2.汽车驱动轴主要作用是连接变速器和制动器,将发动机和变速器输出的扭矩传递给车轮,驱动车辆行驶。驱动轴花键与差速器花键装配连接后,驱动轴上的卡簧会卡入差速器的伞形齿槽内。在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由于差速器的伞形槽阻止了卡簧向外的轴向运动,因此,驱动轴花键不会从差速器花键处脱出。参见图1,现有卡簧1为整体呈圆形,卡簧的开口10呈现向外的八字型结构。此种结构的卡簧,在将驱动轴装入变速器时,卡簧八字型开口处容易刮碰变速器油封边缘,使油封破裂,导致变速器内部油液渗漏。因此,需要对现有驱动轴与差速器连接的卡簧加以改进。
3.cn 108662113a公开了“一种驱动轴装置和车辆”,其中驱动轴装置包括:差速器、驱动轴和卡簧。差速器具有差速器壳体和半轴齿轮,半轴齿轮位于差速器壳体内,半轴齿轮的内周面上设置有第一卡簧槽,第一卡簧槽与半轴齿轮的两个端面间隔开;驱动轴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二卡簧槽,驱动轴插接配合在半轴齿轮内且同步转动,第二卡簧槽与第一卡簧槽在驱动轴的径向上位置对应;以及配合在第一卡簧槽以及第二卡簧槽内,且第一卡簧槽对卡簧进行轴向双向限位。该驱动轴装置采用卡簧与第一卡簧槽及第二卡簧槽配合的方式,并使配合后的卡簧在卡簧槽内受到轴向的双向限位作用,以保证驱动轴与半轴齿轮的连接深度固定,进而增加二者的连接稳定性。但没有提及如何解决装配时卡簧刮碰变速器油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驱动轴与差速器连接的卡簧,其能够在驱动轴装入变速器过程中,不容易刮伤变速器上的油封,避免变速器内部油液渗漏。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驱动轴与差速器连接的卡簧,包括卡簧本体,其特征是:所述卡簧本体为开口的环形结构,横断面呈圆形;所述卡簧本体由左上部圆弧段、下部圆弧段和右上部圆弧段依次相连构成,在所述左上部圆弧段的始端与右上部圆弧段的末端之间形成缺口。
6.进一步,所述左上部圆弧段的圆弧半径r1与右上部圆弧段的圆弧半径r2相等,所述下部圆弧段圆弧半径r3大于r1或r2;所述左上部圆弧段与下部圆弧段的相连部位、下部圆弧段与右上部圆弧段的相连部位均平滑过渡连接。
7.进一步,所述左上部圆弧段的长度为卡簧本体长度的六分之一,所述右上部圆弧段的长度也为卡簧本体长度的六分之一。
8.进一步,所述左上部圆弧段的始端和右上部圆弧段的末端均倒圆角,两者之间形成的缺口呈倒“八”字形。
9.进一步,所述卡簧本体安装在驱动轴的第一卡簧槽和差速器的伞形齿轮轴的第二
卡簧槽之间。
10.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1.由于卡簧本体由左上部圆弧段、下部圆弧段和右上部圆弧段依次相连构成,且左上部圆弧段的圆弧半径r1与右上部圆弧段的圆弧半径r2相等,下部圆弧段圆弧半径r3大于r1或r2,从而使卡簧本体的缺口的左部和右部呈现扁型形状,能够避免在驱动轴装入差速器的过程中,刮伤差速器上的油封;
12.由于左上部圆弧段的上端和右上部圆弧段的上端均倒圆角,两者之间形成的缺口呈倒“八”字形,当卡簧本体被装配在驱动轴的第一卡簧槽后,当使用外力将驱动轴3装进差速器的伞形齿轴后,卡簧本体进入差速器的伞形齿轴的第二卡簧槽起到轴向定位作用,或者使用外力将卡簧本体从差速器的伞形齿轴的第二卡簧槽拔出时,倒“八”字形缺口能使卡簧本体有一定弹性变形,以降低压入力和拔出力,有利于装配更简单。
附图说明
13.图1是配合在驱动轴上的现有卡簧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驱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差速器的伞形齿轮轴结构示意图;
17.图5是卡簧与驱动轴和差速器的伞形齿轮轴装合示意图。
18.图中:
19.1—现有卡簧,10—开口;
20.2—卡簧本体,21—左上部圆弧段,22—下部圆弧段 ,23—右上部圆弧段,24—缺口;
21.3—驱动轴,31—第一卡簧槽;
22.4—伞形齿轮轴,41—第二卡簧槽。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24.参见图2所示的一种驱动轴与差速器连接的卡簧,包括卡簧本体2,其特征是:卡簧本体2为开口的环形结构,横断面呈圆形;卡簧本体2由左上部圆弧段21、下部圆弧段22和右上部圆弧段23依次相连构成,在左上部圆弧段21的始端(上端)与右上部圆弧段23的末端(上端)之间形成缺口24。
25.左上部圆弧段21的圆弧半径r1与右上部圆弧段23的圆弧半径r2相等,下部圆弧段22圆弧半径r3大于r1或r2,使卡簧本体的缺口的左部和右部呈现扁型形状,以避免在驱动轴装入差速器的过程中,刮伤差速器上的油封;左上部圆弧段21与下部圆弧段22的相连部位、下部圆弧段22与右上部圆弧段23的相连部位均平滑过渡连接。
26.左上部圆弧段21的长度为卡簧本体2长度的六分之一,右上部圆弧段23的长度也为卡簧本体2长度的六分之一。
27.左上部圆弧段21的始端(上端)和右上部圆弧段23的末端(上端)均倒圆角,两者之间形成的缺口24呈倒“八”字形。
28.参见图3、图4和图5,卡簧本体2安装在驱动轴3的第一卡簧槽31和差速器的伞形齿轮轴4的第二卡簧槽41之间。当卡簧本体被装配在驱动轴的第一卡簧槽后,当使用外力将驱动轴3装进差速器的伞形齿轴后,卡簧本体进入差速器的伞形齿轴的第二卡簧槽起到轴向定位作用,或者使用外力将卡簧本体从差速器的伞形齿轴的第二卡簧槽拔出时,倒“八”字形缺口能使卡簧本体有一定弹性变形,以降低压入力和拔出力,有利于装配更简单。


技术特征:
1.一种驱动轴与差速器连接的卡簧,包括卡簧本体(2),其特征是:所述卡簧本体(2)为开口的环形结构,横断面呈圆形;所述卡簧本体(2)由左上部圆弧段(21)、下部圆弧段(22)和右上部圆弧段(23)依次相连构成,在所述左上部圆弧段(21)的始端与右上部圆弧段(23)的末端之间形成缺口(24);所述左上部圆弧段(21)的始端和右上部圆弧段(23)的末端均倒圆角,两者之间形成的缺口(24)呈倒“八”字形;所述卡簧本体(2)安装在驱动轴(3)的第一卡簧槽(31)和差速器的伞形齿轮轴(4)的第二卡簧槽(41)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轴与差速器连接的卡簧,其特征是:所述左上部圆弧段(21)的圆弧半径r1与右上部圆弧段(23)的圆弧半径r2相等,所述下部圆弧段(22)圆弧半径r3大于r1或r2;所述左上部圆弧段(21)与下部圆弧段(22)的相连部位、下部圆弧段(22)与右上部圆弧段(23)的相连部位均平滑过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驱动轴与差速器连接的卡簧,其特征是:所述左上部圆弧段(21)的长度为卡簧本体(2)长度的六分之一,所述右上部圆弧段(23)的长度也为卡簧本体(2)长度的六分之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轴与差速器连接的卡簧,包括卡簧本体,其特征是:所述卡簧本体为开口的环形结构,横断面呈圆形;所述卡簧本体由左上部圆弧段、下部圆弧段和右上部圆弧段依次相连构成,在所述左上部圆弧段的始端与右上部圆弧段的末端之间形成缺口。本实用新型能够在驱动轴装入变速器过程中,不容易刮伤变速器上的油封,避免变速器内部油液渗漏。避免变速器内部油液渗漏。避免变速器内部油液渗漏。


技术研发人员:彭定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4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