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麦克风模组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便于调节角度的多麦克阵列音频模组。
背景技术:
2.通常的麦克风都是全向性的,来自各个方向的声音被同等地接收,然而在许多场合下希望只保留特定方向上的声音,比如说话人的语音;有的场合也希望抑制特定方向上的声音,比如已知固定声源的干扰,最为普遍而且有效的办法是使用多只麦克风组成麦克风阵列,利用来自不同方向的声波到达阵列中各麦克风的时间差异,实现有方向选择性的接收。
3.但现有的多麦克阵列音频模组均为永久性固定方式,无法进行方位的调节,这样在使用时会接收到不同方向的声波,杂音去除率降低,无法快速根据发声方进行主声波的判断。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便于调节角度的多麦克阵列音频模组,通过设置的旋转机构以及调节杆的作用,实现了模组本体的多角度调节,从而便于快速判断出主声波的方位进行识别,也提升了其他杂音的去除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多麦克阵列音频模组均为永久性固定方式,无法进行方位的调节,这样在使用时会接收到不同方向的声波,杂音去除率降低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便于调节角度的多麦克阵列音频模组,包括模组本体,所述模组本体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端中部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下端铰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底端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向下按压实现转动,外力撤销的旋转机构实现固定,所述旋转机构的底端设置有固定座,所述模组本体利用调节杆、旋转机构的作用,实现多角度调节完成主声波的接收识别。
6.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杆的下端一侧设置有下嵌口,所述固定柱的顶端一侧设置有上嵌口,所述下嵌口与上嵌口相贴合通过连接销实现铰接固定。
7.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座内部的下压块,所述下压块的底端延伸至固定座的下部。
8.进一步地,所述下压块上侧设置有内槽,所述内槽的两侧均设置有嵌入块,所述嵌入块的上部与固定柱相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下压块的顶端中部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且上部延伸至固定柱上。
10.进一步地,在所述内槽的槽口上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侧延伸至嵌入块内,所述固定环的外侧设置有连接螺钉,所述连接螺钉实现固定环与固定座的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嵌入块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固定环相适配,固定
时定位槽下侧壁与固定环相抵触,下压时定位槽下侧壁与固定环相分离。
12.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包括限位部与固定部,所述限位部与固定部一体成型,且所述限位部采用弹性塑胶材质所制成。
13.进一步地,在所述固定部的外侧均设置有螺孔,所述螺孔与连接螺钉相适配。
14.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的中部设置有通口,所述通口用于嵌入块的穿入,所述限位部的底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用于增加定位槽下侧壁与限位部抵接时的摩擦力。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调节角度的多麦克阵列音频模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通过设置的旋转机构以及调节杆的作用,实现了模组本体的多角度调节,从而便于快速判断出主声波的方位进行识别,也提升了其他杂音的去除率,连接销通过调节杆与固定柱的铰接实现快速角度调节与固定,旋转机构通过嵌入块与固定环相抵接完成固定,在旋转时按压固定柱,使弹簧压缩后的固定环与定位槽脱离完成旋转,撤销外力后自动完成固定,操作便捷;
17.2、模组本体既能完成旋转,也能完成翻转,从而保证了模组本体角度具备更宽广的调节角度,便于使用,也便于模组本体对声波的快速识别。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便于调节角度的多麦克阵列音频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便于调节角度的多麦克阵列音频模组中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便于调节角度的多麦克阵列音频模组中固定环的俯视图。
21.图中:1-模组本体、2-固定板、3-调节杆、4-连接销、5-固定柱、6-旋转机构、7-嵌入块、8-内槽、9-下压块、10-弹簧、11-固定座、12-固定环、13-连接螺钉、14-定位槽、15-限位部、16-固定部、17-通口、18-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3.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24.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5.参照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26.便于调节角度的多麦克阵列音频模组,包括模组本体1,模组本体1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板2,固定板2的底端中部设置有调节杆3,调节杆3的下端铰接有固定柱5,固定柱5的底端设置有旋转机构6,旋转机构6向下按压实现转动,外力撤销的旋转机构6实现固定,旋转机构6的底端设置有固定座11,模组本体1利用调节杆3、旋转机构6的作用,实现多角度调节完成主声波的接收识别,模组本体1既能完成旋转,也能完成翻转,从而保证了模组本体1角度具备更宽广的调节角度,便于使用,也便于模组本体1对声波的快速识别。
27.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杆3的下端一侧设置有下嵌口,固定柱5的顶端一侧设置有上嵌口,下嵌口与上嵌口相贴合通过连接销4实现铰接固定,下嵌口与上嵌口切合后减小固定柱5与调节杆3的厚度,便于连接销4贯穿连接。
28.在本实施例中,旋转机构6包括设置在固定座11内部的下压块9,下压块9的底端延伸至固定座11的下部,下压块9上侧设置有内槽8,下压块9的下部是抵触在内槽8中的,内槽8的两侧均设置有嵌入块7,嵌入块7的上部与固定柱5相连接,这样即完成固定柱5施力,即能够带动嵌入块7移动,下压块9的顶端中部设置有放置槽,放置槽内设置有弹簧10,弹簧10处于压缩状态且上部延伸至固定柱5上,在内槽8的槽口上设置有固定环12,固定环12的内侧延伸至嵌入块7内,固定环12的外侧设置有连接螺钉13,连接螺钉13实现固定环12与固定座11的连接,嵌入块7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槽14,定位槽14与固定环12相适配,固定时定位槽14下侧壁与固定环12相抵触,下压时定位槽14下侧壁与固定环12相分离,通过嵌入块7与固定环12相抵接完成固定,在旋转时按压固定柱5,使弹簧10压缩后的固定环12与定位槽14脱离完成旋转,撤销外力后自动完成固定。
29.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环12包括限位部15与固定部14,限位部15与固定部14一体成型,且限位部15采用弹性塑胶材质所制成,这样在安装时,既能够利用弹性塑胶材质的性能实现可回复的弯曲,再将固定环12与嵌入块7相卡接上,即可进行使用。
30.在本实施例中,在固定部14的外侧均设置有螺孔,螺孔与连接螺钉13相适配,使得固定环12实现固定,限位部15的中部设置有通口17,通口17用于嵌入块7的穿入,保证嵌入块7的伸缩调节旋转,限位部15的底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凸起18,凸起18用于增加定位槽14下侧壁与限位部15抵接时的摩擦力,这样保证固定时的稳定性,分离时摩擦力消失,对旋转不会造成阻力。
31.本技术方案在使用时,旋转机构6通过嵌入块7与固定环12相抵接完成固定,在旋转时按压固定柱5,使弹簧10压缩后的固定环12与定位槽14脱离完成旋转,撤销外力后自动完成固定,通过调节杆3的作用,实现了模组本体1的翻转调节,从而便于快速判断出主声波的方位进行识别,也提升了其他杂音的去除率,连接销4通过调节杆3与固定柱5的铰接实现快速角度调节与固定。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