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污水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河道自巡航式污水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2.按水污的质性来分,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污染物主要有:
⑴
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
⑵
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
⑶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田污水;
⑷
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
⑸
水土流失;
⑹
矿山污水。
3.现有的河水治理装置,多采用固定设置,无法对其进行远程移动控制,使用编辑性不佳,且中和水喷淋结构简单,无法对水体均匀喷洒中和水,极易影响污水处理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河道自巡航式污水治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自巡航式污水治理装置,具备治理效率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装置多采用固定设置,无法对其进行远程移动控制,使用编辑性不佳,且中和水喷淋结构简单,无法对水体均匀喷洒中和水,极易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自巡航式污水治理装置,包括船体和原料箱,其中所述船体顶端两侧位置处安装有原料箱,所述船体顶端背离原料箱一侧中间位置处通过支撑柱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船体内部底端一侧位置处安装有电池,所述船体内部底端中间位置处通过轴承安装有旋转管,所述旋转管外表面靠近底端两侧位置处均安装有喷淋管,所述船体内部底端背离电池一侧位置处安装有箱体。
6.优选的,所述船体内部顶端位于原料箱内部中间位置处通过轴承安装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外表面两侧位置处均安装有搅拌杆,两侧所述搅拌杆顶端位置处与底端位置处均安装有搅拌齿,所述搅拌轴外表面靠近底端位置处安装有传动轮a。
7.优选的,所述船体内部顶端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电机a,所述电机a输出轴末端位置处安装有传动轮b,所述传动轮b与传动轮a通过皮带相连接。
8.优选的,所述船体内部底端一侧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一侧中间位置处通过原料管连接于两侧原料箱,所述循环泵一侧中间位置处通过输送管连接于旋转管内表面靠近顶端位置处。
9.优选的,所述箱体内部底端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分析仪,所述箱体内部顶端位置处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内部安装有无线传输模块、数据储存模块和控制模块。
10.优选的,所述旋转管外表面靠近顶端位置处安装有齿轮a,所述船体内部底端位于齿轮a一侧位置处安装有电机b,所述电机b输出轴位于齿轮a一侧位置处安装有齿轮b,且齿轮a与齿轮b相啮合。
11.优选的,所述船体外表面三个角位置处均安装有防护气囊,所述防护气囊内表面中间位置处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电性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船体、箱体和太阳能板,达到便于船体移动,增加污水处理效率的效果,在船体顶端背离原料箱一侧中间位置处通过支撑柱设置太阳能板,在箱体内部底端中间位置处设置分析仪,在箱体内部顶端位置处设置控制器,在控制器内部设置无线传输模块、数据储存模块和控制模,以解决治理装置多采用固定设置,无法对其进行远程移动控制,使用编辑性不佳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污水治理效果。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机b、齿轮a、齿轮b和旋转管,达到带动喷淋管转动,增加药剂喷淋效果的效果,在旋转管外表面靠近顶端位置处设置齿轮a,在船体内部底端位于齿轮a一侧位置处设置电机b,在电机b输出轴位于齿轮a一侧位置处设置齿轮b,且齿轮a与齿轮b相啮合,以解决中和水喷淋结构简单,无法对水体均匀喷洒中和水,极易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污水治理效果。
15.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机a、皮带、传动轮a、传动轮b、搅拌轴、搅拌杆和搅拌齿,达到对原料进行搅拌,防止原料板结的效果,在船体内部顶端位于原料箱内部中间位置处通过轴承设置搅拌轴,在搅拌轴外表面两侧位置处均设置搅拌杆,在两侧搅拌杆顶端位置处与底端位置处均设置搅拌齿,在搅拌轴外表面靠近底端位置处设置传动轮a,以解决无法对原料进行均匀搅拌,极易导致原料板结,影响后续使用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污水治理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原料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船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图4当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船体;2、防护气囊;3、原料箱;4、太阳能板;5、电池;6、原料管;7、旋转管;8、皮带;9、箱体;10、搅拌轴;11、电机a;12、传动轮a;13、搅拌杆;14、搅拌齿;15、传动轮b;16、控制器;17、压力传感器;18、分析仪;19、喷淋管;20、输送管;21、循环泵;22、齿轮a;23、齿轮b;24、电机b。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河道自巡航式污水治理装置技术方案:一种河道自巡航式污水治理装置,包括船体1和原料箱3,船体1顶端两侧位置处安装有原料箱3,船体1顶端背离原料箱3一侧中间位置处通过支撑柱安装有太阳能板4,船体1内部底端
一侧位置处安装有电池5,船体1内部底端中间位置处通过轴承安装有旋转管7,旋转管7外表面靠近底端两侧位置处均安装有喷淋管19,船体1内部底端背离电池5一侧位置处安装有箱体9。
24.船体1内部顶端位于原料箱3内部中间位置处通过轴承安装有搅拌轴10,搅拌轴10外表面两侧位置处均安装有搅拌杆13,两侧搅拌杆13顶端位置处与底端位置处均安装有搅拌齿14,搅拌轴10外表面靠近底端位置处安装有传动轮a12,便于对原料进行混合,防止原料板结。
25.船体1内部顶端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电机a11,电机a11输出轴末端位置处安装有传动轮b15,传动轮b15与传动轮a12通过皮带8相连接,用以带动搅拌杆13、搅拌轴10和搅拌齿14转动,增加原料均匀度。
26.请参阅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河道自巡航式污水治理装置技术方案:一种河道自巡航式污水治理装置,包括船体1和原料箱3,船体1内部底端一侧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循环泵21,循环泵21一侧中间位置处通过原料管6连接于两侧原料箱3,循环泵21一侧中间位置处通过输送管20连接于旋转管7内表面靠近顶端位置处。
27.旋转管7外表面靠近顶端位置处安装有齿轮a22,船体1内部底端位于齿轮a22一侧位置处安装有电机b24,电机b24输出轴位于齿轮a22一侧位置处安装有齿轮b23,且齿轮a22与齿轮b23相啮合,便于带动旋转管7转动,增加喷淋效果。
28.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29.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河道自巡航式污水治理装置技术方案:一种河道自巡航式污水治理装置,包括船体1和原料箱3,箱体9内部底端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分析仪18,箱体9内部顶端位置处安装有控制器16,控制器16内部安装有无线传输模块、数据储存模块和控制模块。
30.船体1外表面三个角位置处均安装有防护气囊2,防护气囊2内表面中间位置处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7,压力传感器17和控制器16电性连接,便于感应防护气囊2气压变化。
31.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32.工作原理: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好后,将本实用新型移至河面,通过箱体9内部控制器16,远程控制本实用新型行驶,同时通过箱体9内部分析仪18对污水进行分析,完成后,启动循环泵21,将原料箱3内部中和水通过原料管6输送至旋转管7,再通过旋转管7和喷淋管19喷出,同时启动电机b24,通过电机b24和齿轮b23,带动旋转管7和喷淋管19转动,增加喷淋均匀度,再启动电机a11,通过电机a11、传动轮b15和皮带8带动搅拌轴10转动,通过搅拌轴10带动搅拌杆13和搅拌齿14转动,防止原料箱3内部原料板结,至此,本设备工作流程完成。
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