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刺式氨空混流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1  177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刺式氨空混流器。


背景技术:

2.随着环境形势日趋严峻及超低排放的兴起,我国的环保标准也日渐严格。氨气和空气混合不均匀会严重影响氮氧化物的脱除效率,使nox排放超标,并会出现催化剂磨损和积灰等问题,严重影响机组的经济运行。
3.传统的氨空混合器通过设置均流板的方式来达到混合效果,但均流板的扰流效果有限,无法使氨气和空气充分混合,并且喷氨管道通常为一根细长的圆管,通过该圆管将氨气喷入到氨空混合器内和空气混合,该方式喷出的氨气扩散效果较差,达不到良好的混合效果,因此有必要提升传统氨空混合器的扰流效果,以及对供氨管道进行升级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鱼刺式氨空混流器。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鱼刺式氨空混流器,包括安装在方筒状混合器本体内的供氨喷管和扰流装置,其特征是:
6.所述的供氨喷管设为三喷口供氨喷管,包括一个l形主管、一个l形支管甲、一个l形支管乙,l形主管的横向管底端中部设有圆通孔甲,l形支管甲的竖向段上端同轴固定连接在圆通孔甲内,l形支管甲的横向管底端中部设有圆通孔乙,l形支管乙的竖向段上端同轴固定连接在圆通孔乙内,l形主管、l形支管甲、l形支管乙的横向管轴向方向均和气流方向一致;l形主管的竖向管固定连接在混合器本体的上端面中间;
7.扰流装置包括结构和尺寸均相同的上挡板组件、下挡板组件,上挡板组件中间的支撑杆两侧均设有斜向的梯形挡板甲,两侧的梯形挡板甲之间形成八字形,混合器本体的两内侧壁设有斜向的梯形挡板乙,两侧的梯形挡板乙和支撑杆上的梯形挡板甲相对应并交错布置,梯形挡板甲和梯形挡板乙的倾斜角度相同,支撑杆的两端设有竖向杆和混合器本体的顶板固定连接;下挡板组件中间的支撑杆两端设有竖向杆和混合器本体的底板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的三喷口供氨喷管和扰流装置之间设有上、下两组均流组件,均流组件包括垂直连接在混合器本体两侧壁之间的横杆,横杆上等间距设有多块梯形均流板,相邻的梯形均流板之间均呈八字形。
9.优选的,所述l形主管、l形支管甲、l形支管乙的前端口两侧均设有若干侧排气孔。
10.优选的,所述圆通孔甲外侧的横向管底部设有覆盖一部分横向管截面的挡板,圆通孔乙外侧的横向管底部设有覆盖一部分横向管截面的挡板。
11.优选的,所述梯形挡板甲和梯形挡板乙的边沿均设为用于加强扰流的锯齿状。
12.优选的,所述梯形挡板甲和支撑杆支架的夹角设为45
°
,梯形挡板乙和混合器本体内侧壁之间的夹角设为45
°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4.该氨空混流器的供氨喷管设为三喷管结构,三个l形管上下互相连接且喷口方向一致,氨气可同时从三个l形管的出口喷出,还能从各l形管端口的侧排气孔喷出,扩大了氨气的喷出面积和雾化效果,均流组件设为上、下两组,每组均流组件上的梯形均流板呈八字形分布,增强了导流和扰流效果;同时在混合器本体内设有上、下两组挡板组件,挡板组件上的梯形挡板均倾斜设置,并且支撑杆上的梯形挡板和混合器本体侧壁上的挡板均交错布置,充分扰乱了气流的流动方向,氨空混合更加均匀;该氨空混流器可使氨气和空气充分混合,极大提升了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三喷口供氨喷管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图3的b-b向剖视图;
19.图5是展示l形支管甲和l形支管乙内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是图5的c-c向剖视图。
21.图中,11.供氨喷管、111.l形主管、112.l形支管甲、113.l形支管乙、114.圆通孔甲、12.上挡板组件、121.梯形挡板甲、122.梯形挡板乙、13.下挡板组件、14.支撑杆、141.竖向杆、15.均流组件、151.横杆、152.梯形均流板、153.侧排气孔、154.挡板、16.混合器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22.实施例一,参见说明书附图 1
‑ꢀ
6,一种鱼刺式氨空混流器,包括安装在方筒状混合器本体内的供氨喷管和扰流装置,所述的供氨喷管设为三喷口供氨喷管,包括一个l形主管、一个l形支管甲、一个l形支管乙,l形主管的横向管底端中部设有圆通孔甲,l形支管甲的竖向段上端同轴固定连接在圆通孔甲内,l形支管甲的横向管底端中部设有圆通孔乙,l形支管乙的竖向段上端同轴固定连接在圆通孔乙内,l形主管、l形支管甲、l形支管乙的横向管轴向方向均和气流方向一致;l形主管的竖向管固定连接在混合器本体的上端面中间,氨气从l形主管进入,再依次进入到l形支管甲、l形支管乙内,能同时从三个l形管的出口喷出;所述l形主管、l形支管甲、l形支管乙的前端口两侧均设有若干侧排气孔。
23.扰流装置包括结构和尺寸均相同的上挡板组件、下挡板组件,设置两组挡板组件的覆盖面积更大,扰乱气流效果更好,上挡板组件中间的支撑杆两侧均设有斜向的梯形挡板甲,两侧的梯形挡板甲之间形成八字形,混合器本体的两内侧壁设有斜向的梯形挡板乙,两侧的梯形挡板乙和支撑杆上的梯形挡板甲相对应并交错布置,梯形挡板甲和梯形挡板乙的倾斜角度相同,支撑杆的两端设有竖向杆和混合器本体的顶板固定连接;下挡板组件中间的支撑杆两端设有竖向杆和混合器本体的底板固定连接。
24.所述梯形挡板甲和梯形挡板乙的边沿均设为用于加强扰流效果的锯齿状。
25.所述的三喷口供氨喷管和扰流装置之间设有上、下两组均流组件,均流组件包括垂直连接在混合器本体两侧壁之间的横杆,横杆上等间距设有多块梯形均流板,相邻的梯形均流板之间均呈八字形。
26.所述圆通孔甲外侧的横向管底部设有覆盖一部分横向管截面的挡板甲,圆通孔乙外侧的横向管底部设有覆盖一部分横向管截面的挡板乙,挡板甲的尺寸大于挡板乙的尺寸,由于上部l形主管和l形支管甲内的氨气流速更快,喷出量更多,设置挡板用于平均三个l形管内氨气的喷出量。
27.所述梯形挡板甲和支撑杆支架的夹角设为45
°
,梯形挡板乙和混合器本体内侧壁之间的夹角设为45
°
;每组均流组件上的梯形均流板设为4块,共8块梯形均流板,每组挡板组件上的梯形挡板设为8块,共16块梯形挡板。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
29.氨气从三喷管结构的供氨喷管均匀喷出,三个l形管上下互相连接且喷口方向一致,氨气可同时从三个l形管的出口喷出,还能从各l形管端口的侧排气孔喷出,扩大了氨气的喷出面积和雾化效果,喷出的氨气和空气混合后流向均流组件,均流组件设为上、下两组,每组均流组件上的梯形均流板呈八字形分布,增强了混合气体的导流和扰流效果;经过初步混合的气体进入扰流装置内,扰流装置设有上、下两组挡板组件,挡板组件上的梯形挡板均倾斜设置,并且支撑杆上的梯形挡板和混合器本体侧壁上的挡板均交错布置,充分扰乱了气流的流动方向,氨空混合更加均匀;该氨空混流器可使氨气和空气充分混合,极大提升了混合效果。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