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烧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气烧窑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2.传统的石灰窑主要是以固体燃料(煤炭)为主,现在随着能源的紧张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气烧窑越来越受到睛来。气烧石灰窑具有工艺先进、烧成石灰品质好、能耗低、负压操作烟尘少、维护费用低、自动化程度高、窑体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且投资少,占地面积小,是真正节能环保型石灰窑。现有气烧窑燃烧器在使用时,因燃气与助燃气混合不均匀,从而达不到很好的燃烧效果,降低气烧窑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气烧窑的燃烧器。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气烧窑的燃烧器,包括烧筒,烧筒一侧设置有混合管,混合管一侧设置有助燃气供给管,助燃气供给管底部设置有第一进气管,所述助燃气供给管一侧设置有燃气供给管,燃气供给管底部设置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燃气供给管远离所述助燃气供给管的一侧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输出端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一侧设置有堵头,所述燃气供给管一端伸入所述助燃气供给管内与锥形筒相连,锥形筒一侧设置有安装杆,安装杆径向设置有4个分流混合叶,分流混合叶外侧设置有固定壳,所述烧筒内部设置有导流壳,导流壳内部设置有喷头,所述导流壳底部设置有点火器,点火器能够将混合后的燃气点燃,所述混合管与烧筒和助燃气供给管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
5.优选的,所述烧筒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混合管上,混合管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助燃气供给管上,助燃气供给管焊接在所述燃气供给管上。
6.优选的,所述喷头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导流壳上,导流壳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烧筒上。
7.优选的,4个所述分流混合叶焊接在所述安装杆上,且相邻2个所述分流混合叶反向设置,所述固定壳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混合管上。
8.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燃气供给管上,所述堵头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连接杆上。
9.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反向的分流混合叶,能够增加燃气与助燃气混合时间,使其充分混合,以达到更好的燃烧效果,提高气烧窑的加工效率;
10.(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堵头,能够通过电动推杆带动连接杆、堵头向着锥形筒移动,从而对燃气的流速进行控制;
11.(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密封圈,能够防止气体泄漏。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气烧窑的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气烧窑的燃烧器的剖视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气烧窑的燃烧器中分流混合叶的局部结构视图。
15.附图标号:1、烧筒;2、混合管;3、助燃气供给管;4、燃气供给管;5、第一进气管;6、第二进气管;7、电动推杆;8、连接杆;9、堵头;10、锥形筒;11、固定壳;12、安装杆;13、导流壳;14、喷头;15、点火器;16、分流混合叶;17、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7.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用于气烧窑的燃烧器,包括烧筒1,烧筒1一侧设置有混合管2,混合管2通过螺栓固定在助燃气供给管3上,混合管2一侧设置有助燃气供给管3,且助燃气供给管3焊接在燃气供给管4上,助燃气供给管3底部设置有第一进气管5,助燃气供给管3一侧设置有燃气供给管4,燃气供给管4底部设置有第二进气管6,燃气供给管4远离助燃气供给管3的一侧设置有电动推杆7,且电动推杆7通过螺栓固定在燃气供给管4上,电动推杆7输出端设置有连接杆8,连接杆8一侧设置有堵头9,且堵头9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杆8上,燃气供给管4一端伸入助燃气供给管3内与锥形筒10相连,锥形筒10一侧设置有安装杆12,安装杆12径向设置有4个分流混合叶16,且4个分流混合叶16焊接在安装杆12上,且相邻2个分流混合叶16反向设置,分流混合叶16外侧设置有固定壳11,且固定壳11通过螺钉固定在混合管2上,烧筒1内部设置有导流壳13,且导流壳13通过螺钉固定在烧筒1上,导流壳13内部设置有喷头14,且喷头14通过螺钉固定在导流壳13上,导流壳13底部设置有点火器15,点火器15能够将混合后的燃气点燃,混合管2与烧筒1和助燃气供给管3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17,烧筒1通过螺栓固定在混合管2上。
1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通过第一进气管5往助燃气供给管3内输入助燃气体,随后通过第二进气管6往燃气供给管4内输入燃气,可通过电动推杆7带动连接杆8、堵头9向着锥形筒10来回移动,对燃气的流速进行调控,随后燃气与助燃气进入混合管2内,并通过分流混合叶16进行混合后,从而喷头14输出,并通过点火器15进行引燃,从而对气烧窑内部材料进行处理。
19.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电动推杆7输入端与市局输出端电性相连,且电动推杆7、点火器15均通过外接控制开关组进行调控。
2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
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气烧窑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烧筒(1),烧筒(1)一侧设置有混合管(2),混合管(2)一侧设置有助燃气供给管(3),助燃气供给管(3)底部设置有第一进气管(5),所述助燃气供给管(3)一侧设置有燃气供给管(4),燃气供给管(4)底部设置有第二进气管(6),所述燃气供给管(4)远离所述助燃气供给管(3)的一侧设置有电动推杆(7),电动推杆(7)输出端设置有连接杆(8),连接杆(8)一侧设置有堵头(9),所述燃气供给管(4)一端伸入所述助燃气供给管(3)内与锥形筒(10)相连,锥形筒(10)一侧设置有安装杆(12),安装杆(12)径向设置有4个分流混合叶(16),分流混合叶(16)外侧设置有固定壳(11),所述烧筒(1)内部设置有导流壳(13),导流壳(13)内部设置有喷头(14),所述导流壳(13)底部设置有点火器(15),所述混合管(2)与烧筒(1)和助燃气供给管(3)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烧窑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筒(1)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混合管(2)上,混合管(2)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助燃气供给管(3)上,助燃气供给管(3)焊接在所述燃气供给管(4)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烧窑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14)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导流壳(13)上,导流壳(13)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烧筒(1)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烧窑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4个所述分流混合叶(16)焊接在所述安装杆(12)上,且相邻2个所述分流混合叶(16)反向设置,所述固定壳(11)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混合管(2)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烧窑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7)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燃气供给管(4)上,所述堵头(9)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连接杆(8)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气烧窑的燃烧器,包括烧筒,烧筒一侧设置有混合管,混合管一侧设置有助燃气供给管,助燃气供给管底部设置有第一进气管,所述助燃气供给管一侧设置有燃气供给管,燃气供给管底部设置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燃气供给管远离所述助燃气供给管的一侧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输出端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一侧设置有堵头,所述燃气供给管一端伸入所述助燃气供给管内与锥形筒相连,锥形筒一侧设置有安装杆,安装杆径向设置有4个分流混合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反向的分流混合叶,能够增加燃气与助燃气混合时间,使其充分混合,以达到更好的燃烧效果,提高气烧窑的加工效率。高气烧窑的加工效率。高气烧窑的加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周富江 韩彦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洛阳千百度窑炉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7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