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下载】【专利代理】【商标和版权申请】Tel:18215660330

一种带无线充电磁吸的三合一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1  95

【专利下载】【专利代理】【商标和版权申请】Tel:18215660330



1.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机壳结构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无线充电磁吸的三合一手机壳。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高端手机,多有无线充电功能,而无线充电功能会成为越来越多手机的功能选择,手机在进行无线充电时,直接放置在无线充电设备上即可。在室内等比较安静的场所进行无线充电时,手机可以静置,但在车辆等移动的场景或者比较嘈杂的环境进行无线充电时,手机与无线充电设备间的连接不够牢固,从而使得手机往往有跌落等的风险,容易对手机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无线充电磁吸的三合一手机壳,能更好连接手机和无线充电设备,以更好的保护手机。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无线充电磁吸的三合一手机壳,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安装于所述外壳体的内腔中,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包裹形成用于容纳手机的容置腔体;所述外壳体包括外壳底板和环绕所述外壳底板设置的外壳围边,所述外壳底板位于内侧的一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内壳体包括内壳底板和环绕所述内壳底板设置的内壳围边,所述内壳底板位于外侧的一面设有第二凹槽;磁吸组件,包括片状基材和固定连接于所述片状基材上的若干磁吸件,所述磁吸组件压紧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外边框扣压在所述内壳体的外侧并与所述外壳体相连,所述内壳体压紧在所述外边框和所述外壳体之间。
5.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带无线充电磁吸的三合一手机壳,所述外壳体的四个直角位均设有卡扣槽,所述内壳体的四个直角位均设有突出设置的卡扣突起,各所述卡扣突起嵌入在各所述卡扣槽内。
6.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带无线充电磁吸的三合一手机壳,各所述卡扣突起均包括分别搭接在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外边框上的耳部。
7.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带无线充电磁吸的三合一手机壳,所述外壳体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设有条形口,所述内壳底板的外侧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均设有缓震条,各所述缓震条穿过所述条形口突出于所述外壳底板的外侧。
8.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带无线充电磁吸的三合一手机壳,所述片状基材为圆形片状设置,环绕所述片状基材的一侧面设有成轴对称设置的若干条状凹槽,各所述条状凹槽沿所述片状基材的切向设置,各所述条状凹槽内均设有一磁吸件。
9.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带无线充电磁吸的三合一手机壳,各所述磁吸件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于所述条状凹槽内。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带无线充电磁吸的三合一手机壳,各所述
磁吸件位于所述片状基材上面朝所述外壳底板的一侧。
11.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
12.此带无线充电磁吸的三合一手机壳通过外壳体、内壳体和外边框三合一形成,用于与无线充电设备相吸附的磁吸组件通过外壳体、内壳体和外边框压紧,可有效避免磁吸组件的移位或者掉落,该手机壳的拆卸和组装简单,手机壳在长时间使用后可以方便拆卸和清洁后组装使用,且能在无线充电过程时手机跌落后对手机形成有效保护。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壳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磁吸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磁吸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2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以及“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不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间接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23.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案。
24.参照图1至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带无线充电磁吸的三合一手机壳,包括外壳体100 和内壳体200,内壳体200安装于外壳体100的内腔中,外壳体100和内壳体200包裹形成用于容纳手机的容置腔体;外壳体100包括外壳底板110和环绕外壳底板110设置的外壳围边
111,外壳底板110位于内侧的一面设有第一凹槽120;内壳体200包括内壳底板210 和环绕内壳底板210设置的内壳围边211,内壳底板210位于外侧的一面设有第二凹槽220;磁吸组件300,包括片状基材310和固定连接于片状基材310上的若干磁吸件311,磁吸组件300压紧固定在第一凹槽120和第二凹槽220内,还设有外边框400,外边框400扣压在内壳体200的外侧并与外壳体100相连,内壳体200压紧在外边框400和外壳体100之间。
25.此带无线充电磁吸的三合一手机壳通过外壳体100、内壳体200和外边框400三合一形成,用于与无线充电设备相吸附的磁吸组件300通过外壳体100、内壳体200和外边框 400压紧,可有效避免磁吸组件300的移位或者掉落,该手机壳的拆卸和组装简单,手机壳在长时间使用后可以方便拆卸和清洁后组装使用,且能在无线充电过程时手机跌落后对手机形成有效保护。
26.磁吸组件300中的片状基材310为圆形片状,第一凹槽120和第二凹槽220的内廓均为与片状基材310相契合的圆形槽状,第一凹槽120和第二凹槽220的外廓尺寸略大于片状基材310的外廓,将磁吸组件300放入到第一凹槽120和第二凹槽220内,将内壳体200 和外壳体100压合后,第一凹槽120和第二凹槽220对齐,磁吸组件300置入到第一凹槽 120和第二凹槽220拼合形成的区域内,将内壳体200嵌入到外壳体100内与外壳体100 结合,即形成用以容纳磁吸组件300的空间。
27.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壳体100的四个直角位均设有卡扣槽130,内壳体200的四个直角位均设有突出设置的卡扣突起230,各卡扣突起230嵌入在各卡扣槽130 内。
28.在进行外壳体100与内壳体200的组装时,将内壳体200放入到外壳体100的内腔中,并分别将位于内壳体200的四个直角位的四个卡扣突起230依次按入到外壳体100上的四个卡扣槽130内。
29.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各卡扣突起230均包括分别搭接在外壳体100和外边框400上的耳部231。
30.在外壳体100的外侧扣紧外边框400,外边框400与外壳体100的四周连接,将内壳体200压紧在外壳体100与外边框400之间,形成完整的手机壳整体。该连接结构结合四个卡扣突起230与卡扣槽130的结合,能使得构成手机壳的内壳体200和外壳体100间的连接更为牢固。
31.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壳体100位于第一凹槽120的两侧设有条形口,内壳底板210的外侧位于第二凹槽220的两侧均设有缓震条,各缓震条穿过条形口突出于外壳底板110的外侧。
32.缓震条设置在内壳底板210的外侧,减震条自条形口突出设置,能在手机跌落时对手机背面形成保护,另外,减震条设置在第二凹槽220的两侧,能同时在外壳体100和内壳体200间起到连接作用,使得内壳体200和外壳体100间的连接更为密切,使得外壳底板 110和内壳底板210间的间隙更小,从而磁吸组件300的安装更为牢固。
33.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片状基材310为圆形片状设置,环绕片状基材310 的一侧面设有成轴对称设置的若干条状凹槽,各条状凹槽沿片状基材310的切向设置,各条状凹槽内均设有一磁吸件311。
34.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各磁吸件311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于条状凹槽
内。
35.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各磁吸件311位于片状基材310上面朝外壳底板110 的一侧。
36.各磁吸件311在片状基材310上成轴对称设置,在手机用于无线充电时,手机壳背面与无线充电设备间的磁吸力沿环状均匀分布,而不会在环形面上形成较弱磁力吸附位,以使得手机与无线充电设备间的连接更为牢固。
3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