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具腿部连接件及连接结构

专利查询2022-5-21  176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生产与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家具腿部连接件及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实木家具腿部接合方式主要有榫接合和五金件结合两种。榫接合作为较为传统的接合方式,无需连接件与木螺钉就可实现两个构件之间的接合,且榫接合隐蔽性强、结构内敛,具有一定的美观性。但是,其对构件材质及加工技术的要求较高,使得加工难度较大,生产效率不高,同时因其施胶原因难以进行拆装;一旦榫节点失效将无法修复,造成整个家具构件的报废。五金件接合的方式具有使用简单、安装高效的优势,但由于其安装后五金裸露在木质家具构件上,隐蔽性和美观性都较差,降低了木制家具的美观度,难以满足钟情于木质家具的消费者的需求。
3.现有技术中,速生材制成的实木家具往往采用榫接合和五金件结合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如现有的速生材实木家具中,桌腿单独与桌面连接形成悬伸腿结构,悬伸腿与桌面底部通过外露的垫片进行连接,如图1所示 (螺钉b将垫片与桌腿固定,螺钉a1/a2/a3/a4将垫片与桌面固定),结合处应力集中且不够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具腿部连接件及连接结构,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木质家具腿部连接美观度、隐蔽度差的技术问题,具有结构合理、拆装方便、连接强度高、美观度和隐蔽度好的技术效果。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家具腿部连接件,包括对称的设置的两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上设有连接桌面用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连接片向上与第二连接片底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片用于与桌腿上端部连接,且两所述第二连接片间可形成容置桌腿上端部的容置腔。
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垂直设置,或所述第二连接片具有自下而上向第一连接片内侧端倾斜的角度。
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采用金属材质且一体折弯成型,所述第二连接片上设有连接桌腿用第二通孔。
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为锥形螺纹孔。
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第一连接片向内侧轴向延伸并在第二连接片另一侧形成第三连接片,所述桌腿上端部的相应位置处设有容置第三连接片的凹槽。
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两所述第二连接片间连接有可与桌腿上端面抵接的第四连接片。
11.一种家具腿部连接结构,包括桌面和桌腿,还包括如上所述的连接板,所述桌面底面上设有t形槽,所述桌腿上端部可容置于t形槽内且通过连接件与桌面连接。
1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t形槽的深度不超过桌面厚度的2/3.
1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连接板中各连接片的厚度为1~2mm。
1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桌面和桌腿为实木材质且纹理通直,所述桌腿包括上端部和与上端部呈一角度的下端部,所述上端部竖直向上形成用于连接桌面的直榫头。
15.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榫接合与五金件结合相配合的方式,可缓解现有技术中实木家具构件连接处应力集中的问题,且有利于提高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如悬伸腿与桌面的连接节点处,且拆装方便,方便运输,有利于提高整体使用寿命。具体为,桌腿上端部形成直角榫,桌面的相应位置处形成t 形槽,通过在榫接合受力集中处增加刚度较大且方便更换的金属连接件,可提升节点强度,同时起到隐藏五金连接件的作用。同时,安装时不需要施胶,可多次拆卸使用,且拆装过程不需要借助较多的辅助工具。若节点发生损坏,可通过更换自攻螺丝及相应的实木构件即可完成维护,经济性好,操作方便,易于维护且推广性好。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8.图1:现有技术中桌腿与桌面底部通过外露的垫片进行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实施例1中桌面和桌腿通过连接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一;
20.图3:实施例1中桌面和桌腿通过连接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二;
21.图4:实施例1中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实施例2中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实施例3中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实施例3中连接板与桌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6.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
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实施例1
30.如图2~4所示的一种家具腿部连接件,包括对称的设置的两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片1和第二连接片2,所述第一连接片1上设有连接用第一通孔3,且所述第一通孔3为锥形螺纹孔,一螺钉可穿经第一通孔 3将第一连接片1与桌面7连接。
31.所述第一连接片1向上与第二连接片2底面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片1 和第二连接片7垂直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片1和第二连接片2采用金属材质且一体折弯成型,加工方便。
32.其中,两所述第二连接片2间形成容置桌腿8上端部的容置腔,且当所述桌腿8上端容置于容置腔时可与第二连接片2贴合,所述第二连接片2 上设有连接桌腿8用第二通孔4,其中第二通孔4为沉孔,且为锥形螺纹孔,一螺钉可穿经第二通孔4将第二连接片2与桌腿8连接。
33.一种家具腿部连接结构,包括桌面7、桌腿8和如上所述的连接板,所述桌面7和桌腿8为实木材质且纹理通直,所述桌腿8包括上端部和与上端部呈一角度的下端部,所述上端部竖直向上形成用于连接桌面7的直榫头。
34.所述桌面7底面上与桌腿8上端部位置对应处设有t形槽9,所述t形槽9的深度不超过桌面7厚度的2/3;所述桌腿8上端部的直榫头可容置于 t形槽9内,且直榫头与t形槽9间具有连接板,且通过连接板实现直榫头与桌面7的连接,所述连接板中各连接片的厚度为1~2mm。
35.连接步骤
36.将两连接板通过螺钉与桌腿上端部连接;之后将两连接板和桌腿8上端部共同嵌入至t形槽9内;之后通过螺钉将两连接板螺接在桌面7的底面上。
37.实施例2
38.如图5所示,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两所述第二连接片2 间连接有可与桌腿8上端面抵接的第四连接片6,其中,第四连接片6与两第二连接片2、两第一连接片1一体成型。
39.实施例3
40.如图6、7所示,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所述第一连接片1 向内侧轴向延伸并在第二连接片2另一侧形成第三连接片5,所述桌腿8上端部的相应位置处设有容置第三连接片5的凹槽,当所述第三连接片5容置于凹槽内时可实现连接板与桌腿8的连接。因而,实施例3中第二连接片2上可不设置第二通孔4。
41.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