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超声波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1  169



1.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波清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块化超声波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2.利用超声波可以对工件进行高效清洗,超声波的空化效果可能有效去除工件表面的油渍和锈痕,目前,工业清洗设备多将超声波模块、喷淋模块和烘干模块等功能进行组合,以求达到更好的清洗效果,但是目前的超声波清洗机存在一些问题,一般采用加热模块对清洗液进行升温,由于在清洗过程中污渍会进入到清洗液中,因此多采用间接对清洗液进行加热的方式,导致升温效果较慢,且由于不能及时对清洗液在清洗过程中进行过滤循环利用,导致清洗效果不理想。
3.中国专利文献cn 210907187 u记载了一种自动模块化超声波清洗机,该结构相对复杂,由于需要两次清洗,清洗工件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对于设备的体积要求更高,设备维护时也更加繁琐,使用有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超声波清洗装置,解决了清洗液在升温需要较长时间,造成热量损失较大,且清洗液不能在工作过程中进行有效清洁过滤并循环,且在过滤后不能进行温度补偿,对于各部件不能方便的进行拆卸维护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化超声波清洗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清洗槽,清洗槽内设有超声波振动单元,清洗槽的一侧设有加热单元,清洗槽的另一侧设有循环过滤单元,循环过滤单元的一侧设有辅热循环单元。
6.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外壳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上方两侧相对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一侧设有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连接,支撑板中间设有支撑框,清洗槽和支撑框连接。
7.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超声波振动单元包括第一超声波换能器和第二超声波换能器,第一超声波换能器固设在清洗槽底部,第二超声波换能器可拆卸的设置在清洗槽的内侧壁上。
8.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循环过滤单元包括第一储液箱,第一储液箱通过管路和清洗槽连接,第一储液箱和清洗槽之间设有第一循环泵,辅热循环单元包括第二储液箱,第二储液箱通过管路和清洗槽连接,第二储液箱和清洗槽之间设有第二循环泵,第二循环泵一侧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可拆卸的设有辅热水龙头;
9.第一储液箱和第二储液箱之间设有多级滤芯组件,多级滤芯组件两端分别和第一储液箱及第二储液箱连接。
10.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储液箱一侧设有插板过滤组件,插板过滤组件的外形和第一储液箱的内部尺寸相匹配,插板过滤组件的一侧设有把手,第一储液箱和插板过滤组件之间设有密封圈。
11.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之间通过辅热循环管连接,第一循环泵和第一储液箱之间设有第二电子阀,第二循环泵和第二储液箱之间设有第三电子阀,辅热循环管上设有第一电子阀,第二储液箱一侧还设有第四电子阀,第四电子阀和辅热循环管之间通过管路连接,第四电子阀位于第一电子阀一侧。
12.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清洗槽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侧板,底板向靠近外壳的底部一侧倾斜,底板的内侧下方沿周向设有加热单元个固定座,超声波振动单元包括第一超声波换能器,第一超声波换能器位于固定座上,第一超声波换能器可拆卸的和固定座连接。
13.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清洗槽的底部还设有排水阀,排水阀的一侧沿周向设有多个定位块,定位块和外壳螺纹连接,定位块的上端抵靠在清洗槽的下侧。
14.优选的方案中,还设有用于分别对清洗槽、加热单元、循环过滤单元和辅热循环单元进行保温的保温层。
15.优选的方案中,靠近所述辅热循环单元一侧的第二支撑架上铰接有手动门。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独立的超声波振动单元、加热单元、循环过滤单元和辅热循环单元能快速的对超声波装置进行安装和调试,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先通过辅热循环单元快速的将清洗液进行升温,然后加热单元进行热量的传导,如此循环,大幅提高了清洗液的温度上升速率,保证了清洗液在短时间内进入适当温度高效工作的状态,同时循环过滤单元能给将工作中的清洗液进行过滤清洗,同时辅热循环单元对过滤清洗液进行温度补偿,保证了清洗液从清洗槽出来经过清洁过滤后再次进入到清洗槽时温度变化小,对于工件的清晰更稳定,且避免了因为加热单元由于间接热传导导致的热量损耗大的问题的发生。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内部俯视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内部正视示意图。
23.图中:外壳1;支撑板101;支撑框102;第一支撑架103;第二支撑架104;定位块105;清洗槽2;底板201;侧板202;固定座203;超声波振动单元3;第一超声波换能器301;第二超声波换能器302;加热单元4;循环过滤单元5;第一储液箱501;第一循环泵502;插板过滤组件503;多级滤芯组件504;第二电子阀505;把手506;辅热循环单元6;第二储液箱601;第二循环泵602;安装板603;辅热水龙头604;第三电子阀605;第四电子阀606;辅热循环管7;第一电子阀8;保温层9;排水阀10。
具体实施方式
24.如图1-5中,一种模块化超声波清洗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内设有清洗槽2,清洗槽2内设有超声波振动单元3,清洗槽2的一侧设有加热单元4,清洗槽2的另一侧设有循环过滤单元5,循环过滤单元5的一侧设有辅热循环单元6。由此结构,以使得在清洗液进入清洗
槽之间,利用辅热循环单元6对清洗液进行快速的温升,然后加热单元4对清洗液进行热量传递,通过多次的循环能够让清洗液缩短达到高效工作温度所需要的时间,进而超声波振动单元3对工件进行清洗,循环过滤单元5对清洗液进行过滤循环利用,整体运转稳定,清洗效率高。
25.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外壳1包括支撑板101,支撑板101上方两侧相对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撑架103,第一支撑架103一侧设有第二支撑架104,第一支撑架103和第二支撑架104连接,支撑板101中间设有支撑框102,清洗槽2和支撑框102连接。由此结构,以使得清洗槽2能快速的安装在支撑框102上,支撑板101对第一支撑架103和第二支撑架104稳定牢固支撑,保证了使用的方便。
26.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超声波振动单元3包括第一超声波换能器301和第二超声波换能器302,第一超声波换能器301固设在清洗槽2底部,第二超声波换能器302可拆卸的设置在清洗槽2的内侧壁上。第一超声波换能器301和第二超声波换能器302均采用可拆卸式设计,第一超声波换能器301采用螺定连接在清洗槽2底部,第二超声波换能器302采用挂钩设置在清洗槽2的侧壁上,由此结构,以使得根据不同的产品对第一超声波换能器301和/或第二超声波换能器302进行安装使用,保证了清洗时的方便,且拆卸简单方便,维护更加便捷。
27.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循环过滤单元5包括第一储液箱501,第一储液箱501通过管路和清洗槽2连接,第一储液箱501和清洗槽2之间设有第一循环泵502,辅热循环单元6包括第二储液箱601,第二储液箱601通过管路和清洗槽2连接,第二储液箱601和清洗槽2之间设有第二循环泵602,第二循环泵602一侧设有安装板603,安装板603上可拆卸的设有辅热水龙头604;
28.第一储液箱501和第二储液箱601之间设有多级滤芯组件504,多级滤芯组件504两端分别和第一储液箱501及第二储液箱601连接。多级滤芯组件504采用二级过滤,滤芯采用pp棉制成,辅热水龙头604有加热功能和不加热两种模式,且采用柔性伸缩管结构,同时可改变喷水的样式,由此结构,以使得循环过滤单元5将清洗槽2中的清洗液抽出,经过多级滤芯组件504对清洗液进行快速的过滤,去除其中漂浮物和杂质,再经过辅热循环单元6的温度补偿后重新进入到清洗槽2内,保证了清洗液工作状态的稳定。
29.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储液箱501一侧设有插板过滤组件503,插板过滤组件503的外形和第一储液箱501的内部尺寸相匹配,插板过滤组件503的一侧设有把手506,第一储液箱501和插板过滤组件503之间设有密封圈。插板过滤组件503采用超细过滤网,由此结构,以使得插板过滤组件503对清洗液进行一次粗滤,减少多级滤芯组件504工作的压力,同时降低多级滤芯组件504的过滤负荷,避免清洗液经过滤芯时的流速明显降低的现象,更能延长使用寿命。
30.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循环泵502和第二循环泵602之间通过辅热循环管7连接,第一循环泵502和第一储液箱501之间设有第二电子阀505,第二循环泵602和第二储液箱601之间设有第三电子阀605,辅热循环管7上设有第一电子阀8,第二储液箱601一侧还设有第四电子阀606,第四电子阀606和辅热循环管7之间通过管路连接,第四电子阀606位于第一电子阀8一侧。由此结构,以使得在开始使用时,当需要的清洗液较多时,分别打开第三电子阀605和第四电子阀606,关闭第一电子阀8和第二电子阀505,第一储液箱601此时对清洗液起到缓存的作用,降低整体流速;当需要的清洗液较少时,打开第一电子阀8,分别关闭第
二电子阀505、第三电子阀605和第四电子阀606,第一循环泵502将清洗槽2内的清洗液抽出,直接通过辅热循环泵602完成清洗液的快速温升,对加热单元4起到辅助作用,缩短清洗液的温升时间。
31.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清洗槽2包括底板201,底板201上设有侧板202,底板201向靠近外壳1的底部一侧倾斜,底板201的内侧下方沿周向设有加热单元4个固定座203,超声波振动单元3包括第一超声波换能器301,第一超声波换能器301位于固定座203上,第一超声波换能器301可拆卸的和固定座203连接。由此结构,以使得第一超声波换能器301稳定方便的安装在清洗槽2底板201上方,保证了使用的稳定高效,且当清洗结束时,倾斜设置的底板201更易于污水的排放,避免了污渍的堆积,使用更方便。
32.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清洗槽2的底部还设有排水阀10,排水阀10的一侧沿周向设有多个定位块105,定位块105和外壳1螺纹连接,定位块105的上端抵靠在清洗槽2的下侧。由此结构,以使得通过旋转定位块105可以调整定位块105的高度,保证定位块105对清洗槽2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排水阀10方便污水的排出。
33.优选的方案中,还设有用于分别对清洗槽2、加热单元4、循环过滤单元5和辅热循环单元6进行保温的保温层9。由此结构,以使得能够避免热量的损失和浪费,节约能源,更加环保。
34.优选的方案中,靠近所述辅热循环单元6一侧的第二支撑架104上铰接有手动门。由此结构,以使得操作方便,在进行维护时可以通过打开手动门,对插板过滤组件503和多级滤芯组件504进行及时的更换,操作方便,保证了整体的使用效果。
35.工作原理:在使用前,当需要的清洗液较多时,分别打开第三电子阀605和第四电子阀606,关闭第一电子阀8和第二电子阀505,第一储液箱601此时对清洗液起到缓存的作用,降低整体流速;当需要的清洗液较少时,打开第一电子阀8,分别关闭第二电子阀505、第三电子阀605和第四电子阀606,第一循环泵502将清洗槽2内的清洗液抽出,直接通过辅热循环泵602完成清洗液的快速温升,对加热单元4起到辅助作用,缩短清洗液的温升时间,第一储液箱501和第二储液箱601及清洗槽2内内均分别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通过液位传感器协调第一循环泵501和第二循环泵601的工作功率和工作状态,从而保证整体高效安全。在清洗液到达工作温度时,分别关闭第一电子阀8和第四电子阀606,分别打开第二电子阀505和第二电子阀605,清洗槽2内的温度传感器获取清洗液温度t0,第一循环泵502将清洗槽2内浑浊的清洗液抽取到第一储液箱501内,此时温度传感器获取温度t1,当经过过滤后进入到第二储液箱601,此时温度传感器获取温度t2,打开辅热水龙头604的加热功能,当液体流速较慢时则辅热水龙头采用t0-t2的温度差进行补偿,单液体流速较快时则辅热水龙头采用t0-t1的温度差进行补偿,以保证通过过滤循环后再次进入到清洗槽2内的清洗液温度差波动小,在工作完成后,在第二储液箱601内进行清洗液的缓存,通过排水阀10将清洗槽2内的污水完全排出后,此时关闭辅热水龙头的加热功能,伸长辅热水龙头604,将出水样式从柱状改成花洒状,对清洗槽2进行清洗,清洗液得到二次利用,同时保证清洗槽的干净。
36.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