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洞法中隔墙衬砌施工台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1  186



1.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洞法中隔墙衬砌施工台架。


背景技术:

2.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聚集与城市地面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为了缓解这一矛盾。现代化的城市建设逐渐开始发展立体式交通使得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如今在土木与建筑工程领域的人们常说,19世纪是桥的世纪,20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21世纪将是地下空间的世纪。尤其是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将会得到空前的发展。而暗挖就能解决城市中寸土寸金的难题。
3.中洞法因其具有适用断面大、掘进作业面多速度快、对周围环境影响小、施工安全性相对较高等优点,在城市地铁、市政、电力等地下隧道修建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内的城市地铁隧道、水工隧道、越江隧道、铁路隧道、市政管道等隧道工程将需要大量的隧道暗挖施工。因此,隧道暗挖施工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4.中洞法中隔墙二衬施工则有尤其重要了,中洞法先开挖中导洞,做洞顶和中洞侧墙支撑,再挖侧洞。而地表沉降主要由于竖向支撑不到位引起,中洞的中隔墙二衬结构可以较早支撑,所以沉降较小。而假如侧洞法先挖侧洞,做侧洞柱梁,再挖中洞,由于前期只有侧向支护,竖向主要靠土体自承,容易沉降,而且开挖中洞的时候较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洞法中隔墙衬砌施工台架,具有加工速度快、机械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减少二衬浇筑前台车的拼装及调整准备时间,减少了操作工人的数量,节约了洞内的作业空间,二衬施工结束一段结束后可将该体系台架等重复利用,减少了材料浪费,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中洞法中隔墙衬砌施工台架,包括底纵梁模板支撑和中墙及顶纵梁模板支撑:
8.底纵梁模板支撑设有双拼20b槽钢拱架(9)、2015钢模(2);槽钢拱架(9)接长采用连接板螺栓连接,钢架间采用焊接双拼钢管(4)焊接连接,2015钢模板(2)、3015钢模板(7)与双拼20b槽钢拱架(9)采用钩头螺栓连接,钢模间使用u型卡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每榀槽钢拱架采用横撑和斜撑(5)形成一个整体,同时在安装2015钢模板(2)、3015钢模板(7)前预埋φ16拱架拉筋(1)与底纵梁主筋及分布筋进行焊接,预留出模板的部分通过“3”型扣件及焊接双拼钢管(4)加固,预埋φ16拱架拉筋(1)竖向间距1.5m,纵向间距0.7m;
9.中墙及顶纵梁模板支撑体系设有2015钢模(2)、双拼20b槽钢背楞(9)及工20工字钢立柱(8);中隔墙模板采用3015钢模板(7),顶纵梁模板采用2015钢模板(2);双拼20b槽钢拱架(9)的槽钢一端与预留底纵梁顶模拱架连接,一端利用连接钢筋(11)与初期支护拱架
连接,每榀槽钢安装一根工20工字钢立柱(8);
10.工20工字钢立柱(8)接长采用连接板螺栓连接,背楞纵向连接采用焊接双拼钢管(4)焊接连接;2015钢模板(2)与背楞采用钩头螺栓连接,钢模间使用u型卡与l型插销连接;中隔墙及顶纵梁两侧模板采用φ16拉杆(3)连接,φ16拉杆(3)通过“3”型扣件及焊接双拼钢管(4)加固;
11.中隔墙背楞安装两根工字钢横撑(6),横撑竖向间距2.5m,横撑一端与拱架通过连接螺栓连接,一端固定在导洞初支上;顶纵梁侧模为18mm竹胶板(10)采用焊接双拼钢管(4)进行加固,中隔墙端头模板采用定型刚模版,模板加固采用焊接双拼钢管(4),钢管与端头工字钢拱架背楞连接,并采用工字钢斜撑进行加固。
12.所述的底纵梁模板支撑和中墙及顶纵梁模板支撑分开施工,对称设置工20b横撑(6)顶在导洞初支与双拼20b槽钢拱架(9)上,且工20b横撑(6)与双拼20b槽钢拱架(9)采用连接板螺栓连接,形成一个闭合拱架圈。
13.所述的所述的双拼20b槽钢拱架(9)根据顶纵梁线形提前预弯,槽钢纵向间距1.5m。
14.所述的φ16拉杆(3)连接,拉杆竖向间距1.5m,纵向间距0.7m和0.8m。
15.所述的φ16拉杆(3)连接,拉杆竖向间距1.5m,纵向间距0.7m和0.8m。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种中洞法中隔墙衬砌施工台架,包括底纵梁模板支撑体系和中墙及顶纵梁模板支撑体系。这样既形成一个整体系统,同时又可以分段分块施工,分节分段组装与拆卸、便于搬运及在小空间内组装,也减少了材料浪费,整体形成一个环状系统,利用台架的刚性和初支强度形成一个整体,保证了施工安全,并且底纵梁浇筑完成可以马上进行直墙和顶纵梁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及时使中洞的中隔墙二衬结构可以较早支撑,降低地面沉降。同时中隔墙流水作业快速施工完成,为后续侧导洞的快挖提供有效的实体支撑。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底纵梁模板支撑体系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墙及顶纵梁模板支撑体系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中洞法中隔墙衬砌施工台架体系侧视图。
21.其中,1为φ16拱架预埋拉筋,2为2015钢模,3为φ16拉杆,4为焊接双拼钢管,5为横撑和斜撑,6为工字钢横撑,7为3015钢模板,8为工20工字钢立柱,9为双拼20b槽钢拱架,10为18mm竹胶板,11为连接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

技术实现要素:
作进一步说明:
23.如图1、2、3所示,一种中洞法中隔墙衬砌施工台架,包括底纵梁模板支撑和中墙及顶纵梁模板支撑,其特征在于:
24.底纵梁模板支撑设有双拼20b槽钢拱架(9)、2015钢模(2);槽钢拱架(9)接长采用连接板螺栓连接,钢架间采用焊接双拼钢管(4)焊接连接,2015钢模板(2)、3015钢模板(7)
与双拼20b槽钢拱架(9)采用钩头螺栓连接,钢模间使用u型卡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每榀槽钢拱架采用横撑和斜撑(5)形成一个整体;
25.中墙及顶纵梁模板支撑体系设有2015钢模(2)、双拼20b槽钢背楞(9)及工20工字钢立柱(8);中隔墙模板采用3015钢模板(7),顶纵梁模板采用2015钢模板(2);双拼20b槽钢拱架(9)的槽钢一端与预留底纵梁顶模拱架连接,一端利用连接钢筋(11)与初期支护拱架连接,每榀槽钢安装一根工20工字钢立柱(8);
26.工20工字钢立柱(8)接长采用连接板螺栓连接,背楞纵向连接采用焊接双拼钢管(4)焊接连接;2015钢模板(2)与背楞采用钩头螺栓连接,钢模间使用u型卡与l型插销连接;中隔墙及顶纵梁两侧模板采用φ16拉杆(3)连接,φ16拉杆(3)通过“3”型扣件及双拼φ48钢管(4)加固;
27.中隔墙背楞安装两根工字钢横撑(6),横撑竖向间距2.5m,横撑一端与拱架通过连接螺栓连接,一端固定在导洞初支上;顶纵梁侧模为18mm竹胶板(10)采用钢管(4)进行加固,中隔墙端头模板采用定型刚模版,模板加固采用双拼48钢管(4),钢管与端头工字钢拱架背楞连接,并采用工字钢斜撑进行加固。
28.所述的底纵梁模板支撑和中墙及顶纵梁模板支撑分开施工,对称设置工20b横撑(6)顶在导洞初支与双拼20b槽钢拱架(9)上,且工20b横撑(6)与双拼20b槽钢拱架(9)采用连接板螺栓连接,形成一个闭合拱架圈。
29.所述2015钢模板(2)、3015钢模板(7)与双拼20b槽钢拱架(9)采用钩头螺栓连接,钢模间使用u型卡连接,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稳定系统,浇筑完成后,可分层分段拆除拱架,随之拆除模板。
30.所述的中隔墙及顶纵梁两侧模板采用φ16拉杆(3)连接,拉杆竖向间距1.5m,纵向间距0.7m和0.8m,通过“3”型扣件及双拼φ48钢管(4)加固,从而保证在浇筑过程中,不会因为导洞的超欠而影响直墙的偏移。
31.所述为保证中隔墙整体稳定性在中隔墙背楞安装两根工字钢横撑(6),横撑竖向间距2.5m,横撑一端与拱架通过连接螺栓连接,一端固定在导洞初支上。
32.所述顶纵梁侧模为18mm竹胶板(10)采用钢管(4)进行加固。中隔墙端头模板采用定型刚模版,模板加固采用双拼48钢管(4),钢管与端头工字钢拱架背楞连接,并采用工字钢斜撑进行加固,从而单侧拱架模板形成一个整体,而通过φ16拉杆(3)连接,从而两侧体系形成一个整体体系,保证浇筑过程成型质量与安全。
33.所述的双拼20b槽钢拱架(9)根据顶纵梁线形提前预弯,槽钢纵向间距1.5m。
34.所述的φ16拉杆(3)连接,拉杆竖向间距1.5m,纵向间距0.7m和0.8m。
35.所述的φ16拱架拉筋(1)与底纵梁主筋及分布筋进行焊接,预留出模板的部分通过“3”型扣件及焊接双拼钢管(4)加固,预埋φ16拱架拉筋(1)竖向间距1.5m,纵向间距0.7m;
3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37.改衬砌台架采用双拼20b槽钢、焊接双拼钢管、2015钢模板、3015钢模板、工20工字钢立柱组合,每榀槽钢拱架采用横撑和斜撑形成一个整体;一端利用连接钢筋与初期支护拱架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拱架圈,贴合导洞的初支,利用导洞初支提供一个反力来支撑该体系,从而使改模板支架体系贴合于中隔墙,局部形成一个完整的拱架圈,从而在施工过程
中不发生变形,达到支护的效果。
38.钢拱架的整体刚度很大,可以提供较大的支护刚度,以便于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起到支撑模板不变形的作用。
39.在此实用新型中,钢拱架可以很好的与钢管、模板、拉杆、背楞、工字钢立柱等相结合,构成联合支护,增强体系支撑的有效性,且受力条件均匀分布。
40.拱架模板体系的装架设方便。

最新回复(0)